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濮縣
- 撤銷時間:1956
1952年11月24日,濮陽專員公署所轄的濮縣、范縣、觀城、朝城4個縣劃歸山東省聊城地區。同年12月1日,平原省撤銷,濮陽專區劃歸河南省領導。1954年6月,濮陽專區所轄的濮陽城關區、道口區分別劃歸濮陽縣、滑縣。同9月25日,濮陽專區...
濮縣是冀察戰區總司令部所在地。4月下旬,日軍調集第32、第35師團及騎兵第4旅團各一部,向濮縣附近戰區總司令部發動圍攻。冀察戰區集中所屬新8軍、第69軍在戰區總司令兼第39集團軍總司令高樹勛指揮下對日軍進行反圍攻作戰。,並...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山東省改劃為17個區,當時屬境內第十六區的縣有菏澤、定陶、濮縣;屬第十一區的縣有曹縣、單縣、成武;屬第二區的縣有巨野、鄆城、壽張、汶上;東明縣屬河北省第十七區。 自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夏至民國三十四...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華北行政區劃調整後,境域設平原省聊城專區,轄聊城、茌平、博平、陽穀、壽張、東阿、高唐、清平、堂邑、莘縣、冠縣等11個縣,朝城、觀城、濮縣、范縣等4個縣屬平原省濮陽專區,館陶、臨清2個縣和臨清市屬河北...
其代表地望即舊城鄉.濮縣舊址在今河南省濮陽市的范縣境 內,其代表地望為濮城鎮(濮陽縣境內還有一個小濮城村).濮城鎮在西北,舊城鄉在東南.其實古時的范縣、鄄城縣都屬於濮陽郡、東郡或濮州.古雷澤在濮城鎮與舊城鄉之間,...
鄄城縣位於山東省西南部,黃河南岸。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即有先民集居。史載“堯葬谷林”、“舜耕歷山”即在縣境。春秋為衛國鄄邑,西漢置鄄城縣,隋於鄄城置濮州, 1931年濮鄄分治,於濮縣河東地區復設鄄城縣。1990年設有6鎮、19...
河南濮縣(今河南省范縣濮城鎮一帶)屬衛地。春秋時期,周惠王十年(公元前667年),魯莊公會齊侯於城濮(在今河南省濮陽市范縣西南部)。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晉楚交戰,晉文公退避三舍,在城濮大敗楚軍。周定王五年...
當時大河由西來在此陡折向北,於轉彎處衝破南堤,潰水經濮縣(范縣濮城)、鄄城、鄆城、巨野南入大野澤(在巨野東北,現成平陸),又溢出奪泗水、淮河注入黃海。《史記·平淮書》記述這次災情是:“是時,山東(崤山以東)被河災,及歲...
第四展廳是強渡黃河,展示劉鄧大軍12萬人以孫口為中心,東起東阿西至濮縣300餘里,踏著黃河的滾滾波濤,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一舉突破上有飛機轟炸、岸有重兵把守的黃河天險。第五展廳為渡河戰役,展示劉鄧大軍渡河後,在廣闊的魯西南...
1956年,觀朝縣,濮縣同時撤銷,大部地區併入范縣。 1958年,莘縣撤銷,併入范縣,後復設。 1964年,為了泄洪之需要,壽張縣、范縣以金堤為界進行變動,范縣金堤以北的櫻桃園、古雲、古城、觀城、王莊集五個區劃歸莘縣,壽張縣撤銷建制,其金堤...
大業二年(606年),改鄆州為東平郡,廢濮州,省臨濮縣入鄄城、雷澤二縣。唐 初屬鄄城縣,雷澤縣地。武德四年(621年),復置濮州及臨濮縣,並在鄄城縣置永定縣,在雷澤縣置長城、安邱2縣。武德八年(625年),廢永定縣入...
范縣說(與濮縣說、莘縣說、鄄城說、濮州說系同一種說法)東晉虞喜在《志林》述道:“馬陵在濮州鄄城縣東北六十里,有陵,澗谷深峻,可以置伏。”唐代張守節撰《史記正義》引用虞喜之說,並加:“按:龐涓敗即此也。”由此產生...
清,為濮州三十四集鎮之一,鹹豐五年(1855年),黃河形成現河道後為重要渡口;清末,為濮州東舊城裡、南舊城裡、西舊城裡。民國十六年(1927年),為濮縣舊城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為鄄城縣六區。1957年底,改為舊城鄉。
光緒元年(1875年)舉人,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壬辰科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曾任戶部主事,山東臨清直隸州(今臨清縣)候補知府、知州,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授濮州(在今山東濮縣)知州,在1904年為陽信縣縣令。繆潤紱出身於書香世家,他的...
范縣第一中學,簡稱范縣一中,始建於1958年,是范縣唯一一所省級重點公辦高中。學校東西校區連為一體,縱橫380餘畝,總建築面積18萬餘平方米,現有教職工近800人,在校生萬名以上。辦學歷史 1956年濮縣、觀城縣、朝城縣同時撤銷,大部...
79、平昌堂:紅、孟、管、離。三國魏置郡名,治安丘,在今山東安丘縣地。80、朋來堂:饒姓。饒魯後代,今江西撫州、上饒一帶 81、濮陽堂:爰。漢縣名,後魏改郡,即古帝丘,在河北濮陽縣及山東濮縣一帶。82、噤李堂:崔姓。
章敬皇后吳氏(713-730年),濮州濮陽縣(今河南省濮陽縣)人。唐肅宗李亨的皇后。因父犯罪,沒入掖庭,嫁給忠王李亨,生下兒子李豫(唐代宗)、和政公主。開元十八年(730年),去世,時年十八歲。唐代宗繼位後,追謚章敬皇后,袝...
1943年,冀南行署將永肥縣改名功岑縣,紀念1942年12月為掩護同志突圍而犧牲的永肥縣縣長馬功岑。抗戰勝利後,撤銷功岑縣,恢復永年縣、肥鄉縣。 馬功岑 (1912-1942),原名世勛,山東濮縣人。1931年加入共產黨。1940年任永年縣長。194...
鄄城明初隸東昌府濮州鄄城縣,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廢鄄城縣,直屬濮州。清代雍元年正八年屬直隸布政司,十三年屬山東布政司曹州府濮州。中華民國改屬曹濮道,中華民國二十年復建鄄城縣,1936年並於濮縣,隸屬聊城專署。抗日...
78、濟南堂:伏、寧。漢初置郡名,即今山東歷城縣境。79、平昌堂:紅、孟、管、離。三國魏置郡名,治安丘,在今山東安丘縣地。80、濮陽堂:爰。漢縣名,後魏改郡,即古帝丘,在河北濮陽縣及山東濮縣一帶。81、噤李堂:崔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