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彝族

紅彝族

紅彝,自稱納蘇頗,他稱紅彝,被歸為彝族乃蘇支系。後面的乃(納)蘇都是指本支系,納蘇是自稱,乃蘇是學術的劃分。

彝族人文祖先阿普篤慕後代,多數來自六祖中的慕雅克(慕阿克)第四代孫昭羅莫時在德刀祭祖分支後,他兒子羅尾格一支發展為羅部彝族,就是現在的紅彝支。也有少部分來自慕阿彩(“蛇”家族下面的幾個家支,如“燒喔木”、“燒貓才”,“燒里洪”,“莫些”等)。

相傳紅彝祖先在黃河流域一代,經過漫長的遷徙過程來到現在的聚居區,又有一說是紅彝是大理南詔後裔,遷徙路程為從大理白族自治州彝族聚居區經大姚牟定來到現在的居住區,具體來歷有待進一步考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彝
  • 外文名:Yi Ethnicity
  • 文字:彝文
  • 居住地區:雲南省楚雄州
  • 人口數量:約1.5萬人
  • 語種:彝語滇東北次方言武定土語
族群簡介,分布情況,民族歷史,畢摩文化,十三月曆法,文學作品,傳統節日,族群婚俗,戀情與定情,定親,婚禮,婚後軼事,族群舞蹈,遷徙舞,左腳舞,族群音樂,挪火欸,罊蕒哭,剎貌照,過咳,秋照,魯咪嗨,族群樂器,葫蘆笙,響蔑,彝族嗩吶,竹笛,彝族月琴,民族服飾,彝族刺繡,紅彝剪紙,土主信仰,族群家譜,

族群簡介

紅彝人,絕大多數居住在雲南省楚雄彝厚疊擔族自治州祿豐,元謀,武定三縣的交界,生活在平均海拔2200米以上的大山上,屬於高寒山區,生活條件惡劣,主要農作物為小麥,玉米,燕麥,經濟作物有核桃,山茯苓,松茸,野生草藥等,畜牧主要是山羊,黃牛,屬於特別貧困的民族之一。
紅彝族
大山

分布情況

紅彝分殼您臭布,主要在祿豐縣的中村、武定縣的貓街、元謀縣的羊街三鄉,,其他的在元謀老城、武定白路、祿豐一平浪、高峰、廣通等鄉鎮有少量分布。茫茫大山,把紅彝居住地分割給了多個鄉鎮管轄,沒有在核心區有自己的自雄精鴉設治鄉鎮,導致了紅彝南北不能聯合起來,在長期分裂後語言上有了稍微的差異,但在民族服飾,民族民俗上還沒有改變。
紅彝族
大山

民族歷史

彝族在長期形成與發展中,民族的發展始終與我國中原歷史密切相關,古滇、南詔、彝海結盟,解放後彝族自治區和自治縣的成立,都是我國少數民族文化發展歷史的重要事件 ...
民族歷史
序號
時間
事件
1
遠古―公元前8 世紀
彝族起源“哎哺”(原始)時代(哎哺是彝族最古老的部落)
2
公元前10世紀左右
彝櫃求訂族先民古建立滇王國(今滇池一帶,支格阿龍時代)
3
公元前12世紀
彝族先民建立“古芒國”(今洱海地區)和“昆明國”(今金沙江畔)
4
公元前12世紀末
彝族部落首領杜宇入主蜀國(見《南陽國志》)
5
公元前9―8世紀
彝族先民建立古盧、羅部落國家(即唐代所說的“盧鹿蠻”)
6
公元前8世紀―公元220年
“西南夷”時代拔料櫃謎(六祖:武、乍、糯、恆、布、黔分為六大部落並四面遷徙)
7
公元前 316年
秦朝移民蜀地(中原王朝首次移民彝區)
8
公元前 109年
漢征服滇部落聯盟,設益州郡(今曲靖)
9
公元42―44年
以彝族為首領爆發民族反抗鬥爭,失敗後被殺3萬餘人
10
公元51年
哀牢國歸附東漢王朝
11
公元220年―589年
夷帥的興起與諸葛亮南征
12
公元225 年
諸葛亮兵分三路南征彝區
13
公元339 年
彝族爨氏統治地位確立
14
公元738年―902年
南詔帝國時代
15
公元902年―1958 年
彝族土司時代
16
公元1381年(洪武14年)
明遣傅友德、藍玉、沐英南下遠征彝族烏撒等部,同年彝族古代著名女政治家奢香夫人統治48部燥乘只落(留下無數佳話)
17
公元1658年―1840年
改土歸流與彝族居住格局最終形成
18
公元1840年―1919年
帝國主義勢力入侵和彝族社會發生巨大變化
19
公元1856年5月10日
“夷家兵馬大元帥”李文學帶領廣大人民發動哀牢山大起義(1876年失敗)
20
1929年
彝族辛亥革命主力干將安健病逝,同年龍雲統一雲南,開始建設“新雲南”
21
1935年5月21日
劉伯承與涼山彝人首領果基小葉丹歃血為盟,為中國工農紅軍順利通過彝區,取得長征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22
1945年12月1 日
盧漢就任雲南省主席
23
1949年12月9日 22:00
盧漢宣布:“雲南起義了!”毛澤東、朱德從北京發來賀電,給予高度評價。
24
1950年
彝族地區獲得了解放,中央人民政府在一九五零年派出了中央民族訪問團,他們深入彝族山寨,受到彝族人民的熱烈歡迎,加強了民族團結。
25
1951年 5月12日
雲南省峨山彝族自治縣成立(彝族最早的自治地方)
26
1952年10月 1日
涼山彝族自治州成立
27
1954年11月11日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成立
28
1957年11月18日
紅河哈尼碑兆族彝族自治州成立
29
1958年 4月15日
楚雄彝族自治州成立
30
1951年 5月12日
蛾山彝族自治縣成立
31
1954年 5月18日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成立
32
1956年 9月20日
寧蒗彝族自治縣成立
33
19S6年11月 9日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成立
34
1956年12月31日
路南彝族自治縣成立
35
1965年11月27日
南澗彝族自治縣成立
36
1979年12月20日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成立
37
1980年11月22日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成立
38
1980年11月25日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成立
39
1984年
沙馬拉毅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套彝文輸入法,並通過省級認定,使彝文成為我國第一種進入計算機的少數民族文字
40
2000年
路南彝族自治縣改稱石林彝族自治縣

畢摩文化

畢摩,納蘇語“唄髦”,是彝語音譯,“畢”為“念經”之意,“摩”為“有知識的長者”。是一種專門替人禮讚、祈禱、祭祀的祭師。畢摩神通廣大,學識淵博,主要職能有作畢、司祭、行醫、占卜等活動;其文化職能是整理、規範、傳授彝族文字,撰寫和傳抄包括宗教、哲學、倫理、歷史、天文、醫藥、農藥、工藝、禮俗、文字等典籍。畢摩在彝族人的生育、婚喪、疾病、節日、出獵、播種等生活中起主要作用,畢摩既掌管神權,又把握文化,既司通神鬼,又指導著人事。在彝族人民的心目中,畢摩是整個彝族社會中的知識分子,是彝族文化的維護者和傳播者。
納蘇紅彝支系的畢摩祖師爺叫“奔本魯大男”,古時候,畢摩每隔十年,就要在三月三拘(選)一次大畢摩,解放前的最後一次大畢摩,就選給了“阿覺冒大路”。文革時候的畢摩遭遇很慘,據說最後一代大畢摩——阿覺冒大路,就是生生被整死在木瓜箐。
紅彝族
畢摩文化

十三月曆法

在夜晚對照著北斗星(彝語稱:芽茅棗——七姊妹的一組星宿)。看月亮是在前還是在後,等到月亮與“七姊妹星宿”運行成一排的時晨稱為星宿齊,星宿齊時晨的這一天為良辰吉日。從星宿齊的時晨開始起算曆時二十八個晝夜,第二十九天又為星宿齊,各天分別用火日、雪日、虎日等稱謂來記載,與十二屬相合用推算吉日。十里八村的彝族村民一旦要辦結婚、建房等喜事,都要背著一壺酒、一包糖或一塊臘肉來請會曆法的老者給他們推算吉日。
“彝族曆法”兩個重要的環節:一是看夜空。如果上一月和本月的能見月亮時的夜空都明朗,就可以推算下一個月的吉日;二是掐指算。從左到右掐著(從大拇指根開始)雙手十指的28段指節推算。在長期的套用過程中我也不斷地明白了這部彝族曆法“相天擇日、天人合一、掐指記事”的奧妙,稱《彝族北斗星月曆法》。
紅彝人李應聰將父輩傳承下來的彝族文化瑰寶《彝族北斗星月曆法》展開進一步的搶救、發掘、保護、記錄,並用彝語注釋的手法(用圓的概念設計)進行了系統的整理,把他翻譯成漢字,設計成“圓環度盤”記載下來。這部《彝族北斗星月曆法》圓環度盤從裡到外共有一核六圈7個圈層。第一個圈層為核心——天地之“中”與天地人“豐”的彝族刺繡藝術圖騰;第二圈層為星月曆法的四個大時段;第三圈層為星月曆法的七個小時段;第四圈層為星月曆法與農曆相對應推算;第五圈層為彝族星月曆法一個輪迴的28晝夜;第六個圈層為彝族星月曆法一個輪迴各天的虎日、雪日、火日等彝語譯註;第七個圈層為彝族星月曆法一個輪迴各天的虎日、雪日、火日等彝意的漢語譯註。
紅彝族
十三月曆法

文學作品

《納蘇濮畢摩經》
《納蘇濮畢摩經》已於2015年8月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編輯出版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收集整理。分別對有威望的老畢摩背誦經文時進行錄音,對老畢摩手裡的經書進行蒐集上交民委等部門,名曰搶救畢摩文化,時間是1984年至1994年。第二階段是進行整理。1995年至2010年,對錄音和收集的經書進行整理,包括對繞場經和開路經為主的內容。第三個階段是2011年至2014年,經書交由雲南民族大學納蘇濮研究中心,在年會上學習交流,2013年在祿豐召開的第四次年會上,決定在修改、充實、完善的基礎上進行翻譯和出版。《納蘇濮畢摩經》的編輯出版前後歷時30年,是彝族納蘇濮支系的一件大事,對於納蘇濮的子孫了解歷史,教育後代都很有益處,對彝族納蘇濮支系畢摩文化的傳承和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紅彝族
文學作品
《紅彝夢》
長篇小說《紅彝夢》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首發於2014年12月5日下午,30萬字長篇小說《紅彝夢》在市人大舉辦首發式。邀請州內彝學專家、文藝評論家、作家和詩人等參加首發式,暢談研討長篇小說《紅彝夢》的創作成就。
《紅彝夢》是一部歷史小說,小說的主人公畢顧保是在十九世紀中期乃(納)蘇人的傳奇、一個精神神話。那是一個動盪的年代,在太平天國橫掃天下、清王朝岌岌可危的形勢下,雲南境內滇西、滇中地區農民起義風起雲湧,乃(納)蘇人所在的武定一帶,也被捲入了這場動亂之中。從一個燒炭工到一個民族領袖,從一介平民到一個大英雄,從一個現實生活中的打工仔到一個乃(納)蘇人精神世界中的神人,主人公的成長道路具備了相當濃厚的傳奇色彩。傳奇英雄的傳奇故事,就是那么驚心動魄,動人心弦。但是,這一切又不是作者故作懸念、生造出來以取悅於讀者的,而是那個時代乃(納)蘇人生活的真實反映。雖然這種作為所理解所認識到的生活,其主觀色彩是如此地濃厚,但是,歷史的真實性也因此而得到了更加深刻的表現。
《紅彝夢》寫民居、寫穿著、寫酒、寫女人,筆墨細膩,鮮靈生動,這是作品格外值得關注的又一大特點。在作者的筆下,從叱吒風雲到兒女情長,從生如猛虎到醉臥山林,主人公畢顧保,一切都充滿著傳奇色彩。傳奇英雄的傳奇故事,演繹得那么動人心魄,而在這樣一種傳神寫照的筆墨中,又有那么一個個生活氣息真實深厚的細節,讓書中人物與現實生活貼得那么近。這樣一番功力,更能讓讀者融入其中,欲罷不能的閱讀下去。至於書中生活化、民族化的語言,可謂情趣盎然,俯拾皆是。如畢顧保說:“你摸摸看,我的肚子硬得都成老闆田了”;再如形容王道久“在茅草房裡舔著手指翻一本爛書,像狗舔牛屎一樣津津有味。”隨鄉隨俗的生活化語言,更加增添了小說的民族、民俗和鄉土氛圍,這不是當今的一些浮光掠影的泛泛之作所能做到的。總之,閱讀《紅彝夢》,不啻是一次關於民族歷史、民族生活、民族文化的饕餮大餐。
紅彝族
《紅彝夢》

