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巷(大戟科植物名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火秧竻,金剛纂,純陽草,阿黎樹、羊不揩、龍骨刺,楊丫,火虹、火巷、美澤大戟,金剛樹、千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火巷
  • 別稱:火焰、臭松、苔哥刺
  • :大戟科
  • 類型:灌木
別名,來源,形態特徵,生境分布,栽培要點,採集加工,化學成分,藥理作用,性味功能,用法用量,附方,附註,

別名

劍,火焰、臭松、苔哥刺,小青龍、紫木通、百步回陽、圓金剛,龍骨樹、羊不挨,霸王鞭。
火巷

來源

大戟科植物金剛纂 Euphorbia antiquorum L. 的莖、葉、花蕊。

形態特徵

灌木,高達1m。含白色乳汁;分枝圓柱狀或具不明顯的3~6棱,小枝肉質,綠色,扁平或有3~5個肥厚的翅,翅的凹陷處有一對利刺。單葉互生;具短柄;托葉皮刺狀,堅硬;葉片肉質,倒卵形,卵狀長圓形至匙形,長4~6cm,寬1.5~2cm,先端鈍圓有小尖頭,基部漸狹,兩面光滑無毛。杯狀聚傘花序,每3枚簇生或單生,總花梗短而粗壯,長約4mm;總苞半球形,直徑約1cm,黃色,5淺裂,裂片邊緣撕裂;雌雄花同生於總苞內;雄花多數,有一具柄雄蕊,鱗片倒披針形,邊緣撕裂,中部以下合生;腺體4枚,2唇形,下唇大,寬倒卵形,無花瓣狀附屬物;雌花無柄,生於總苞中央,僅有一個3室的上位子房,花柱分離,基部多少合生,先端2裂。萌果球形,光滑無毛,直徑約1cm,分果爿稍壓扁。花期4~5月。

生境分布

生於房舍附近或園地,多栽培作觀賞或綠籬。

栽培要點

扦插繁殖。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去皮、刺,鮮用;或切片,曬乾,炒成焦黃。

化學成分

莖含蒲公英賽醇(taraxerol),3α-無羈帖醇(friedelan-3α-ol),3b-無羈帖醇(friedelan-3β-ol),蒲公英賽酮(taraxerone),莖皮含蒲公英賽醇。根含蒲公英賽醇。乳汁含大截二烯醇(euphol),β-香樹脂醇乙酸酯(β-amyrin acetate),大戟醇(euphorbol),環木鳳梨烯醇(cycloartenol),3-O-當歸醯巨大戟帖醇(3-O-angeloylingenol)。

藥理作用

1. 促癌作用:
小鼠背部皮膚剃毛,塗以3-甲基膽蒽和火秧竻提取物30星期後,背部皮膚出現數量不等的乳頭樣腫瘤,發生率為10%,若單獨塗以3-甲基膽蒽,發生率為零,表明火秧竻為一較弱的促癌物質。

性味功能

1. 莖:
味苦,性寒,有大毒。歸胃、大腸、肝經。加米共炒焦則性平。利尿通便,拔毒去腐,殺蟲止癢。
2. 葉:
味苦、辛、微酸,性寒,有毒。歸胃、大腸、肝經。瀉熱導滯,活血解毒。
3. 花蕊:
利尿,解毒。
主治
1. 莖:
主治水腫,臌脹,泄瀉,痢疾,食積,痞塊,疔瘡,癰疽,疥癬。
2. 葉:
主治熱滯泄瀉、痢疾,痧穢吐瀉轉筋,跌打瘀積,乳癰,疔瘡。
3. 花蕊:
主治臌脹。

用法用量

1. 莖:
內服:煎湯,1~3g;或入丸劑。外用:適量,剖開焙熱貼;或取汁塗。
2. 葉:
內服:去淨乳汁,加米共炒焦,煎湯,3~6g。外用:適量,搗爛加熱敷;或調敷。

附方

1. 治臌脹:
火秧竻膠(莖梗割開流出之白膠)、炒米粉、百草霜。上三味和勻為小丸,曬乾,硃砂為衣。大人服3g,小孩服2.1g,用山楂、砂仁、白芍煎水送服,隔日清晨服1次。服後待瀉四五次時,可服溫白粥則瀉止。戒鹽及鹽制食品100天。《嶺南草藥志》
2. 治大便秘結:
火秧竻汁,加適量番薯粉,為小丸如綠豆大,用新瓦焙乾候用,每服1丸。《嶺南草藥志》
3. 治無名腫毒,大瘡:
火秧竻割開兩邊,用火焙熱貼之。
4. 治癬:
金剛纂鮮莖去皮搗爛絞汁,或調醋,塗患處。《福建藥物志》
5. 治足底挫傷瘀血或膿腫:
火秧竻莖搗汁加入麵粉調勻,煮熟外敷;或鮮莖搗爛加熱外敷。《福建中草藥》
6. 治瘧疾:
火秧竻心,切成黃豆大,用龍眼肉包裹,於發病前5小時吞服。《嶺南草藥志》
7. 治急性胃腸炎,吐瀉腹痛,抽筋:
火秧竻鮮葉7片,去頭尾流淨乳汁,加米15g共炒至焦黃色,水2碗煎服。(《廣東中草藥》)
8. 治霍亂:
火秧竻葉,開水洗淨,嚼爛咽下,以食至舌頭有難過時即止。(《嶺南草藥志》)
9. 治蛇頭疔:
火秧竻葉搗碎,用冷開水洗去汁,取渣加蜂蜜或紅糖搗勻外敷。(《福建中草藥》)
10. 治乳腺炎:
金剛纂葉適量搗爛,冷開水沖洗去乳汁,調蜜敷患處。(《福建藥物志》)
11. 治足底挫傷瘀血或膿腫:
火秧竻葉搗爛加熱外敷。(《福建中草藥》》
12. 治虛蠱:
煎雞蛋包好(火秧竻蕊),用八角茶送吞。(《本草求原》)

附註

1. 本品有毒,必須同大米炒焦方可內服。孕婦禁服。其汁膠不可入目。《中華本草》
2. 不可多服。若生用,性同大黃、芒硝之烈。欲止其毒,雙手放在冷水內即解也。用者須審虛實,慎之。《滇南本草》
3. 皮膚與火秧竻樹液接觸,引起皮炎、水泡;入眼引起失明;誤食少量引起劇瀉,大量則刺激口腔黏膜,並有嘔吐、頭暈、昏迷、肌肉顫動等症狀,皮膚中毒可用清水洗滌。如誤食過量中毒,可給予雞蛋清、牛奶等服,以及靜脈注射葡萄糖鹽水等解毒。《廣西本草選編》
4. 本品在台灣相傳可以治療癌症(因其汁液能麻醉止痛),近10年來流傳甚廣,屋前屋後栽種者多。尤其是南部地區最明顯。只是治癌的真正療效應進一步探討,不可盲目服用或推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