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盛街

文盛街

位於亞溪河邊,距大寺街西南一公里處,全長700多米。文盛街是太極山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古絲綢之路”上“開南(現景東縣)古驛道”中的一個重要驛站。 2007年末,全村有339戶,1296人,耕地面積551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文盛街
  • 地理位置:位於亞溪河邊
  • 人口:1296人
  • 耕地面積:551畝
項目介紹,其他信息,周邊配套及交通,

項目介紹

文盛街又名“馬食鋪”。“馬食鋪”的得名傳說有二。一是口碑相傳,在開科取士時代,國家取錄武生,必須看應試者騎馬射箭,弄槍舞棒技術,此地因山環水抱,坐落鳳凰山下,有“雙鳳朝陽”、“珍珠泉涌”、“二龍搶寶”、“金鐘罩蟒”、“碧雲寺幽”、“杏壇土廟”等美景以及水美草肥、經濟活躍、集市繁榮,應試者多在此停留,習武練箭。由於有“集散和中轉站”功能,馬匹常到馬店歇息餵馬,故有“馬食鋪”之名。二是據傳明朝末年,朝廷督學戴宏慈巡察途徑這裡,地方士紳為之擺設香案相迎,他看到街口魁星閣有一聯:“翰院書香取文章學士,魁星助筆盼金榜題名”,詳詢,此地曾出過文魁武舉、學士多人;
並有眾多文人學士香案跪迎,滿眼花羚頂戴,再看前清文生李星斗所提“先入國小後入大學諸生文運維新,辛卯武魁乙卯文魁前輩風流未艾”及鄉人在街道鋪面上的文墨對聯,一眼看出:此乃文明昌盛之地,宿館詢問:“此地多少文人科舉”。鄉人一一道出眾多科甲第士。督學感到:如此昌盛之地,卻名為“馬食鋪”,實在有傷文雅,即更名為“文宮鎮”。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再次將“文宮鎮”改名為“文盛街”,從此“文盛街”之名延續至今。
根據《縣誌》中載,從文盛街出發的兩條古驛道是“文盛街—密祉(壩)—小密祉(中心)—栗樹營—大莊街—彌城”和“密祉(壩)―文盛街—南澗—開南古道”。唐代從文盛街到彌城,遠可通昆明、四川,達京都長安;南與鄰縣巍山、南澗、景東、思茅、下關、大理、保山通聯。
文盛街村口是一個小廣場,這個地方是村民在過火把節豎大火把和正月十五玩花燈接燈的地方。這種風俗是有講究的,火把通常豎在村口和村尾,有頭有尾之意。接燈則要在有水的地方,預示耍龍舞獅後即將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接下來的景點叫魁星閣,此閣始建於明代。原來頂層高高掛著“魁星閣”匾,古樸莊嚴,閣內有一泥塑像。他一腳獨踩鰲頭,一腳高蹺頂斗,雙手高舉著筆硯,圓眼環睜,作圈點狀,比較威嚴,象徵對文人的考核,傳說,他就是掌管科舉選儒大權之魁星神。成語“獨占鰲頭”即源於此。
與魁閣相對的是土主廟,是一院三坊一照壁古色古香的建築。進入大門,滿院的花木交相爭艷,南廂房三間,北廂房三間,均衡排列。雕畫顯目的下殿,立有各色泥塑佛像,中間一尊,傳說是保一方平安的土主神像,古代常常在此祭祀,香火不斷。清代時期,文盛街利用此廟為義學,私塾。教師是本街貢生李元陽先生,他給文盛街增添了文化書香氣息,傳播下文化種子。經歲月的風雨剝蝕,現已失去了當年的光彩,除紫薇樹依然傲立開放外,房屋已殘破並改作它用。
往上走50米,是文宮,現在叫永和完小。主院為一殿三廂樓房,東大門樓,是三層磚瓦土木結構的大樓,是我村“大木匠”劉京安負責設計建造的傳統建築。樓高大,美觀而堅固。北廂房三間,有會客廳,辦公室,還有宿舍,北角側門進去,又是三方小院,還有一個寬敞的院落。主院內有兩棵桂花樹,北邊一棵為金桂,南邊的是銀桂(後枯死)。正殿是“孔聖先師”大殿,沿十級石梯登堂,兩側大柱有色彩,巨龍盤繞,大屋頂畫棟雕梁,各色圖案,五彩繽紛。殿前走廊各扇屏門,雕刻有龍、鳳、獅、虎和各類花鳥古代民間故事人物,山水形象各異,工筆精巧。大殿神龕上除文昌帝君塑像外,又有檀香木精細雕刻的孔子牌位,兩旁是一副述說孔子生平業績的對聯:“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刪述六經,垂憲萬世“。逢祭孔節日,許多鄉紳文士教師都來此殿頂膜拜,唱頌讚歌。此禮節紀念活動,解放後自然消失。