傳統節日

正月十五日趕花街
“正月十五趕貓街,我在貓街等你來”,這句歌詞寫出了濃濃的民族傳統節日氣息,寫出了貓街人民火一樣的熱情!“暖羊送寒冬,金猴鬧新春”,農曆正月十五,貓街鎮舉辦正月十五“相約貓街,千人跌腳”民族傳統節日。
這天,人們都會穿著漂亮的民族服裝成群結隊的來到貓街集市上趕街,跳千人跌腳舞,看節目表演。參加活動的還有有鎮政府領導、縣文工團、貓街鎮15個村委會36支文藝隊;活動分為白天文藝演出、晚上的文藝演出和篝火晚會等。
紅彝族
傳統節日
三月十三日馬纓花會
農曆三月十三,武定縣貓街鎮爛泥箐村舉辦一年一度的三月十三馬纓花會,活動中舉行了隆重的”祭山“儀式,在祭祀過程中,彝族同胞在舞台上擺放好獻山神座和獻山神(羊子),然後由長老技師口練獻山經(用15至20秒儀式現場音)圍著獻山神座和獻山神邊走邊練。表達了彝家兒女祈求諸神,管好大自然中的一切飛禽走獸,山妖水怪及各種害蟲,在本年之內,不來危害百姓的莊稼、百姓飼養的六畜,保佑人們六畜興旺,五穀封登。
祭山儀式結束後,彝族同胞們分別登台表演了彝族舞蹈、合唱等形式多樣,風格獨特的文藝節目,生動形象的展現彝族苗族同胞,獨具特色的風土人情、民族服飾,傳統文化,和民族團結、共建和諧小康社會的精神風貌,讓廣大觀眾感受到古老而獨具魅力的彝苗風情。
三月會,三月會,好是好玩呢,阿哥阿妹跳腳來,跳腳場上來相會。
紅彝族
傳統節日
六月二十四日火把節
彝族火把節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彝族各村寨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驅除邪惡,祈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體現了彝族人民尊重自然規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
到了節日,各族男女青年點燃松木製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間活動,邊走邊把松香撒向火把,或進行集會,唱歌跳舞,舞龍。近代,人們利用集會歡聚之機,進行社交或情人相會,並在節日開展商貿活動。
紅彝族
傳統節日
七月十四日花山節
農曆七月十四,祿豐中村峨山、武定白路灑交泥,貓街法暑、三家村等地民眾自發組織舉行民俗活動,活動內容有鬥牛、跳腳、山歌、商品交易等,文化活動內容豐富,增進了民族聯誼,傳承了民族文化。
這一天也過漢族的中元節,記得小時候,第二天早上(七月十五)要拿個篩子,裝著酒肉送祖先,還要炒一些蠶豆灑到外邊,老人說是子彈,祖先要拿去打仗。
紅彝族
傳統節日
彝族年
按土主神說,農曆十月十六日定為彝族年,紅彝人稱為“彩鬧咪塞鋪”,這天是人們與土主相遇的日子,也是祭始祖的日子,在土主神樹下祭拜,婦女不得參加,相傳因為祖先從葫蘆里出來,躲在神樹下的時候是沒有衣服穿的,所以婦女不宜參加。
紅彝族
傳統節日

族群婚俗

世代與山為伴的紅彝人,是一個感情粗獷豪放,崇尚自由的彝族。紅彝人對青年男女的婚戀,特別是戀愛,總體上世採取一種寬容的態度,年輕人如有機會自擇佳偶,一般情況是可以得到認可的,當然,由於山高箐深,交通不便,生活範圍狹小,所以,紅彝人青年同異性青年雖然渴望自由戀愛,自擇佳偶,但事實上,許多卻得請媒說親,相親定終身。

戀情與定情

紅彝人青年定情主要是在兩種場合,一種是年輕人較為神往的,就是“趕集定情”,用現代的話說,就是“自由戀愛”,山里最熱鬧的地方,要數趕集天的街市了,趕集之時,四面八方的男女青年聚集在同一個地方,有不少男女青年,把這個趕集機會,當成了尋找意中人的機會,於是,就互相問了對方的姓名、住址、相約下一集相見。然後,依依不捨地分手,下一集,男女雙方已情濃似火,匆匆趕來相見,已情難自禁。
紅彝人的相戀定情另一種形式,顯得比較刻板,就是按傳統的婚姻程式托人說親,和一個不相識的姑娘認識,然後在男女雙方父母的認可下談情。歷史上,因為彝族飽受統治階級的歧視和欺壓,所以生活的地域窄小,較少與外界交往,彝鄉是一個相對封閉的世界。所以,彝族相親,採取“母豬後頭隔小豬”的方法,基於密切的眷屬關係,姑舅姨表優先考慮以外,沾親帶故與否,雙方父母相互有較深的了解,有較好的交際基礎,以男方生產、生活、居住、家鄉等條件作為相親依據,這其實是帶包辦性質的相親,這種相親,是由於紅彝人生活的地理環境、文化習俗造就的,在逝去的千百年中,這種以繁衍後代、延續香火為主要目的的相親,是紅彝人婚戀初始的主要形式。
紅彝族
族群婚俗

定親

紅彝人說親之禮,作用要么在男女青年彼此相識、認可;要么在於讓女方的父母認可自家姑娘與男方談情,也就等於認可姑娘將來有嫁給男方的可能。但是,說親和其他民族的相親一樣,只是發展婚戀的一個契機而已,說親有默許的成份,但是卻並沒有承諾什麼義務和責任,所以,女方父母認可自家談婚,並不等於男方就可以擇日將姑娘娶回家門。按紅彝人的婚俗,結婚之前,還有最重要的一環,那就是定親,按紅彝人的婚俗,沒有行定親禮,是不會有後來的娶親之舉的,不“定”而“娶”有違古風古俗。因此,在紅彝人生活的地區,在婚戀過程中,定親是一樁少不得,也輕視不得的事情。紅彝人青年男女方,通過說親或者相親這一關後,戀愛關係得到了基本確定。在此之後,男女青年便把對方當做自己戀人,互相走訪,約會與趕集的街市,約會於開滿馬纓花的山坡上。姑娘羞羞澀澀面若桃花,小伙情濃似火粗獷膽大。或偶偶低語傾訴心曲,或對歌不歇情真意切。那碧樹紅花相依相偎的戀人倩影,是一幅令人遐思無限的美妙圖畫。紅彝人青年的愛情,就在爬山涉水來相會的艱辛和爛漫中成熟了,當然,也有一些小伙和姑娘,雖然已經被雙方父母認可談婚,但當初的說親摻入了太多父母親屬的意見,談婚對男女青年有些差強人意,可是,因社會議論,因別無選擇,一段時間之後,還是不得不考慮完婚的事,於是,為了完婚,紅彝人的姑娘小伙,無論彼此感情深淺,都聽從婦女之命,進入定親的程式中。
定親是莊重的事,所以,男女雙方都認真對待。男方的定親禮是絕對少不了的,而且定親的禮,要比說親或相親時的禮重得多,說親相親時,其禮一般為酒三斤,肉一塊,蕎粑粑一個,如女方家吃了媒人帶去的酒肉,並歡喜得吃了帶去的苦蕎粑粑,那么,說親就算成了。在這裡,女方家吃不吃苦蕎粑粑是十分關鍵的,不吃,這次說明八字少一撇,吃了,就是一種默許。媒人和男青年的一顆心落了地,在紅彝人里,相親吃苦蕎粑粑含意是深刻的:種蕎艱難,蕎籽下地,要經歷冬雪春寒到秋天才收穫,所以蕎子得來不易,有蕎粑粑的人,一定是勤勞的人,女人家吃掉蕎粑粑,意味著女方看重了男方的勤勞;另一層含意:蕎粑粑有一種先苦後甜的特性,象徵著女方懂得將來做了夫妻過上先苦後甜的日子。作為說親禮的蕎粑粑在這裡起到了以物代言的作用 說親或相親時的禮物,相對而言比較輕。禮其實是一種試探,是象徵,說親的禮物意義大於形式。 正式定親的日子,是不可以隨意選擇的。在紅彝人的婚俗里,正式定親的日子,要根據相戀男女雙方的生辰年月進行推算,算出來的日子為定親的吉日,算出來的日子,是不能違背的。正式定親的禮物比較豐厚:一般人家為酒十斤左右,豬胯一個,一大塊肥肉,兩升大米,或者密粑粑四個。如果男方家境比較殷實,除了多帶大米粑粑,還會備上糖二斤或四扇,茶二兩或二坨,還有蕎粑粑一個。紅彝人生活在山區,並非富裕之地,真正富有的人家不多,如此豐富的定親禮,足以說明定親在紅彝人心目中的地位了。
紅彝族
族群婚俗

婚禮

紅彝人的接親隊伍在途中還有一道有趣的儀式,在大家認為風景較好有靈氣的地方,就停頓下來,在路邊一個地方插上松牌,牌下鋪墊上才鋝來的松毛,點上兩支香,然後取出特意帶來的一便當貢上。這時,在媒人的指點下,新郎就恭敬地作揖,並跪下去叩頭,心裡默念著一串祈福的話,這樣做的含意是獻了山神,求山神保佑娶親順利。
接親隊伍也有在婚禮舉行前一天就趕到女方家的。但新娘卻一定是在婚禮這天才啟程去男方家。無論接親隊伍何時來,在紅彝人的婚俗中,都忌諱從女方家的上方來,只允許從房屋的下方來,其中的含意,大抵是由上方來有居高臨下的勢頭,讓人覺得接親隊伍輕視女方。
結婚對女方而言,也是大喜的事。所以,女方會尚待前來接親的人。接親的人還沒跨進屋門呢,三四個男青年就一臉熱情地恭候在門口這兒了,他們邊問候,邊就向來接親的人先敬上酒,然後又獻上茶。用漢族的話說,這就是接風洗塵。在這道迎候中,媒人和副媒人喝了酒,再品茶,不慌不忙,可擺出受之無愧的樣子,坦然跨進門檻。但是,新郎和陪郎卻被敬酒的這些男青年硬攔在門外,已經到了女方家門前,卻進不了屋,當然是十分狼狽的。所以,新郎和陪郎想方設法都要從阻攔的男青年中間闖開一條路,進到屋裡去,只要不要闖得傷了雙方的和氣即可,紅彝人的婚禮中,女方那么“無禮”並沒有惡意,但是,其中卻有著良苦用心。作為女方的父母,在女兒臨嫁之際,最為女兒擔心的莫過於看走了眼,嫁給一個體質太弱無膽無識的男人,那樣女兒一生的幸福就都毀了,讓男青年攔門,就是考驗新郎的體力和智慧,如果新郎連門也沒本事進,那么,做父母的就不得不對這門親事產生疑問了。
接親隊伍都進了屋,寒暄之後,媒人便會笑盈盈地讓女方家把當初定親之時在場的主要親友招攏來,當大家的面,讓女方家點收彩禮,彩禮若象定親時訂下的數額一樣都不少了,女方家沒有異議了,媒人和副媒人便將彩禮一樣一樣拿到貢桌下方堆整齊,接下來就輪到新郎向女方家的祖先牌位作揖叩拜,作叩拜祖先之禮,就等於女方家完全認可和男方接親了。如果出現彩禮不齊,或者濫竽充數的情況,媒人得趕快道歉,並表示缺額彩禮,儘快補齊,女方當然難於原諒這種過失,會拖延接親隊伍開飯時間的方法,讓結親的人挨餓又被羞。
正常情況下,新郎拜過了先祖牌位,女方主人便宣布鳴放鞭炮,擺下酒席,大家熱熱鬧鬧入席用餐。
紅彝族
族群婚俗
紅彝人縫到辦喜事,按規定一日要辦三餐,上午11點左右吃飯,中午2點左右吃餉飯,晚7點左右吃晚飯,無論男方還是女方,一般都是如此。宴席有兩桌要擺在堂屋裡,能上這兩桌吃飯的人都是比較有身份和地位,按慣例女方邀請來接親的媒人和副媒人坐上桌,媒人和副媒人一番謙讓,可終歸還是在上桌落座。讓媒人和副媒人坐上席,是女方對媒人的尊重,也是對男方及這么親事的尊重,在這桌上就席的還有年紀較高的長輩,較有地位的來賓,這些坐陪的人,在紅彝人里又叫壓席,新郎和 新娘以及那些活躍的年輕人坐於下桌,由新郎人地兩生,難免拘束。所以,同桌的年輕人便頻頻舉杯勸酒,並冷不防地給新郎加飯,這叫壓飯,在紅彝人里壓飯表示一種友好和熱情。
接親這天,在女方家最有趣的事情,就數給媒人塗黑臉了。幾輪酒過後,好菜餚也吃得正盡興,主客的話匣子便打開了,於是就天南地北,麂長鹿短地聊。這時,女方主持會按慣例添進來兩桌菜(上下各一桌),來添菜的人還沒走呢,猝然閃進兩個年齡與媒人相仿的婦女,婦女頭戴蘭花叢放巾包頭,身穿蘭綢鑲邊大襟衣,藏在身後面的手抹了油湯鍋煙子,她一進來,就找話逗媒人取笑,媒人高興,有三分醉了,有些忘乎所以,婦女瞅準機會,冷不防抹滿鍋煙子的黑手忽然撲到媒人的臉上,躲閃不及的媒人頃刻間就變得又黑又亮,只剩下那雙眼睛在骨碌碌地轉。塗黑臉,婦女的動作一定要動作麻利,要準確。按紅彝人的規矩,塗臉只能一次,而且由上往下塗,否則的話,媒人將有權利把自己的臉上的油煙反塗向婦女的臉和衣襟,讓婦女和自己一樣,鬧個大花臉。在紅彝人的風俗里,媒人也興被叫做黑貓乎。黑貓乎這個稱謂大抵就來源於接親被女方家請人塗黑了臉。
在古代,紅彝人的塗臉禮節,僅僅是一種象徵而已,那時,只是用手指蘸少許鍋煙子,在媒人額中輕輕劃上一個十字。這樣做的含意:一是標明這婚姻是由誰說合締結的,帶有褒揚的意味;二是紅彝人相信給媒人塗黑臉能趨避兔神;三是紅彝人認為給媒人塗黑臉能授福新娘;四是紅彝人有詼諧的天性,塗黑臉是為了增添節日的喜慶氣氛。紅彝人對媒人額上抹上十字,發展到後來的塗大黑臉,歷經了許多朝代。這個演變的過程,其實就是紅彝人對待生活越來越曠達,越來越詼諧,越樂觀的過程。塗黑臉的禮節流傳至今,塗臉塗得越高明,已被認為婚姻越吉利了。
塗黑臉的禮節,是必不可少的。媒人被塗成黑臉後,不允許嫌難看自行洗去,黑臉要等回到男方家裡,才能把黑臉洗去,並把黑水灑於堂屋的貢桌底下,按紅彝人的說法,這是從女方帶回來的福祿水,澆在祖先靈之下,日後可增福添祿。
喜酒喝過了,媒人黑著臉,去廚房履行一種叫“挖蕎地”的禮節。媒人到廚房,感謝廚師的辛勞,表達的意思是沒有廚師的辛勞,就喝不上喜酒,接不上新娘,廚師對黑臉媒人的敬酒是異常熱情的,幾乎讓人難於招架。媒人必須保持克制和清醒,如果喝得大醉,接親隊伍不能啟程,就會誤了大事。“挖蕎地”里,還有一項很別致的活動-媒人鄉廚師辭行之時,廚師要將媒人帶去的 飯盒,呈上一便當菜,帶了走。這有兩層意思,一是作為歸途的餉午;二是向男方顯示女方家飯菜的規格和質量,這有較量飯菜優劣的性質,至於這些活動為什麼叫“挖蕎地”還有待細考。
紅彝族
族群婚俗
辭過了廚師,媒人就可以招集接親的人啟程了。
新娘要被娶走了。娘家這方當然要有人送親。率領送親隊伍的人,一般是家門戶族的叔伯之中,通曉禮節、能說會道、辦事精明、有影響、有威信的人,其他成員有親舅、新姑、哥嫂或弟妹,送親的人數,一般在3至5桌。
送親和接親兩支隊伍合攏回男方家時,因人員眾多而顯得浩浩蕩蕩。新娘和伴娘在離家時,不能忘了攜上一把雨傘。接親隊伍到了男方家的門口時,早已等候在這裡的男青年會一擁而上,向新娘灑祝福水,這時,伴娘要迅速撐開雨傘,為新娘擋水。向新娘灑水的禮節,除了祝福吃穿不愁,安居樂業,子孫昌達,還有其他幾層意思:其一為新人洗塵,驅淨路上尾隨的邪惡,其二是紅彝人認為向新娘灑水,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之意。古時候,紅彝人灑向新人的水,是用透香草葉打過醋湯的最潔淨的水,用馬纓花樹枝,蘸起輕輕抖向新娘。馬纓花樹,在紅彝人眼裡,是吉祥樹,所以,向新人灑水,用馬纓花樹枝蘸著灑灑。那時行此禮時,顯得彬彬有禮,而到了如今,灑水禮已演變成逗趣的事了,不僅用枝灑,更有人用盆潑灑過來,如果未曾防備,淋成了落湯雞,也實在是難堪不已。
按紅彝人的婚俗,有一些接親,回到男方家時辰是有準確要求的。如果明確了回門的時辰,那就必須遵守,否則將被視為不吉利,但也有部規定回門時辰的。那么,一般就在兩個時辰回到男方家,一是日落前,再不然就是在天上出來了月亮,出齊了星星的時候。如果行程沒計算好時間,那么,媒人得拖延途中的時間,無論如何只能在上述的兩個時間內,選其一入門。
新娘在經歷了“洗禮”之後,要入男方家了,同樣也只能從房屋裡的下方或者側方經過牌坊進去。入門之時,男方家的人絕對不能與新娘會面,男方的長輩還要讓到樓上。傳說,男方家人此時撞見了新娘,日後會發生口角,所以,避讓新娘,是盼望日後能和睦相處。新娘和送親、接親的隊伍,是在熱烈的歡迎氣氛中,在噼啪作響的鞭炮聲中進了家門的。
新娘才入家門,面前就擺在一張八仙桌,桌盤站著一個手執鈴鐺的畢摩,在這裡他要給新娘起名,這是紅彝人獨有的儀式。名要一個有一個地起下去,直到送親的人異口同聲對所取的名滿意為止。
接下來,男方嫂子領著女方新娘及伴娘去洞房,其餘的人隨著男方的安排,隨一個肩托托盤,盤裡有鼻插彎蔥的豬頭和一斤酒,一斤米的人,跟著一個吹橫笛的人跳起歡快的跌腳舞,由庭前跳到廚房,然後跳到堂屋,如此跌腳三次,男主人再將這些人帶到坐著舒適、常備火盆,茶水的堂屋,然後,喝茶寒暄,隨即就擺開婚席,熱熱鬧鬧,喜氣洋洋地用餐。吃過飯之後,送親來的人,在帶隊的著急率領下,首先吹起洞簫,跌腳跌三周,該盡的禮節全都盡到了,送親來的年輕人就和男方請來參加婚禮的人繼續跳舞歡樂,而年長者貨不願跳舞的人則要么回房休息,要么飲茶,找人聊天。這晚的跌腳舞是異常熱鬧的,家境殷實的人家娶親,甚至會請能歌善舞的人前來助興,在這歌舞晚會上,有人為了增加歡樂氣氛,穿出奇裝異服,有的表演一連串的滑稽動作,歌舞場上笑聲陣陣。紅彝人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婚禮在紅彝人的生活中,是一件極其盛大的喜事,所以,對著喜酒歌,大家跳舞跳得如痴如醉,通宵達旦。在這晚的歌舞聲中,新娘要參加專為他舉行的認親儀式,認親儀式之後,還要為跳舞跳餓了肚子的人們準備宵夜。娶親的婚禮,就在跳舞跳來萃日的太陽時結束。
紅彝族
族群婚俗

