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漳南源

濁漳南源

濁漳南源,或稱濁漳河南源,海河流域漳衛南運河水系漳河上源濁漳河的支流(或上源),發源於山西省長子縣西部石哲鎮太岳山支脈方山東麓發鳩山西的圪洞溝。河流東向流,經申村出山進入上黨盆地,折為東北向流,在北李末村出長子縣境,經上黨區(原長治縣)進入潞州區(原郊區、城區),途納西堡河、蘇里河、丹河、陶清河、嵐河、石子河、絳河,進入漳澤水庫庫區。出漳澤水庫蜿蜒北流,進入潞城區襄垣縣,在襄垣縣古韓鎮甘村與濁漳西源匯合為濁漳河幹流(也稱西南源)。

濁漳河南源主流河道全長104公里(圪洞溝-甘村),流域面積3580平方公里,流域地形為東、西、南三面高,中北部低,諸河上游多為石山區、土石山區與丘陵,中下游為沖積地帶,形成上黨盆地。流域內水資源開發利用得比較好,新中國成立以來,修建有45座水庫,其中大(II)型水庫1座,中型水庫7座,小型水庫37座,申村水庫(中型)、漳澤水庫(大II)均建於濁漳南源主流上。

濁漳河南源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是人文始祖之一的炎帝(神農氏)、后羿射日、堯帝長子丹朱的傳說發生地。發源地發鳩山則是神話傳說精衛填海銜木石的地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濁漳南源
  • 別名:濁漳河南源
  • 所屬水系:海河流域漳衛南運河水系漳河上源濁漳河的支流
  • 地理位置:山西省長治市
  • 流經地區: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上黨區、潞州區、潞城區、襄垣縣
  • 發源地:山西省長子縣西部石哲鎮太岳山支脈方山東麓發鳩山以西的圪洞溝
  • 主要支流:西堡河、蘇里河、丹河、陶清河、嵐河、石子河、絳河
  • 河長:104 km 
  • 流域面積:3580 km 
  • 河口:山西省襄垣縣縣城關鎮甘村村東
幹流概況,水文特徵,主要支流,治理開發,水庫,灌區,流域文化,

幹流概況

濁漳南源
濁漳河南源的地理位置和水系分布
濁漳南源發源於山西省長子縣西部石哲鎮太岳山支脈方山東麓發鳩山以西的圪洞溝。河流向東經太皇宮、老圪倒流至平泉村與北來的關家河溝小河匯合流向東南,經洪珍、岳陽轉向東流,再經石哲、申村後出山區進入上黨盆地。濁漳南源上遊河系呈扇狀分布。河源除發鳩山圪洞溝為正源處,尚有中源(始於石哲鎮房頭廟)和南源(始於石哲鎮大西溝口),中、南兩源先在晉義村東南合流,後東流在石哲村西南與北源(正源)匯合。在申村村東,支流西堡頭河從右岸匯入。
濁漳南源幹流出山區後,向東流至長子縣大堡頭鄉交里村,沿途接納右岸的支流蘇里河、丹河,然後改向東北,在宋村鄉北李末村南接納右岸支流陶清河後出長子境,又經過長治縣高河、高村、上秦3個村後進入長治市郊區範圍,支流嵐河在郊區楊暴村東北從左岸匯入,石子河在北寨河西從右岸匯入。北寨-交漳段為漳澤水庫庫區,濁漳南源最大的支流絳河從左岸流入漳澤庫區。在漳澤水庫大壩下游,濁漳南源蜿蜒北流,在黃碾鎮西北出長治市潞州區(原郊區)境,進入潞城區,經曲里、宋村、韓村、河湃、曹家溝等村後流入襄垣縣,在該縣城關鎮甘村村東與濁漳西源匯合。濁漳南、西源合流後始稱濁漳河幹流。
濁漳南源幹流河道全長104公里(圪洞溝——甘村),濁漳南源總流域面積3580平方公里。
濁漳南源
濁漳南源發源地長子縣發鳩山
濁漳南源
長子縣申村水庫上遊河道
濁漳南源
濁漳南源長子縣申村水庫庫區段
濁漳南源
漳澤水庫上游庫尾段
濁漳南源
漳澤水庫上游庫尾段
濁漳南源
濁漳南源長治店上鎮一段
濁漳南源
襄垣甘村濁漳南源西源匯合處

