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真絲綢特有的染整病疵。是在真絲綢染整加工中因物理和化學因素導致的、不影響強力、但影響綢面外觀的微小機械損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灰傷
- 定義:一種真絲綢特有的染整病疵
- 工序:精練、染色、水洗
- 形態:綢面呈現灰霧狀絨毛
簡介,產生原因,防止方法,
簡介
形態
綢面呈現灰霧狀絨毛,像一層似隱似現的灰霧,故名灰傷。因為絨毛非常短、細,逆光觀察時比較明顯,順光觀看則程度減弱甚至看不清楚。在同等灰傷程度下,顏色越深表現越明顯。
產生原因
一根織綢用的絲線是由6-12個蠶繭抽出的繭絲合併而來的,而每一根蠶兒吐出的繭絲又是由100-200根更細的單絲構成的。因此,看上去一根纖纖細絲,實際上卻是由上千根非常細的單絲合股而成。如此纖細的絲素,在染整加工的鹼性條件腐蝕下,再加上綢面與綢面、綢面與設備之間的機械摩擦,就很容易發生磨斷散頭現象。由於散出的絲頭非常細、數量又非常多,肉眼根本無法分辨具體的每一根絲頭,從巨觀看上去就是一片毛茸茸、灰濛濛的形態。
真絲綢染整加工的精練、染色、水洗等各道工序,都有可能產生灰傷。
防止方法
控制精練工藝條件
在保證脫膠效果的前提下,儘量降低鹼度,減少鹼劑對絲素的腐蝕作用。
在保證工藝要求的溫度下,隨時巡迴防止蒸汽過大,減少綢面之間因練液沸騰而產生的相互摩擦作用。
濕綢轉運過程輕拿輕放
織物的濕狀態下摩擦係數大大增加,所以精練後的整匹織物的搬運不能生拉硬拖,否則會造成嚴重灰傷。
儘量採用低溫染色技術
真絲綢可以採用多種染料染色,工藝條件有高溫染色,也有中溫染色,還有低溫染色。在滿足色譜要求的前提下,儘量採用低溫染色,能大大降低灰傷發生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