婚後軼事

按紅彝人千古不變的婚俗,結婚的第二天,新娘要在公眾面前“亮相”,讓村人都能觀賞,認識新娘,這天的早餐要在外面的大曬場上進行。
吃餉午飯時,按紅彝人興行“壓席”禮節,即餉午,男方家擺出兩桌飯菜,男方家的陪席較多,這就是“壓席”,意思是壓下福祿免得讓送親的人把福祿帶走,送親的人見了“壓席”,就自知該走了,於是,就向男主人和廚師告別回門,送親的領隊,會向新娘的公婆說些希望好好調教新娘,唱送親的歌手,這時就唱:
新娘送來了,
新娘襟不別針,
袋不裝布,空身來,
............
另一方則唱到:
姑娘在娘家,
砍柴不上山,
挑水不下坎,
掐菜不拔根,
嫁到這裡來,
撿柴帶腐柴,
莫怪帶腐柴,
只怨柴腐臭;
挑水帶渾水,
莫怪帶渾水,
只怨水發渾,
現在姑娘留下了,
福祿要帶回。
這時,男方的歌手就唱:
姑娘也留下,
福祿也留下
...........
男方的人送送親的人,邊走邊對唱,走出很遠去,送親歌手將酒碗交給男方歌手,這才彼此告別分手。
按紅彝人風俗,送親隊伍來多少人,回門也得多少人,一個都不能少。回到女方家裡,送親的人要接受一次招待,才能散去。在回門時,新娘的舅、姑是不會空手的,按規矩,男方家會準備一塊肥肉,一斤酒交給舅、姑作為孝敬禮,舅、姑如果遇到特殊情況沒來送親,這份禮也得托人送了去,男方把舅,姑看得這樣重,是因為紅彝人的喜事中,舅、姑二人在認親、送親等大小事務起著居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般情況,新娘新郎要隨送親的人一同回門,新郎要帶去酒、肉、大米、白菜等禮物,在女方家生活三兩日後,夫妻就要回男方家開始正式的夫妻生活。啟程回男方家,新娘要帶酒,肉,糍粑或米粑粑之類的禮物,並且親自雙手捧著交給婆婆,以示孝心。新娘第一次回門,要進公婆家門檻時,新娘不能穿鞋而入,必須自覺脫下鞋子,赤腳進家,第一次上樓,也需赤足。這是對男方家的一種認同、謙恭的表示。除此之外,新娘在村里挑水,背柴或做其他的事,路上和人相遇,都要避讓於路下方,等人走過在趕自己的路,以上的行為,是表現新娘家有家教,明事理,同時也表示孝敬公婆長輩,歸順男家。
紅彝人婦女結婚之後,並不一定馬上就在男方家裡定居下來。年紀太小,夫妻間與公婆感情不太融洽;生產和生活條件不適應,都有可能延遲新娘到男方家定居的時日。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是歷史上,紅彝人有早婚的習俗;二是有不少的婚姻是由父母包辦的,所以,夫妻間結了婚,感情基礎卻不是很好。
紅彝人青年成婚後,得遵循縫節拜年的規矩,向岳父拜三個年,分正月初十前的任何一個縫雙日,拜大年一次,六月二十四拜小年一次,禮物是肥羊一截,豬胯一個,酒、米、糍粑,白菜和蒜6樣,禮物依年數遞增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最後這年,豬肉須是一頭豬的四分之一,酒不少於3斤,大米四升,米粑粑8個,糍粑180-200個,這些禮要用馬披紅掛彩馱著去。
每年春節,女婿攜禮前來岳父家拜年,岳父都要大擺筵席,請族長親友赴宴。最後一年的酒宴,尤為隆重。
縫節拜年3年,婚姻禮數才算完結。新娘這時才真正被視為男方家的一員。
紅彝族
村莊

族群舞蹈

紅彝族傳統歌舞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歌曲與舞蹈大多融合在一起,只歌不舞多見於情歌,舞蹈以集體性為主,主要舞蹈有從遠古走來的《遷徙舞》、《火舞》、《鼓舞》、《大刀舞》、《祭祀舞》和歡快的四跺腳、三跺腳、二跺腳、合腳等36種。

遷徙舞

在紅河流域的上游,五台山群嶺的阿勒居住著一個從洪荒年代遷徙而來的少數民族:紅彝族。他們每逢節慶、喜慶、祭祀場合都要跳代表本民族厚重歷史文化的舞蹈《遷徙舞》,以緬懷從洪荒中走來的祖先。探訪《遷徙舞》的歷史文化背景,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遷徙前的生活背景
據口傳,紅彝族原先居住在黃河流域一帶時,同其他民族一樣,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展示紡線、手工織布、剪紙、刺繡等手工)。當時人煙稀少,到處是野物猛獸。豺狼、虎豹經常出沒,彝族先民們就把人集中起來,舉著火把、敲打著用具,組織強大的氣勢用跺腳、摔手、吼叫等多種方法,把兇猛的猛獸趕跑,再圍捕弱小的野物充飢(鼓陣)。加之經常有狂風暴雨肆略,生存環境異常惡劣,生存條件蕩然無存。彝族先民為了尋找好的生存環境準備遷徙。
(2)遷的過程及《遷徙舞》產生的背景
他們結隊而行,翻山越嶺,度過河流。在畢摩的帶領下開始遷徙。在遷徙的途中老鷹在鳴叫中把叼著的谷穗灑落下來,畢摩說:“人是從葫蘆里來呢,只有葫蘆里最把穩,說著將稻穗裝到葫蘆里,做一些安居、開墾、織布、捕獵等計畫。《遷徙舞》產生的背景是:強度黃河時在水中探險走出困境的過程。男人拄著拐杖在最前面探深淺,緊接著一個在後吆喝大隊人緊跟著,你拉我我拉你地從水患中前進一步,後退一步,前進兩步,後退一步地走,將到河岸,人們看到得生的希望時跳躍地向前行進了三步,才退一步。走出了艱難的三步後就看到了生存的希望,並在造火烤食過程中跳起了歡快的三跺腳(慶賀)。久而久之聰明的彝族人就將這一悲壯奇蹟般的場景世代相傳,用原汁原味的民間歌舞樂傳承原生態的舞蹈,遷徒舞由此傳承了下來。
紅彝族
族群舞蹈

左腳舞

左腳舞(地方話“跌腳”,彝語“稿黎”),彝族的傳統舞蹈,因為每一首舞蹈的開始都是先出左腳,故而得名左腳舞。在彝族村落,只要笛子一響,無須召喚,人們會無論男女手拉手圍成一圈或者兩三圈,跟隨美妙的左腳調起舞,舞者不限,少則十幾人,多則幾十、幾百、甚至上千人。在民族村寨,不管誰家操辦喜事,本村以及鄰近村寨的人,到了晚上就會不請自來,匯聚到一起,放歌起舞,為之助興。當笛子師傅吹奏跌腳舞曲時,人們毫不拘束地上場舞起來。參舞者有小至七八歲的兒童,老到年逾花甲的長者,有的年輕父母甚至背著小孩上場,到了這種場合,真可謂“笛子響,腳板癢”。幾遍音樂之後,好客的主人會將自製米白酒和小鍋酒斟來敬客人,酒過幾巡,人們隨著清脆的竹笛聲,在朦朧的酒意中狂歌醉舞,猛烈地跺腳起舞,有震撼大地之氣勢,整個山寨沉浸在歡樂之中,一直跳到次日天明。
紅彝族
族群舞蹈

族群音樂

彝族乃(納)蘇支系民歌歌種介紹

挪火欸

挪火欸(挪:病、災;火:送、除;欸:哼、唱)。其意為:除病消災。漢稱哭喪調。
乃(納)蘇“挪火欸”,專屬女性歌唱,且必須在野外殯喪場合唱。歌腔似哭訴性語言之音樂文化,旋律性強,線條鮮明。歌詞多是五、七字句,次隨情生,不求韻律。歌中以追述亡人生前功德和歌者自述哀思為主要內容。無伴奏。

