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市志

新編《濟寧市志》 始修於1981年底,2002年8月出版,分上、下兩冊。本志上限起自1840年,下限斷至1990年,有些內容依據事物的連續性和階段性適當上溯或下延。全志由圖照、 序言、凡例、大事記、總述、專志、人物、附錄、編後記9部分組成,專志部分設建置境域、自然環境、人口、城鄉建設、綜合經濟管理、農業、水利、輕工業、紡織工業、能源工業、冶金建材工業、機械電子工業、化學醫藥工業、交通、郵電、鄉鎮企業、商貿、金融、財稅、黨派團體、政權政協、司法、軍事、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人民生活、方言、風俗、文物名勝32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濟寧市志
  • 始修:1981年底
  • 出版:2002年8月
  • 分為:上、下兩冊
基本信息,詳細信息,

基本信息

濟寧修志始於明代。明人莫伯良、王翼廷曾修州志,原書已佚,但後志曾有記述,卷帙不詳。 現有舊志8部:《濟寧州志》,廖有恆修,清康熙十二年 (1673) 刻本;《濟寧直隸州志》,胡德琳、藍應桂修,乾隆四十三年(1778)刻本;《濟寧直隸州志》胡德琳原本,王道亨續修,盛百二補緝,乾隆五十年(1785)刻本;《濟寧直隸州志》,徐宗乾纂修;道光二十年(1840)修,鹹豐九年(1859)尊經閣刻本(附盧朝安續志四卷);《濟寧直隸州志》,盧朝安纂修,鹹豐九年(1859)尊經閣刻本;《濟寧直隸州續志),潘守廉修, 民國17年 (1928) 抄本; 《濟寧州鄉土志》,王賡廷修,光緒三十一年(1905)石刻本;《濟寧縣誌》,袁紹昂纂修,民國16年(1927)鉛印本。

詳細信息

濟寧市位於魯西南,為蘇魯豫皖四省交界地帶。北倚泰安,南接徐州、棗莊,東連臨沂,西接菏澤。夏商時期,這裡即建仍國。西周分封時,仍國被封為任國。秦初,置任城縣於原任國。漢置任城國。魏晉南北朝時改為任城郡,郡治設今市中區。金天德年間,濟州治由巨野遷於任城。元初,濟州升為府,並更名為濟寧。1983年10月,濟寧地區撤銷, 濟寧市升為省轄地級市。1990年,濟寧市轄2區、1市、9縣,總面積10685平方千米。 濟寧地處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熱同季、降水集中、季風明顯、乾濕交替、無霜期長、偶有災害之特點。地形地貌結構複雜,形態各異,可概括為:“西部丘陵東部山,南北湖泊一線穿;東西北高中南抵,湖東湖西皆平原;崗窪相間河密布,嶺坡盤地溝谷連;荷花池畔聖賢地,三山一水六分田。 ”境內有長江以北最大的淡水湖泊微山湖,周長311千米,面積1266平方千米。流域面積大於50平方千米的河流91條,總長1516千米,最大的河流為梁濟運河,是現代京航運河山東境內的重要河段,全長87.8千米,流域面積3306平方千米。1990年,全市總人口7267280人,絕大多數為漢族,7221687人,另有回族、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38個少數民族。礦產資源以煤為主,其次為石灰石、石膏、重晶石、稀土、磷、 鐵、銅、鉛等。煤儲量約為254億噸,為全國重點開發的八大煤炭基地之一;稀土儲量約為1275萬噸,居全國第二位。旅遊資源優勢突出,孔孟故里、濟寧老運河、水泊梁山在國內外享有盛名。孔府、孔廟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並稱為中國三大古建築群。主要農作物有小麥、水稻、玉米、甘薯、棉花,其中被定位山東名產的有曲阜的香稻、 魚農1號水稻、金鄉金谷和泗水小雜糧;小尾寒羊、魯西黃牛為畜禽類優良品種;嘉祥石刻、泗水土陶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品種更加多樣化。 1978年後,濟寧經濟全面振興、快速發展。初步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實現了經濟持續、快速、穩定、協調增長。兗州礦業集團、鄒縣發電廠、魯抗醫藥集團、英克萊集團、 菱化集團、山東太陽紙業集團等企業在全國同行業中經濟效益位居前列。1990年, 全市農業總產值60.04億元;工業總產值127.3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368萬美元, 外貿出口總額1.11億美元,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為104.2億元。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顯著成效。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1990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2元, 人均消費性支出1155.4元,人均居住面積9.3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33.3元,人均生活費支出481.7元,人均居住面積20.9平方米。全市整體生活水平已從溫飽型向小康型邁進。 境內文化名人,除孔子、孟子、顏子、曾子、子思五大聖人外,還有史學家左丘明,發明家公輸般,思想家仲長統,玄學大師王弼,經學家孔安國、匡衡,文學家孔融,醫學家王叔和等。這裡曾發生過北宋的宋江、明朝的宮文彩等著名的農民起義,以及後來的支持太平天國運動、回響捻軍鬥爭、文賢教起兵反清、“義和拳”運動等重大政治事件。 1947年7月,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野戰軍在羊山全殲國民黨整編66師,揭開了人民解放戰爭戰略進攻的序幕。和平建設時期,出現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好戰士王傑,堪稱新時代的楷模。 濟寧名勝古蹟眾多,地下文物蘊藏豐富。孔孟古代建築蜚聲中外;孔林是世界上面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的家族墓地;漢碑存量是全國最多的地市之一;崇覺寺塔高度居全國同類鐵塔之首;武氏祠石刻久負盛名;鐵山、崗山、葛山、尖山摩崖石刻為中外專家學者所青睞。濟寧近千處文物保護單位和10萬多件珍貴的文物庫藏,充分展示了濟寧市的古老文明。 新編《濟寧市志》2005年獲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