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湖亞相是指位於洪水岸線與枯水岸線之間,即水深減小到波浪發生破碎形成激浪,其沖流和退流對湖岸進行反覆沖洗的地帶。
濱湖相帶是湖泊沉積物堆積的重要地帶,沉積物的組分和分布受湖岸地形、水況、盛行風情(速度、風向等)以及湖流的影響。沉積類型非常複雜,卞要沉積物有礫、砂、泥和泥炭。礫質沉積一般發育在陡峭的基岩湖岸,礫石來自裸露的基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濱湖亞相
- 外文名:Binhu subfacies
- 釋義:洪水岸線與枯水岸線之間
- 學科:沉積學
- 沉積成分:石英、長石等
- 地震顯示:外形呈楔狀
形成過程,沉積成分,地震顯示,垂向沉積序列,
形成過程
濱湖亞相位於洪水岸線與枯水岸線之間,即水深減小到波浪發生破碎形成激浪,其沖流和退流對湖岸進行反覆沖洗的地帶。其寬度決定於洪水位與枯水位的水位差和濱湖湖岸坡度,陡岸和小水位差的濱湖相帶很窄,只有幾米,而緩岸和高水位差的濱湖相頻寬度可達數公里。
濱湖相帶是湖泊沉積物堆積的重要地帶,沉積物的組分和分布受湖岸地形、水況、盛行風情(速度、風向等)以及湖流的影響。沉積類型非常複雜,卞要沉積物有礫、砂、泥和泥炭。礫質沉積一般發育在陡峭的基岩湖岸,礫石來自裸露的基岩。由於湖岸基岩遭受長期風化剝蝕及風浪的衝擊而剝落、崩塌,就地堆積在岸邊,在波浪、湖流的反覆簸選下可形成磨圓程度和分選性非常好的礫石灘,在地層中常呈透鏡狀層出現。礫石呈疊瓦狀排列,扁平礫石最大扁平面向湖傾斜,其長軸多平行岸線分布。砂質沉積是濱湖相帶中發育最廣泛的沉積物,它們卞要都是在訊期被河流帶到湖中,又被波浪和湖流搬運到濱湖帶堆積下來的產物。
沉積成分
由於經過河流的長距離搬運,又經過湖浪的反覆沖刷,一般都具有較高的成熟度,分選、磨圓都比較好。主要成分為石英、長石等,也混有一些重礦物。沉積構造主要是各種類型的水流交錯層理和波痕。濱湖砂常形成厚度較大的灘壩圍繞在湖泊外圍。砂體的寬度及粒度變化與盛行風情的強度和風向有關。在迎風岸波能較大,砂體寬度大,粒度較粗,分選性高;在背風岸發育程度相對要差一些。濱湖砂質沉積中化石較稀少,可有植物碎屑、魚的骨片、介殼碎屑等,有時可見雙殼類介殼灘。在細砂及粉砂層中常見潛穴。泥質沉積和泥炭沉積物卞要分布在平緩的背風湖岸和低洼的濕地沼澤地帶,沉積為富含有機質的泥和泥炭層,其中常夾有薄的粉砂層。泥質層具水平層理,粉砂層具小型沙紋交錯層理。有的湖泊泥炭沼澤極為發育,尤其是在湖泊演化的晚期階段,整個湖泊可完全被沼澤化,所以濱湖相帶又是重要的聚煤環境。
從濱湖的沉積物類型而言,可以說是湖泊沉積中最為豐富的。就粒度而言,濱湖可出現礫沙灘、沙灘和泥灘(泥沼坪);通常濱湖陡岸為礫,緩岸為砂,灣者為泥。然而,濱湖相帶是周期性暴露環境,在枯水期由於許多地方出露在水面之上,常保留許多泥裂、雨痕、脊椎動物的足跡等暴露構造。因此,各種暴露構造的出現及沼澤夾層就成為濱湖沉積相帶區別於其他相類型的重要標誌。
地震顯示
濱淺湖亞相以砂泥頻繁互層為特色,砂泥分異較好,成層性明顯,但岩性和厚度的側向變化快,連續性較差,各處砂體發育狀況不一樣,因而測井曲線和地震相的特點變化也很大。一般來說,地震相的外形呈楔狀,近岸帶頂部有削蝕和頂超的表現,底部為下超或上超,由連續性差中等和中弱振幅的發散同相軸組成,向斜坡近緣方向同相軸非系統性側向終止,向湖心方向頻率增加,相位增多。在砂體不太發育的濱淺湖地帶,可能呈連續性較好的、振幅中等、平坦但局部有波浪起伏的席狀反射。砂體特別發育處表現為中強振幅、低頻、連續至斷續、反射明顯、零星至無反射等不同現象,視砂體類型和規模而定。
垂向沉積序列
沉積物的垂向層序複雜多變,其主要取決於區域構造活動、氣候和物源等多種因素。我國中、新生代含油氣湖盆存在單旋迴和多旋迴兩種不同的盆地充填序列。具單一旋迴序列的湖泊,深陷擴張期只有一次,因此生油層也只有一個最好的發育階段。我國東北地區的中生代斷陷湖盆,如海拉爾盆地、開魯盆地、鐵嶺昌圖盆地及彰武黑山盆地等皆表現為單旋迴的特點。海拉爾盆地烏爾遜凹陷垂向層序從下而上表現出紅黑紅,粗細粗,湖泊水體淺深淺的特點,代表了一個完整的構造旋迴。南襄盆地的泌陽凹陷同樣表現為一個單一沉積的特徵旋迴。
多旋迴湖泊充填沉積層序亦多見於我國中、新生代含油氣湖盆中,表現為垂向上發育過多次深陷擴張期,有多套生油層。如松遼盆地的青一段和嫩一段沉積時期為湖盆深陷擴張期,形成了良好的生油岩,有機碳含量高達1.5%-2.4%,可溶有機質含量達(0. 3%一0.5%)。生油母質為I類乾酪根,H/C原子比高達1. 70一1. 98。多旋迴充填沉積可形成眾多的砂體類型和多層含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