罊蕒哭

罊蕒哭(罊:新娘;蕒:名字;哭:取<名字>),意為為新嫁的新娘取夫家名字,是貫穿整個紅彝族古典婚禮男方場(第二三四天)的重要儀式,同時也是各項婚禮儀式的伴唱曲。
“罊蕒哭”採用問答說唱形式(說少唱多),以固定曲調說唱,以“喔含嘍”或歌詞最後三字重唱結尾。歌詞為五言句加輔詞輔音。內容分“進門調”、“要吃要喝調”、“起名調”、“十二生肖調”、“起床調”、“送別調”等部分。
“進門調”在新娘進門時潑水、敬酒儀式中說唱,內容多為安慰新娘即送親嘉賓山高路遠一路辛苦等並包含彝族著名的攔門敬酒調,由男方家會客男賓起頭,女方家送親男賓應答。
紅彝族
罊蕒哭
“要吃要喝調”在進門入座後至晚宴期間由送親男賓就茶水、糖果點心、菸酒、菜餚“缺啥要啥”說唱,看似“刁難”男方家,意在說樂逗笑,增加婚禮喜氣氛圍;。
“起名調”在新娘進門當天晚宴後取夫家名儀式中說唱,由男方家“碑髦”或德高望重的長輩取各種各樣的名字,取名從讀音最不好聽意思最不好的名字開始長達十几上百個,女方家送親男賓一直應答“馬麼(意:不好)”直至最後應答“蕒麼(意:取得好)”結束。
“十二生肖調”又稱“十二月調”,以鼠月開始,按鼠月、牛月、虎月、兔月、龍月、蛇月、馬月、羊月、猴月、雞月、狗月、豬月依次吟唱,吟唱內容為每月的農活安排等,多為女方家送親男賓吟唱,意在暗喻“養女不易”。
“起床調”亦為送親男賓第二天清晨吟唱,內容多為催促男方家起床熱菜上早餐。
“送別調”分兩部分內容,一部分內容為女方家送親嘉賓“列數”新娘的各種可憐狀和缺點,提請男方家多多照顧,如“祝北意哭偖(chě),抐(nè)拷奔恨恨位”(意為:<新娘>腰插鐮刀,留在你家門內了<正眼淚婆娑向送親嘉賓道別>)、“抐機**高第,**赤簸(bǒ)塔(tǎ)呆;抐機沃(wò)才第,沃(wò)刀簸(bǒ)塔(tǎ)呆”(意為:如果<新娘>幫你家撿柴的話,別嫌夾雜著朽木,如果<新娘>幫你家掐菜的話,別嫌夾雜著枯葉)等等;另一部分內容則以誇張詞句故意形容男方家所在村寨環境惡劣並誇讚己方村寨環境之美,藉以表達思鄉欲歸之意,如“你們的土地,撒多厚的種子都不會發芽,我們的土地,撒多薄的種子都長得很好”等等,詼諧幽默,盡隱離別之傷悲。
“罊蕒哭”據說起源於姆岢(kě)古(木高古大村),流傳於琺(fà)出(法署)、咪紹(爛泥箐)、撒究尼(撒膠泥)等廣大紅彝族居住地。但至今已幾乎無人能唱全整套“罊蕒哭”,使紅彝族婚禮少了一份嚴肅、一份詼諧、幾分喜慶,同時也讓我輩很難領會紅彝古語一字抵十句的高度概括、一詞狀幾態的貼切形容、一語道衷腸的誇張表達。因為,語言是從土地上長出來的。

剎貌照

剎貌照(剎:陪伴;貌:姑娘;照:唱、調)。意指小伙子陪伴姑娘時唱的歌。這類歌曲,多數是兒女情歌,亦有少量思念、逗趣和諷刺等內容的歌曲。其漢語唱詞多數是七字韻句,彝語唱多是五字或六字韻句。通常由青年男女邀會野外對唱或獨唱,無伴奏。其中有少數歌曲,是在漢族“壩子腔”音樂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乃蘇人將其一併歸入“剎貌照”。
紅彝族
剎貌照

過咳

過咳(過:唱;咳:跳)。意為能作獨唱歌曲又能作舞蹈曲的一類歌種。又稱“告立秋”(釋義同“過咳”)。
乃蘇“過咳”內容豐厚,有歌頌黨的領導和重大決策的歌,也有反映生產勞動和兒女愛情的歌,還有抨擊時弊,揭露“**”禁錮政治的歌,等等。歌曲以獨唱、對唱和齊唱等形式為主。有傳統詞和即興詞,然以解放後新編唱詞占主要成份,通屬五字或七字韻句,歌中極少用虛襯詞。一般於村旁或歌場演唱,用弦子、竹笛伴奏。

秋照

秋照(秋:調;照:贊祝),即贊祝調。“秋照”歌曲,以唱述思念和戲言為主,多是彝語唱詞,七字韻句,四句為段,常用“咿”作樂句收尾襯詞。一般歌曲有兩句或四句體式。各地方區域的強調稍微有些不大相同,但主體是一致的。演唱者以青年男女見多,於野外獨唱或對唱。歌腔委婉,富幽靜感。在獨自一人四兩或悲傷時,也可與鳥同鳴,聲腔清涼,催人淚下。無伴奏。

魯咪嗨

“魯咪嗨”也算是乃(納)蘇的一種口語藝術,它主要以說為主,尾音帶點拖音,他必須在兩人以上的場合才可以“嗨”,所謂的“嗨”,是用口才對事物的誇張,形象性的形容,帶上幽默歡樂色彩。它一般在婚嫁上,情人之間的一種幽默語言表達方式。
紅彝族
魯咪嗨

族群樂器

彝族月琴(弦子)、三弦、二胡、簫、竹笛(彝語稱“地嚕”)、彝族嗩吶、葫蘆笙、羊皮鼓、吹樹葉、響蔑、大小鼓、大小鑼、大小鈸、二胡等。

葫蘆笙

葫蘆笙,彝語稱“摩裊”。彝族的葫蘆笙流傳地域廣闊,多為五管或六管,有的地區還採用木製或銅製笙斗,笙斗到吹口一般長25厘米左右。
葫蘆笙以挖空的葫蘆為笙斗,柄端為吹口,笙斗上環列安插穿透葫蘆腹部的五根或六根用苦竹製成的笙管(下端透氣處即底部按音孔),並在葫蘆腔內竹管部分嵌入紫荊竹削制的簧片,每根笙管旁的笙斗上均有小孔(即上部按音孔)。葫蘆笙音色柔和,像霧像雨又像風,悠長曠遠如茫茫群山,園潤深沉如遠古氣息,節奏輕快如跳動的火焰。
現在彝族乃蘇支系部落已失傳。在彝族俚頗支系尚有存在。
紅彝族
葫蘆笙

響蔑

響蔑又稱口簧,口弦,彝語叫“揦排”,是彝家女人們較為喜愛的一種自娛自樂的小型民間樂器。配上彩色絲線編的絲條,並裝在一個雕刻有花紋圖案且比較精製的小竹筒里,彝家女人們將它帶在身上,又是一件精緻的裝飾品。
響蔑有單片拉線響蔑,雙片、三片、五片撥彈響蔑等不同形制與組合。響蔑有二種,一種長為12厘米,寬0.8至1厘米,多為三片為一組。另一種響蔑,長18厘米,寬1厘米,多為兩片為一組。演奏時,將響蔑放在唇邊,通過口型、唇舌、口腔氣息的變化,而右手的中指、食指、無名指彈響蔑的一端,使響蔑的簧片發出清晰柔和的聲音。每一片響蔑除了本身的音外,主要是靠彈出的泛音演奏出旋律,使之優美動聽。
相傳,從前有個老阿媽,生了兩個姑娘,姐妹倆聰明伶俐,勤勞能幹。但不幸的是兩個姑娘都先後病死了。老阿媽日夜思念女兒,非常傷心,就削了一厚一薄的三塊塊竹片,在竹片上刻出了舌頭和腦袋。想念女兒時,她便把三片竹片含在嘴裡,用手指輕輕動“女兒的腦袋”,兩姐妹姐妹就唱起歌來,講起話來,安慰她不要難過和悲傷。老阿媽做的這種竹片後來發展成現在吹奏的口弦。從此,老阿媽便把彝族口弦保存在一個十分精巧的小竹筒中,時時揣在懷裡。思念女兒時,就掏出口弦來悠悠彈響,聽女兒唱歌、講話。後來,口弦就成了彝家人傳情的樂器。
彝族男青年向姑娘談戀愛,就是用彝族口弦傳情達意的。姑娘則用口弦表露內心的心愿,不用語言,雙方都能會意。在彝族村寨,青年們愛口弦像寶貝一樣,姑娘們把彝族口弦放在精心製作的口弦筒里,隨時帶在身上,在田間小憩或勞動回家後,在月光皎潔的夜晚,圍在火塘邊,男女青年成雙成對輪流撥動口弦,傾吐知心的話語……輕柔委婉,娓娓動聽的彝族口弦,能吹奏出富於音樂旋律的“語言”:我們倆個呵,永遠不分離;同吃一甑飯,同挖一塊田;共燒一山柴,喜喜歡歡做一家。
三葉竹口弦發音規律,每個彈片配合嘴唇能發出兩個音高,口唇的作用是使簧片的發音產生泛音。每個簧片的音的高低對應呼氣和吸氣,注意這裡呼和吸並不是很用勁的呼與吸,而是緩緩的氣流,伴隨口腔的變化,更近似於以口形的變化產生的呼與吸的氣流。這也是彝族口弦最難掌握的地方。在沒有熟手的指導下,每個簧片的低音非常難清晰的發出來。彝族口弦還有一個特點是由於是用口腔來產生髮音的共鳴,聲音較小,演出時需要擴大聲音,這個缺點同時也使得口弦不利於推廣傳播。
紅彝族
響蔑

彝族嗩吶

彝族嗩吶,彝族雙簧氣鳴樂器。彝語稱“黎籟”。因通體用木製成,故又有彝族木嗩吶之稱。
形制較古樸,比普通銅碗嗩吶長大。由簧哨、芯子、管身和喇叭筒等部分組成。規格大小不一,較小者高約45厘米,較大者可達90厘米,常見者通高72厘米左右。簧哨是用蘆葦或麥桿製成的雙簧哨子,長約2厘米。芯子用木棍或銅片製成,上細下粗,呈錐形管狀體,上口套進簧哨,下口套上管首;也有的芯子用木製成漏斗狀,與氣牌合二為一,外徑和高度均為5厘米左右,中間有插管安置簧哨,下端**管首。管身多使用紅木、梨木或椿木製成,管長45厘米左右,管尾外徑2.4厘米,管身上開有七個或八個圓形按音孔,七孔者無背孔,八孔者第八孔為背孔,孔徑0.6厘米。管身下端套有一個用椿木或棕樹桿镟制的喇叭筒,筒身較細而口小,筒高22厘米,上口外徑4厘米、內徑2.3厘米,筒下口外徑12厘米。

竹笛

竹笛,彝語稱“地嚕”。多用竹子製成,是一根比手指略粗的長管,上面開有若干小孔。常見的六孔竹製膜笛由笛子正面的吹孔(1個)、膜孔(1個)、音孔(6個),笛子背面的後出音孔(2個)、前出音孔(2個,又名筒音),以及笛管的笛頭、和笛尾組成。
紅彝族
竹笛

彝族月琴

彝族月琴和漢族月琴構造相同,是彝族人民常用的彈弦樂器。流行於雲南、四川、貴州等省的彝族地區。彝族月琴:彝語稱“弦子”、“庫竹”或“四弦”,是彝族人民常用的彈弦樂器。
彝族月琴工藝精巧,造型美觀。取材有楸木板、水冬瓜木、香筍竹、弦線等。全琴由琴桿、琴簪、琴鼓、琴品、釣魚台、琴膽等6部分組成。琴桿頂部雕有“老龍含珠”,下置13個竹製琴品直達琴鼓中部,兩側置琴簪(弦紐)四個,琴鼓雕鐫“雙龍搶寶”等精緻民族圖案,內專置系有銅錢一枚之鋼絲稱“膽”,弦絲繫於琴簪及琴鼓正中下部之“釣魚台”上。做工精美,玲瓏剔透,音色清脆悅耳,節奏鮮明。
紅彝族
彝族月琴

民族服飾

紅彝
服飾做工精細,色彩艷麗,圖案精美。由頭飾、衣服、首飾、花鞋等組成。頭飾是高峰彝族服飾最有特色的部分,頭飾也是區別彝族女性年齡、婚姻、生育情況的主要標誌。彝族女性服飾以馬櫻花、山茶花等各種花紋圖案組成,體現了彝族女性愛美的特性和彝族樹神崇拜、圖騰崇拜等原始宗教形態。由於成本昂貴,現在除少數中老年婦女在平時穿著彝族服裝外,大多數只在過年過節等喜慶節日穿彝族服裝。
紅彝族
民族服飾

彝族刺繡

彝族刺繡是彝族人民在歷史長河中傳承先輩文化的一種形式,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彝族刺繡種類繁多、豐富多姿、製作精美、異彩紛呈,是彝族傳統文化的一種體現,是彝族服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彝族女子善長刺繡,五彩斑斕的眼飾顯示著精深的刺繡技藝。那銀光閃閃,繡花簇簇的滿襟大圍腰,繡滿鮮艷花朵、別致精巧的花鞋,做工精美的頭帕、飄帶等,都顯示著彝族女子的心靈手巧。而剪紙卻是彝族傳統刺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剪紙對服飾刺繡的底樣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紅彝族
彝族刺繡

紅彝剪紙

因為要根據用途來選擇需要什麼樣的紙,剪成什麼樣的圖案。剪紙的用途主要有以下幾種;彝族衣服上的花樣、辦喜宴時的窗花和平時的門飾及牆飾、有人去世時用來祭祀的(彝語:楠秋)。
接下來就是選紙和選形狀了,大多數人都知道的辦喜宴時用的紙都是紅色的,並且除了喜字別的動物圖案還要一對一對出現,意味紅紅火火,團團圓圓;衣服上的選紙就不那么嚴格了,因為還要結合針線活繡出來,一般選顏色淺一點的就可以,年輕人的圖案主要是根據山上各種花的形狀,一串串或一簇簇,主要以馬花和山茶花形狀為主。祭祀時用的紙都是五顏六色的,剪的形狀也各有不同,意為驅鬼辟邪,傳說這樣才能嚇走惡鬼。
紅彝族
紅彝剪紙

