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概述,背景,特色,戰後爭議,
概述
二戰後的1945年日據時期結束,台灣進入國民政府時期。幸町教會歷經數次更名後,於台籍郭和烈牧師主政時期,將教會命名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不過另一方面,該教堂亦為中國大陸外省籍基督徒所屬的國語禮拜堂獨立教會所共享,也因此,該教堂發生了兩獨立教會共享一座教堂且用不同語言傳道的稀有現象。
該建築於1996年4月被台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古蹟範圍包含教堂的主建物與後側同為磚造的主日學教室。2005年9月台灣政府修法,讓該教堂古蹟可順利移轉為使用者。目前,濟南長老教會教堂產權已獲得解決。
背景
同年9月,在遷徙數次聚會場所外,經由台灣人基督徒富商李春生與馬偕博士幫助,河合牧師於台北新起街一處民宅(今西門紅樓附近)展開固定禮拜傳道,並於隨後的11月22日正式成立“台北日本基督教會”。來年的1897年,該址附近籌募興建禮拜堂,並於1899年正式落成。
1907年,因新起街所在基督教會不敷使用,在台基督教徒開始研議興建新教堂。在台灣總督府的支持下,除了仍由李春生籌募城外幸町一處土地外(即今教會現址),特別委由總督府營繕課知名建築師井手熏參予設計興建。在磋商研議後,該建物於公元1915年(大正四年)2月興建,1916年(大正五年)6月落成,其名仍沿用舊稱台北日本基督教會。1937年5月,在台基督教徒成立教團,而該總會改名為台北幸町教會。
特色
該教堂設計者井手熏,除了這棟建物外,其它主要作品尚有司法大廈,高等學校校舍講堂、台大校舍、台北公會堂與原台灣教育會館等等。主建物為三層樓高的該教堂因為其宗教性,其特色與其它作品略有不同。外觀方面,井手熏採用哥德式的小尖塔,塔樓,誇張線條設計,石雕百葉窗。其中唭哩岸石所砌成的拱門,尤為特色。不過在另一方面,用清水磚刻意造成的紅磚裸露與仍由唭哩岸石搭配的丁掛外表,則又較為接近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磚造小教堂風格。除此,接連於該教堂後方的主日學教室,也一併采磚造的歐風平房建築。
另外,坐東朝西的該教堂,西側仍配置基督教(新教)教堂特有的幾何型玻璃裝飾,內部采鋼骨挑高骨架,將木樑架在鋼骨衍架上,且在屋頂鋪設原木木板與瓦片,此設計呈現了空曠且莊嚴的傳道會場。
戰後爭議
不過另一方面,擁有該教堂產權,且人數占優勢的長老基督教會卻仍繼續於該教堂禮拜傳道。為免糾紛,該教堂產生兩教會信徒以不同時段的方式,以兩種語言一起上主日禮拜堂的特殊情形。(禮拜日上午九點半至十點半為台語禮拜,十點半以後為國語禮拜。)其中,台籍所屬基督教會,在歷經數次更名後,於郭和烈牧師主政時期,將其基督教會正式命名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而其名由來,乃因該教會臨台北市濟南路。
戰後,李春生與基督教會所遺留下的此教堂產權,向來為台籍基督徒與台北市外省籍基督教徒互為爭奪。一方為1945年之前的教堂擁有者的基督長老會,一方則為1947年取得使用權的“國語禮拜堂”。雖說兩者均為基督教獨立教會,但其語言、教務、禮拜方式完全不同。最重要的是:兩者對古蹟認知不同,因此1950年代年以來,兩教會發生不少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