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伾山,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鶴壁市濬縣城東,故又稱東山。大伾山上現存道觀佛寺建築群7處,名亭8座,石窟6處,各式古建築138間,摩崖碑刻460餘處。因其有...
濬縣大伾山是我國文獻記載最早的名山之一,是大禹治水所到之處,故稱“禹貢名山”。它是濬縣古老文明的標誌和象徵。大伾山,位於河南省鶴壁濬縣城東,故又稱東山。...
大伾山風景區包括大伾山、浮丘山這兩座在千里平原上突起的秀麗青石山峰。雖然海拔只有135米,但因當年大禹治水登臨此山,被載入 我國最早的史書《尚書。禹貢》篇中...
伾山大佛位於河南省濬縣城內大伾山東部的天寧寺院內。始建於北魏,靠山開鑿,總高八丈,藏於七丈高的樓內,為世界佛屋景觀之一,這是我國最早、北方最大的石佛,...
濬縣大佛開鑿於十六國後趙石勒時期,高22.29米,距今近1700年,有“八丈石佛七丈樓”之美譽,被專家稱為“全國最早,北方最大”。《大伾與浮丘》一書作者任思義在...
濬縣摩崖石刻 位於河南省濬縣城內大伾山東部的天寧寺院內及其附近。摩崖大佛開鑿於十六國後趙時期,距今1600餘年。濬縣摩崖石刻 大體保存了南北朝時期原樣的大佛像,...
《登大伾山詩》是明代詩人王守仁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兵部尚書濬縣人王越靈柩回家鄉安葬期間,登大伾、覽勝景、修書院、賦詩講學,寫下了大伾山詩和大伾...
陽明書院,位於河南濬縣城東南大伾山。該山山勢巍峨,秀麗幽靜。山上有包括呂祖祠、陽明書院在內的道廟佛寺、亭台樓閣120餘處。...
天寧寺始建於北魏,古代稱“大伾山寺“已經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大伾山上規模最大、年代最早的寺院。 進山門兩邊的站神是哼哈二將,為佛祖鎮守山門。中國的佛經...
河南浮丘山位於濬縣縣城西南,故又稱南山,系太行山余脈。南北長約1.5公里,東西寬約0.65公里,面積0.98平方公里,海拔103米,相對高程45米。浮丘山與大伾山隔城相望...
1963年7月河南省第一個縣級博物館——濬縣博物館在浮丘山碧霞宮建立。1979年4月8日聯邦德國德中友好協會訪華團一行24人來濬縣遊覽大伾山。這是濬縣首次接待外賓...
濬縣隸屬河南省鶴壁市,是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1] 濬縣...唐武德二年(619年),置黎州總管府,治所在今大伾山北麓,轄殷、衛、澶、洹四...
太平興國寺(簡稱興國寺)坐落於濬縣大伾山,其寺名是北宋皇帝趙光義以自己的年號“太平興國”賜封的,如今它至少有1030歲了。和其他的皇家寺院相比,太平興國寺猶如...
位於濬縣城區大伾山東麓天寧寺院內及其附近。天寧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年間(477—499年),史載:“石勒以浮圖澄之言,饞崖石為佛像,高尋丈,以鎮黃河”。摩崖大佛為...
這是作者於夜間騎馬登大伾山時,同楊毅侍御史月下徹夜暢飲直至拂曉的情景。月光下大伾山“怪石穹窿夏木陰”,“紅日曉”時,可見淇水澄澈如練的美景。瞻仰聖跡,...
東山,位於河南省鶴壁濬縣城東,又稱大伾山。因其有中國最早,北方最大的大石佛而著稱於世,屬國家“AAAA”級景區。...
濬縣八景是指濬縣的八個自然景觀,有伾山曉月、龍洞祥雲、瑤池玉女、歲寒雙秀、雲溪燕語、善化奇峰、同山晚照、淇門飛雪。...
濬縣是河南省唯一的縣級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境內有名勝古蹟300多處,大部分位於...大伾山旅遊提升工程(素齋、安養院、禪街、禪文化酒店、禪定叢林、般若會所、...
濬縣大佛被認為是中國最早,北方最大。黎陽東山即現在的濬縣大伾山,現為國家4A級風景區。城西有明清時期建築的古代城牆一段,約有776米,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島、鄭州、鹹陽、漢中等37個城市共同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第三批歷史文化名城”.濬縣的名勝古蹟主要有濬縣城、大伾山、浮丘山等,大伾山為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