土主信仰

土主是彝族原始多神信仰中的一尊大神,地位僅次於祖先神,在彝區廣為流行,每個村社甚至各個家族家庭都有自己的土主,墓地也必立土主,稱“后土主”或山神。土主彝語稱“咪西”或“咪斯”,因方言而略異,至今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學術名稱。彝語南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中部方言的“咪西”譯為土主,東部方言和北部方言的“眯斯”是對山神、村社神的稱謂。前後兩種譯義都顯得牽強生硬,難以表達其所包含的全部文化內涵,此因彝漢兩個民族在某些文化方面的差異(按:這種現象學術界稱為“文化空白”)所導致。
眯西有兩種形態:一種無廟宇,在村落背後擇一栗(或松、馬櫻)樹,根部立一塊扁石而成;另一種有廟宇,內奉神像,諸如南詔十三王、大黑天神、包頭王、嗄耐等,此類古代漢族文人名之“土主”,不含前一種。彝族則把兩種都統稱為眯西。由此推斷:前者是原生的,後者是在前者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我們視前者為“原生土主”,後者為“衍生土主”或“廟宇土主”。
原生土主綜合山神、祖先神和畜牧神,山神又綜合了土地神、風雨神、禽獸神和樹神。它是以血緣聚居的氏族或家族村落(僅限於村落為單位)的保護神,可稱為家族村落保護神。當一個家族或家庭遷往他地另創居處,必須立新住地的土主,如果此後外氏族外家族人遷人,就與先住戶商量,合用一個土主,後來戶把祖先神併入就行了。這樣,祭祀活動方便,減輕負擔,因為過去祭土主必需殺豬、羊、雞等,戶數少難以承擔。廟宇土主是唐代南詔蒙氏王室的上層文化,蒙氏統一六詔後,利用儒家思想、道教和土主信仰作為精神統治工具,加強對民眾的控制,鞏固政權。據劉堯漢教授考證:巍山縣巍寶山巡山土主廟(又稱“巡山殿”、“蒙舍廟”)是“西南各地土主廟的淵源。”據我理解,這是廟宇土主的起源,此前:“蒙舍詔彝族應當流行原始土主。南詔開國後,為了加強與唐王朝聯繫,爭取唐王朝的軍事扶持,仿照唐王朝以道教為國教。土主廟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

族群家譜

家族遷徙史,彝語“mi fai”,記錄每一個家支的祖先,從六祖開始,住哪裡,有幾個後代,從哪裡開始分等等的信息,mi fai對上了就是同一個家族,以前你去別人家,對上了家族遷徙史就好酒好肉招待,不然都只是一般招待。
家譜,彝語“念號”,父子連名,因為紅彝來自羅部彝族,羅部彝族和南詔皇室又有通婚,所以使用漢姓較早,一般從六祖算起,都只有十多代,或者十代以內的父子連名。

畢摩文化

畢摩,納蘇語“唄髦”,是彝語音譯,“畢”為“念經”之意,“摩”為“有知識的長者”。是一種專門替人禮讚、祈禱、祭祀的祭師。畢摩神通廣大,學識淵博,主要職能有作畢、司祭、行醫、占卜等活動;其文化職能是整理、規範、傳授彝族文字,撰寫和傳抄包括宗教、哲學、倫理、歷史、天文、醫藥、農藥、工藝、禮俗、文字等典籍。畢摩在彝族人的生育、婚喪、疾病、節日、出獵、播種等生活中起主要作用,畢摩既掌管神權,又把握文化,既司通神鬼,又指導著人事。在彝族人民的心目中,畢摩是整個彝族社會中的知識分子,是彝族文化的維護者和傳播者。
納蘇紅彝支系的畢摩祖師爺叫“奔本魯大男”,古時候,畢摩每隔十年,就要在三月三拘(選)一次大畢摩,解放前的最後一次大畢摩,就選給了“阿覺冒大路”。文革時候的畢摩遭遇很慘,據說最後一代大畢摩——阿覺冒大路,就是生生被整死在木瓜箐。
紅彝族
畢摩文化

十三月曆法

在夜晚對照著北斗星(彝語稱:芽茅棗——七姊妹的一組星宿)。看月亮是在前還是在後,等到月亮與“七姊妹星宿”運行成一排的時晨稱為星宿齊,星宿齊時晨的這一天為良辰吉日。從星宿齊的時晨開始起算曆時二十八個晝夜,第二十九天又為星宿齊,各天分別用火日、雪日、虎日等稱謂來記載,與十二屬相合用推算吉日。十里八村的彝族村民一旦要辦結婚、建房等喜事,都要背著一壺酒、一包糖或一塊臘肉來請會曆法的老者給他們推算吉日。
“彝族曆法”兩個重要的環節:一是看夜空。如果上一月和本月的能見月亮時的夜空都明朗,就可以推算下一個月的吉日;二是掐指算。從左到右掐著(從大拇指根開始)雙手十指的28段指節推算。在長期的套用過程中我也不斷地明白了這部彝族曆法“相天擇日、天人合一、掐指記事”的奧妙,稱《彝族北斗星月曆法》。
紅彝人李應聰將父輩傳承下來的彝族文化瑰寶《彝族北斗星月曆法》展開進一步的搶救、發掘、保護、記錄,並用彝語注釋的手法(用圓的概念設計)進行了系統的整理,把他翻譯成漢字,設計成“圓環度盤”記載下來。這部《彝族北斗星月曆法》圓環度盤從裡到外共有一核六圈7個圈層。第一個圈層為核心——天地之“中”與天地人“豐”的彝族刺繡藝術圖騰;第二圈層為星月曆法的四個大時段;第三圈層為星月曆法的七個小時段;第四圈層為星月曆法與農曆相對應推算;第五圈層為彝族星月曆法一個輪迴的28晝夜;第六個圈層為彝族星月曆法一個輪迴各天的虎日、雪日、火日等彝語譯註;第七個圈層為彝族星月曆法一個輪迴各天的虎日、雪日、火日等彝意的漢語譯註。
紅彝族
十三月曆法

文學作品

《納蘇濮畢摩經》
《納蘇濮畢摩經》已於2015年8月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編輯出版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收集整理。分別對有威望的老畢摩背誦經文時進行錄音,對老畢摩手裡的經書進行蒐集上交民委等部門,名曰搶救畢摩文化,時間是1984年至1994年。第二階段是進行整理。1995年至2010年,對錄音和收集的經書進行整理,包括對繞場經和開路經為主的內容。第三個階段是2011年至2014年,經書交由雲南民族大學納蘇濮研究中心,在年會上學習交流,2013年在祿豐召開的第四次年會上,決定在修改、充實、完善的基礎上進行翻譯和出版。《納蘇濮畢摩經》的編輯出版前後歷時30年,是彝族納蘇濮支系的一件大事,對於納蘇濮的子孫了解歷史,教育後代都很有益處,對彝族納蘇濮支系畢摩文化的傳承和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紅彝族
文學作品
《紅彝夢》
長篇小說《紅彝夢》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首發於2014年12月5日下午,30萬字長篇小說《紅彝夢》在市人大舉辦首發式。邀請州內彝學專家、文藝評論家、作家和詩人等參加首發式,暢談研討長篇小說《紅彝夢》的創作成就。
《紅彝夢》是一部歷史小說,小說的主人公畢顧保是在十九世紀中期乃(納)蘇人的傳奇、一個精神神話。那是一個動盪的年代,在太平天國橫掃天下、清王朝岌岌可危的形勢下,雲南境內滇西、滇中地區農民起義風起雲湧,乃(納)蘇人所在的武定一帶,也被捲入了這場動亂之中。從一個燒炭工到一個民族領袖,從一介平民到一個大英雄,從一個現實生活中的打工仔到一個乃(納)蘇人精神世界中的神人,主人公的成長道路具備了相當濃厚的傳奇色彩。傳奇英雄的傳奇故事,就是那么驚心動魄,動人心弦。但是,這一切又不是作者故作懸念、生造出來以取悅於讀者的,而是那個時代乃(納)蘇人生活的真實反映。雖然這種作為所理解所認識到的生活,其主觀色彩是如此地濃厚,但是,歷史的真實性也因此而得到了更加深刻的表現。
《紅彝夢》寫民居、寫穿著、寫酒、寫女人,筆墨細膩,鮮靈生動,這是作品格外值得關注的又一大特點。在作者的筆下,從叱吒風雲到兒女情長,從生如猛虎到醉臥山林,主人公畢顧保,一切都充滿著傳奇色彩。傳奇英雄的傳奇故事,演繹得那么動人心魄,而在這樣一種傳神寫照的筆墨中,又有那么一個個生活氣息真實深厚的細節,讓書中人物與現實生活貼得那么近。這樣一番功力,更能讓讀者融入其中,欲罷不能的閱讀下去。至於書中生活化、民族化的語言,可謂情趣盎然,俯拾皆是。如畢顧保說:“你摸摸看,我的肚子硬得都成老闆田了”;再如形容王道久“在茅草房裡舔著手指翻一本爛書,像狗舔牛屎一樣津津有味。”隨鄉隨俗的生活化語言,更加增添了小說的民族、民俗和鄉土氛圍,這不是當今的一些浮光掠影的泛泛之作所能做到的。總之,閱讀《紅彝夢》,不啻是一次關於民族歷史、民族生活、民族文化的饕餮大餐。
紅彝族
《紅彝夢》

傳統節日

正月十五日趕花街
“正月十五趕貓街,我在貓街等你來”,這句歌詞寫出了濃濃的民族傳統節日氣息,寫出了貓街人民火一樣的熱情!“暖羊送寒冬,金猴鬧新春”,農曆正月十五,貓街鎮舉辦正月十五“相約貓街,千人跌腳”民族傳統節日。
這天,人們都會穿著漂亮的民族服裝成群結隊的來到貓街集市上趕街,跳千人跌腳舞,看節目表演。參加活動的還有有鎮政府領導、縣文工團、貓街鎮15個村委會36支文藝隊;活動分為白天文藝演出、晚上的文藝演出和篝火晚會等。
紅彝族
傳統節日
三月十三日馬纓花會
農曆三月十三,武定縣貓街鎮爛泥箐村舉辦一年一度的三月十三馬纓花會,活動中舉行了隆重的”祭山“儀式,在祭祀過程中,彝族同胞在舞台上擺放好獻山神座和獻山神(羊子),然後由長老技師口練獻山經(用15至20秒儀式現場音)圍著獻山神座和獻山神邊走邊練。表達了彝家兒女祈求諸神,管好大自然中的一切飛禽走獸,山妖水怪及各種害蟲,在本年之內,不來危害百姓的莊稼、百姓飼養的六畜,保佑人們六畜興旺,五穀封登。
祭山儀式結束後,彝族同胞們分別登台表演了彝族舞蹈、合唱等形式多樣,風格獨特的文藝節目,生動形象的展現彝族苗族同胞,獨具特色的風土人情、民族服飾,傳統文化,和民族團結、共建和諧小康社會的精神風貌,讓廣大觀眾感受到古老而獨具魅力的彝苗風情。
三月會,三月會,好是好玩呢,阿哥阿妹跳腳來,跳腳場上來相會。
紅彝族
傳統節日
六月二十四日火把節
彝族火把節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彝族各村寨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驅除邪惡,祈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體現了彝族人民尊重自然規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
到了節日,各族男女青年點燃松木製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間活動,邊走邊把松香撒向火把,或進行集會,唱歌跳舞,舞龍。近代,人們利用集會歡聚之機,進行社交或情人相會,並在節日開展商貿活動。
紅彝族
傳統節日
七月十四日花山節
農曆七月十四,祿豐中村峨山、武定白路灑交泥,貓街法暑、三家村等地民眾自發組織舉行民俗活動,活動內容有鬥牛、跳腳、山歌、商品交易等,文化活動內容豐富,增進了民族聯誼,傳承了民族文化。
這一天也過漢族的中元節,記得小時候,第二天早上(七月十五)要拿個篩子,裝著酒肉送祖先,還要炒一些蠶豆灑到外邊,老人說是子彈,祖先要拿去打仗。
紅彝族
傳統節日
彝族年
按土主神說,農曆十月十六日定為彝族年,紅彝人稱為“彩鬧咪塞鋪”,這天是人們與土主相遇的日子,也是祭始祖的日子,在土主神樹下祭拜,婦女不得參加,相傳因為祖先從葫蘆里出來,躲在神樹下的時候是沒有衣服穿的,所以婦女不宜參加。
紅彝族
傳統節日

族群婚俗

世代與山為伴的紅彝人,是一個感情粗獷豪放,崇尚自由的彝族。紅彝人對青年男女的婚戀,特別是戀愛,總體上世採取一種寬容的態度,年輕人如有機會自擇佳偶,一般情況是可以得到認可的,當然,由於山高箐深,交通不便,生活範圍狹小,所以,紅彝人青年同異性青年雖然渴望自由戀愛,自擇佳偶,但事實上,許多卻得請媒說親,相親定終身。

