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綠黃堇(中藥名)

灰綠黃堇(中藥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灰綠黃堇,中藥名,又名黃草花。為罌粟科植物灰綠黃堇Corydalis adunca Maxim.的全草。具有清肺止咳,清肝利膽,止痛之功效。用於肺熱咳嗽,發熱胸痛,肝膽濕熱,脅痛,發熱,厭食油膩,黃疸,濕熱泄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灰綠黃堇
  • 拉丁學名:Corydalis adunca Maxim. 
  • 別名:黃草花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毛茛目
  • :罌粟科
  • :紫堇屬
  • :灰綠黃堇
  • 分布區域: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四川、雲南、西藏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藥材鑑別,

形態特徵

灰綠黃堇,多年生草本,高18-40cm。灰綠色,無毛,多少被白粉。根肉質,主根明顯,有分枝,棕黃色。根莖粗壯。莖叢生,通常多分枝。基生葉多數,具長柄,葉片肉質,輪廓卵形,長4-9cm,三回羽狀全裂,一回裂片具短柄,常4-5對,末回裂片卵形至倒卵形,再2-4深裂,先端圓鈍,常具短尖;莖生葉似基生葉。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長3-15cm,疏生花10餘朵;苞片鑽形,長3-10mm;花梗較苞片略短;萼片卵形,長約3-4mm,邊緣具齒;花冠黃色,外輪上瓣長12-14mm,先端兜狀下凹,具短尖,矩圓筒狀,末端多少彎曲,長占花瓣長的1/4-1/3,下瓣較上瓣略短;子房狹卵形,柱頭具乳突4-8。蒴果近條形,長18-22mm。種子1列,6-8枚,黑色,有光澤,表面密布細凹點,種阜小而伸展。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0-2400m的乾燥土坡或山坡灌叢中。分布於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四川、雲南、西藏。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苦,涼。

歸經

肺、肝、膽經。

功效

清肺止咳,清肝利膽,止痛。

主治

用於肺熱咳嗽,發熱胸痛,肝膽濕熱,脅痛,發熱,厭食油膩,黃疸,濕熱泄瀉。

相關配伍

1、治肺熱,背心痛,胸痛,喘氣,吐痰,痰中帶血,惡寒或因飲酒、曬太陽、喝濃茶引起的發燒:灰綠黃堇30g,余甘子30g,木香馬兜鈴20g。共研為粗粉,煎湯服。每次1-2g,每日1-3次。(《八月藥診》三味余甘子湯散)
2、治膽病皮膚發黃:灰綠黃堇10g,木香馬兜鈴15g,蒂達、圖木娘、波棱瓜花各10g。共研為粗粉,煎湯服。每次1-2g,每日1-3次。(《月王藥診》五味木香馬兜鈴湯散)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

採集加工

夏季花期採收,切段,陰乾。

藥材鑑別

全株長28-35cm或呈0.5-3cm小段。莖圓柱形,多分枝;表面灰綠色至綠色,具縱棱及縱向細紋;質脆,斷面中空或有髓。葉多皺縮或破碎,基生葉與莖下部葉均具長柄;葉片展平後,完整者倒卵形,長6-9cm,三回羽狀全裂,灰綠色、淺綠色或黃綠色。總狀花序位於枝頂,多捲曲或破碎,每花下有披針形苞片1枚,淺綠色;花萼2,膜質狀,淡褐色;花冠黃色,有短距,長8-12mm。蒴果多開裂,果殼綠褐色。氣清香,味微澀。藥用多切成短節,長0.5-3cm,直徑1-6mm,莖斷面中空或有髓,白色或黃白色。
相關論述
《中國民族藥志》:“清熱解毒,止痛止瀉,清肝利膽。用於背心痛,頭痛,發燒或血病之背痛,膽病厭油,腹瀉及肝臟疾患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