灰腹灰雀

灰腹灰雀

灰腹灰雀(學名:Pyrrhula griseiventris):為雀科灰雀屬的鳥類。體重27-33.5克,體長161-181毫米。雄鳥特點有額、頭頂、眼周、枕黑色,具光澤。背青灰色,稍沾紅。下腰白色,尾羽黑色。頰、喉暗紅色,胸、腹灰色沾紅。尾下覆羽白色。雌鳥特點黑色部分與雄鳥同,後頸暗灰色,背暗灰褐色。頰、喉紅色不顯,腹淡褐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腳黑褐色。

一般冬季見於丘陵和平原以及常出沒於松、杉和落葉松等針葉林和針闊混交林中。留鳥。繁殖期間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非繁殖期則喜成4-8隻的小群,在林下灌叢、草叢或樹上,也常跑到地上和林內公路上活動和覓食。主要以植物如落葉松、長白松等樹木的種子,夏季也吃部分昆蟲。分布於朝鮮半島、蒙古、俄羅斯、日本以及中國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河北、江蘇等地。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灰腹灰雀雄鳥嘴基、眼先、眼周、額、頭頂至後頸概為黑色具藍色光澤,耳羽灰白色。背、肩灰色,腰白色,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藍黑色具藍紫色光澤,其餘尾羽黑色,外翈亦具藍紫色光澤,兩翅黑褐色,小覆羽、中覆羽灰色,大覆羽黑褐色具寬的灰白色或白色端斑,飛羽黑色,三級飛羽外翈具藍紫色光澤。下體淺灰色,腹中央和尾下覆羽白色,有時喉、胸上腹和兩脅稍沾粉紅灰色或葡萄灰色。
雌鳥和雄鳥大致相似。但頭部黑色較暗淡,不如雄鳥鮮亮,上背較淡灰,下背、肩較淡褐,下體淡灰褐色而沾葡萄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腳黑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28-33.5克,♀27-33.5克;體長♂161-181毫米,♀162-181毫米;嘴峰♂8.3-10.5毫米,♀8.5-10.5毫米;翅♂88-92毫米,♀87-92毫米;尾♂71-80毫米,♀71-76毫米;跗蹠♂18-20毫米,♀17-20毫米。(註:♂雄性;♀雌性)(東北亞種)

棲息環境

棲息於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中,繁殖期間棲息在林下植物發達的中高山原始針葉林或以針葉樹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海拔高度800-1700米,一般冬季見於丘陵和平原以及常出沒於松、杉和落葉松等針葉林和針闊混交林中,也到林緣次生楊樺林、果園、公園和林區住宅附近的樹上活動和覓食。

生活習性

灰腹灰雀在中國為冬候鳥,每年10月末11月初遷來中國東北地區越冬,翌年開始北遷,部分留居在太白山、小興安㱓和大興安㱓等地繁殖,為留鳥。繁殖期間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非繁殖期則喜成群,常成4-5隻或7-8隻的小群,在林下灌叢、草叢或樹上,也常跑到地上和林內公路上活動和覓食。性活潑,善藏匿,活動和覓食時甚為安靜,很少鳴叫,多慢步走動,邊走邊啄食,遇人立刻飛到附近高樹上,稍後再飛走。冬季常成群到處遊蕩,休息時亦多棲於高的喬木上。
主要以植物如落葉松、長白松等樹木的種子,此處也吃少量橡子等堅果、樹冬芽、果實。夏季也吃部分昆蟲,包括膜翅目、鞘翅目和鱗翅目等昆蟲和幼蟲。

分布範圍

分布於朝鮮半島、蒙古、俄羅斯、日本以及中國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河北、江蘇等地。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最早在2-3月就陸續有雄鳥離開覓食群開始尋找巢區和站在高的樹枝上或灌木上求偶鳴叫,並不時將兩翅下垂,露出下腰,然後將尾向一邊散開,並將身體向不同方向轉動。雌鳥偶爾也參與鳴唱,不久對即形成。通常營巢在杉木、松樹等針葉樹側枝末端茂密的枝杈上偶爾也在灌木和樺樹上營巢。巢呈杯狀,由細枝草莖等材料構成,內墊有少量獸毛和羽毛。距地高2-5米。每窩產卵4-6枚,孵卵由雌鳥承擔,孵化期13-15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留巢期14-15天。

亞種分化

灰腹灰雀(2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與年代
1
Pyrrhula griseiventris cineracea
Cabanis, 1872
2
Pyrrhula griseiventris griseiventris
Lafresnaye, 1841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