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鼓子秧歌

濟陽鼓子秧歌

濟陽鼓子秧歌是一種古老的傳統舞蹈。作為山東三大秧歌之一,繼被濟南市政府列入首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舞蹈類)之後,2006年12月31日,又被省政府確定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濟陽鼓子秧歌興起於明朝永樂年間,已有2000年的發展史,是黃河文化的優秀遺產。

在十幾年的時間裡濟陽鼓子秧歌分別在國家、省、市等各級藝術節上多次獲得優秀組織獎、優秀表演獎、優秀演員獎。

並多次赴法國、德國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友好演出,博得了國內外的一致好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濟陽鼓子秧歌
  • 性質:民間舞蹈類
  • 名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興起時間:明朝永樂年間
  • 流傳發展時長:2000年
  • 所屬地區:山東 ·濟南·濟陽縣
基本信息,起源與發展,藝術流派,主要特徵,主要角色,場圖特徵,榮譽成績,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濟陽鼓子秧歌
所屬地區: 山東 ·濟南·濟陽縣
遺產編號:Ⅲ-31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濟陽縣仁風鎮
遺產級別: 市

起源與發展

濟陽鼓子秧歌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形成於夏商,完善於唐宋,興盛於明清,與海陽秧歌、膠州秧歌並稱山東三大秧歌。具有濃厚的民族傳統文化特色,是黃河文化的優秀遺產。
據考證,遠在商周時期,生活在魯北平原上的先民們,每逢豐收之後,便會情不自禁的那起耕作收種的杈耙、棍棒等勞動工具,一邊撞擊敲打,一邊手舞足蹈起來,這裡面既有祭天地崇尚自然之意、又有表達慶祝豐收喜悅的願望。因此無論男女老幼,都會參與其中,群起舞動。久而延之,便形成了比較原始的鼓子秧歌。雖然還那是還沒有意義上的鼓子,但生產工具的撞擊,敲打而形成的節奏感,可視為今日鼓子的功能。
伴隨著人類歷史長河的流淌、蔓延,社會生產能力的提高,勞動工具的改善,生活內容的豐富等,鼓子秧歌從內容和形式都不斷發展變化,如用伴奏敲打的勞動工具,或叫秧歌道具,已逐步增加了有雨傘、水桶、盆、簸箕等,舞蹈的動作步伐,也較前有了不同,逐漸多樣起來,到唐宋時期,一些舞蹈套路漸已成型,明清時期,已在民間廣為流傳。且形成較大的規模,演變成一種魯北農村的文化習俗。
新中國成立以後,鼓子秧歌伴隨著慶祝解放勝利的鑼鼓,又得以復甦活躍起來。最先復甦活躍的是,歷來有著廣泛民眾基礎的濟陽北部地區。即徒駭河畔與惠民、商河等縣接壤的仁風、姜集、三教、曲堤、索廟等周邊的眾多村莊。鼓子秧歌成為這一帶農民百姓文化精神生活的一項內容,除逢年過節以外,就連抗美援朝,送子參軍,甚至建公社,“大躍進”這些社會事件中也不乏鼓子秧歌的活動。儘管三年自然災害期間,人們食不果腹,無暇顧及鼓子秧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四舊”的帽子和幌子使人們也不敢涉及鼓子秧歌,但深深紮根於百姓生活和人民精神世界之中的民間藝術之花,不管遇到什麼樣的社會風雨,鼓子秧始終沒有斷根。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心中帶來了第二個春天改革開放的春風,在濟陽大地上,鼓子秧歌這枝民間藝術之花,顯示出個其根深葉茂,藝術常青的頑強生命力,這一次濟陽鼓子秧歌的復甦,已開始就得到了縣委縣府和鄉鎮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1986年春節,全縣文藝活動調演,仁鳳鎮代表隊率先將鼓子秧歌舞進縣城,並且一炮打響,出彩走紅,名聲大震。總而推動了全縣鼓子秧歌活動的開展和普及,尤其徒駭河畔一代的村莊,表現得尤為突出,每逢過年,從正月初一到十五,成為村村演練和互相串村、贈送表演的黃金時節。參加表演時,爭先恐後,特別踴躍。有白髮蒼蒼的老人,有活潑可愛的兒童,青年男女更是以能上場表演為榮,有的則全家一起出動,加入到串村表演的行列。春節期間,一支支鼓子秧歌隊走東串西,入村進城,村莊之間你送我接,互相串演,十分熱鬧。為傳統的新年和元宵節增添了喜慶的氣氛和濃郁的地方民族文化色彩。
1990年開始,濟陽鼓子秧歌應邀並成功參加了省市的各種匯演,表演後,讚譽範圍越來越廣,知名度越來越高。
1991年,縣文化局特邀請山東省和濟南市的舞蹈專家深入到曲堤的金李村、仁風的司家坊村、流河村等有代表性的村莊,看現場表演,訪問老藝人,對濟陽鼓子秧歌進行了系統化、專業化的挖掘整理,做了藝術理論上的總結。此後,便經過縣文化局的組隊集訓,相繼參加了全國秧歌比賽並獲獎。受文化部派遣,赴德、法、日本等國作訪問演出,並獲得成功。在國內應邀到各地傳授技藝,進行藝術交流的活動也接連不斷。
2006年,仁風鼓子秧歌被列如山東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當地政府也以此為契機,積極準備對鼓子秧歌進行文化產業開發。目前已制定出一系列的計畫和措施。