水文特徵

濁漳南源漳澤水庫斷面多年平均徑流量2.65億立方米。漳澤水庫站1961~1996年35年實測入庫年徑流均值1.75億立方米,最大為1962年5.261億立方米,最小為1986年2835萬立方米,年際變化較大。濁漳南源的水資源還有連續豐水年後又出現連續枯水年的現象。如漳澤水庫1962~1964年連續3年特豐水年,3年來水量分別為5.261億立方米、5.255億立方米和4.018億立方米;1977~1995年連續19年來水低於均值,平均為7994.4萬立方米。

主要支流

濁漳南源主要支流有西堡頭河、蘇里河、丹河、陶清河、嵐水河、石子河、絳河等。
小丹河,是濁漳南源的一級支流,發源於長子、高平兩縣交界的琉璃山(丹朱嶺)北麓,與山南麓的沁河支流丹河源以-嶺(丹朱嶺)相隔。河自西而東流經張店、崔莊、而後蜿蜒北上,經田良、離村、鄒村、韓坊、交里等村,在交里村北歸入濁漳南源。河流全長18公里,流域面積120平方公里,主河道寬5~20米。小支流固益河在鄒村東北從左側匯入丹河。小丹河是上黨盆地南部邊沿流向盆地內的河流,流域地形為南部高北部低,東西高中部低。河源琉璃山海拔1200.5米,河口一帶海拔917米。流域地貌為土石山區,占40%,丘陵階地占60%。河道縱坡1/100~1/300,河床糙率在0.05~0.08之間。流域地形南高北低,南部為緩坡土石山區,面積25平方公里,中部丘陵區(黃土台地),面積35.4平方公里,下游段為沖積平原區,面積59.6平方公里,上游植被有稀疏的喬木林和灌木混生,植被度達60%。流域的上游為多雨地帶,年降水量669毫米,蒸發量1695.6毫米,年均氣溫9.3~9.6℃。流域內年徑流量630萬立方米。年平均清水流量0.07立方米/秒。地表水19萬立方米,地下水360萬立方米。
濁漳南源
陶清河上黨區蔭城鎮一段
陶清河,是濁漳南源的一級支流,源於壺關、陵川兩縣交界附近壺關縣常行鄉西馬安村北,其主流流經壺關、長治、長子三縣,全長78.7公里,是一條季節性洪水河道。在壺關境內,河流先是自南向北流經東井嶺鄉西馬安、百尺鎮韓莊、流澤,店上鎮店上、固村,而後向西北經龍泉鎮西堡(西堡水庫)、紫岩掌、宋堡,在宋堡村南轉向西南,經過黃山鄉新莊村入長治縣西池鄉河頭村、西池村入陶清河水庫,再次改向西偏北方向,過東和鄉、北呈鄉北嶺頭、六家後,沿長治、長子兩縣交界蜿蜒北流,最後在長子縣宋村鄉南李末村北注入濁漳南源。陶清河流域面積735.18平方公里,其中壺關縣321.88平方公里,長治縣351.5平方公里,長子縣61.8平方公里。較大支流有蔭城河、師莊河(色頭河)。流域中陶清河水庫上游為黃土丘陵區和土石山區,區內溝壑縱橫,諸山峰海拔高程均在1100~1400米之間,旱塬高程在1000~1100米範圍內。陶清河水庫下游為河谷階地與平川區。該河河道為洪水河道,平時為乾河槽。上遊河流兩岸為5~10米高的黃土崖,河槽寬50~100米。下遊河谷寬闊,河槽寬50~100米。西堡上遊河道平均縱坡8.53‰,西堡-陶清河水庫河段平均縱坡4.57‰,陶清河水庫下游平均縱坡為2‰。徑流年際變化較大,據西堡水庫21年實測資料分析,變差係數為1.02。年徑流最大值為1970萬立方米,最小值全年徑流量為0。屬季節性暴雨型山區河流。洪水暴漲暴落,河川徑流量的季節性變化極為顯著,洪枯流量相差懸殊。河川徑流量以洪水流量為主,清水流量甚微。陶清河年平均輸沙量63萬立方米。陶清河流域內有中型水庫2座(西堡、陶清河)、小型水庫9座(葡萄山、腳步河、石門口、流澤、北宋、東莊、河頭、仙泉、墳上)。
