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節的下午》為藝術家韓旭東於2021年創作的銅版畫作品。作者以現實的時間線索為出發點,將火把節的一天不同時刻的景象以銅版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火把節的下午
- 作者:韓旭東
- 創作年代:2021
- 材料:銅版
- 藝術風格:當代藝術
- 尺寸:60X50cm
《火把節的下午》為藝術家韓旭東於2021年創作的銅版畫作品。作者以現實的時間線索為出發點,將火把節的一天不同時刻的景象以銅版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火把節的下午》為藝術家韓旭東於2021年創作的銅版畫作品。作者以現實的時間線索為出發點,將火把節的一天不同時刻的景象以銅版畫的形式表現出來。藝術賞析《火把節》系列作品不同於以往以歷史文本為題材的作品,而是以現實的時間線...
2012年8月11日下午,2012年中國石林國際火把狂歡節開幕式在石林縣民族體育場隆重舉行,熱情好客的彝鄉各族人民與來自五湖四海的中外賓客齊聚石林民族體育場,共同慶祝彝族人民盛大熱鬧的火把節。節日信息 2012年8月11日下午,雲南信合·2012年中國石林國際火把狂歡節開幕式在石林縣民族體育場舉行,彝鄉各族人民與來自五湖...
放燒火,又稱 “放草火”“炸麻串”“燒毛蟲”“照毛蟲”“照田財 ”“放哨火”,元宵節 習俗,流行於江蘇南通一帶。每逢正月半的下午,南通農村的家家戶戶就用蘆葦、紅草或者茅草,紮成了碗口粗,幾尺長的大草把,少的一個,多的三四個。等到傍晚或在早晨把草把點起來,再捧著火把,挨著自家的田岸上...
納西族人民的節日有許多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但春節的活動內容卻與漢族不同,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許多民族一樣,納西族也有火把節。而本民族的傳統節日,最重要的是農曆二月初八的三朵節,三朵節是納西族祭祀本民族的最大保護神--“三朵神”的盛大節日, 也是納西族法定的民族...
潮汕火俗是廣東省的民俗文化之一。一個民族最古老的記憶,就是對火的感激。因此,幾乎各個民族都有關於火的節日或儀式。世界儺文化中,最普遍的內容是對火的崇拜。各地儺技藝中,幾乎都有“走火炭”“走燒鐵”等特技表演。此外還有許多項目成為民眾的集體技藝,例如許多少數民族都有火把節,這是對火的最好保護與...
還有一說認為,“六月年”這一別稱蘊含著扎扎節可能是歲時節日的歷史信息。從時間上看,該節日與彝族的火把節在同一時段內。據考證,火把節其實就是彝族歷史上曾使用過的十月太陽曆,即全年分為10 個時段(月),每個時段36 天共360 天,過完5 個時段後過小年,過完10 個時段後過大年;大年和小年各過3 天...
“小豹子笙”又叫小豹子舞,是流傳於中國雲南雙柏縣大麥地鎮峨足村的一種原始民間舞蹈。每年六月二十四火把節和七月十五的鬼節,峨足村的彝族民眾都要跳小豹子笙。歷史傳說 峨足村的彝族民眾跳小豹子笙由來巳久、源遠流長,意在威懾鬼魂,消災除疫。相傳,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峨足村有人發現自家的牲畜無故死亡...
文盛街村口是一個小廣場,這個地方是村民在過火把節豎大火把和正月十五玩花燈接燈的地方。這種風俗是有講究的,火把通常豎在村口和村尾,有頭有尾之意。接燈則要在有水的地方,預示耍龍舞獅後即將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接下來的景點叫魁星閣,此閣始建於明代。原來頂層高高掛著“魁星閣”匾,古樸莊嚴,閣內有...
6月24日的火把節,是驅趕鬼魔邪惡,火燒病蟲災害,祈求水稻豐產的農業祭祀活動。祭稻田密期語為“期迷峨索波底”直譯為“祭祀水田天地老爺”,(五)栽松樹密期人也有春節栽松樹的習俗。除夕日臨晨,家家戶戶在天井栽松樹密期語“母咪旨”,並在松樹上捆一把松毛,為每日早晚插三柱香備用。選砍松樹均很講究...
