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規模
浙江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首期註冊資本10500萬元,資產總額3949億元,它是由浙江省轄內81個縣(市、區)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和農村信用聯社入股組建,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地方性金融機構。 浙江省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章猛進副省長說:“農村信用社的改革已不是一個單純的金融問題,而是關乎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大局的重要政治問題,成立後的省聯社是經省政府授權管理農村信用社的一個省級管理機構,同時又是一個提供多種金融服務的省級金融機構,肩負著對浙江省農村信用社管理、指導、協調和服務的職能。”
歷史沿革
浙江省農村信用社是從1952年開始發展起來的,在近60年艱難曲折發展過程中,始終立足農村,以服務“三農”為宗旨,在促進全省農業發展、農村繁榮和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96年7月全國
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後,根據《國務院關於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與
中國農業銀行全面脫離了行政隸屬關係,並組建了浙江省農村金融體制改革領導小組。1996年到2003年進入健康發展期,並於1999年11月組建了浙江省信用合作協會。2004年4月18日,浙江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以下簡稱浙江省農信聯社)正式掛牌成立,全省農村
合作金融事業揭開了發展史上新的一頁,迎來了改革發展的春天。
浙江省農信聯社是浙江省政府授權管理、指導、協調、服務全省81家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包括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聯社)的省級管理機構,同時也是具有一定經營功能的省級金融機構。自成立後,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地方黨委、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浙江省農信聯社帶領全省農村合作金融系統廣大幹部員工,深化改革,強化管理,加快發展,積極推動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力促進了地方經濟特別是農村經濟的發展。
發展歷程
現狀
2004年,按照國務院《關於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方案》要求,浙江省委、省政府對全省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進行了改革,於2004年4月18日組建了浙江省農信聯社。全省農村信用社在省內真正有了自己的總部。同時,積極推進農村信用社產權制度改革,到2010年6月末,組建成立42家農村合作銀行和39家農村信用聯社。深化改革,為全省農村合作金融系統全面、健康、快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0年6月末,各項存款餘額達7427.96億元,比改革前(2003年末,下同)增加5028.34億元,增幅209.55%;各項貸款餘額達5249.34億元,比改革前增加3446.47億元,增幅191.17%;不良貸款率為1.66%;2004年-2009年共實現稅前利潤407.89億元。
2004年至2010年以來,浙江省農信聯社帶領全省農信系統81家成員行社、近4千家網點、4萬餘員工,傳承浙江農信悠久歷史文化,承載壯大浙江地方金融產業光榮夢想,堅持與“三農”和中小企業共成長的經營理念,在積極支持浙江經濟社會前進發展的同時,自身業績取得了長足進步。到2010年10月底,存貸款規模分別達7673億元和5497億元,經營效益居全國農信社前列。
歷經不懈的辛勤耕耘,秉承共同成長的理念,六年多來,全省農村合作金融系統在促進地方經濟特別是“三農”經濟發展的同時,自身也收穫了累累碩果。已成為我省服務覆蓋面最廣、機構數量最多、服務“三農”和中小企業最專注的地方性金融機構,營業網點遍布省內縣(市、區)、鄉鎮和較大的村,存貸款規模分別居全省銀行業第一和第二,資產質量和經營效益均居全國各省區農村合作金融系統第一,經營管理水平明顯提高,風險防範能力顯著增強,正逐步向現代農村金融機構邁進。
春風鼓帆再遠航,齊心協力鑄輝煌。面對新的戰略機遇和挑戰,浙江省農信聯社將與全省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一道,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實踐“一條道路、兩場革命”(走做強做優之路,推進“戰略轉型革命”和“科技信息革命”)戰略思想,始終不渝地服務於“三農”和中小企業,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新的貢獻!