藝術流派

濟陽鼓子秧歌,是一種民眾自編自創,自導自演,自娛自樂的傳統民間藝術活動,因而具有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地方民族風格,也有鮮明的時代特點。每逢過年過節,在鼓子秧歌的興盛地,村村都搞自編動作,自創套路的鼓子秧歌,為的是再串村表演時給對方村莊一個驚喜,以“奇”和“新”顯示本村的高妙指出,由於各村的思路不同,習慣有別,還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在沒有正式表演之前,村村互相保密,莊莊互補外傳,因此就形成了套路、跳法及風格的多樣化,歸納起來大致分為三派。
一是舊派,也稱“慢板”鼓子秧歌,以仁風鎮的流河村和王家村的秧歌為代表,舊派鼓子秧歌的特點是:節奏較慢、動作舒展飄逸,剛柔相濟,大鼓大鑼伴奏,氣勢雄渾磅礴,十分耐聽耐看,這一派最見功夫,大有講究。頗有看頭的是“頭傘”,頭傘為老者扮相,穿這大褂,鬍鬚飄胸,一手握傘,一手持巾,神態慈善安詳,表演步伐沉著穩健,動作灑脫老練,頭傘的角色既是演員又是指揮,表演中的一著一式,都是左右鼓子秧歌隊全場的信號,頭傘向哪裡指,隊伍就向哪裡調,全場變化,出場收場,節奏快慢,全都操在他的手中,頭傘可以說就是全場的靈魂,舊派鼓子秧歌在發展過程中,增添了女角,上場表演,女角稱作“花”,打扮穿戴色彩鮮艷的服飾,一般踩高蹺上場,跳跳扭扭,是場面更加豐富多彩,生動活躍。“花”扭全場宛如彩蝶飛舞十分優美醒目,招人喜歡。這也是濟陽鼓子秧歌的一大特點。另外由男性青壯年扮演的“花傘”角色也很有特點。“花傘”角色頭裹毛巾,額戴頭鏡或英雄纓,一身短打裝扮,英姿勃發,瀟灑精幹。表演起來生龍活虎,朝氣蓬勃,生機盎然。時而圍繞踩高蹺的“花”角表演各種舞姿,呈現多種技巧,一示傳情表意,友好嬉戲。平添了幾分純真的生活情趣。