戀情與定情

紅彝人青年定情主要是在兩種場合,一種是年輕人較為神往的,就是“趕集定情”,用現代的話說,就是“自由戀愛”,山里最熱鬧的地方,要數趕集天的街市了,趕集之時,四面八方的男女青年聚集在同一個地方,有不少男女青年,把這個趕集機會,當成了尋找意中人的機會,於是,就互相問了對方的姓名、住址、相約下一集相見。然後,依依不捨地分手,下一集,男女雙方已情濃似火,匆匆趕來相見,已情難自禁。
紅彝人的相戀定情另一種形式,顯得比較刻板,就是按傳統的婚姻程式托人說親,和一個不相識的姑娘認識,然後在男女雙方父母的認可下談情。歷史上,因為彝族飽受統治階級的歧視和欺壓,所以生活的地域窄小,較少與外界交往,彝鄉是一個相對封閉的世界。所以,彝族相親,採取“母豬後頭隔小豬”的方法,基於密切的眷屬關係,姑舅姨表優先考慮以外,沾親帶故與否,雙方父母相互有較深的了解,有較好的交際基礎,以男方生產、生活、居住、家鄉等條件作為相親依據,這其實是帶包辦性質的相親,這種相親,是由於紅彝人生活的地理環境、文化習俗造就的,在逝去的千百年中,這種以繁衍後代、延續香火為主要目的的相親,是紅彝人婚戀初始的主要形式。
紅彝族
族群婚俗

定親

紅彝人說親之禮,作用要么在男女青年彼此相識、認可;要么在於讓女方的父母認可自家姑娘與男方談情,也就等於認可姑娘將來有嫁給男方的可能。但是,說親和其他民族的相親一樣,只是發展婚戀的一個契機而已,說親有默許的成份,但是卻並沒有承諾什麼義務和責任,所以,女方父母認可自家談婚,並不等於男方就可以擇日將姑娘娶回家門。按紅彝人的婚俗,結婚之前,還有最重要的一環,那就是定親,按紅彝人的婚俗,沒有行定親禮,是不會有後來的娶親之舉的,不“定”而“娶”有違古風古俗。因此,在紅彝人生活的地區,在婚戀過程中,定親是一樁少不得,也輕視不得的事情。紅彝人青年男女方,通過說親或者相親這一關後,戀愛關係得到了基本確定。在此之後,男女青年便把對方當做自己戀人,互相走訪,約會與趕集的街市,約會於開滿馬纓花的山坡上。姑娘羞羞澀澀面若桃花,小伙情濃似火粗獷膽大。或偶偶低語傾訴心曲,或對歌不歇情真意切。那碧樹紅花相依相偎的戀人倩影,是一幅令人遐思無限的美妙圖畫。紅彝人青年的愛情,就在爬山涉水來相會的艱辛和爛漫中成熟了,當然,也有一些小伙和姑娘,雖然已經被雙方父母認可談婚,但當初的說親摻入了太多父母親屬的意見,談婚對男女青年有些差強人意,可是,因社會議論,因別無選擇,一段時間之後,還是不得不考慮完婚的事,於是,為了完婚,紅彝人的姑娘小伙,無論彼此感情深淺,都聽從婦女之命,進入定親的程式中。
定親是莊重的事,所以,男女雙方都認真對待。男方的定親禮是絕對少不了的,而且定親的禮,要比說親或相親時的禮重得多,說親相親時,其禮一般為酒三斤,肉一塊,蕎粑粑一個,如女方家吃了媒人帶去的酒肉,並歡喜得吃了帶去的苦蕎粑粑,那么,說親就算成了。在這裡,女方家吃不吃苦蕎粑粑是十分關鍵的,不吃,這次說明八字少一撇,吃了,就是一種默許。媒人和男青年的一顆心落了地,在紅彝人里,相親吃苦蕎粑粑含意是深刻的:種蕎艱難,蕎籽下地,要經歷冬雪春寒到秋天才收穫,所以蕎子得來不易,有蕎粑粑的人,一定是勤勞的人,女人家吃掉蕎粑粑,意味著女方看重了男方的勤勞;另一層含意:蕎粑粑有一種先苦後甜的特性,象徵著女方懂得將來做了夫妻過上先苦後甜的日子。作為說親禮的蕎粑粑在這裡起到了以物代言的作用 說親或相親時的禮物,相對而言比較輕。禮其實是一種試探,是象徵,說親的禮物意義大於形式。 正式定親的日子,是不可以隨意選擇的。在紅彝人的婚俗里,正式定親的日子,要根據相戀男女雙方的生辰年月進行推算,算出來的日子為定親的吉日,算出來的日子,是不能違背的。正式定親的禮物比較豐厚:一般人家為酒十斤左右,豬胯一個,一大塊肥肉,兩升大米,或者密粑粑四個。如果男方家境比較殷實,除了多帶大米粑粑,還會備上糖二斤或四扇,茶二兩或二坨,還有蕎粑粑一個。紅彝人生活在山區,並非富裕之地,真正富有的人家不多,如此豐富的定親禮,足以說明定親在紅彝人心目中的地位了。
紅彝族
族群婚俗

婚禮

紅彝人的接親隊伍在途中還有一道有趣的儀式,在大家認為風景較好有靈氣的地方,就停頓下來,在路邊一個地方插上松牌,牌下鋪墊上才鋝來的松毛,點上兩支香,然後取出特意帶來的一便當貢上。這時,在媒人的指點下,新郎就恭敬地作揖,並跪下去叩頭,心裡默念著一串祈福的話,這樣做的含意是獻了山神,求山神保佑娶親順利。
接親隊伍也有在婚禮舉行前一天就趕到女方家的。但新娘卻一定是在婚禮這天才啟程去男方家。無論接親隊伍何時來,在紅彝人的婚俗中,都忌諱從女方家的上方來,只允許從房屋的下方來,其中的含意,大抵是由上方來有居高臨下的勢頭,讓人覺得接親隊伍輕視女方。
結婚對女方而言,也是大喜的事。所以,女方會尚待前來接親的人。接親的人還沒跨進屋門呢,三四個男青年就一臉熱情地恭候在門口這兒了,他們邊問候,邊就向來接親的人先敬上酒,然後又獻上茶。用漢族的話說,這就是接風洗塵。在這道迎候中,媒人和副媒人喝了酒,再品茶,不慌不忙,可擺出受之無愧的樣子,坦然跨進門檻。但是,新郎和陪郎卻被敬酒的這些男青年硬攔在門外,已經到了女方家門前,卻進不了屋,當然是十分狼狽的。所以,新郎和陪郎想方設法都要從阻攔的男青年中間闖開一條路,進到屋裡去,只要不要闖得傷了雙方的和氣即可,紅彝人的婚禮中,女方那么“無禮”並沒有惡意,但是,其中卻有著良苦用心。作為女方的父母,在女兒臨嫁之際,最為女兒擔心的莫過於看走了眼,嫁給一個體質太弱無膽無識的男人,那樣女兒一生的幸福就都毀了,讓男青年攔門,就是考驗新郎的體力和智慧,如果新郎連門也沒本事進,那么,做父母的就不得不對這門親事產生疑問了。
接親隊伍都進了屋,寒暄之後,媒人便會笑盈盈地讓女方家把當初定親之時在場的主要親友招攏來,當大家的面,讓女方家點收彩禮,彩禮若象定親時訂下的數額一樣都不少了,女方家沒有異議了,媒人和副媒人便將彩禮一樣一樣拿到貢桌下方堆整齊,接下來就輪到新郎向女方家的祖先牌位作揖叩拜,作叩拜祖先之禮,就等於女方家完全認可和男方接親了。如果出現彩禮不齊,或者濫竽充數的情況,媒人得趕快道歉,並表示缺額彩禮,儘快補齊,女方當然難於原諒這種過失,會拖延接親隊伍開飯時間的方法,讓結親的人挨餓又被羞。
正常情況下,新郎拜過了先祖牌位,女方主人便宣布鳴放鞭炮,擺下酒席,大家熱熱鬧鬧入席用餐。
紅彝族
族群婚俗
紅彝人縫到辦喜事,按規定一日要辦三餐,上午11點左右吃飯,中午2點左右吃餉飯,晚7點左右吃晚飯,無論男方還是女方,一般都是如此。宴席有兩桌要擺在堂屋裡,能上這兩桌吃飯的人都是比較有身份和地位,按慣例女方邀請來接親的媒人和副媒人坐上桌,媒人和副媒人一番謙讓,可終歸還是在上桌落座。讓媒人和副媒人坐上席,是女方對媒人的尊重,也是對男方及這么親事的尊重,在這桌上就席的還有年紀較高的長輩,較有地位的來賓,這些坐陪的人,在紅彝人里又叫壓席,新郎和 新娘以及那些活躍的年輕人坐於下桌,由新郎人地兩生,難免拘束。所以,同桌的年輕人便頻頻舉杯勸酒,並冷不防地給新郎加飯,這叫壓飯,在紅彝人里壓飯表示一種友好和熱情。
接親這天,在女方家最有趣的事情,就數給媒人塗黑臉了。幾輪酒過後,好菜餚也吃得正盡興,主客的話匣子便打開了,於是就天南地北,麂長鹿短地聊。這時,女方主持會按慣例添進來兩桌菜(上下各一桌),來添菜的人還沒走呢,猝然閃進兩個年齡與媒人相仿的婦女,婦女頭戴蘭花叢放巾包頭,身穿蘭綢鑲邊大襟衣,藏在身後面的手抹了油湯鍋煙子,她一進來,就找話逗媒人取笑,媒人高興,有三分醉了,有些忘乎所以,婦女瞅準機會,冷不防抹滿鍋煙子的黑手忽然撲到媒人的臉上,躲閃不及的媒人頃刻間就變得又黑又亮,只剩下那雙眼睛在骨碌碌地轉。塗黑臉,婦女的動作一定要動作麻利,要準確。按紅彝人的規矩,塗臉只能一次,而且由上往下塗,否則的話,媒人將有權利把自己的臉上的油煙反塗向婦女的臉和衣襟,讓婦女和自己一樣,鬧個大花臉。在紅彝人的風俗里,媒人也興被叫做黑貓乎。黑貓乎這個稱謂大抵就來源於接親被女方家請人塗黑了臉。
在古代,紅彝人的塗臉禮節,僅僅是一種象徵而已,那時,只是用手指蘸少許鍋煙子,在媒人額中輕輕劃上一個十字。這樣做的含意:一是標明這婚姻是由誰說合締結的,帶有褒揚的意味;二是紅彝人相信給媒人塗黑臉能趨避兔神;三是紅彝人認為給媒人塗黑臉能授福新娘;四是紅彝人有詼諧的天性,塗黑臉是為了增添節日的喜慶氣氛。紅彝人對媒人額上抹上十字,發展到後來的塗大黑臉,歷經了許多朝代。這個演變的過程,其實就是紅彝人對待生活越來越曠達,越來越詼諧,越樂觀的過程。塗黑臉的禮節流傳至今,塗臉塗得越高明,已被認為婚姻越吉利了。
塗黑臉的禮節,是必不可少的。媒人被塗成黑臉後,不允許嫌難看自行洗去,黑臉要等回到男方家裡,才能把黑臉洗去,並把黑水灑於堂屋的貢桌底下,按紅彝人的說法,這是從女方帶回來的福祿水,澆在祖先靈之下,日後可增福添祿。
喜酒喝過了,媒人黑著臉,去廚房履行一種叫“挖蕎地”的禮節。媒人到廚房,感謝廚師的辛勞,表達的意思是沒有廚師的辛勞,就喝不上喜酒,接不上新娘,廚師對黑臉媒人的敬酒是異常熱情的,幾乎讓人難於招架。媒人必須保持克制和清醒,如果喝得大醉,接親隊伍不能啟程,就會誤了大事。“挖蕎地”里,還有一項很別致的活動-媒人鄉廚師辭行之時,廚師要將媒人帶去的 飯盒,呈上一便當菜,帶了走。這有兩層意思,一是作為歸途的餉午;二是向男方顯示女方家飯菜的規格和質量,這有較量飯菜優劣的性質,至於這些活動為什麼叫“挖蕎地”還有待細考。
紅彝族
族群婚俗
辭過了廚師,媒人就可以招集接親的人啟程了。
新娘要被娶走了。娘家這方當然要有人送親。率領送親隊伍的人,一般是家門戶族的叔伯之中,通曉禮節、能說會道、辦事精明、有影響、有威信的人,其他成員有親舅、新姑、哥嫂或弟妹,送親的人數,一般在3至5桌。
送親和接親兩支隊伍合攏回男方家時,因人員眾多而顯得浩浩蕩蕩。新娘和伴娘在離家時,不能忘了攜上一把雨傘。接親隊伍到了男方家的門口時,早已等候在這裡的男青年會一擁而上,向新娘灑祝福水,這時,伴娘要迅速撐開雨傘,為新娘擋水。向新娘灑水的禮節,除了祝福吃穿不愁,安居樂業,子孫昌達,還有其他幾層意思:其一為新人洗塵,驅淨路上尾隨的邪惡,其二是紅彝人認為向新娘灑水,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之意。古時候,紅彝人灑向新人的水,是用透香草葉打過醋湯的最潔淨的水,用馬纓花樹枝,蘸起輕輕抖向新娘。馬纓花樹,在紅彝人眼裡,是吉祥樹,所以,向新人灑水,用馬纓花樹枝蘸著灑灑。那時行此禮時,顯得彬彬有禮,而到了如今,灑水禮已演變成逗趣的事了,不僅用枝灑,更有人用盆潑灑過來,如果未曾防備,淋成了落湯雞,也實在是難堪不已。
按紅彝人的婚俗,有一些接親,回到男方家時辰是有準確要求的。如果明確了回門的時辰,那就必須遵守,否則將被視為不吉利,但也有部規定回門時辰的。那么,一般就在兩個時辰回到男方家,一是日落前,再不然就是在天上出來了月亮,出齊了星星的時候。如果行程沒計算好時間,那么,媒人得拖延途中的時間,無論如何只能在上述的兩個時間內,選其一入門。
新娘在經歷了“洗禮”之後,要入男方家了,同樣也只能從房屋裡的下方或者側方經過牌坊進去。入門之時,男方家的人絕對不能與新娘會面,男方的長輩還要讓到樓上。傳說,男方家人此時撞見了新娘,日後會發生口角,所以,避讓新娘,是盼望日後能和睦相處。新娘和送親、接親的隊伍,是在熱烈的歡迎氣氛中,在噼啪作響的鞭炮聲中進了家門的。
新娘才入家門,面前就擺在一張八仙桌,桌盤站著一個手執鈴鐺的畢摩,在這裡他要給新娘起名,這是紅彝人獨有的儀式。名要一個有一個地起下去,直到送親的人異口同聲對所取的名滿意為止。
接下來,男方嫂子領著女方新娘及伴娘去洞房,其餘的人隨著男方的安排,隨一個肩托托盤,盤裡有鼻插彎蔥的豬頭和一斤酒,一斤米的人,跟著一個吹橫笛的人跳起歡快的跌腳舞,由庭前跳到廚房,然後跳到堂屋,如此跌腳三次,男主人再將這些人帶到坐著舒適、常備火盆,茶水的堂屋,然後,喝茶寒暄,隨即就擺開婚席,熱熱鬧鬧,喜氣洋洋地用餐。吃過飯之後,送親來的人,在帶隊的著急率領下,首先吹起洞簫,跌腳跌三周,該盡的禮節全都盡到了,送親來的年輕人就和男方請來參加婚禮的人繼續跳舞歡樂,而年長者貨不願跳舞的人則要么回房休息,要么飲茶,找人聊天。這晚的跌腳舞是異常熱鬧的,家境殷實的人家娶親,甚至會請能歌善舞的人前來助興,在這歌舞晚會上,有人為了增加歡樂氣氛,穿出奇裝異服,有的表演一連串的滑稽動作,歌舞場上笑聲陣陣。紅彝人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婚禮在紅彝人的生活中,是一件極其盛大的喜事,所以,對著喜酒歌,大家跳舞跳得如痴如醉,通宵達旦。在這晚的歌舞聲中,新娘要參加專為他舉行的認親儀式,認親儀式之後,還要為跳舞跳餓了肚子的人們準備宵夜。娶親的婚禮,就在跳舞跳來萃日的太陽時結束。
紅彝族
族群婚俗