嵐水河,是濁漳南源的一級支流,發源於屯留縣盤秀山東麓的豐宜鎮橋華溝和沙則溝,自西向東流經黑家口、吳寨、西流寨、豐宜,在豐宜以東入長子縣境,繼續東流經過營里、鮑家河水庫,在東里村南流向東偏南方向,沿途經過關村、嵐水、東賈、李莊,而後又向東偏北經大關村、董村進入長治市郊區,在楊暴村北注入濁漳南源,河流全長58.43公里,流域面積463.36平方公里。該河在長子縣吳村以上流經土石山區,比降為20~15‰;吳村以下流經黃土丘陵區和沖積平原,比降5.2~0.63‰。嵐水河的主要支流有金豐河、雍河。河源至屯留西豐宜河段,河床以砂卵石為主,部分出露為基岩,河道較順直,河床穩定。西豐宜至嵐水河段穿過黃土丘陵階地,河道左右折衝不定。嵐水以下河道進入上黨盆地的沖積平原區,河勢變緩,蜿蜒曲折。嵐水河流域地形為西高東低,西部諸山峰均在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為長子、安澤兩縣交界的頂頂山,海拔1538米。東部地勢平緩,河口高程只有905米左右。流域地貌按面積劃分,大約為西部土石山區占49.6%,中部黃土丘陵區占16.8%,東部沖積平原區占34.6%。上游山區有二疊系石千峰組砂岩,沿河多為沖積淤積層,屬第四紀晚更新世亞黏土、亞砂土,河漫灘及河床為沖積層,有亞砂土、粉砂土,並夾有礫石。幹流在長子縣流經地區為丘陵前緣的高台地地帶,地形低下。流域內年平均年降水量588.2毫米,年內年際變化也較大。一年中70%以上的降水發生在6~9月間,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現。最大年降水量964.7毫米(1971年),最小年降水量371.1毫米(1965年),年平均蒸發量為1599毫米。嵐河年平均年徑流量2499萬立方米,該河徑流來源主要在上游山區,各支流均有清水流量,枯水期清水流量0.216立方米/秒。河流冰封期一般在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上旬。年輸沙量約30萬立方米,主要為粉砂至細砂。
濁漳南源
絳河屯留段
絳河,是濁漳河南源最大的一條支流,它分為南、北兩源。北源也稱庶紀河,始於沁縣西南部南泉鄉里莊村北的官道溝和西溝村北,分別經大平村和庶紀村,在下安莊匯合,向南流入屯留縣張店鎮,過宜林後改向東南流。當地習慣上以南源為絳河主源,南源始於屯留、安澤交界處盤秀山西北屯留縣張店鎮煙火溝,向東北方向流經八泉、七泉、西石、張村等村,在張店鎮張店村南與北源匯合、絳河白西向東,橫貫屯留縣全境,經過丈八廟、牛王廟、店上、河神廟、屯留縣城、崔邵等村鎮,在本縣東司徒村南注入濁漳河南源的漳澤水庫。沿途有下立寨河、城咀河、棗臻河、西曲河、余吾河、雞嗚洞等20餘條小支流匯入。絳河全長84.9公里,流域面積876.1平方公里(其中屯留819.4平方公里,沁縣43.7平方公里,長子6.8平方公里,安澤6.2平方公里)。河流比降從里莊至牛王廟為1/300~1/600,牛王廟至店上為1/300~1/600,河神廟至匯入濁漳南源河口處為1/400~1/1000。屯絳水庫(店上)以上河道為典型的山區河流,坡降大,河床深。屯絳水庫以下河流進入丘陵地區,河床為細砂組成,河寬50~60米。絳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約7500萬立方米,年徑流年際分配不勻。根據屯絳水庫統計資料,水庫壩址多年平均徑流量5220萬立方米,實測最大徑流量13600萬立方米(1971年),實測最小年徑流僅1110萬立方米,豐枯比達12.3。絳河清水流量約0.5~0.8立方米/秒,河流一般在12月下旬封凍,次年2月末3月初開河。屯留是個傳統農業縣,工業不發達,絳河流域地表水體基本無污染。據1998年監測結果,絳河北張店、東司徒二個斷面水質均符合二類水標準。