發展
2004年4月18日,浙江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以下簡稱省農信聯社)成立。省政府領導參加了揭牌儀式。省政府一些廳局一把手,許多金融機構的主要負責人也都參加了這一儀式。會後,省政府領導與省農信聯社班子成員朱范予、姚世新、馮儉青、周才康集體合影,定下了歷史的一格。如此高規格的揭牌儀式,吸引了人們的眼球,引起了人們的好奇,浙江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這個名稱比較拗口的單位,究竟是何方神聖?浙江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根據省政府授權,管理、指導、協調、服務浙江省轄內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根據有關法律性檔案,這個單位的工作內容、職責範圍是這么界定的。省農信聯社的成立,讓人們開始將全省的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作為一個聯合體??浙江省農村信用社來考慮、來審視,人們這才發現,在我們浙江省本土,還活躍著一個已經歷了50年歲月、50年耕耘、50年磨礪,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創造了50年輝煌、從浙江農村沃土中成長起來的金融巨子??浙江省農村信用社。浙江省農村信用社從1954年普設至今已歷時50個春秋。50年來,我省農村信用社認真貫徹黨的經濟、金融方針政策,在各級地方黨委、政府、人民銀行、銀監系統、行業管理部門等的領導、管理下,始終堅持以支持“三農”為己任,牢固樹立為農服務的宗旨,集中信貸資金,優先支持農、林、牧、副、漁各業發展,支持個體工商戶、個私企業、鄉鎮企業發展,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效。與此同時,經過50年歲月的艱苦磨礪,農村信用社也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發展成為
農村金融的一大片天,形成了農村經濟快速穩健發展與農村信用社健康發展的良性循環。建社50年來,共累計發放各類貸款達19672.36億元,其中:農業貸款達3619.11億元。到2003年末,全省農村信用社各項存款2400億元,占全省金融系統的16.26%,各項貸款1803億元,占全省金融系統的15.01%,存、貸款餘額占全國農村信用社系統10%。存、貸款總量在全省金融系統和全國農村信用社系統中均列第二位。農村信用社的農業貸款和鄉鎮企業貸款,分別占全省金融系統總量的96%和81%,已成為我省農村金融的主力軍。50年來我省農村信用社的改革發展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建立與普設
我省農村信用社始建於1952年10月,普設於1954年。1954年4月浙江省委根據中央關於積極發展信用合作和華東局關於直接建立信用合作社的指示,發出了《關於開展農村信用合作的指示》,在上半年試點的基礎上,下半年全面推開。到1954年年底,全省信用社發展到4565個,全省78.5%的鄉成立了信用合作社或信用部,有40個縣(市)鄉鄉建立了信用合作社,實現了信用合作機構普遍化。經過兩年的整頓、鞏固和合併,到1956年底信用社數為2569個,實現了鄉鄉有社。信用合作社的建立,幫助農民解決了生產、生活上的資金困難,對
農業生產合作社發放貸款,幫助生產合作社解決生產資金需要,促進了生產互助合作的鞏固和發展,打擊了農村高利貸活動,社會主義農村借貸陣地不斷擴大,成為國家銀行的有力助手。
“三性”的改革
全省農村信用社建立後的前30年中,信用社的體制經歷了從農村信用社-信用分部-恢覆信用社的過程。管理主體也從銀行管理-人民公社管理-貧下中農管理-銀行管理,經過了四個階段。農村信用社相當一個時期成為既是集體金融組織,又是國家銀行在農村的金融機構的諸多變更。直至1983年中央1號檔案關於農村信用社應恢復“三性”堅持合作金融組織的性質的指示下達後,才最終給信用社的性質作了定論。1983年至1987年,根據中央《關於當前農村經濟政策的若干問題》指出的“信用社應堅持合作金融組織性質”和省委、省政府批轉省農業銀行《關於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試點意見的報告》精神,以恢復“三性”為主要內容,對信用社管理體制改革進行了試點。通過清股擴股,擴大社員入股面,進一步體現合作金融組織的民眾性;改革勞動用工制度,改固定工制為契約制,改信用社正副主任任命制為選舉制,民主選舉社員代表,召開社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理事會、監事會成員,建立和健全各項民主管理制度,加強管理上的民主性;拓展信貸服務範圍,增設服務網點,推行貸款契約制,下放貸款審批許可權,執行貸款浮動利率政策,針對服務對象和服務宗旨,努力探索業務經營上的靈活性。在恢復“三性”改革中,農村信用社還建立了責權利相結合的經營責任制和崗位責任制及聯獎承包責任制等制度,調動了幹部職工改善管理、用活資金、增收節支、提高效益的積極性,逐步增強了農村信用社的經營自主權,改變了農村信用社“既是”、“又是”的管理體制,促進了業務的發展,也使信用社更貼近三農了。
組建縣聯社
根據國務院《關於改革信用社管理體制》精神和農總行的具體部署,在1983年
