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城歷史與文化概要》是由2023年3月吉林大學出版社的圖書,作者是陳春雲、劉全樹、張玉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濰城歷史與文化概要
- 作者:陳春雲、劉全樹、張玉秀
- 出版時間:2023年3月
- 出版社:吉林大學出版社
- 出版地:長春
- ISBN:9787576815726
- 定價:78 元
《濰城歷史與文化概要》是由2023年3月吉林大學出版社的圖書,作者是陳春雲、劉全樹、張玉秀。
《濰城歷史與文化概要》是由2023年3月吉林大學出版社的圖書,作者是陳春雲、劉全樹、張玉秀。內容簡介本書研究的重點是作者家鄉的歷史與優秀的文化遺產,通過蒐集、整理、甄別、研究,篩選其最主要內容,使之在普及歷史、傳承文明、...
濰城區前身是濰坊市(縣級),古濰縣、古濰州治所皆設於濰城,是世界風箏都、中國畫都——濰坊的中心區之一。濰城區歷史悠久,是東夷古文化發祥地,素稱“東萊首邑”,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有兩千多年建城史,境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十笏園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萬印樓、城隍廟、郭味渠故居“疏園”。2022年...
《濰坊歷史文化遺存概覽》是2012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任懷國、 李秀英。內容簡介 本書是系統反映濰坊歷史文化遺存概況的資料性工具書。時間斷限,上起新石器時代距今約8000年的後李文化,下訖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個別方面根據需要適當做出上溯或下延的調整)。收錄項目的統計數據截止日期為...
《濰坊文化志》是王振民,楊金禮,陳繼剛,王天武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濰坊市文化事業發展的歷史與現狀。包括戲劇、文學創作、音樂、舞蹈、美術、電影等。作品目錄 概 述 第一章 大事記 第二章 機 構 第一節 市級文化行政管理機構 第二節 縣市區文化局 一、濰城區文化局 二、寒亭區文化局 三、...
神農茶文化博物館由李志松、林秀麗夫婦捐獻設立,通過 不同歷史時期的館藏茶文化用品展示,向廣大社會群體介紹茶文化的歷史發展,普及茶文化知識,引領區域茶文化發展;並 開展各類文化活動,積極引導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 揚民族文化,增強國民文化自信。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濰坊市濰城區玉蘭花園一期2號商業樓304商鋪。
濰坊市濰城區文化和旅遊局 濰坊市濰城區文化和旅遊局,是濰坊市濰城區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機構簡介 濰坊市濰城區文化和旅遊局,是濰坊市濰城區人民政府工作部門。
濰城區文化底蘊深厚,自古以來就有崇學尚文的良好傳統,作為承載厚重歷史、領略文化內涵的重要區域,文化世家綿延不絕,人才輩出。濰城區委、區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文學事業發展,採取多種措施、搭建多種平台,加強文藝創作的引導、扶持,文學事業有了長足發展。濰城區作協的成立,對於濰城區文學藝術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
王偉利,男,漢族,1973年12月,中共黨員,大學。現任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一級主任科員。人物履歷 現任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一級主任科員。工作分工 主持區文化和旅遊局全面工作,負責黨的建設及黨風廉政、意識形態...
歷史沿革 十笏園位於濰坊市濰城區胡家牌坊街,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原為明嘉靖年間刑部侍郎胡邦佐的故宅,後經丁善寶於光緒十一年(1885)改建為內宅花園。十笏園古建築群由十笏園、古代民居、關侯廟和孔相祠組成,總占地面積10400平方米,1988年被國務院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如果從園中的主體建築—硯香樓的...
濰坊風箏是山東濰坊傳統手工藝珍品,民間傳統節日文化習俗,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現在世界上70%以上的風箏都是出口自濰坊。濰坊古稱濰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傳統手工業發達,文化積澱深厚。濰水文化既是齊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有自己的特色,早在明清兩代就以“二百支紅爐、三千砸銅匠、九千繡花女、十萬織布機...
車站地址 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和平路1號 目錄 1歷史沿革 2交通區位 3建築規模 ▪建築設計 ▪整體布局 4站台線路 5運營情況 ▪票務服務 ▪設備設施 6交通換乘 7價值意義 歷史沿革 播報 編輯 濰縣站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濰縣站始建 [11]。6月1日,膠濟鐵路濰縣段通車,濰縣站建成 [10]。 濰坊站...
《西泉印存》內容為篆刻學又稱為印學,它是書法與雕刻相結合的一門藝術;與書法繪畫一樣,它也是東方的一門古老而獨特的藝術。濰城作為古濰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篆刻藝術史上有著光輝燦爛的一頁。為進一步繼承濰城篆刻藝術精華,使這門藝術繁榮光大,現就有關濰城篆刻歷史與現狀作如下探討。內容簡介 《...
歷史淵源 朝天鍋起源於清代中期,產生於濰縣大集之上。濰縣大集乃山東第一大集,號稱有“十萬之眾”,人多吃飯就成了問題,朝天鍋應運而生。最早的名字叫雜碎鍋子,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大部分還叫雜碎鍋子。據《濰城政協文史資料》第三輯上介紹:“設於集市,露天支鍋,圍一秫秸箔,名朝天鍋。”以鍋台為桌,食者圍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