文宮經多次易名,是歷史悠久的“百年國小”,培養出不少人才。
聶家馬店是明末清初古驛道上最大的一家馬店,從布局來看,為四合院、土木結構、青瓦屋頂。他由主房、廂房、面房、耳房組成主房座西朝東,兩側為廂房。走道兩邊的客房,供客商歇腳之用,兩側為馬廄,該馬店設施齊備,不愧為當時較為繁華的馬店。
楊家桂花店因院落中有一棵直徑約0.3m,高10m的大桂花而得名,是古驛道上占地面積最大的馬店,房屋土木結構,布局錯落有致,巷道環房屋布局。正房左側與二房住人,右側有一過廳直進後院,為馬幫首領的豪宅區,廂房是客商住處,正房前有馬廄三間,且有單間馬廄和單間住宿,方便馬夫管馬。
古驛道上的引馬石,是文盛街的另一特色。引馬石從文盛街村北奎閣一直鋪到村南的鳳凰橋,全長四百多米,全部用長一米、寬三十厘米左右的石條首尾相連鋪築而成,兩邊砌以不規則的散石。據傳,民國初年,由於辛亥革命的勝利,勇士剪去長髮辮以示擁護,村裡有一戶從外行商回村沒剪髮辮,村里於是罰他出資重修古街道上的引馬石,於是,八九十年後的我們,才能看到現在規則的引馬石。在文盛街,至今還流傳著到引馬石:“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的說法,隨著歲月的變遷,當年平整的引馬石,已被人踏馬踩,凹成板瓦狀,默默地訴說著歷史給予的榮譽與創傷。
在明清典盛時期,每天下午,馬鈴聲聲,鏝鑼悠悠,馬幫進站,隨之賣米、賣菜、賣草料、賣布匹、賣百貨食品的,熙熙攘攘,交往頻繁,和趕市一樣,熱鬧非凡。天黑了,燈籠火把、小油燈、煤石燈,照如白晝,喧喧鬧鬧,直到深夜。這就是歷史上遠近聞名的密祉夜市。
古戲台,上下兩層,走道居於整個樓台中央,原來兩側都有樓梯可上下戲台,戲台前用雕刻裝飾,上層為表演區域,下層供化妝用,後院供人住,占地450㎡,古戲台是集文化交流和戲曲藝術欣賞的集聚地,來往客商常聚於對麵茶樓,欣賞地方文化和解旅途疲勞。
石家耕讀大院,整體為“三方一照壁”,前面是過廳夾一小院,大門過廳再進二門到後院。石姓家族從南京經德苴阿助遷徙到密祉文盛街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在此院落里,歷代石姓老人都非常重視“耕讀”且文風很盛,家教甚嚴,故人才輩出,學子比比皆是,並獲 “太學生”匾額。大門上的匾寫有“理明術精”四個字,是明國時期姓戴的鄉長為表揚石氏行醫公道,醫術精湛而贈送的。後期此院出過大學生多,因此被鄉人譽為“雞樅窩”和紫竹林中的“文化大院”。
尹宜公故居。尹宜公,1924年出生於密祉,為彌渡早期中共地下黨負責人。1949年初,中共彌渡縣地下黨領導尹宜公同志,在有志青年參加了革命隊伍的基礎上組建了“密祉人民自衛大隊”(後加入滇桂黔邊縱第八支隊)。邊縱隊第八支隊司令員李鑒洲同志在密祉主持召開了滇西起義部隊首領統戰會議,會後,景東、南澗、彌渡等縣的革命隊伍達成協定,集中力量、統一指揮,在黨的領導下進行革命。在雲南大搞“九九整肅”的時候,保全團“滇西剿匪”指揮部沙有元,以重兵四百餘人進犯掃蕩密祉,武工隊員楊勛犧牲,王澤輝、王琅等人被俘,他們嚴守黨的秘密,與敵人作了不懈的鬥爭。密祉是革命隊伍休整、集訓、傷病員療養、戰俘轉移、槍枝彈藥轉運的中心站和附近幾個縣的情報聯絡點。因此,我鄉被省委認定為革命老區。
尹宜公是民歌《小河淌水》的收集整理者,由於歷史因素,他家部分房屋無人居住,急待修繕,在各級黨委、政府和各部門的支持下,項目的申報工作正在進行。《小河淌水》這首名曲,他的創作源頭在離此街14公里處的桂花箐。尹宜公在回憶1947年春天的一個晚上作這首曲子時的情景說:“密祉放羊調優美的旋律讓我想起家鄉的月亮、深山、森林清風和蜿蜒奔流的小河,取了《月亮出來亮汪汪》的歌名。雲南大學《教學唱》主編江騖建議用《小河淌水》更好,這首歌發表後,逐漸流傳開來。”這幾年來,《小河淌水》這首歌倍受爭議,但最終她的故里還是定位在這裡。