二是新派,也稱“快板”鼓子秧歌,此派以仁風鎮司家坊村的秧歌為代表,這一派的特點是節奏歡快熱烈,舞步矯健瀟灑,角色若以所持道具來分則“傘”“鼓”“棒”“花”一應俱全,“傘”由“黑傘”和“花傘”之分,“黑傘”角色在舞蹈的扮相及作用與舊派即“慢板”鼓子秧歌的“頭傘”基本相同,區別在於“黑傘”角色肩不扛傘,而是腰系一隻小鞋,鞋中放一酒盅,將傘把插入酒盅內。表演時,左手握傘時,舞蹈中巧用腕力使傘盡情旋轉舞動,右手則持一系有若干小鈴鐺的牛骨,隨著舞步與隊形的變換,牛骨鈴鐺響動,在鏗鏘鑼鼓中呈現別樣的伴奏聲,雖然這些道具中的小鞋、牛骨和酒盅之類有何原始意義,還不得祥知,但至少能說明鼓子秧歌的道具是就地取材這一特點,“新派”鼓子秧歌中的“花傘”角色不踩高蹺,而是跑地場。表演時,手拿花扇和花巾伴舞步變化不斷作出輕盈的動作,“棒”是新派鼓子秧歌中最具特色的道具,扮演者均為青少年,表演時,雙手持棒有節奏的不斷敲擊,清脆的棒擊聲有機和諧的穿插在鑼鼓點的空拍中,“棒”角還要做些單獨的表演,屆時,其他演員分圓場助陣,“棒”角則表演一些有難度的動作,如來幾個“跟頭”,“旋子”什麼的。很能扣人心弦,耐人回味。
上述兩種是濟陽鼓子秧歌的兩個主要流派,其表演套路各有千秋,舊派即“慢板”的表演套路有“迷魂陣”“井字巷”“十字坡”“車撐”“里四外八”等。新派即“快板”的表演套路有“十字街”“陰陽轉”“葫蘆鎮”“石榴花”“全花”“金棒槌”等。另外,新舊兩派共有的套路有“花辮子”“十字街”等。
第三派就是“小傘派”鼓子秧歌,主要是引用小傘做道具而得名。“小傘派”主要以曲堤鎮金李村和垛石鎮大廟裡村的秧歌為代表,這一派的特點是以小傘領舞,多以兩隊或四隊出場,舞蹈動作多,場面變化快,演員扮相借鑑吸取了傳統戲曲的人物扮相,臉譜形形色色,服飾五花八門,幽默詼諧。表演時,多有滑稽可笑的動作,觀眾往往被逗得捧腹大笑,歡快活潑,滑稽幽默,是小傘派與新、舊兩派鼓子秧歌的顯著區別。
濟陽鼓子秧歌的三大流派也有一些共同特點,如三派鼓子秧歌的表演中都有“丑角”,尤其是正月十五日的相互調演,丑角更是必不可少,其二是舞蹈伴奏都以大鼓、大鑔、大鈸、手鑼為主。大鼓是伴奏的主導,鼓是牛皮鼓,重錘敲擊,聲音渾厚雄壯。鑼則為低音鑼和高音鑼相互搭配,銅音錯落有致,鑼鼓齊鳴,震天動地。遠隔十里八里也可細聞其聲,想見其景。
濟陽鼓子秧歌無論哪一派,也無論是慶豐收、過新年還是鬧元宵,那鏗鏘有力的鑼鼓,那粗獷豪放的舞姿,都把魯西北農家純樸的民俗民風,平原兒女憨厚熱烈的激情展現的酣暢淋漓,形象生動。

