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火成岩產狀
- 外文名:occurrence of igneous rocks
- 類型:熔透式等
- 作用:找礦和勘探有一定意義
- 分類:火山岩、侵入岩
- 學科:地質學
火山岩產狀,侵入岩產狀,整合侵入,不整合侵入,
火山岩產狀
它與火山噴髮型式有關,常見的有3種:
①熔透式
(面式)噴發形成的產狀。這種型式首先由美國岩石學家R.A.戴利提出,他認為花崗岩漿大規模侵入上升時,由於較高的溫度及化學能,頂盤岩石熔透,因而岩漿大量溢出地表。其特點是火山岩分布範圍很大,火山岩和侵入岩過渡相連,噴出通道大,而且不規則。這種噴髮型式的形成機制還有爭論。
②裂隙式噴發形成的產狀
岩漿沿某一方向的大斷裂或斷裂帶上升噴出地表,火山口常呈帶狀或串珠狀分布,向下則連成岩牆狀通道。玄武岩漿沿裂隙溢出,向四周廣泛流動而形成熔岩被,面積達幾千至幾萬平方公里,個別可達50萬平方公里,厚達幾百米至1000~2000米,稱為熔岩高原。流紋質火山碎屑物沿裂隙噴發,由於富含揮發分(主要為CO2)沿斜坡廣泛流動,而成火山碎屑(灰)流,分布面積和厚度都很大,構成流紋質的火山碎屑岩高原。
③中心式噴發形成的產狀
岩漿沿頸狀通道噴發的一種產狀型式。這種產狀的火成岩體在地表常有一個上陡下緩的火山錐,由熔岩構成的稱為熔岩錐,由火山碎屑物構成的稱為碎屑錐,由熔岩和火山碎屑物互層構成的稱為復(混)合錐。火山錐中間有一個盆狀的凹陷,稱為火山口。也有少數火山口周圍沒有火山錐。由於大量火山物質噴出,岩漿房空虛及上復岩層的壓力,火山口周圍岩層沿環狀斷裂向下塌陷,形成破火山口。破火山口也可由於火山猛烈爆發破壞或侵蝕擴大而成。塌陷破火山口最常見,一般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大於1.5公里,多數為10~15公里,個別可達20~30公里,常形成火山窪地。有的火山口中蓄水,稱為火口湖,中國吉林長白山白頭山天池就是著名的火口湖。
侵入岩產狀
侵入體的整體形態由於在形成後受構造運動和剝蝕的影響,多已不能完整保存,只能根據它在地表的出露情況來判斷和恢復。根據侵入體與圍岩的接觸關係,首先把侵入體的產狀劃分為整合侵入和不整合侵入兩類。整合侵入產狀指侵入體與圍岩的接觸面平行於圍岩的層理或片理,是岩漿沿層理或片理貫入而形成。根據侵入體的形態,整合侵入產狀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整合侵入
①岩盆,是侵入地層間、形似盆狀的岩漿岩體,由於重力的作用,中央微向下凹陷,下部有岩漿通道,構成岩盆的岩石主要為基性岩,岩盆規模一般較大,大的面積可達幾萬平方公里,世界最大的岩盆是美國明尼蘇達州的德魯斯岩盆,出露面積達40000平方公里。中國四川攀枝花的輝長岩體,也認為是一岩盆。
②岩蓋,是上凸下平穹窿狀的整合侵入體,中央較厚,邊部較薄,平面上近似圓形,岩蓋規模一般不大,直徑多為3~6公里,厚度不超過1公里,多見於中酸性岩中,在基性-超基性岩中,又常用“岩盤”一詞。
③岩床,也稱岩席,以厚度較小而面積較大為特徵,一般是一種厚薄比較均勻而近似水平產狀的整合板狀侵入體,與圍岩的接觸面比較平坦,中間較厚,邊部稍薄,其厚度相差較大,大的岩床的厚度可達幾千米,而小的厚度只有幾十厘米,岩床在基性-超基性岩中常見。
④岩鞍,又稱岩脊,產在向斜槽部或背斜頂部的整合侵入體,常與強烈的褶皺作用同時形成,其剖面的形狀似馬鞍狀或半月形,常成組出現,規模一般不大。
不整合侵入
不整合侵入產狀是指那些切過圍岩層理或片理的侵入體,是岩漿沿斜交層理或片理的裂隙侵入而成。有些則是岩漿熔融交代作用形成的。不整合侵入體根據其形態特徵可進一步分出:
①岩牆,一般為形態比較規則而又近似直立的岩漿侵入體,如果形態不很規則,又常稱為岩脈。岩牆的長寬比一般相差很大,長度一般為寬度的幾十倍以至幾百倍,世界有名的辛巴威大岩牆(脈),長達 500多公里。岩牆除單獨出現外,也有成群產出的,形成岩牆群。岩牆如果沿一個或幾個中心呈放射狀產出,稱為放射狀岩牆。在平面上如果成環形、弧形或近似同心圓狀產出的岩牆,稱為環狀岩牆(產狀向外傾斜)或錐狀岩牆(產狀向內傾斜)。錐狀岩牆又稱錐狀岩席。環狀岩牆和錐狀岩牆在平面上多數為斷續的弧狀連成的同心圓,很少能成為一個連續完整的圓圈產出。有些地區岩漿可多次活動,形成多期的環狀或錐狀岩牆和小侵入體,稱為環狀雜岩或稱中心雜岩。
②岩鐮,一種多為中酸性侵入岩形成的不整合侵入體,其形狀特點是侵入體常常超復在圍岩之上,剖面上岩體形似鐮刀狀。多產在褶皺帶中,典型的岩鐮在德國巴伐利亞地區見到。
③岩株,常見的不整合侵入體,平面上近似圓形、橢圓或不規則的等軸狀,與圍岩接觸面較陡,出露面積小於100平方公里,有些岩株深部與岩基連成一體,成為岩基的一部分。岩株周圍伸出的枝狀侵入體,稱為岩枝,如形態不規則,稱為岩瘤。
④岩基,是規模巨大的侵入體,主要由花崗岩類構成,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最大可達數萬平方公里。平面上岩基常為橢圓形,長軸方向可達數十公里以至上千公里,寬向可達100公里以上。岩基主要分布於褶皺區的核部隆起帶中,延伸方向常與褶皺軸向一致。岩基的形成與構造作用關係密切,其成因仍有爭論,主要涉及物質來源、岩基占據的空間及岩漿活動性等問題,可概括為兩種完全相反的觀點,一種認為岩基是岩漿侵入冷卻的產物,另一種則認為岩基是原地的岩石遭受了強烈的交代及深熔作用而轉化成火成岩的。在中國兩種成因均有,一般認為前震旦紀的花崗岩類岩基以交代成因為主,而燕山期及更新時期的,則以岩漿成因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