周家巷道。主巷道長420米,支幹道一條與張家、戴家、楊家各大院相通到文盛街入口,長1100米。巷道猶如雞腸子、“迷魂陣”,彎彎曲曲,巷道依房屋布局,把古驛道上排建築融會貫通,戶戶相交,此路在古代的設計理念也居於了在抵禦外來侵入方便反抗或隱蔽,也因此,巷道深厚的文化成了文盛街旅遊的又一大亮點。
李家大院。占地面積較大,房建結構較規範,並與其南的單院房相聯共進一大門。其木作結構及木料質地,當為清末新建,局部枋、檁、雕刻已有糟朽。此院各房均為重檐,且外走廊部分(俗稱廈襠)均已被從檐柱一線裝修利用,僅留60cm左右坎沿。
此院天井較大,東西10.1m,南北9.1m,基本呈正方形,故此院落呈“一顆印”格局。
碧雲庵。原名“飛來寺”,革命根據地之一,是古代佛教勝地。碧雲庵寺是一組宗教建築群,建築群沿西依山建有照壁,大雄寶殿,西側有祖公壇、玉皇閣。“大雄寶殿”為單檐歇山建築,檐下為不雕垂花構件斗拱,其斗拱,檐枋等雕刻精美。殿內主要有用黃銅塑的“釋迦牟尼”像和用烏銅塑的“閨佗”像,其餘為太上老君、孔子等二十餘尊塑像,形成了三教同殿的宗教信仰。
在“大雄寶殿”東西側,均有過廳,南面廂房為“祖公壇“,後為菜園,西面廂房為客房,後為花園,花園內有古茶花“九仙十八瓣”、玉蘭、松柏等古樹名花數十種,每逢民間太陽會、光陽會等會期,香客不止,絡繹不絕,正月十五期間,文盛街在此編扎龍燈。
珍珠泉。深約三米,四邊各長2.5米,之所以得此盛名,是他與其他村多數大小水井相比有如下一些特點:其一、具有鄉村園林建築特色;其二、水質清純。由地底層冒出的天然礦泉水冬暖夏涼,潔淨清甘、爽口,常用它製作豆腐、黃豆粉、甜米酒、醬菜,無論外觀色澤、品質都很好。為全密祉市場及縣境內外消費者所青睞。其三、出水量大。四是一年四季都有一串串珍珠源源不斷從井底沖向水面,大旱之年,亦然如此,不會幹涸。珍珠泡在早上和挑水晃動時較多,為什麼有珍珠泡,現在無法考證。特別要說的是,珍珠泡在遇到貴人時冒得最多,看看各位的運氣如何?
鳳凰橋。是古驛道上極負盛名的古橋樑之一,橋身長約14米,寬2.1米,橋面全部用寬0.4米的長石條架成,橋兩邊有石雕柱欄桿作防護,重建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造型精巧別致,中間的橋礅成棱形,向橋東西突出,猶如橋的兩翼,名為“雁翅”,真正體現了“鳳凰橋”的形態內涵。
這棵濃蔭如傘的大槐樹,數齡在680年以上,開花季節,清香四溢,籽實是治療痢疾的妙藥。鳳凰橋中間的這座體重千斤, 1.8米高(含底坐),昂首巍坐的石雕叫獨角獸。有的也叫“四不象”( 不象獅、不象虎、不象麒麟、不象怪獸),傳說此獸是震懾對面經常發洪水的母豬龍,王母娘娘從天上下派來的,此獸不願意下凡間,王母娘娘生氣了,所以在他的腰間刺了一刀,刀葩仍然可以看到。
文明閣。原名“財神閣”,建於四十年代,重修於1988年,原來在財神殿旁,為重檐攢尖頂,明二暗三層,總高約9.8米,底層高2.8米,古驛道自北向南穿行而過,是古驛道上古驛站關隘的顯著標誌。

其他信息

參考價格:7100 元/㎡ (均價)
所在區域:鼓樓區
物業類別:住宅
樓盤地址:鼓樓區解放大道
主力戶型:全部戶型
裝修狀況:毛坯
建築類別:多層
房屋屬性:住宅、商住房
開 發 商:開封市文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售樓地址:開封市鼓樓區解放路與鼓樓街交匯處(玉祥大酒店對面)

周邊配套及交通

商業:玉祥大酒店又相國寺大市場、振河商業城、大潤發超市等
銀行:工商銀行、商業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
公交路線:交通便利,乘坐2路、3路、4路、7路、5路、9路、10路、11路、13路、15路、16路、17路、19路、20路、21路、23路、29路、24路、28路、32路、34路公車都可到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