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失衡的地球》一書為美國曾經的副總統戈爾最初在1992年以精裝形式出版,此後,又出版了簡裝本,但內容沒有變化,直到2006年再版時,又添加了新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出版之後的十幾年來,作者所寫的內容不僅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而且被隨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所證實,說明作者對地球環境遭受破壞的見識、分析和對策是可信的、科學的。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如今,這個“火”的影響力已經能夠跨越國界,而影響到了全世界,日本地震和海嘯造成的影響就是明證。對地球遭受的破壞,我們再不能以“事不關己”為由而“高高掛起”了。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後代的子孫,我們迫切需要全人類共同關注人類生存的環境,並朝改善環境這一個方向去努力。否則,破壞地球、破壞環境,人類就是在自掘墳墓。
本書不僅具有探求意義上的學術性,也具有閱讀意義上的趣味性,是介於學術和大眾讀物之間的出版物。
作者介紹
艾伯特·阿諾·戈爾(Albert Gore,1948年3月31日-)曾於1993年至2001年間在比爾·柯林頓當選美國總統時擔任美國第四十五任副總統。其後他成為一名國際上著名的環境學家,由於在氣候變化與環境問題上的貢獻受到國際上的肯定,因而與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共同獲得了2007年度諾貝爾和平獎。
戈爾在推動柯林頓簽署《京都議定書》時,時任德克薩斯州州長的喬治·布希堅決抨擊,並對美國中西部產生了嚴重影響。美國議會討論時,該議定書未得到一票支持。但是,戈爾最終推動並促成了它在美國的簽訂。
2006年,他推出了自己參與製作和演出的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主要講述了工業化對全球氣候變暖和人類生存的影響。此片在西方國家引起巨大迴響,並獲得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紀錄片與最佳電影歌曲獎。
【譯者簡介】
陳嘉映,當代著名哲學家。1977年後先後就讀北京大學西語系與外國哲學研究所。1981年留校任教。1983年赴美留學,獲博士學位。1993年回國,重返北大任教。2002年轉往華東師範大學任教,2008年轉入首都師範大學任教。專著及論文集有《海德格爾哲學概論》、《語言哲學》、《無法還原的象》、《哲學科學常識》、《說理》等,譯著有《存在與時間》、《哲學研究》等。
作品目錄
羽毛叢書版序言
導論
第一部分 失衡的危險
第一章 沙漠駐舟
第二章 人類未來投下的陰影
第三章 氣候與人類文明: 簡短的歷史回顧
第四章 佛祖的呼吸
第五章 一旦水竭井枯
第六章切膚之痛
第七章 匱乏的種子
第八章 灑滿垃圾的荒原
第二部分 尋求平衡
第九章 自我管理
第十章 生態經濟學:真相與後果
第十一章 人如其技其器
第十二章 機能失調的文明
第十三章 精神上的環保主義
第三部分 獲取平衡
第十四章 新的共同目標
第十五章 全球環境馬歇爾計畫
結論
導論
第一部分 失衡的危險
第一章 沙漠駐舟
第二章 人類未來投下的陰影
第三章 氣候與人類文明: 簡短的歷史回顧
第四章 佛祖的呼吸
第五章 一旦水竭井枯
第六章切膚之痛
第七章 匱乏的種子
第八章 灑滿垃圾的荒原
第二部分 尋求平衡
第九章 自我管理
第十章 生態經濟學:真相與後果
第十一章 人如其技其器
第十二章 機能失調的文明
第十三章 精神上的環保主義
第三部分 獲取平衡
第十四章 新的共同目標
第十五章 全球環境馬歇爾計畫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