石子河,是濁漳河南源的一級支流,河流總長49公里,流域面積385.33平方公里,發源於壺關縣石坡鄉盤馬池村東,向西北方向經晉莊鎮北莊、西七里、晉莊,東崇賢、莊頭水庫、杜家河﹑集店等村從郊區西長井村進入長治市郊區,流經郊區老頂山鎮的大天橋、壺口,河頭等村後,自東向西從長治市城區北部穿過,再過紫坊,邱村、蔣村之後向北流至北寨村西匯入濁漳南源。石子河郊區上游段經郊區老頂山鎮的西長井村、石橋村、大天橋、大羅村、溝西村、小羅村、壺口村、河頭村後,自東向西進入城區桃園村,境內上游長度6.93公里;下游段從緱北莊鎮湛上村再次進去郊區,流經緱北莊鎮湛上村,蔣村、暴馬村後匯入濁漳河南源,境內長度2.67公里。石子河上中遊河道寬度一般在50米以上,下遊河道寬10~25米,個別河段如市區桃園段因人工改道,河寬僅5米左右,行洪不暢,河道兩岸多為高岸。石子河系洪水河,屬濁漳河南源支流,境內主河道長約9.6公里,境內流域面積36.61平方公里。石子河上中遊河道為石山區河道或有黃土覆的土石山區河道,過去僅在暴雨時產生洪水徑流,平時乾涸無水。石子河上中游溝道寬度一般在50米以上,河(溝)道比降15/1000,坡陡流急洪水危害嚴重。下遊河道寬10~25米,比降5‰左右,現上游來水量增多,為長年流水。石子河主要支流有龍麗河,東排洪渠(長治市城東的人工河道)南護城河.黑水河等。在長治市主城區的東西兩側分別有支流東排洪渠和黑水河匯入石子河。
黑水河,是石子河的一級支流,發源於長治縣韓店鎮黎嶺村,經長治縣郝家莊村,自南向北經柳林﹑林移、司馬、安城、北郭等村後,從埃北莊鎮針漳村進入郊區境內,流經米家莊村後進入城區,經西南關.長子門村後在主城區西部沿城西路繼續北流,河流全長15.1公里,平均比降3.6%,流域面積108.45平方公里。在城區紫坊村東南注入石子河。黑水河源於長治市工業及居民生活廢水排放的主要河道之一。河道流量比較穩定,是上黨盆地中的平川河流,北郭村上遊河段天然土質河道寬5~15米,特別是長子門村段,受民居限制,河道僅10米左右,阻水嚴重,河谷寬淺,年平均流經量為0.78億立方米,境內河道全長2.28公里,流域面積4.54平方公里。黑水河中下遊河道平緩,水流不暢,對長治市主城區西南部及西部防洪造成較大壓力。1960年7月16日該河曾發生409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沖毀房屋360間,橋涵7座,受淹面積18平方公里,淹死26人。
壁頭河,發源於郊區老頂山鎮南垂村和雙橋莊村,為老頂山山洪衝擊形成的河道,流經雙橋莊、南垂、王村、果園、陳村、馬莊、下韓後匯入漳澤水庫。壁頭河流域面積56.2平方公里,河道全長18公里。該段河道主要用於村鎮和大田排澇及企業排洪,但因地形平緩,水流緩慢行洪不暢。
黃碾河,發源於璐城市合室鄉張家村,向西北流經滿城市、長治市郊區,從長治市郊區黃碾鎮黃南村進入郊區,經過長治市污水處理廠匯入濁漳河南源。黃碾河總流域面積186平方公里,總長28公里,郊區境內流域面積43.1平方公里,境內河道全長1.5公里。