富陽縣恢復“三性”試點基礎上,又率先進行了組建縣聯社的試點,並於1984年9月完成了改革試點,成立了全省首家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簡稱縣聯社)。為進一步探索縣聯社在農業銀行領導下,直接管理、指導、服務、監督基層信用社,在之後的兩年中,又選擇了不同地區、不同經濟類型的10個聯社進行擴大試點。通過組織機構到位、人員到位、職能到位、責任到位等方面的探索,使試點聯社在管理和服務信用社中初步發揮了作用,也為縣聯社的普設積累了經驗。1987年至1992年,根據我省實際,繼續堅持“積極、穩妥、求實”的建社指導思想,以普設農村信用社縣(市)聯社為重點,建立由縣聯社統一管理基層信用社,農業銀行通過縣聯社領導農村信用社的領導管理體制,分期分批全面展開了縣聯社的組建工作。到1993年底,全省擬組建的79個縣級聯社中,除2個屬新分設的區域外,都完成了縣聯社的組建工作,實施了對基層信用社人、財、物的統一管理,並配備專職常務副主任主持聯社日常工作(主任由行長兼任),初步理順了行社關係。在此期間,我省
鄞縣和紹興縣還進行了行社“脫鉤”試點,
蕭山聯社進行了“行政掛靠地方、行業管理上掛市農行”的半脫鉤試點。同時,縣聯社以基層信用社入股的形式,先後建立了聯社營業部,辦理公眾存、貸業務和內外的各項往來結算業務,逐步使縣聯社從管理服務型向管理經營型轉變,較好地實施了“管理、指導、協調、服務”的聯社辦社宗旨,完善了由縣聯社統一管理基層社的管理體制。1992年,我省農村信用社在完善自我管理、自我發展中,又率先在全省金融系統中實施了
資產負債比例管理,使我省農村信用社組織存款的積極性和資金運用率明顯提高,使農村信用社的業務發展和經營狀況得到了明顯改觀。為全面、系統推行並完善對農村信用社統一管理的體制,堅持和維護農村信用社的經營自主權和合法權益,加強對農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導、協調和服務,1988年聯社普設後,對人、財、物實行了統一管理,把原來分散在省、市、縣農行各部門的信用社管理職能分別轉到省、市、農行信用合作部門和縣聯社,各級農行除在政策上、巨觀上加強領導外,信用社日常事務由信用合作部門和縣聯社統一管理。隨著縣聯社的普設和統一管理體制的實施,資產負債比例管理辦法的推行,我省農村信用社的業務得到快速發展:存款1992年至1994年連續3年、貸款1992年到1996年連續5年增量居全省各金融機構第一位,其中1994年,存款總量躍居全省第一位。為加強聯社建設,提高聯社的領導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1995年進行了以配備聯社專職主任,進一步加強聯社建設為主要內容的深化農村信用改革的試點,選擇了9個基礎較好,管理能力較強的經營管理型聯社進行了配備聯社專職主任試點,實施農村信用社與縣(市)農行脫鉤,專職主任聯社上掛市(地)農行領導管理。聯社專職主任的配備,對加強聯社建設,提高聯社領導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為自主管理農村信用社的人、財、物起到了較好的作用,也為後來的行社脫鉤奠定了基礎,為維護農村信用社的合法權益作了前期的組織準備。
協會建立
1996年7月全國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後,我省根據《國務院關於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和《農村信用社與中國農業銀行脫離行政隸屬關係實施方案》的精神,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建立了浙江省農村金融體制改革領導小組,並設立了由省人民銀行分管副行長兼任辦公室主任、省信用合作管理部門負責人為專職副主任的辦公室(簡稱省農金改辦);結合浙江實際,制定了改革的實施方案和具體的操作計畫;加強縣(市)聯社領導班子建設,配齊聯社專職主任,以加強縣聯社對信用社改革的領導。經過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紮實工作,1996年11月我省農村信用社與中國農業銀行脫離行政隸屬關係,工作在穩定的秩序中順利完成。行社脫鉤後,主要通過由人民銀行領導下的“農金改辦”和1997年7月成立的省分行農金處,具體承擔對農村信用社的管理職能。1999年8月,根據人民銀行總行《關於開展省級信用合作協會試點工作的通知》精神,在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的領導下,組織開展成立浙江省信用合作協會的各項籌備工作:建立籌備領導小組,制訂籌建方案,召開發起人會議,草擬協會章程,推薦會員代表;按申報程式,分別報經人民銀行上海分行、總行和省民政廳批准;召開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通過了《章程》,選舉產生了協會第一屆理事、常務理事、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11月26日浙江省信用合作協會正式成立。協會在任的4年多時間中,較好地行使了對全省農村信用社的指導、管理、協調和服務職能。在上下共同努力下,在人民銀行、銀監系統領導、監管下的全省農村信用社與其他商業銀行一樣,也進入了一個歷史性的快速、穩健發展期。2003年末比1999年末,全省農村信用社各項存款增加1312.1億元,增長121%,年遞增22%,人均存款增加326萬元,增長105.2%;各項貸款增加1000.8億元,增長124.8%,年遞增22.5%,人均貸款增加249萬元,增長108.7%;農業貸款占比達31.4%,提高17.8個百分點;不良貸款占比為8.56%,下降15.93個百分點;實際利潤232398萬元,增長594%。農村信用社對農村經濟的貢獻及社會地位、社會形象大大提高。
管理總部
浙江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在改革發展的浪潮中誕生
