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濕版攝影法
- 外文名:Wet plate processing
- 底片:玻璃 鐵
- 性質:攝影技術
發展歷史,現代意義,注意事項,
發展歷史
1.最初的假設
2.“蛋清玻璃”攝影法
19世紀時,製作透明片只有玻璃可用。然而,感光藥品怎樣才能附著在玻璃上呢?人們開始尋找一種透明的粘合劑,它既可以將感光化學材料附著於玻璃板上,又能經得住顯影、定影的沖洗。人們首先想到了用蛋清作粘合劑。
1847年,尼埃普斯的侄子聖-維克多(Saint-Victor)首先取得了“蛋清玻璃”攝影法的專利權。然而,混合於蛋清之中的感光藥品極有限,曝光約需5至15秒,不適於拍攝照片。但是,它對於製作“蛋清相紙”並用於洗相片和制幻燈片還是很適宜的。
3.火棉膠(濕版)攝影法
1851年,英國倫敦的一位雕塑家阿切爾(Fredrick Scott Archer 1813 – 1857)發現將硝化棉溶於乙醚和酒精的火棉膠,再把碘化鉀溶於火棉膠後馬上塗布在乾淨的玻璃上,裝入照相機曝光,經顯影、定影后得到一張玻璃底片。火棉膠調製後須立刻使用,幹了以後就不再感光,所以這種攝影方法稱為“濕版法”。濕版法操作雖然麻煩,但成本低,僅為銀版法的十二分之一,曝光比銀版法快,影像清晰度也高,玻璃底片又可以大量印製照片。
該工藝兼具達蓋爾法的精細和卡羅法的方便複製,這項技術在攝影行業中獨領風騷三十餘年(1850-1880)。在此期間,肖像攝影藝術迅猛發展。18世紀70年代,火棉膠濕版法受到了玻璃乾版的競爭,並在1880年前後被工業生產的溴化銀乾片取代。
現代意義
時至今日,在電子及數碼影像沖斥濫發之下,濕版火棉膠攝影術的獨特藝術性彌足珍貴,在攝影藝術中更見崇高不朽的地位。濕法火棉膠玻璃版(Wet Plate Collodion)攝影法,它可以讓你擺脫菲林廠家漲價斷貨的束縛以及大幅底片的平整度困擾,比如寶麗來不再生產一次成像耗材之後,我們手裡的寶麗來機器都成了聾子的耳朵。
濕版攝影技術對我們來說除了鏡頭,其他一切都可以自己解決,機器可以自己造,片盒可以DIY,該工藝最迷人之處,就是回歸攝影本身,讓玩家真正關注攝影過程帶來的樂趣,不再盲目追求器材…… 有興趣不妨嘗試買些材料實踐一下,一切由你做主的感覺是美好的。
注意事項
濕版攝影DIY中有些材料是易燃,有毒,請大家謹慎玩耍,避免操作不慎帶來的不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