婚後軼事

按紅彝人千古不變的婚俗,結婚的第二天,新娘要在公眾面前“亮相”,讓村人都能觀賞,認識新娘,這天的早餐要在外面的大曬場上進行。
吃餉午飯時,按紅彝人興行“壓席”禮節,即餉午,男方家擺出兩桌飯菜,男方家的陪席較多,這就是“壓席”,意思是壓下福祿免得讓送親的人把福祿帶走,送親的人見了“壓席”,就自知該走了,於是,就向男主人和廚師告別回門,送親的領隊,會向新娘的公婆說些希望好好調教新娘,唱送親的歌手,這時就唱:
新娘送來了,
新娘襟不別針,
袋不裝布,空身來,
............
另一方則唱到:
姑娘在娘家,
砍柴不上山,
挑水不下坎,
掐菜不拔根,
嫁到這裡來,
撿柴帶腐柴,
莫怪帶腐柴,
只怨柴腐臭;
挑水帶渾水,
莫怪帶渾水,
只怨水發渾,
現在姑娘留下了,
福祿要帶回。
這時,男方的歌手就唱:
姑娘也留下,
福祿也留下
...........
男方的人送送親的人,邊走邊對唱,走出很遠去,送親歌手將酒碗交給男方歌手,這才彼此告別分手。
按紅彝人風俗,送親隊伍來多少人,回門也得多少人,一個都不能少。回到女方家裡,送親的人要接受一次招待,才能散去。在回門時,新娘的舅、姑是不會空手的,按規矩,男方家會準備一塊肥肉,一斤酒交給舅、姑作為孝敬禮,舅、姑如果遇到特殊情況沒來送親,這份禮也得托人送了去,男方把舅,姑看得這樣重,是因為紅彝人的喜事中,舅、姑二人在認親、送親等大小事務起著居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般情況,新娘新郎要隨送親的人一同回門,新郎要帶去酒、肉、大米、白菜等禮物,在女方家生活三兩日後,夫妻就要回男方家開始正式的夫妻生活。啟程回男方家,新娘要帶酒,肉,糍粑或米粑粑之類的禮物,並且親自雙手捧著交給婆婆,以示孝心。新娘第一次回門,要進公婆家門檻時,新娘不能穿鞋而入,必須自覺脫下鞋子,赤腳進家,第一次上樓,也需赤足。這是對男方家的一種認同、謙恭的表示。除此之外,新娘在村里挑水,背柴或做其他的事,路上和人相遇,都要避讓於路下方,等人走過在趕自己的路,以上的行為,是表現新娘家有家教,明事理,同時也表示孝敬公婆長輩,歸順男家。
紅彝人婦女結婚之後,並不一定馬上就在男方家裡定居下來。年紀太小,夫妻間與公婆感情不太融洽;生產和生活條件不適應,都有可能延遲新娘到男方家定居的時日。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是歷史上,紅彝人有早婚的習俗;二是有不少的婚姻是由父母包辦的,所以,夫妻間結了婚,感情基礎卻不是很好。
紅彝人青年成婚後,得遵循縫節拜年的規矩,向岳父拜三個年,分正月初十前的任何一個縫雙日,拜大年一次,六月二十四拜小年一次,禮物是肥羊一截,豬胯一個,酒、米、糍粑,白菜和蒜6樣,禮物依年數遞增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最後這年,豬肉須是一頭豬的四分之一,酒不少於3斤,大米四升,米粑粑8個,糍粑180-200個,這些禮要用馬披紅掛彩馱著去。
每年春節,女婿攜禮前來岳父家拜年,岳父都要大擺筵席,請族長親友赴宴。最後一年的酒宴,尤為隆重。
縫節拜年3年,婚姻禮數才算完結。新娘這時才真正被視為男方家的一員。
紅彝族
村莊

族群舞蹈

紅彝族傳統歌舞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歌曲與舞蹈大多融合在一起,只歌不舞多見於情歌,舞蹈以集體性為主,主要舞蹈有從遠古走來的《遷徙舞》、《火舞》、《鼓舞》、《大刀舞》、《祭祀舞》和歡快的四跺腳、三跺腳、二跺腳、合腳等36種。

遷徙舞

在紅河流域的上游,五台山群嶺的阿勒居住著一個從洪荒年代遷徙而來的少數民族:紅彝族。他們每逢節慶、喜慶、祭祀場合都要跳代表本民族厚重歷史文化的舞蹈《遷徙舞》,以緬懷從洪荒中走來的祖先。探訪《遷徙舞》的歷史文化背景,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遷徙前的生活背景
據口傳,紅彝族原先居住在黃河流域一帶時,同其他民族一樣,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展示紡線、手工織布、剪紙、刺繡等手工)。當時人煙稀少,到處是野物猛獸。豺狼、虎豹經常出沒,彝族先民們就把人集中起來,舉著火把、敲打著用具,組織強大的氣勢用跺腳、摔手、吼叫等多種方法,把兇猛的猛獸趕跑,再圍捕弱小的野物充飢(鼓陣)。加之經常有狂風暴雨肆略,生存環境異常惡劣,生存條件蕩然無存。彝族先民為了尋找好的生存環境準備遷徙。
(2)遷的過程及《遷徙舞》產生的背景
他們結隊而行,翻山越嶺,度過河流。在畢摩的帶領下開始遷徙。在遷徙的途中老鷹在鳴叫中把叼著的谷穗灑落下來,畢摩說:“人是從葫蘆里來呢,只有葫蘆里最把穩,說著將稻穗裝到葫蘆里,做一些安居、開墾、織布、捕獵等計畫。《遷徙舞》產生的背景是:強度黃河時在水中探險走出困境的過程。男人拄著拐杖在最前面探深淺,緊接著一個在後吆喝大隊人緊跟著,你拉我我拉你地從水患中前進一步,後退一步,前進兩步,後退一步地走,將到河岸,人們看到得生的希望時跳躍地向前行進了三步,才退一步。走出了艱難的三步後就看到了生存的希望,並在造火烤食過程中跳起了歡快的三跺腳(慶賀)。久而久之聰明的彝族人就將這一悲壯奇蹟般的場景世代相傳,用原汁原味的民間歌舞樂傳承原生態的舞蹈,遷徒舞由此傳承了下來。
紅彝族
族群舞蹈

左腳舞

左腳舞(地方話“跌腳”,彝語“稿黎”),彝族的傳統舞蹈,因為每一首舞蹈的開始都是先出左腳,故而得名左腳舞。在彝族村落,只要笛子一響,無須召喚,人們會無論男女手拉手圍成一圈或者兩三圈,跟隨美妙的左腳調起舞,舞者不限,少則十幾人,多則幾十、幾百、甚至上千人。在民族村寨,不管誰家操辦喜事,本村以及鄰近村寨的人,到了晚上就會不請自來,匯聚到一起,放歌起舞,為之助興。當笛子師傅吹奏跌腳舞曲時,人們毫不拘束地上場舞起來。參舞者有小至七八歲的兒童,老到年逾花甲的長者,有的年輕父母甚至背著小孩上場,到了這種場合,真可謂“笛子響,腳板癢”。幾遍音樂之後,好客的主人會將自製米白酒和小鍋酒斟來敬客人,酒過幾巡,人們隨著清脆的竹笛聲,在朦朧的酒意中狂歌醉舞,猛烈地跺腳起舞,有震撼大地之氣勢,整個山寨沉浸在歡樂之中,一直跳到次日天明。
紅彝族
族群舞蹈

族群音樂

彝族乃(納)蘇支系民歌歌種介紹

挪火欸

挪火欸(挪:病、災;火:送、除;欸:哼、唱)。其意為:除病消災。漢稱哭喪調。
乃(納)蘇“挪火欸”,專屬女性歌唱,且必須在野外殯喪場合唱。歌腔似哭訴性語言之音樂文化,旋律性強,線條鮮明。歌詞多是五、七字句,次隨情生,不求韻律。歌中以追述亡人生前功德和歌者自述哀思為主要內容。無伴奏。

罊蕒哭

罊蕒哭(罊:新娘;蕒:名字;哭:取<名字>),意為為新嫁的新娘取夫家名字,是貫穿整個紅彝族古典婚禮男方場(第二三四天)的重要儀式,同時也是各項婚禮儀式的伴唱曲。
“罊蕒哭”採用問答說唱形式(說少唱多),以固定曲調說唱,以“喔含嘍”或歌詞最後三字重唱結尾。歌詞為五言句加輔詞輔音。內容分“進門調”、“要吃要喝調”、“起名調”、“十二生肖調”、“起床調”、“送別調”等部分。
“進門調”在新娘進門時潑水、敬酒儀式中說唱,內容多為安慰新娘即送親嘉賓山高路遠一路辛苦等並包含彝族著名的攔門敬酒調,由男方家會客男賓起頭,女方家送親男賓應答。
紅彝族
罊蕒哭
“要吃要喝調”在進門入座後至晚宴期間由送親男賓就茶水、糖果點心、菸酒、菜餚“缺啥要啥”說唱,看似“刁難”男方家,意在說樂逗笑,增加婚禮喜氣氛圍;。
“起名調”在新娘進門當天晚宴後取夫家名儀式中說唱,由男方家“碑髦”或德高望重的長輩取各種各樣的名字,取名從讀音最不好聽意思最不好的名字開始長達十几上百個,女方家送親男賓一直應答“馬麼(意:不好)”直至最後應答“蕒麼(意:取得好)”結束。
“十二生肖調”又稱“十二月調”,以鼠月開始,按鼠月、牛月、虎月、兔月、龍月、蛇月、馬月、羊月、猴月、雞月、狗月、豬月依次吟唱,吟唱內容為每月的農活安排等,多為女方家送親男賓吟唱,意在暗喻“養女不易”。
“起床調”亦為送親男賓第二天清晨吟唱,內容多為催促男方家起床熱菜上早餐。
“送別調”分兩部分內容,一部分內容為女方家送親嘉賓“列數”新娘的各種可憐狀和缺點,提請男方家多多照顧,如“祝北意哭偖(chě),抐(nè)拷奔恨恨位”(意為:<新娘>腰插鐮刀,留在你家門內了<正眼淚婆娑向送親嘉賓道別>)、“抐機**高第,**赤簸(bǒ)塔(tǎ)呆;抐機沃(wò)才第,沃(wò)刀簸(bǒ)塔(tǎ)呆”(意為:如果<新娘>幫你家撿柴的話,別嫌夾雜著朽木,如果<新娘>幫你家掐菜的話,別嫌夾雜著枯葉)等等;另一部分內容則以誇張詞句故意形容男方家所在村寨環境惡劣並誇讚己方村寨環境之美,藉以表達思鄉欲歸之意,如“你們的土地,撒多厚的種子都不會發芽,我們的土地,撒多薄的種子都長得很好”等等,詼諧幽默,盡隱離別之傷悲。
“罊蕒哭”據說起源於姆岢(kě)古(木高古大村),流傳於琺(fà)出(法署)、咪紹(爛泥箐)、撒究尼(撒膠泥)等廣大紅彝族居住地。但至今已幾乎無人能唱全整套“罊蕒哭”,使紅彝族婚禮少了一份嚴肅、一份詼諧、幾分喜慶,同時也讓我輩很難領會紅彝古語一字抵十句的高度概括、一詞狀幾態的貼切形容、一語道衷腸的誇張表達。因為,語言是從土地上長出來的。

