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軍事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火力,軍事術語,彈藥經發射、投擲或引爆後所產生的殺傷力和破壞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火力
  • 適用領域:軍事
  • 性質:常規火力和核火力
  • 出現時間:10世紀
彈藥經發射、投擲或引爆後所產生的殺傷力和破壞力。武器作戰效能的直接表現,殲滅敵人的主要手段。火力按性質,分為常規火力和核火力;按軍種、兵種,分為聯合火力、軍種火力,以及步兵、坦克兵、炮兵、防空兵、飛彈部隊、艦艇部隊和航空兵等火力。靈活運用各種火力,使其發揮最大效能,對奪取作戰勝利具有重要作用。火力隨著火藥用於軍事而產生,隨著火力性能的提高、火力種類的增多和火器的改進而發展。10世紀,中國出現燃燒性和爆炸性火器後,在作戰中開始運用火力。14世紀末,滑膛槍、滑膛炮用於作戰後,火力的作用增大。19世紀中葉,後裝線膛槍炮廣泛運用於戰場後,火力逐漸成為決定戰鬥勝負的重要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坦克、飛機使用於戰場,火力種類增多,殺傷力、破壞力增大,諸兵種的火力緊密結合,形成縱深、立體火力。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坦克、飛機、火炮的改進並大量使用,核武器、精確制導武器的出現,火力的殺傷力、破壞力空前增大。1980年的兩伊戰爭中,經常出現作戰雙方不出動步兵和坦克兵,而單獨使用炮兵實施火力交戰的情況。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對伊拉克連續實施了38天毀滅性的火力打擊。1999年科索沃戰爭期間,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條約組織軍隊,對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實施了長達78天的空襲,投下一萬多噸炸彈,摧毀南聯盟近500個重要經濟目標和軍事設施。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美英聯軍在數小時內向伊拉克發射1000餘枚巡航飛彈和精確制導炸彈,其強度超過美軍過去10多年來進行的歷次戰爭。火力已經在現代戰爭中顯示出巨大威力,成為達成作戰目的的主要手段。組織火力,通常根據任務、武器性能和地形條件進行。火力運用須集中、突然、迅速、精確和高效。基本要求:①建立指揮信息系統,靈活運用信息力量,奪取信息優勢,確保火力行動的主動權。②按照各種火器的不同性能,合理區分與編組,疏散、隱蔽地配置,正確賦予任務。③集中火力於主要方向,精確高效地打擊主要目標。④統一計畫,形成遠中近、高中低、全縱深、全方位的火力,使火力、機動、突擊相結合。⑤隱蔽突然,力求出敵不意地實施綜合火力突擊。⑥廣泛實施火力機動,在決定性的方向和時機,造成並保持對敵火力優勢。作戰中,須統一計畫各軍種、兵種的火力,周密組織對地面火力、對海(水)面火力、對空火力。步兵和坦克兵的火力,通常在炮兵和航空兵火力掩護、支援下,與突擊和機動相結合殺傷敵人。炮兵火力,通常按照計畫採取集中射擊、攔阻射擊等方法,為步兵、坦克兵的行動創造條件。防空兵火力,通常按被掩護目標和任務,構成點、線、區域相結合的高、中、低、超低空對空火網,保障部隊的上空安全。戰役戰術飛彈部隊火力,在重要時節對重點目標實施突擊,支援己方部隊行動。航空兵火力,主要以遠程突擊、強擊、轟炸等方法,壓制、摧毀重要目標,獨立或與其他兵種協同遂行作戰任務,或者支援地面部隊作戰。艦艇部隊火力,主要以艦炮、魚雷、深水炸彈、飛彈攻擊水面、水上和空中目標,在登入作戰中攻擊陸上目標,支援登入兵行動。未來信息化戰爭中,火力將進一步向高精度、高效能、多種類和智慧型化方向發展,火力對作戰進程乃至結局將起到重要作用。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