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客戶
全市農信共創評信用村2278個,擁有信用戶63萬戶;支持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79家,加盟社員2146人;組建小企業聯盟40個,加盟中小企業1390家;組建專業市場商戶信用聯盟45個,加盟商戶8600個;擁有基本賬戶(客戶)16877個。
信貸產品
市聯社經過近些年的整合完善和流程再造,自主創新並推行了“五大系列”26種信貸產品。
信貸資產結構
農戶類貸款137億元,占比34%;抵押類貸款132億元,占比70.6%(剔除農戶貸款和貼現);債券票據類資產177.5億元,占比21.7%。
發展規模
大力實施支農行銷網路建設
在支持“三農”發展的同時實現了自身的健康發展。市聯社成立以來,堅定不移地遵循服務“三農”市場定位,自2000年開始,在全省農信系統率先組織開展了“一查雙推”(調查農戶貸款需求、推行貸款證、推行貸款上櫃檯)工作。在努力擴大農村金融服務覆蓋面的實踐中,針對農信資金成本高、人力資源不足、信息渠道不暢等問題,我們於2001年開始在全市構建“支農協理員—客戶經理—信用社—聯社”四位一體的支農行銷網路建設,運用社會力量完成對社會的服務,初步建立起了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同時,將這項工作作為全市農信系統中長期發展規劃的“三大戰略”之首,並配套組織支持“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促進農業標準化、產業化發展,實現了千家萬戶分散生產同大市場的對接。
為更好更快地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市聯社在壽光市三元朱村試點創立了“金惠農”信用互助協會,推出鄉村“2+1”貸款,目前試點逐步擴大,支農行銷網路建設邁向新的層次。通過近8年的實踐,已初步形成了一套流程完善、系統規範的信貸支農模式。這一模式的推廣促使全市農信業務發展更加迅速,不良貸款盤活更加有利,社會形象進一步提高,還出乎意料地發生了以經濟手段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和農村穩定的社會效果,激發了廣大農民潛在的傳統美德和文明底蘊,在某種程度和一定範圍引發或演化為農村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一場變革。這一現象曾引起新華社、央視焦點訪談的關注,並於2002年、2003年、2004年先後作了延伸報導。到2007年末,全市已評定信用戶63萬戶,占全市農戶的37%,所有涉農網點全部實現了貸款上櫃檯,40%以上的農戶得到信用社的資金支持。其中主打信貸產品“農戶信用評定貸款”餘額82億元,占比26.5%,到期貸款收回率99.7%,預期損失率0.76%。在支持“三農”發展的同時,濰坊農信自身也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成果。
信貸業務實施“產品線”管理,自主創新“五大系列”26種信貸產品。市聯社將現代銀行科學的管理理念同濰坊的實際相結合,密切關注市場需求,創新業務產品,實施“產品線”管理。目前,我們在全省農信範圍率先創新規範全市信貸業務為“五大系列”
26種產品
(1)“金惠農”貸款系列的農戶信用評定貸款,鄉村2+1貸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出國勞務個人貸款,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生源地助學貸款,“家電下鄉”消費貸款;
(2)“自由薪生活”個人商務貸款系列的個體工商戶聯戶聯保貸款,個人生產經營“一抵通”貸款,專業市場業戶貸款,城區居民“一戶多保”貸款;
(3)“金助力”中小型企業貸款系列的循環信貸業務,保兌倉業務,倉單(庫存貨品)質押貸款,銀行承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貼現,小企業“一抵通”貸款,小微企業“一保通”貸款,小企業浮動授信貸款,第三方監管動產質押貸款;
(4)“聯盟金生”信用聯盟系列的專業市場商戶信用聯盟貸款,中、小企業信用聯盟貸款;
(5)“新生活運動”消費貸款系列的個人住房消費貸款,汽車消費貸款,同名轉按揭貸款,個人消費“一抵通”貸款。
以上五大系列26種產品已逐漸成為濰坊農信獨具特色的信貸品牌。
啟動全面風險管理,推動經營方式的轉變