主要特徵

濟陽鼓子秧歌傘.鼓.棒.花齊全,節奏鏗鏘有力,套路變化繁多,動作粗狂豪放,氣勢恢宏磅礴,有軍事化的組織形式,變化莫測的舞蹈陣勢,粗狂豪放的壯士風格,無往不勝的英雄氣勢,體現了山東大漢的氣概,也就是舞蹈之魂。作為生命情調和衝動形諸人體律動的鼓子秧歌表演者,能盡情抒發自己的情感,展示自己的力量。在力與美的漩渦里自我陶醉,它忽如猛虎下山,忽如短兵相接,忽如行雲流水……但又什麼都不像。看到,聽到,感覺到的是一些虛的實體。是力的凝聚,所向披靡,充分展現了廣場舞蹈的豐富內涵,具有強烈的震撼力。
“子秧歌”最早叫“打鼓子”,亦稱“大鼓子秧歌”,“跑秧歌”等,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後,才普通稱之為“鼓子秧歌”。在濟陽縣仁風鎮,鼓子秧歌被廣泛流傳。在流河,司家坊兩村為中心的官莊,北陳,羅家莊,八戶王,盧家等村落,主要角色有“傘,鼓,棒,花”四種。這四種角色是以演員所用的道具命名的。其中“花”為女角,“傘”分為“醜傘”和“花傘”:“醜傘”多扮作老漢形象;“花傘”多扮作青年。鼓是鼓子秧歌表演的主力。人數大多由男性青壯年扮演,棒一般由青少年扮演,花又稱“拉花”,有的地方踩高蹺,有的地方不踩,多由少女扮演,除以上四種角色外,還有一種丑角,亦稱“外角”,可辦成各種滑稽角色,一般不再正式編制之內,要根據是否有能力扮演這種角色的人才而定。
熱烈火爆的鼓子秧歌熱烈火爆的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的各種角色在人數搭配上沒有統一定,一般分大、中、小三種類型,大型一般在90人以上,70人左右為中型,50人左右為小型,增加角色必須是偶數和他的倍數,比如三的基數是4,就4的倍數遞增,鼓的基數是8,就以8的倍數遞增,其他角色以此類推。為了保持股在秧歌中的主導地位,鼓必須多於傘的兩倍以上。
秧歌隊可定點表演,也可以在行進中表演,當地稱“街筒子”,又叫“穿街”或“行程”,秧歌隊按照樂隊在前開路,傘、鼓、棒花,隨後的順序排成二路或三路,總隊在災場子分三個表演段來完成。首先表演“打場子”,打場子的方式各種各樣,一般有武術、高蹺、舞獅子和滑稽丑角表演,目的是擴大演出的場地,接下來就是打擊樂隊,居場地正中偏後位,秧歌隊面向樂隊大鼓演出的“按場”,按場又分為文場和武場,文武場三種,文場即變換對形圖案的“跑”,全體人員按照圖案的表演路線快速穿行,交叉動作間隔均勻,有條不紊,跑動時腳下生風,武場主要表演“打”,即隊員按照規定的路線原地或走動,做有氣勢有誇張有勇猛的各種武打動作,一般常以優秀的舞蹈組合為主要表現手段,如“金龍盤玉柱”,“嘶馬蜷蹄”,“人條街”等,文武場則是穩中有勁,時起時伏的表演,在一個場景中交替運用,其目的是為了營造氣氛,最後則是收場,也叫“剎鼓子”,即當秧歌隊最多跑十幾個,最少跑五個圖案時,由頭傘示意收場,停止表演。整個跑場子的過程一般按照文場——武場——文武場的順序組合反覆,其節奏有快有慢,氣氛上對比鮮明,情緒上有張有弛,效果醒目。

