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來源
濕壁畫法始於十三世紀的義大利,正處於
文藝復興時期。這一時期是歐洲壁畫藝術的鼎盛時期,各種材料和技術的探索不斷帶來新的成果,許多著名畫家都參與了這種探索與創作,壁畫的藝術性得到空前的提高,產生了許多傳世藝術珍品。濕壁畫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
主要特點
濕壁畫有不易剝落、不易龜裂、色彩鮮明而保持長久的優點,更有
肌理的細膩、色彩層次豐富透明的特點,適於光澤煥發、色調輝煌的描繪。
代表人物
拉斐爾是
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著名畫家,也是“文藝復興後三傑”中最年輕的一位,代表了
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從事理想美的事業所能達到的巔峰。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創作了大量的聖母像,他的作品充分體現了安寧、協調、和諧、對稱以及完美和恬靜的秩序。
他的濕壁畫代表作品《
該拉忒亞》是據古希臘神話傳說:賽普勒斯雕塑家
皮格馬利翁用象牙雕刻了一座容光煥發的美女雕像——
該拉忒亞。他對自己的作品愛得如此痴迷,如同沉醉一般,常常擁抱著雕像冰冷的雙膝,每天惟一的盼望,就是它能具有鮮活的生命力。
阿佛羅狄忒被皮格馬利翁的痛苦和執著所深深打動,於是給該拉忒亞注入了靈魂而作的畫。
製作過程
濕壁畫製作時,牆面灰泥層的處理至關重要,原材料若不過關,繪製時就會因牆面出現塌落而前功盡棄。
灰泥需粗細兩種,分別由粗細兩種水洗沙與熟化半年以上的優質
石灰膏攪拌合成。製作時,粗灰泥用來打底、抹頭層,細灰泥抹二層,然後平刮一層淨
灰膏,晾至不稀軟粘手時即可開始繪畫上色。繪製過程中需隨時往畫面上噴水以保證
礦物顏料被灰泥層充分吸入。如牆面灰泥層乾固則無法繼續上色,需將乾固部分鏟掉再重新刮抹新鮮灰泥後方可繼續。
繪畫方法
濕壁畫技法,是牆壁繪畫的最持久的形式。先在作畫的牆上抹上粗糙的灰泥,形成“粗灰”層。草圖就描畫在這層灰泥上,然後滲進牆壁里。然後再在其上覆蓋一層“細灰”層,並且在上面重畫一遍草圖。畫家在這層潮濕的新泥灰上,用以水調和的顏料作畫,在這一階段,顏色和牆壁就會永久的融合在一起。
米開朗基羅所使用的顏料都是由他自己發明和調製的,都是獨特而新穎的 。
這種繪畫方法要求畫家用筆果斷而且準確,因為顏色一旦被吸收進灰泥中,要修改就很困難了。所以並非所有的畫家都能勝任這一艱苦而繁複的工作。就是在牆壁上作畫時,不必等著牆皮完全乾燥後再畫,而是在牆灰濕漉漉尚未全乾的時候就開始作畫了。這樣,畫上去的色彩容易滲入潮濕的牆皮里,色彩與牆皮混在一起,不易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