強化資本對風險和效益的約束,實施經風險調整的經營利潤考核。按照“避免短期行為,使經營更加真實,更加穩健,講求質量,著眼長期發展”的總體要求,根據當前濰坊農信風險管理水平等因素,分步驟逐步達到新資本協定確定的經風險調整後的經濟資本回報率考核模式。2007年試行經風險調整的經營利潤考核。在考核經營利潤時,增加資產預期損失、新增貸款損失容忍度、流動性風險、貸款集中風險和違規操作風險等調整因素,並根據各調整項對經營利潤的貢獻度設定相應的調整係數,對經營利潤進行風險調整。今年開始實行經風險調整後的經營利潤考核新體系,並配套實施質量管理評級考核。同時,實施不良貸款風險防控體系,建立貸款行銷管理、風險監測控制和不良貸款責任追究“三位一體”的貸款風險控制流程。
實施會計內控管理風險評價。為解決有章不循、違規操作、屢查屢犯等操作性風險問題,我們按照現代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有關要求,創新會計內控檢查方式,全面實施了會計內控管理風險評價。評價內容12大類40個項目164條,基本覆蓋會計、出納、現金、聯行、重要空白憑證等內部業務的各個流程和環節。從2005年末至2007年末總計進行了四次,從評價結果看,成效顯著,第四次評價賬務處理差錯率0.13‰,較第一次評價下降0.04‰;第一次評價5個B級、7個C級單位,第四次評價上升為6家A級,6家B級。會計內控等操作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目前,我們又對計算機內控管理、信貸內控管理進行系統的評價工作,並將評價結果作為操作風險納入考核利潤的調整。
最佳化資產結構,初步實現資產多元化
為約束控制信貸資產迅速擴張可能形成的流動性風險,切實增強掌控風險的能力,從2004年開始,我們將最佳化資產結構,實現資產多元化作為戰略重點。在有效滿足“三農”資金需求的前提下,確定了逐年提高抵、質押貸款占比和債券(票據)類資產占比的工作目標。經過近三年的努力,初步實現了資產由高風險向低風險的轉變,結構由信貸資產向信貸、債券、票據、同業等多元化資產的轉變,收入由存、貸利差收入為主向金融機構往來收入、投資收益、中間業務收入等的多渠道轉變。到2007年末,全市農村信用社抵質押貸款餘額117億元,若剔除貼現、農戶貸款外,抵質押貸款占比65.6%,票據債券類流動性資產餘額133.7億元,占總資產的31.2%,非貸款類利息收入實現17億元,占總收入的37.7%。連續兩年被人總行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評為50強,連續四年被評為全國銀行間市場優秀交易成員、交易100強。2006年,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交割總量排名全國農信系統第1位。
實施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創新,建立長效激勵約束機制。針對長期制約信用社發展的人員素質偏低、年齡結構偏大、人員進出口渠道不暢等問題,我們積極探索實施深化用工、分配、考核制度創新,在省聯社的支持下,我們在全省率先試點並推廣了員工內部退養、檔案託管、內部替換、協定解除勞動契約等方式解決了人員退出和補充渠道。到2008年4月末,內退員工1169人,清理業務崗位臨時工115人,協定離崗291人,內部替換21人,公開招聘大學生檔案託管人員1021名,全部充實到業務一線。員工的知識結構、年齡結構、隊伍素質和整體風貌明顯好轉。
實施“遠期獎勵計畫”。在管理實踐中,市聯社針對員工道德風險、違規違紀等一些多年的困惑問題,從培育員工團隊精神和樹立正確價值觀入手,自2006年開始探索實施“遠期獎勵計畫”,從每個年度的工資分配中提取20-30%作為遠期獎勵基金,持續到內退或退休,若工作期間有違規違紀行為,即按照處分的等級確定取消獎勵兌現的比例,以示懲罰。這一機制體現了以人為本,激勵和約束結合,乾好了能獲得足夠的利益,違法違規受了處分就將付出非常高昂的代價。對提高隊伍素質、規範員工行為、抑制各類經濟案子和責任事故,促進健康發展方向起到了重要的長效作用。
市聯社成立以來,業務規模穩健擴張,運行質量顯著提高,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資產狀況和財務狀況顯著好轉。目前全市農村信用社已初步呈現出心齊、風正、氣順、勁足的良好發展氛圍。濰坊市聯社先後被人總行、省政府、省聯社等評為“全國支農先進單位”、“全省農村信用社扭虧增盈先進集體”、“山東省服務業先進單位”、“山東省金融創新獎”、“全省農信系統綜合考核一等獎”、“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突出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