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少林寺(火燒少林寺事件)

火燒少林寺(火燒少林寺事件)

火燒少林寺是民國十七年三月,建國軍樊鐘秀馮玉祥國民軍後方空虛,奪占了鞏縣及偃師縣,但不久被馮部將領石友三奪回。樊鐘秀南撤,轉攻登封縣城,其司令部即設在少林寺內。石友三部向南追擊,至輾轅關(十八盤),少林寺僧助樊狙擊,終不敵而潰。三月十五日,石友三追至少林寺,遂縱火焚法堂。次日,駐防登封的國民軍(馮玉祥部)旅長蘇啟明,命軍士抬煤油到寺中,將天王殿、大雄殿、緊那羅殿、六祖殿、閻王殿、龍王殿、鐘鼓樓、香積廚、庫房、東西禪堂、御座房等處,盡付一炬,以泄厥憤。至此,千載少林寺之精華,盡遭火龍浩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火燒少林寺
  • 時間民國初年
  • 事件背景:軍閥混戰
  • 後期事件:少林寺入吳佩孚軍閥
事件簡介,火燒少林寺,遺留照片,

事件簡介

民國初年,少林寺尚有僧眾二百多人,土地一千三百七十餘畝,度日艱難。
事件背景
民國五年(1916年),有王雲華修葺緊那羅殿之舉;民國八年(1919年),寺僧又修繕了白衣大士殿及地藏王殿,但都屬小規模的修修補補。
當此之時,軍閥混戰,武人朝秦暮楚;土匪肆虐,無賴劫奪流竄,寺僧惟以寺宇平安為念。時有雲松恆林和尚(1865~1923年),為寺宇平安做出了貢獻,但也由此種下了禍根。
恆林,伊川縣宋寨人,俗姓宋氏,光緒元年(1875年)入寺燕染。民國元年(1912年),為登封縣僧會司。其參禪之外,又習拳術,武藝高超。因地方不靖,縣府便命他為“少林寺保衛團團總”,系地方民團性質。他只好“以菩薩心腸作金剛面目”,購置槍械,訓練僧兵,以備不虞。
寺僧抗擊土匪
民國九年(1920年)秋,歲遭旱荒,土匪蜂起。恆林率民團在登封縣城、梯子溝、白玉溝等處,與土匪大小數十戰,打落“肉票”多人,每次皆獲勝利。一次,土匪桿首朱保成、牛邦、孫天章、段洪濤等合夥夜襲鞏縣魯莊鎮,天將明時被發覺,向西南逃竄。鞏縣九區民團緊緊追擊。匪過偃師府店,偃師縣十四區、十五區民團也加入追擊隊伍。土匪逃至少林寺西熬子坪,遭恆林所率少林寺民團截擊,大部被消滅。這次戰鬥繳獲槍枝、彈藥甚多,皆藏於少林寺內。
恆林因其英勇善戰,名聲大振。土匪不敢犯境,環寺數十村得以安居樂業。時河南省政府主席張鳳台授恆林以獎狀、獎章,並向少林寺緊那羅王殿獻了“威靈普被”的匾額,以謝神庥。河洛道道尹閻倫如也送了“少林活佛”的匾額,旌表恆林剿匪之功。恆林則謙恭如一,敦睦百姓。
民國十二年(1923年)十月初二日,恆林因積勞成疾去世,春秋五十九歲。次年春,登封、鞏縣、偃師、臨汝四縣民眾三百餘人集資為恆林立碑悼念。 恆林去世以後,他的弟子妙興(1891—1927)接任了登封縣僧會司及少林寺保衛團團總的職務。
妙興,字豪文,俗姓金,臨汝縣謝灣村人,家境貧寒,八歲(1898年)投少林寺恆林為師,自幼學拳習武,技藝超群,綽號“金羅漢”。
少林寺入吳佩孚軍閥
民國十一年(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時,直系吳佩孚(1873~1939年)部師長張玉山至登封,意在收撫陳青雲、任應岐的部隊。張玉山手下的河南暫編第四團團長樊鐘秀少林寺休息,見大雄寶殿殘破,發心修補,因軍務倥傯,無暇及此,暫捐四百圓,預作購買物料之用。寺中大眾感激,因而與樊有聯絡。次年(1923年)秋,吳佩孚受命為直魯豫三省巡閱使。張玉山奉命在登封一帶收編湖北第一師別動隊,其第一旅旅長盧耀堂得知妙興武功出眾,寺內又藏有槍枝,便極力拉攏妙興,後以妙興為團長,組成第一旅第一團。這樣,妙興就加入了吳佩孚的軍事集團。
參與軍閥混戰
民國十四年(1925年)二月,豫西爆發了“胡憨之戰”。陝西的劉鎮華憨玉琨率軍入河南,與河南督軍胡景翼作戰,爭奪中州胡部樊鐘秀派蘭世勛運動駐偃師的憨部李慎亞倒戈。當憨部崔繼華自密縣退卻時,妙興率部隊幫助李慎亞攻打崔繼華,大大支援了樊鐘秀。自此,妙興與樊鐘秀關係更加密切。
民國十五年(1926年)七月,廣州革命軍開始北伐。九月,馮玉祥(1882~1948年)宣布脫離北洋軍閥,參加國民革命吳佩孚聯合張作霖(1875~1928年)攻打馮玉祥,被北伐軍擊敗。次年(1927年)春,馮玉祥占領西安,配合北伐軍合攻河南。二月,妙興所率第一團奉命開往鄭州,又調往舞陽。三月六日,在與任應岐部交戰中,妙興陣亡,年僅三十七歲。六月,遺體由弟子體信運回少林寺,葬於寺東北山坡上。

火燒少林寺

如果說恆林迫於形勢,擔任“團總”,保護了寺院及一方的安全,尚可稱讚的話,那么妙興投靠北洋軍閥,出任“團長”,參與征戰,不但違背了佛寺清規,且引來了少林寺的劫難。
豫西地區,多災多難。民國十一年(1922年)直奉戰爭以來,迄無寧歲。火燒少林寺後,接著是蔣馮大戰(1929年)、蔣閻馮大戰(1930年)。連年戰亂、災荒,民生凋敝,少林寺之破落可想而知。此後的少林寺當家和尚淳樸(鞏縣回郭鎮人)、貞緒(1893—1955),鞏縣魯莊鄉南村人,俗姓李)等人,只在維繫山門而已。

遺留照片

1991年冬,永信禪師少林寺武僧團出訪日本,在京都達摩寺發現了大正九年(1920年)的少林寺照片四十八張。從這批照片中得知,當年少林寺的軸線上,自南至北依次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內供三世佛)、法堂(又名”藏經閣”)、方丈室、達摩亭及千佛殿。天王殿內東角為鐘樓,西角為鼓樓。大雄寶殿東側是緊那羅殿,西側是六祖堂。千佛殿東側是白衣大士殿,西側是地藏王殿。此外還有一個“跨陀殿”,其位置不詳。這批照片成了至為珍貴的歷史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