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禮·瀏陽市第二中學坐落於萍、瀏、醴三縣市交界處的大瑤鎮,前臨南川河,後傍西陽山,緊鄰319和106國道。校園占地七十畝,總建築面積三萬三千餘平方米,另有打鼓嶺學農基地,計山林面積21畝。
學校原名湖南省私立選文初級中學,由當地紳士劉友駿先生髮起,報經省教育廳備案,於1942年獲準創辦。1946年春季確定校址開始招生,始辦國中,每年春秋各招生一個班,時與瀏陽的縣立、金江、獅山學校齊名,為瀏陽南區唯一一所國中。1952年12月12日人民政府接管,更名為瀏陽縣第二初級中學。從1960年起開辦高中班,學校再次更名為瀏陽縣第二中學,1992年瀏陽撤縣改市,遂更名為瀏陽市第二中學。
歷屆校領導在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帶領師生員工銳意進取,艱苦奮鬥,開拓創。自1998年起,學校積極回響市委、市政府關於“高中翻番工程”的號召,共注入資金2500多萬元,完成征地拆遷工作,擴大校園面積,新建教學大樓、學生公寓、生活服務大樓和教職工宿舍,校園常變常新。原先低矮、潮濕的舊房子已蕩然無存,校園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走進二中校園,一股沁人的現代氣息撲面而來。
據聞,瀏陽市政府準備投資三個億,在大瑤鎮臨近南川河畔的地帶新建一所占地面積超過1000畝的現代化高中學校。
目前,新學校已經破土動工,預計於2016年以前投入使用。當新的瀏陽二中建成以後,將可容納更多的學生
屆時,一所現代化的校園將屹立在瀏陽!
2017年瀏陽二中與雅禮中學簽約辦學,更名雅禮·瀏陽市第二中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雅禮瀏陽市第二中學
- 英文名:No.2 middle school of liuyang
- 簡稱:雅禮瀏陽二中
- 校訓:崇文、尚德、敬業、樂群
- 創辦時間:1942年
- 所屬地區:萍、瀏、醴三縣市交界處的大瑤鎮
- 類別:公辦學校
- 學校屬性:中學
- 現任校長:周曉波
- 總建築面積:三萬三千餘平方米
教學條件,師資力量,辦學特色,優秀校友,發展前景,
教學條件
學校教學條件一流,實驗室、圖書室裝備齊全,擁有教學大樓2棟,共有教室40間。現代教育技術設施及其套用水平在同類學校中處於領先地位,每一間教室均配備了計算機、大螢幕雙頻背投彩電,每一間教室的計算機均與校園網路中心聯網,網路是基於Internet國際網際網路基礎上的校園區域網路,具有實用性強、網速快的特點。教師電子備課室兩間、電子閱覽室兩間、多媒體教室一間、計算機教室三間,校園裝配了“愛博”自動廣播網,2001年評定為長沙市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2003年晉升為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學校建有高標準的學生公寓5棟,能容納2500名學生在校寄宿。生活服務大樓功能齊全、服務規範、舒適方便,還配備了高標準客房六間,建有多功能學術報告廳,能接待中等規模的學術報告團及講學團。各處、室辦公室均配備計算機,裝有冷暖空調,辦公條件堪稱一流。
同時,校園綠化、美化工作也得到了極大的加強,綠化面積9258平方米,覆蓋率達54%,校內幢幢新樓拔地而起,錯落有致,校園環境優美,花草樹木相映成趣。瀏陽二中獲得的榮譽稱號有“長沙市級文明單位”、“安全文明單位”、“湖南省園林式單位”、“長沙市示範性高級中學”等。
師資力量
截止到2011年4月,學校擁有35個高中教學班,在校學生近2000人,在校教職工為160人,其中高級教師25人,一級教師78人,整個教師隊伍平均年齡為35歲,是一支充滿朝氣,具有開拓精神和堅強戰鬥力的優秀隊伍。
辦學特色
學校在堅持“三個面向”的基礎上,狠抓素質教育,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工程,辦學水平不斷提高,學校品位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自1998年後,在全市高中教育教學質量評價中,聯考、會考、高考均連年獲得一等獎,受到了上級領導和廣大學生家長的普遍贊謄。2008年高考,瀏陽二中二本以上上線317人,其中本一上線100人,且有熊丹同學以650分的高分如願考上北京大學。瀏陽二中已發展成為瀏陽高中教育的一個品牌。
優秀校友
經過歷代師生的共同努力,開拓奮進,瀏陽市第二中學譜寫了一頁又一頁光輝燦爛的歷史篇章。已有12000餘名學生走出二中校園,他們的足跡遍及五湖四海,為祖國的建設奉獻青春,或正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例如初12班畢業生劉基余,為武漢大學教授,1995年被評為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初10班畢業生劉家聲,為蘭州大學國政系主任,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校友楊緒金、劉利民、黃友昶、邱伯熏等人分別在北京、南京、河北等地擔任正師職以上領導職務,校友陳善如、陳宏緣、劉學文、易運和、張賢遵等人分別在省內外擔任正廳級以上領導職務,畫家劉恕子畢業於學校初7班,博士生黃先開、李席如、劉金玉等人,已成長為國家科技戰線上的精英。
有2000多名學生經過大中專院校培養,掌握了紮實的專業知識,投身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的從政一方,造福當地;有的從事技術工作,服務社會;有的立志家鄉建設,走上發家致富之路;有的校友經商辦企業,為經濟建設作貢獻,資產逾百萬的知名企業家也大有人在。可謂是桃李芬芳,碩果纍纍,他們的輝煌成就正與二中今日颯爽英姿交相輝映,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