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或近一、二年生草本;
植株 有濃烈的香氣。主根單一,狹紡錘形、垂直,半木質或木質化;根狀莖粗短,直立,半木質或木質,常有細的營養枝,枝上密生葉。莖通常單生,稀2-3枚,高40-90(-130)厘米,紅褐色或褐色,有縱紋;常自下部開始分枝,枝長10-20厘米或更長,下部分枝開展,上部枝多斜上展;莖、枝幼時被灰白色或灰黃色絹質柔毛,以後脫落。
基生葉 與營養枝葉兩面被灰白色絹質柔毛。葉近圓形、長卵形,二至三回羽狀全裂,具長柄,花期葉凋謝;莖下部葉初時兩面密被灰白色或灰黃色略帶絹質的短柔毛,後毛脫落,葉長卵形或橢圓形,長1.5-3.5厘米,寬1-3厘米,二至三回羽狀全裂,每側有裂片3-4枚,再次羽狀全裂,每側具小裂片1-2枚,小裂片狹線形,長3-5毫米,寬0.2-1毫米,不再分裂或具1-2枚小裂齒,葉柄長2-4厘米;中部葉初時兩面被短柔毛,後脫落,葉長圓形或長卵形,長1-2厘米,寬0.5-1.5厘米,一至二回羽狀全裂,每側具裂片2-3枚,不分裂或再3全裂,小裂片絲線形或為毛髮狀,長4-8毫米,寬0.2-0.3(-0.5 )毫米,多少彎曲;莖上部葉與分枝上葉及苞片葉3-5 全裂或不分裂。
頭狀花序 近球形,稀近卵球形,極多數,直徑1-1.5(-2)毫米,具極短梗或無梗,基部有線形的小苞葉,在分枝上偏向外側生長,並排成復總狀或複穗狀花序,而在莖上再組成大型、開展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外層總苞片草質、卵形,背面綠色、無毛,邊緣膜質,中、內層總苞片長卵形或橢圓形,半膜質;
花序 托小,凸起;雌花5-7朵,花冠狹圓錐狀或狹管狀,冠檐具2裂齒,花柱線形,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兩性花4-10朵,不孕育,花冠管狀,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花柱短,先端膨大,2裂,不叉開,退化子房不明顯。瘦果倒卵形或長圓形,褐色。花果期7-10月。
該種在北溫帶與高寒地區為一、二年生草本,根垂直,莖單生;而在稍溫暖地區則為多年生草本,其主根雖然亦單一,垂直,狹紡錘狀,但地下部分經冬不死,當年生莖冬季枯死後,翌年春天又從根部萌發出新的地上莖,因此地上莖多2-3枚或數枚。
生長環境 生長在山野路旁、荒地、河邊草地、乾燥鹽鹼地。
豬毛蒿 分布範圍 為歐、亞大陸溫帶與亞熱帶地區廣布種。朝鮮、日本、伊朗、土耳其、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蘇聯及歐洲東部和中部各國都有。
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豬毛蒿的適應性、再生性、抗逆性強,果實成熟後,植株乾枯,自然脫落,種子細小。在畦面上進行撒播,稍覆土鎮壓,苗高2厘米時應疏苗,10厘米時可隨間苗采嫩苗食用,15厘米時,距地表3厘米左右可用鐮刀收割,以便發出新枝,繼續收穫。
主要價值 藥用: 豬毛蒿味苦、辛,微寒。清熱利濕,利膽退黃。用於黃疸型肝炎、尿少、色黃、膽囊炎、濕溫初期。
食用: 採摘豬毛蒿嫩莖葉清洗乾淨,用沸水焯過,撈出涼拌或與肉剁成肉餡食用。
豬毛蒿 植物文化 別稱
豬毛蒿(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石茵陳、山茵陳、西茵陳、北茵陳(本草綱目),野同蒿、
白蒿 (救荒本草、植物名實圖考),掃帚艾(廣州植物志),
土茵陳 (南方省區俗稱)、東北茵陳蒿(東北、華北省區俗稱),
濱蒿 (西北省區俗稱),白頭蒿(河北),
香蒿 (河北 陝西),