六月二十四日火把節 彝族火把節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彝族各村寨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驅除邪惡,祈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體現了彝族人民尊重自然規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到了節日,各族男女青年點燃松木製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間活動,邊走邊把松香...
除了畢摩與蘇尼之外,其他人也可以成為宗教中介者。像是新年或是火把節等重要的節日,每個家庭的主人就會進行儀式。這類的儀式中包含了誦經和祭祀,如同真正的宗教儀式。若想進行一場完整的儀式,還是得藉助專門的宗教中介者,這也包括如用一根木棒就能幫人尋回失物、或運用其它占卜方式的那些人。所以,若我們試著用...
大暑農曆節日:火把節——東方的狂歡節 大暑民俗:鬥蟋蟀、吃荔枝、吃仙草、送大暑船祛病消災 大暑民間宜忌:忌諱無雨或天不熱 大暑飲食養生:多吃含鉀食物,及時補充蛋白質 大暑藥膳養生:降低血壓、減肥降脂、健脾清暑 大暑起居養生:睡眠時間要充足,衣服要選擇天然面料 大暑運動養生:雙手輪換扇扇子,既消暑又防...
鬥牛的時間預先約定,一般是在下午1時左右開始進行。所有用來角斗的牛,都是大水牯牛。參加的民眾往往達數千人以上。鬥牛完畢,苗族男女便將帶來的米酒挑到鬥牛場中央,大家共飲。此時,蘆笙齊鳴,群舞開始,無論男女老少均可加入舞蹈行列,一面跳,一面喝酒,喝了酒又再跳。飲酒跳舞,直至黃昏始興盡結束。踩鼓即跳...
節日主要有年節、三月街、繞三靈、火把節、漁潭會。禮節:熱情好客,即使是陌生的不速之客,也會受到主人熱情款待;在人稱謂前往往加一個“阿”字,表示尊敬和親切;客人光臨,必以烤茶招待,白族茶禮一般斟三道,俗稱三道茶,即頭苦、二甜、三回昧,一道為純烤茶,二道加核桃片、乳扇和紅糖,三道加蜂蜜和...
我館業務人員近年來創作成果頗豐,2007年至2010年,共有31件作品獲得市級獎勵,其中:戲劇小品《想的就是你》、戲劇作品《絢夢》等5件作品獲國家級獎;水粉畫《勿忘我》等8件作品獲省級獎;舞蹈《七月火把節》等18件作品獲市級獎。公共服務 1、館辦活動 館長黎威承擔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區域非物質...
關於燎花花的來歷,響石潭無從考察,娃娃在自己的部落格中認為花花就是“天花”,說按照《康熙王朝》的說法,蘇麻喇姑是因為上山採集芨芨草,治癒了玄燁的天花,才被孝莊皇太后看重,召入宮中伺候玄燁的。是不是真的就是這樣呢?個人覺得杜撰的可能性過大,燎花花估計是原始的一種火崇拜吧,就像彝族的火把節一樣。
此外,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曆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等。 [89] 軍事 播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同志為核心的黨的四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習近平同志為...
與香港經貿商會舉行的《光影中的民族記憶》大型公益攝影項目走進了廣西百色三月三歌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亞努節、寧夏回族自治區開齋節、雲南楚雄自治州火把節、台灣亞美族節、青海古爾邦節、吉林龍井市農夫節、遼寧撫順滿族頒金節和海南三月三節,於2019年10月在北京國際攝影展舉辦“光影中的民族記憶·李秀恆民族節慶...
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都勻、獨山、荔波、榕江等水族人民聚居區大部分地方都有過端節的習俗,節日期間主人以最豐盛的形式招待來客。按水族曆法來推算過端日期。水歷一年12個月,分“黏盛”(暖季)“黏糯”(寒季)兩季,日數按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紀日,以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