灋(一種與刑法有關的神獸)

灋(一種與刑法有關的神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灋,古漢字,指的是一種與刑法有關的神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灋
  • 性質:古漢字
  • 釋義:指的是一種與刑法有關的神獸
  • 出處:《說文解字
簡介,用途,

簡介

“廌”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獸,據說它能辨別曲直,在審理案件時,它會用角去觸理曲的人。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十部上“廌”部說:“灋,刑也。平之如水,從水。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廌]去。所以具有法的意思,也是中國古代最早明文記載表示法律含義的字之一。
“灋”是一種與刑法有關的神獸
灋

用途

公堂上遇到不好查清的案子的話,就把這個動物請出來,它會用角頂那個罪犯。某些地方法院門口就立有這個動物的石雕。現代漢語中的“法”的古體是“灋”。東漢時期,許慎所著《說文解字》曾將“灋”字解釋為:“灋,刑也,平之如水,從水;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去。”據此,人們一度認為,從其“氵”旁看,“灋”有“平之如水”的公平之意。而“灋”中的“廌”,指的是一種傳說中的神獸,生性悍直,能區分是非曲直。對於“不直者”,它會將其“觸而去之”。因而,“廌”和“去”表征著審判、懲罰的含義。但是,這種圍繞古文“灋”的結構和語源來揭示其遠古文化內涵的做法,並不是不存在任何爭論的。這些爭論可以集中為一個核心問題:“灋”字是否與公平正義有關?
有學者認為,中國傳統乃至於今天法觀念中並不存在公平與正義,許慎的“平之如水”說不過為“後世淺人所妄增”。從人類學的角度上看,“氵”的含義不是象徵“公平”,而是表達一種功能。它指把有罪者置於水上,隨流漂去,即今天所謂放逐。還有學者認為,許慎的解釋在詞源學上是值得懷疑的。因為,水的特徵很多,為什麼單單水“平”的自然特徵被抽象出來組成了這個法字,並且一定代表、象徵或指涉了法律要求公平的社會特徵和維度呢?該學者認為,在先秦的文獻中,強調水自上而下流動的文字更多。故此,“灋”的“氵”旁,更有可能意味著古人強調法是由上向下頒布的。
針對上述異議,有學者從訓詁學的角度出發,對“灋”的各組成部分進行了了考察。他認為,首先,水在古人觀念中無論是具體還是抽象意義上都具有平、正之意;水性就是平,水之不平是因為外界作用一一比如地理外貌不同一一的結果,與水性無關。其次,從文字產生的過程上看,應該是先有“廌”後有“灋”。“廌”在甲骨文中出現,展現了遠古時期的訴訟場景。通過“廌”這種神獸進行的審判,是一種代表公平正義的神明裁判。第三,“去”在古文中具有兩次含義:其一是“去”的動作,其二是“祛除”。在“灋”字中,“去”應理解為“祛除”一一被“廌”認為惡或不公正的東西會隨之“祛除”。第四,即使將“灋”與“刑”聯繫起來,也無法否認“灋”字具有的公平之意。因為,許慎所說的“灋,刑也”中的“刑”字本身,也承載平、正之義。將“刑”僅僅理解為現代意義上的“刑罰”、“刑殺”,是對古文字的一種誤讀。因此,所謂“灋”不體現公平正義的見解屬今人附會,與“灋”之本義無關。
其實,上述爭論不僅與“灋”這個單字的所指有關,而且更關涉到我們如何理解中國古代最早的法觀念以及這種觀念的流變。在至今仍然影響著我們的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法僅僅代表著以刑罰為基本手段推行的某種規則體系嗎?除此之外,法是否還具有某種正當性或者說某種可以被人們接受、可以獲得人們支持的屬性?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