剎貌照

剎貌照(剎:陪伴;貌:姑娘;照:唱、調)。意指小伙子陪伴姑娘時唱的歌。這類歌曲,多數是兒女情歌,亦有少量思念、逗趣和諷刺等內容的歌曲。其漢語唱詞多數是七字韻句,彝語唱多是五字或六字韻句。通常由青年男女邀會野外對唱或獨唱,無伴奏。其中有少數歌曲,是在漢族“壩子腔”音樂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乃蘇人將其一併歸入“剎貌照”。
紅彝族
剎貌照

過咳

過咳(過:唱;咳:跳)。意為能作獨唱歌曲又能作舞蹈曲的一類歌種。又稱“告立秋”(釋義同“過咳”)。
乃蘇“過咳”內容豐厚,有歌頌黨的領導和重大決策的歌,也有反映生產勞動和兒女愛情的歌,還有抨擊時弊,揭露“**”禁錮政治的歌,等等。歌曲以獨唱、對唱和齊唱等形式為主。有傳統詞和即興詞,然以解放後新編唱詞占主要成份,通屬五字或七字韻句,歌中極少用虛襯詞。一般於村旁或歌場演唱,用弦子、竹笛伴奏。

秋照

秋照(秋:調;照:贊祝),即贊祝調。“秋照”歌曲,以唱述思念和戲言為主,多是彝語唱詞,七字韻句,四句為段,常用“咿”作樂句收尾襯詞。一般歌曲有兩句或四句體式。各地方區域的強調稍微有些不大相同,但主體是一致的。演唱者以青年男女見多,於野外獨唱或對唱。歌腔委婉,富幽靜感。在獨自一人四兩或悲傷時,也可與鳥同鳴,聲腔清涼,催人淚下。無伴奏。

魯咪嗨

“魯咪嗨”也算是乃(納)蘇的一種口語藝術,它主要以說為主,尾音帶點拖音,他必須在兩人以上的場合才可以“嗨”,所謂的“嗨”,是用口才對事物的誇張,形象性的形容,帶上幽默歡樂色彩。它一般在婚嫁上,情人之間的一種幽默語言表達方式。
紅彝族
魯咪嗨

族群樂器

彝族月琴(弦子)、三弦、二胡、簫、竹笛(彝語稱“地嚕”)、彝族嗩吶、葫蘆笙、羊皮鼓、吹樹葉、響蔑、大小鼓、大小鑼、大小鈸、二胡等。

葫蘆笙

葫蘆笙,彝語稱“摩裊”。彝族的葫蘆笙流傳地域廣闊,多為五管或六管,有的地區還採用木製或銅製笙斗,笙斗到吹口一般長25厘米左右。
葫蘆笙以挖空的葫蘆為笙斗,柄端為吹口,笙斗上環列安插穿透葫蘆腹部的五根或六根用苦竹製成的笙管(下端透氣處即底部按音孔),並在葫蘆腔內竹管部分嵌入紫荊竹削制的簧片,每根笙管旁的笙斗上均有小孔(即上部按音孔)。葫蘆笙音色柔和,像霧像雨又像風,悠長曠遠如茫茫群山,園潤深沉如遠古氣息,節奏輕快如跳動的火焰。
現在彝族乃蘇支系部落已失傳。在彝族俚頗支系尚有存在。
紅彝族
葫蘆笙

響蔑

響蔑又稱口簧,口弦,彝語叫“揦排”,是彝家女人們較為喜愛的一種自娛自樂的小型民間樂器。配上彩色絲線編的絲條,並裝在一個雕刻有花紋圖案且比較精製的小竹筒里,彝家女人們將它帶在身上,又是一件精緻的裝飾品。
響蔑有單片拉線響蔑,雙片、三片、五片撥彈響蔑等不同形制與組合。響蔑有二種,一種長為12厘米,寬0.8至1厘米,多為三片為一組。另一種響蔑,長18厘米,寬1厘米,多為兩片為一組。演奏時,將響蔑放在唇邊,通過口型、唇舌、口腔氣息的變化,而右手的中指、食指、無名指彈響蔑的一端,使響蔑的簧片發出清晰柔和的聲音。每一片響蔑除了本身的音外,主要是靠彈出的泛音演奏出旋律,使之優美動聽。
相傳,從前有個老阿媽,生了兩個姑娘,姐妹倆聰明伶俐,勤勞能幹。但不幸的是兩個姑娘都先後病死了。老阿媽日夜思念女兒,非常傷心,就削了一厚一薄的三塊塊竹片,在竹片上刻出了舌頭和腦袋。想念女兒時,她便把三片竹片含在嘴裡,用手指輕輕動“女兒的腦袋”,兩姐妹姐妹就唱起歌來,講起話來,安慰她不要難過和悲傷。老阿媽做的這種竹片後來發展成現在吹奏的口弦。從此,老阿媽便把彝族口弦保存在一個十分精巧的小竹筒中,時時揣在懷裡。思念女兒時,就掏出口弦來悠悠彈響,聽女兒唱歌、講話。後來,口弦就成了彝家人傳情的樂器。
彝族男青年向姑娘談戀愛,就是用彝族口弦傳情達意的。姑娘則用口弦表露內心的心愿,不用語言,雙方都能會意。在彝族村寨,青年們愛口弦像寶貝一樣,姑娘們把彝族口弦放在精心製作的口弦筒里,隨時帶在身上,在田間小憩或勞動回家後,在月光皎潔的夜晚,圍在火塘邊,男女青年成雙成對輪流撥動口弦,傾吐知心的話語……輕柔委婉,娓娓動聽的彝族口弦,能吹奏出富於音樂旋律的“語言”:我們倆個呵,永遠不分離;同吃一甑飯,同挖一塊田;共燒一山柴,喜喜歡歡做一家。
三葉竹口弦發音規律,每個彈片配合嘴唇能發出兩個音高,口唇的作用是使簧片的發音產生泛音。每個簧片的音的高低對應呼氣和吸氣,注意這裡呼和吸並不是很用勁的呼與吸,而是緩緩的氣流,伴隨口腔的變化,更近似於以口形的變化產生的呼與吸的氣流。這也是彝族口弦最難掌握的地方。在沒有熟手的指導下,每個簧片的低音非常難清晰的發出來。彝族口弦還有一個特點是由於是用口腔來產生髮音的共鳴,聲音較小,演出時需要擴大聲音,這個缺點同時也使得口弦不利於推廣傳播。
紅彝族
響蔑

彝族嗩吶

彝族嗩吶,彝族雙簧氣鳴樂器。彝語稱“黎籟”。因通體用木製成,故又有彝族木嗩吶之稱。
形制較古樸,比普通銅碗嗩吶長大。由簧哨、芯子、管身和喇叭筒等部分組成。規格大小不一,較小者高約45厘米,較大者可達90厘米,常見者通高72厘米左右。簧哨是用蘆葦或麥桿製成的雙簧哨子,長約2厘米。芯子用木棍或銅片製成,上細下粗,呈錐形管狀體,上口套進簧哨,下口套上管首;也有的芯子用木製成漏斗狀,與氣牌合二為一,外徑和高度均為5厘米左右,中間有插管安置簧哨,下端**管首。管身多使用紅木、梨木或椿木製成,管長45厘米左右,管尾外徑2.4厘米,管身上開有七個或八個圓形按音孔,七孔者無背孔,八孔者第八孔為背孔,孔徑0.6厘米。管身下端套有一個用椿木或棕樹桿镟制的喇叭筒,筒身較細而口小,筒高22厘米,上口外徑4厘米、內徑2.3厘米,筒下口外徑12厘米。

竹笛

竹笛,彝語稱“地嚕”。多用竹子製成,是一根比手指略粗的長管,上面開有若干小孔。常見的六孔竹製膜笛由笛子正面的吹孔(1個)、膜孔(1個)、音孔(6個),笛子背面的後出音孔(2個)、前出音孔(2個,又名筒音),以及笛管的笛頭、和笛尾組成。
紅彝族
竹笛

彝族月琴

彝族月琴和漢族月琴構造相同,是彝族人民常用的彈弦樂器。流行於雲南、四川、貴州等省的彝族地區。彝族月琴:彝語稱“弦子”、“庫竹”或“四弦”,是彝族人民常用的彈弦樂器。
彝族月琴工藝精巧,造型美觀。取材有楸木板、水冬瓜木、香筍竹、弦線等。全琴由琴桿、琴簪、琴鼓、琴品、釣魚台、琴膽等6部分組成。琴桿頂部雕有“老龍含珠”,下置13個竹製琴品直達琴鼓中部,兩側置琴簪(弦紐)四個,琴鼓雕鐫“雙龍搶寶”等精緻民族圖案,內專置系有銅錢一枚之鋼絲稱“膽”,弦絲繫於琴簪及琴鼓正中下部之“釣魚台”上。做工精美,玲瓏剔透,音色清脆悅耳,節奏鮮明。
紅彝族
彝族月琴

民族服飾

紅彝
服飾做工精細,色彩艷麗,圖案精美。由頭飾、衣服、首飾、花鞋等組成。頭飾是高峰彝族服飾最有特色的部分,頭飾也是區別彝族女性年齡、婚姻、生育情況的主要標誌。彝族女性服飾以馬櫻花、山茶花等各種花紋圖案組成,體現了彝族女性愛美的特性和彝族樹神崇拜、圖騰崇拜等原始宗教形態。由於成本昂貴,現在除少數中老年婦女在平時穿著彝族服裝外,大多數只在過年過節等喜慶節日穿彝族服裝。
紅彝族
民族服飾

彝族刺繡

彝族刺繡是彝族人民在歷史長河中傳承先輩文化的一種形式,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彝族刺繡種類繁多、豐富多姿、製作精美、異彩紛呈,是彝族傳統文化的一種體現,是彝族服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彝族女子善長刺繡,五彩斑斕的眼飾顯示著精深的刺繡技藝。那銀光閃閃,繡花簇簇的滿襟大圍腰,繡滿鮮艷花朵、別致精巧的花鞋,做工精美的頭帕、飄帶等,都顯示著彝族女子的心靈手巧。而剪紙卻是彝族傳統刺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剪紙對服飾刺繡的底樣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紅彝族
彝族刺繡

紅彝剪紙

因為要根據用途來選擇需要什麼樣的紙,剪成什麼樣的圖案。剪紙的用途主要有以下幾種;彝族衣服上的花樣、辦喜宴時的窗花和平時的門飾及牆飾、有人去世時用來祭祀的(彝語:楠秋)。
接下來就是選紙和選形狀了,大多數人都知道的辦喜宴時用的紙都是紅色的,並且除了喜字別的動物圖案還要一對一對出現,意味紅紅火火,團團圓圓;衣服上的選紙就不那么嚴格了,因為還要結合針線活繡出來,一般選顏色淺一點的就可以,年輕人的圖案主要是根據山上各種花的形狀,一串串或一簇簇,主要以馬花和山茶花形狀為主。祭祀時用的紙都是五顏六色的,剪的形狀也各有不同,意為驅鬼辟邪,傳說這樣才能嚇走惡鬼。
紅彝族
紅彝剪紙

土主信仰

土主是彝族原始多神信仰中的一尊大神,地位僅次於祖先神,在彝區廣為流行,每個村社甚至各個家族家庭都有自己的土主,墓地也必立土主,稱“后土主”或山神。土主彝語稱“咪西”或“咪斯”,因方言而略異,至今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學術名稱。彝語南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中部方言的“咪西”譯為土主,東部方言和北部方言的“眯斯”是對山神、村社神的稱謂。前後兩種譯義都顯得牽強生硬,難以表達其所包含的全部文化內涵,此因彝漢兩個民族在某些文化方面的差異(按:這種現象學術界稱為“文化空白”)所導致。
眯西有兩種形態:一種無廟宇,在村落背後擇一栗(或松、馬櫻)樹,根部立一塊扁石而成;另一種有廟宇,內奉神像,諸如南詔十三王、大黑天神、包頭王、嗄耐等,此類古代漢族文人名之“土主”,不含前一種。彝族則把兩種都統稱為眯西。由此推斷:前者是原生的,後者是在前者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我們視前者為“原生土主”,後者為“衍生土主”或“廟宇土主”。
原生土主綜合山神、祖先神和畜牧神,山神又綜合了土地神、風雨神、禽獸神和樹神。它是以血緣聚居的氏族或家族村落(僅限於村落為單位)的保護神,可稱為家族村落保護神。當一個家族或家庭遷往他地另創居處,必須立新住地的土主,如果此後外氏族外家族人遷人,就與先住戶商量,合用一個土主,後來戶把祖先神併入就行了。這樣,祭祀活動方便,減輕負擔,因為過去祭土主必需殺豬、羊、雞等,戶數少難以承擔。廟宇土主是唐代南詔蒙氏王室的上層文化,蒙氏統一六詔後,利用儒家思想、道教和土主信仰作為精神統治工具,加強對民眾的控制,鞏固政權。據劉堯漢教授考證:巍山縣巍寶山巡山土主廟(又稱“巡山殿”、“蒙舍廟”)是“西南各地土主廟的淵源。”據我理解,這是廟宇土主的起源,此前:“蒙舍詔彝族應當流行原始土主。南詔開國後,為了加強與唐王朝聯繫,爭取唐王朝的軍事扶持,仿照唐王朝以道教為國教。土主廟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

族群家譜

家族遷徙史,彝語“mi fai”,記錄每一個家支的祖先,從六祖開始,住哪裡,有幾個後代,從哪裡開始分等等的信息,mi fai對上了就是同一個家族,以前你去別人家,對上了家族遷徙史就好酒好肉招待,不然都只是一般招待。
家譜,彝語“念號”,父子連名,因為紅彝來自羅部彝族,羅部彝族和南詔皇室又有通婚,所以使用漢姓較早,一般從六祖算起,都只有十多代,或者十代以內的父子連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