2003年8月我省被國務院確定為改革試點省。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根據《國務院關於印發深化
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方案的通知》精神,省政府成立了浙江省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在領導小組領導下,領導小組辦公室及各有關部門積極做好改革試點的各項準備工作,向國務院上報了《浙江省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和《浙江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組建方案》,12月27日省政府召開了全省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工作會議。至此,我省新一輪的農村信用社改革進入了全面實施階段。按照“國家巨觀調控、加強監管,省級政府依法管理、落實責任,信用社自我約束、自擔風險”的監督管理體制,省委、省政府研究決定,在省信用合作協會的基礎上組建省農信聯社。省農信聯社在省政府領導下,承擔對信用社的管理、指導、協調和服務職能。
自我省決定成立省農信聯社後,籌建工作嚴格按照規定程式有條不紊地經歷了以下階段:一是成立以省政府副秘書長為組長的省農信聯社籌建工作領導小組;二是研究制訂籌建方案;三是召開省農信聯社發起人會議,簽署發起人協定書,認購省農信聯社首期註冊資本的出資金額;四是上報籌建申請;五是研究制訂省農信聯社《章程》,起草創立大會其他各項文本,按有關程式推薦,確定班子候選人,籌備召開創立大會。經浙江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創立大會暨第一屆社員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理事會理事、理事長和省農信聯社主任、副主任,報經銀監會對省農信聯社高管人員任職資格審查批准。浙江省農信聯社於2004年4月18日正式掛牌成立。省農信聯社的組建,是我省農村信用社建社以來,真正實施“四自”管理體制的一次重大改革,使全省農村信用社在省內真正有了自己的總部,省農信聯社的成立是我省農村信用社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標誌著我省農村信用社將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全省農村信用社的改革正如火如荼,已全面開展組建農村合作銀行、一級法人和繼續規範縣聯社、信用社二級法人體制等各項深化信用社改革的工作。根據工作計畫,今年年內要求對擬組建的25家農村合作銀行確保10家、爭取15家掛牌;42家統一法人聯社和13家二級法人聯社要全部完成改革和規範工作任務。蕭山、
南潯兩家農村合作銀行已於2004年8月26日正式開業,7家農村合作銀行已獲
中國銀監會批准籌建,3家統一法人聯社已獲批正籌備開業,二級法人規範工作已進入全面驗收階段。截至2004年9月末,全省農村信用社各項存款餘額264938億元,各項貸款餘額1980.32億元,其中農業貸款餘額674.24億元,不良貸款比例為5.93%。改革中浙江省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浙江省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燦爛輝煌!
企業文化
浙江農信系統標誌由圖案和“浙江農信”組成。圖案由傳統古錢幣演化而來。中間既是草書“之”字的寫意,又是之江的象形,有明顯的浙江區域特性;同時還暗含阿拉伯數字“3”,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中“三生萬物”的概念。圖案中的綠色象徵大地、農業、自然,藍色象徵藍天、現代、科技,體現出服務“三農”的理念,又表露出強化核心競爭力的決心。
“浙江農信”,核心要義有三。第一,基石是“浙江”;第二,根在“農”字;第三,本為“信”字。
由圖案和“浙江農信”組成的標誌整體,既象徵著保持全省81家行社的法人主體地位,又寓意著將全省81家法人行社凝聚成為主導地方金融力量的大系統。成立60周年
2012年,浙江農村信用社60歲了。60年來,浙江農村信用社始終立足“三農”,堅持支農支小,走出了一條具有浙江特色的發展路子,為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作出了積極貢獻,同時也實現了自身跨越式發展。
60年來,浙江農村信用社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綜合實力名列前茅。浙江省農信聯社下轄81家行社,其中農村信用聯社38家、農村合作銀行40家、農村商業銀行3家,設有營業網點4100多個,員工4.6萬餘人。
60年櫛風沐雨,浙江農村信用社已成為支持浙江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農村金融主力軍。截至2012年5月末,全省農村信用社各項存款餘額達9702億元,各項貸款餘額達6833億元,存貸款總量居全省銀行業第一位,全國農信社第二位,全省有三分之二縣級行社存貸款總量居當地銀行業首位;全省81家行社全面實現盈餘,綜合效益連續多年居全國農信社第一;2004年以來,累計交稅343億元,有56家行社納稅居當地排名前5強;不良貸款率為1.37%,達到國內外先進銀行標準,資產質量連續多年居全國農信社系統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