主要角色

濟陽鼓子秧歌的主要角色為“傘”、“鼓”、“棒花”,這種命名方式是根據舞者所持用的傘、鼓、棒等道具命名的。
傘,由分為:醜傘和花傘,醜傘多扮作老漢形象,花傘多扮作青年,醜傘中的第一和第二把傘是演出的指揮者和領舞者。
醜傘扮相為老者,從額前後腦後束一條黃髮帶,留長穗,垂身後,白色髮髻,白色長鬍須,身穿黃色粗布長衫,束黃色腰帶,長衫右角撩起,揶於腰帶下,腰系兩塊黃白布,下身穿黃色燈籠褲,腳蹬黑色長筒軟底享化,道具傘直徑長80厘米左右,傘柄長為120厘米左右,傘蓋為紅色,傘檐黃頂黑方,舞傘時,左手握傘把中段,將傘把下端插在胯與腰左側的傘插內的瓷盅里(“傘插”用花布做一隻嬰兒鞋,鞋內放一瓷酒盅,鞋後訂一布圈,圈內穿一條長約三十厘米的布帶,表演時,斜挎在右肩上,垂於左腰處),撥槌是用牛胯骨做成,右手握撥槌。
花傘,花傘多扮作青年,花傘同醜傘相似,但形狀較小,傘直徑為40厘米,傘把長80厘米,傘套是用彩色綢布拼成一塊70厘米見方的方巾。
鼓,鼓分大鼓小鼓,大鼓用來打擊主旋律,小鼓和音,“鼓子”的角色時表現強健威武的中年男性形象,他們左手持鼓,右手握繫著紅綢條的鼓棰,舞動起來強勁有力,用臂力把鼓掄起來,借腰的旋擰帶動上身,無論做跳、轉、劈、蹲動作,都要先把鼓掄起來,“鼓”,跑步要大,架子要低,抓地後蹬,跳時要直起直落,如旱地拔蔥,蹲要沉穩,如腳下生根,整體動作大起大落,粗獷凝重。
棒,表現的是矯健青少年的形象,其道具是兩根長約60厘米左右的圓木棍,兩端綁有花布,其動作特徵是在上體挺拔,雙臂在肘的屈伸中有臂發力,兩棒相擊,由上“挑”下“蓋”左“搓”右“擦”,突出腕的運用,乾淨利落的動作,把健康向上,活潑好動的青少年形象表現得惟妙惟肖。
花,花又稱“拉花”,代表少女形象,花得到聚集一條三四米長的彩綢和扇子,花枝。表演時,左綢右扇,或右扇左綢,左綢右花枝亦可,胡的動作活潑優秀,表現出少女們的性格開朗,活潑優美。

場圖特徵

濟陽鼓子秧歌套路變化繁多,在場地上的圖案近百餘種,比較典型的圖案有“二虎把門”“雙十字街”“石榴花”“里四外八”等,它的場圖結構形態與眾不同,由它獨特的美學特徵,其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圍中跑圓,二是菠花組合。
一、圍中跑圓:就是務者圍繞一個中心點,由左右跑成一個大圓圈,在大圓圈裡面又有各種不同形狀的小圓圈,大圓套小圓,里圈扣外圈,圈圈相扣,圈圈相連,總起點進入到終點。舞者一氣呵成,一筆畫下來,這就是圓的藝術,圓的動力特點,願為舞者提供了最大的表現空間,各種角色任務的風采在院的運動中得到充分的體現,它不再起到圍住表演場地的作用,而且依靠這個圓來調度演員變換場圖,又是每個場圖變化的起點和終點。
二、菠花,是構成場圖的主要方式,在演員進行表演中,每當兩人相遇,都要進行“菠花”,根據場圖構成的需要,又是前者要與後者菠花,總之每個場圖都是在不同的位置有無數的菠花組織穿插而組成,各流派鼓子秧歌隊的傘鼓棒花,在動作風格及組合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在表演場圖套路上大同小異。

榮譽成績

一、濟南市第一、二、三屆大型民間藝術匯演一等獎,優秀表演獎
二、山東省即濟南市14屆民間藝術匯演最佳獎
三、1990年12月獲山東省首屆農民文化藝術節舞蹈比賽銀獎
四、首屆中國瀋陽秧歌節暨全國優秀秧歌大賽優秀表演獎
五、1991年參加濟南“91時屆國際旅遊節”開幕式表演
六、1993年應國際民間藝術組織的邀請,受中國文聯的委託赴德法兩國參加國際藝術節和一系列民間藝術慶典活動歷時4 5天,走遍的法德23個城市,演出51場,被稱為“民間舞蹈之經典”“迷人的東方芭蕾”
七、2000年應日本山口氏之邀赴日本演出,進行文化交流。
八、2004年春節代表山東省參加在北京舉行的“龍潭廟會”。
九、2005年8月,受山東省民間藝術家協會的委派,作為山東省唯一代表參加第七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藝術表演獎。暨中國民間廣場歌舞展演活動,獲優秀作品獎。
十、2006年濟陽鼓子秧歌參加2006年山東(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大型文藝晚會《齊風魯韻》。
十一、2006年被列入山東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十二、2007年4月,在“交銀理財”杯CCTV全國電視舞蹈大賽中獲得全國第四名三等獎的好成績。列山東三大秧歌之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