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化

根據《牛津英語大詞典》第819頁,“en-”是前綴,有“in,inside”的意思。在822頁,該字典對“enculturation”解釋為:“the process by which the values and norms of a society are passed on to or acquired by its members”價值觀和社會準則被該社會成員傳承或習得的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濡化或涵化
  • 外文名:enculturation
根據《牛津英語大詞典》第819頁,“en-”是前綴,有“in,inside”的意思。在822頁,該字典對“enculturation”解釋為:“the process by which the values and norms of a society are passed on to or acquired by its members”價值觀和社會準則被該社會成員傳承或習得的過程(Trumble&Stevenson,2004)。該術語的創始人是美國人類學家Melville J. Herskovits,他於1948年在《人類及其創造》一書中首次套用。定義是“人區別於其他動物的學習經歷,人在生命開始和延續中藉此獲得適應自己文化的能力”(轉引自汝信,1988:740)。社會學家Talcott Parsons(1954)認為新生兒是沒有文化的,他將此類比為未開化的人(barbarian)。因為新生兒對世界、語言和道義都沒有概念,從這個層面來說,新生兒就是一群沒有文化烙印、沒有被社會化的人。新生兒對其周圍文化的習得過程就是人類學家界定的“enculturation”(筆者翻譯為“涵化”,即母文化習得),因為該過程吻合中文意義的“涵”(《辭海》解釋為:包涵、包容、沉浸)與“化”(夏征農,2002:630)。Sam界定enculturation是人類生命中毋需刻意學習的一種習得。這種習得是靠周圍環境和人群自然得到的。這也是指在“涵”中求“化”。他認為,涵化與觀察和社會化有關,“在有些觀察過程中,個體被要求仔細觀察並模仿某種行為。這實際上就是一種社會化。涵化與社會化緊密相連”(Sam & Berry,2006:19)。“涵化”有兩種類型,正式與非正式。非正式也稱為“兒童訓練(child training)”。正式的也可稱為“教育”(education)。非正式涵化發生在家庭和朋友之間。正式涵化是通過在校學習獲得。
筆者查到,在各 種 中 文 辭 典 中,英 文“ enculturation”被 翻 譯 為“ 濡 化”,而“acculturation”被翻成“涵化”。如根據《世界文化辭典》的解釋,“濡化指人在一生中通過學習而獲得在其文化中的適應能力的過程(蔣廣學,朱劍,1990:1080-1081);《社會科學新辭典》解釋為“指一種半有意識、半無意識的學習經歷,其中,前代人吸引、誘導並迫使後代人採用傳統思維和行為方式”(汝信,1988:740);《心理諮詢大百科全書》解釋到:“濡化是指成長中的兒童獲得本民族的文化模式的過程”(車文博,2001:612)。按照如前所述,這顯然都是指一種“涵化”行為。
筆者認為,在對acculturation和enculturation兩個概念的中文對接上,中文翻譯恰恰對應反了。Acculturation應該對接“濡化”,而enculturation應該對接“涵化”。濡化是以個體為主體,朝著某一文化去適應;涵化包涵有“教化”的意思,它是以文化為主體。這是二者的區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