臭蒿 (河北、內蒙古),
米蒿 (內蒙古),棉蒿、
沙蒿 (山西),白毛蒿、灰毛蒿、毛濱蒿(吉林),
黃蒿 (內蒙古、黑龍江、吉林),
小白蒿 (陝西),迎春蒿、
黃毛蒿 (甘肅),白茵陳、白青蒿、毛毛蒿(四川),絨蒿(廣西),“阿各弄”、“伊麻乾一沙里爾日”、“雅曼一沙里爾日”(蒙語名),“亞布泉”(維吾爾語名),“阿仲”(四川西部藏語名),“察爾旺”(青海藏語名)
傳說
豬毛蒿與馬生菜,相傳遠古時候,太陽一共弟兄十個。他們住在東海的一棵大桑樹上。十兄弟中,只有小弟弟最老實,每天東出西落,給大地帶來光明和溫暖。人們讚頌小弟,使老大到老九都紅了眼,於是一齊出來烘烤大地,使得土地龜裂,草木枯焦。天帝憐憫,賜給后羿彤弓丹矢,讓他為民除害。后羿彎弓搭箭,一連射下了七個太陽。老八、老九慌忙躲在大蔥和豬毛蒿下逃得性命。后羿射下太陽後,
趾高氣揚 ,自認為是蓋世英雄,整天沉湎酒色,喝醉了就射星星,如果把星星射得七零八落,拖著長長尾巴裁下來,人們看到的掃帚星就是被射碎的星星。其他星星也嚇得躲起來。后羿發狠道,要把那一顆太陽也射下來,讓天地變成一片混沌。其妻嫦娥和其徒第逢蒙撲上去拉住弓稍,箭頭東南,咔嚓一聲射折了東南天柱,東南地陷了,洪水從西北
滾滾而來 ,嫦娥見后羿這樣不可理喻,吞了后羿從西王母那裡討來準備自己服用的“不死藥”飛上了月宮,后羿大怒,彎弓搭箭又對準了月亮,逢蒙見師父要射殺
師娘 ,咬下一箭射穿了后羿的胸膛後,也一頭撞死在地上。
后羿死後,躲起來的兩個太陽見沒人能奈何它們了,就再度出來逞起了威風,把無窮的大火傾向大地。可憐的老百姓又遭難了。這時候,又出了一位大英雄名叫夸父。夸父決心找太陽講理,理喻它們不要張狂。太陽老八、老九自知理虧,一面倉惶西逃,一面放出更大的熱量阻止夸父的追趕。夸父揮汗如雨,口渴難耐,俯下身來,幾口吸乾了黃河和渭河水,加快腳步繼續追趕,眼看就要追上了,老八、老九放出毒焰,燒焦了夸父的頭髮、眉毛、鬍子、衣服、飄落了個精光。最後,他的汗毛眼一個個冒出煙來,夸父想找點水潤潤喉嚨再去和它們說理,背轉身向雲夢大澤走去。可嘆一世英雄沒走到目的地就仆倒在地,再也沒有爬起來。他丟棄的手杖化作一片桃林。也有人說那碩大的水密桃是夸父的心血變的。願望後人不再象他那樣遭受難耐的口渴。(桃、古籍作鄧,據說河南鄧州即以此而得名)。
夸父死了。兩個太陽再沒有什麼顧忌了,依舊出來肆虐。整天就象釘在天中一樣,肆意燒烤大地。小民的災難逼得二郎神
冥思苦想 制服太陽的辦法。他想,太陽的本領就是放熱嗎?我可以施展變化的神通讓烈火不能侵身。我雖然沒有后羿射它下來的本領,但我能搬得動大山,能把它壓在山下,使它們永世不能害人……二郎神顯出法象,用一根萬丈長的鐵扁擔,挑起太行、王屋兩座大山,邁開虎步向兩個作孽的太陽走去。老八、老九兩個太陽嚇得膽顫心驚,慌忙滾下天空逃走。老八、老九和老小最要好,知道二郎的執著精神,自知凶多吉少,慌忙中告訴老小一定記住大蔥和豬毛蒿的救命之恩,如果我哥倆有散失,你要好之為之,善待自己,替我們回報大蔥和豬毛蒿。說完就跑。二郎神哪裡肯放,緊追不捨。追呀追呀,追了十萬八千里,到了沁水邊上不見了太陽的蹤影。二郎神定睛一看,見河邊的草木都焦了,石頭也被
燒成 了紅色,知道兩個孽獐就躲在這裡。仰天一聲長笑,兩手一壓扁擔稍,穩穩地把兩座山壓到太陽頭上,兩個太陽痛苦地掙扎,壓碎的身體變成火星、火塊四處飛散,兩座大山的子子孫孫哪敢怠慢,
欠身 將太陽老八、老九身體碎片座在屁股地下。
太行山槽溝口的崖壁上有個兩丈多深的石孔,傳說,它就是二郎神擔山的扁擔眼,而往西一百二十里王屋山上恰恰也有一眼扁擔孔和它遙遙相對。太行山、王屋山之所以煤鐵藏量豐富,就是因為當年山下壓有大量燒焦的草木和燒紅的石頭。太行山下賀坡溫泉的水溫達攝氏92度,就是那被壓太陽散出的餘熱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