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火歷
- 拼音:huǒ lì
- 注音:ㄏㄨㄛˇ ㄌㄧˋ
- 出處:陶弘景《許長史舊館壇碑》
火歷的由來,火歷的劃分,
火歷的由來
在以太陽和太陰為授時星象以前,古代中國人曾有很長一段時間以大火(心宿)為生產和生活的紀時根據。大火昏起東方之時,被認作一年之始;待到大火西流,則預示冬眠來臨。此外如大火晨昏中天、火伏、晨見,也都被作為從事相應活動的指示。
火歷在文獻中留有大量痕跡,在民俗中保存著濃厚的風習(如華人為何尚龍,龍為何戲珠,寒食、灶神,等等);天文學史上不少費解的難題(如二十八宿的順序何以逆反,太歲紀年法的旋轉方向為何與日月五星相左,乾支古代寫法中為何有兩個“子”字,等等),也都只能以火歷來澄清。
火歷的劃分
田合祿先生依《尚書-堯典》推算:火歷是把一年定為360天,四時(四季),每季二月,一年8個月,每月45天。
大火昏見於東方地平線時,為火歷正月;為春分時的天象,以春分為年首;
大火昏見於東方半空時,為火歷二月;為立夏時的天象;
大火昏見於南中天時,為火歷三月;為夏至時的天象;
大火昏見於西方半空時,為火歷四月;為立秋時的天象;
大火昏見於西方地平線時,為火歷五月;為秋分時的天象;
大火晨見於東方半空時,為火歷六月;為立冬時的天象;
大火晨見於南中天時,為火歷七月;為冬至時的天象;
大火晨見於西方半空時,為火歷八月;為立春時的天象;
這是一種後天八卦結構的曆法,早期的不太成熟的曆法。沒有節氣,物候,閏朔安排的太陽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