治理開發

水庫

濁漳河流域內水資源開發利用得比較好,新中國成立以來,修建有45座水庫,其中大(II)型水庫1座,中型水庫7座,小型水庫37座,申村水庫(中型)、漳澤水庫(大II)均建於濁漳南源主流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濁漳南源流域內修建了眾多的水庫,其中有大(2)型水庫1座,中型水庫6座,小型水庫46座。其中申村水庫(中型)和漳澤水庫(大型)建於濁漳南源幹流上。
濁漳南源
漳澤水庫
漳澤水庫,位於濁漳南源幹流上的長治市郊區交漳——淹村間,是濁漳南源幹流上的控制性工程,屬大(2)型水庫,控制流域面積3176平方公里。1959年11月興建,1960年4月竣工蓄水,1995年除險加固改造後,總庫容由原來的1.995億立方米增加到4.273億立方米,興利庫容1.104億立方米。水庫大壩為均質土壩,壩高22.5米,溢洪道泄量為2100立方米/秒,設計洪水標準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兩千年一遇。
濁漳南源
申村水庫(精衛湖)
申村水庫,位於濁漳南源幹流上的長子縣石哲鄉申村村東,是濁漳南源幹流上游的控制性工程,屬中型水庫。控制流域面積236.2平方公里。1958年4月興建,1958年7月竣工蓄水,1992年除險加固改造後,總庫容3381萬立方米。水庫大壩為黏土心牆壩,壩高24米,設計洪水標準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1000年一遇。現已成為一座具有防洪、供水、灌溉、養魚、旅遊等綜合功能的水利工程。
位於濁漳南源支流上的屯絳、鮑家河、西堡、陶清河、莊頭5座中型水庫累計總庫容1.40億,累計控制流域面積1315.1平方公里。37座小型水庫累計總庫容4888.9萬立方米,累計控制流域面積390.15平方公里。
濁漳南源
屯絳水庫
屯絳水庫,也稱屯絳八一水庫,位於絳河幹流上的屯留縣河神廟鄉店上村西,是絳河上的控制性工程,屬中型水庫,1958年8月竣工,控制流域面積407平方公里。水庫大壩為均質土壩,壩高30米,溢洪道泄量為498立方米/秒,設計洪水標準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1000年一遇。設計灌溉面積5.71千公頃(屯絳灌區)。後經過幾次建設改造,現已成為一座具有防洪、灌溉、發電、養魚綜合功能的水利工程。它的興建使主流的洪峰流最大幅度削減為,有力的保障了沿岸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該庫保護下游5個鄉鎮55個村,l千公頃耕地,漳澤水庫和國省縣鄉公路等等。
濁漳南源
陶清河水庫
陶清河水庫,位於長治縣東和鄉曹家溝村南約1.5公里的陶清河上,為陶清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利工程。水庫樞紐由大壩,溢洪道和輸水洞等建築物組成。其中大壩為碾壓式均質土壩,壩頂高程977.40米,最大壩高24.1米,壩頂寬約3.0米,長435米。水庫正常蓄水位970.80米,設計洪水位975.27米,校核洪水位977.26米,設計總庫容3432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750萬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615.3平方公里。工程於1959年10月開工,1960年4月竣工蓄水。
石子河水庫,在長治郊區老頂山鎮西長井村南。1958年4月6日,中共湖安縣(當時的行政區劃)委以治理石子河為重點,動員1.2萬民工於1958年4月12日開始修建石子河水庫,經110個日夜苦戰,於當年8月1日竣工。石子河水庫總庫容186萬立方米,壩頂高程為998.45米,壩高38.5米,總工程量220萬立方米,其中石方2.04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5萬畝。石子河水庫是一個防洪水庫,多少年來由於上游加大生態治理力度,八十年代末水庫乾涸。石子河水庫是郊區境域內興建的第一座水庫。

灌區

七一灌區,位於漳澤水庫壩西、黃碾鎮淹村南,是引用漳澤水庫水源進行自流灌溉的灌區,始建於1969年10月,乾渠長8.56公里,其中漿砌石防滲7.1公里,該灌區平均底寬2米。1983年初灌區有支區25條,全長21公里,其中防滲6公里,支渠以上建築物44處,沿渠共建一級提水站9處,總裝機容量1044千瓦,二級提水站2處總裝機容量185千瓦。設計灌溉面積1.3萬畝,其中:自流7162畝,小高灌5838畝,乾渠設計流量0.51立方米每秒,設計年引水量335.5萬立方米。小型機電灌站9座,灌溉著黃碾鎮淹村、貢村、故北、故南、辛莊、坡底、東旺、西旺、西溝、故縣、魏村、安居12個行政村的1.3萬畝糧田,多年年平均引水量94.860萬立方米,多年年平均灌溉面積0.83萬畝,糧食畝產量年平均413公斤。此外還擔負著長鋼、璐礦、王莊煤礦、中國人民解放軍七O一六工廠等一批大中型企業生產、生活污水排放及黃碾鎮、故縣辦事處所轄36平方公里的防汛排澇任務,多年來為當地的農業生產做出了巨作出獻。引水渠進口為鋼筋混凝土臥管,斷面尺寸為80厘米x80厘米,由鋼閘門控制,閘門尺寸為1.5米x1.6米。進水前底高程897.03米,渠底高程898.03米,設計引水流量0.51立方米每秒,設計年引水總量335.5萬立方米。

流域文化

濁漳南源流域地處北緯35°52′~36°31′,東經112°26′~113°25′,之間,北部、東部與濁漳河西源、濁漳河幹流接壤,西、南與黃河流域的沁河、丹河為鄰,南與衛河毗連,該區域水資源豐富。主要支流西堡頭河、蘇里河、丹河、陶清河、嵐水河、石子河、絳河等,流域呈扇形分布,平均寬度44公里,最大寬度95公里。濁漳南源乾支流的中下游為沖積地帶。濁漳南源流域面積石山區面積1250平方公里,占35%;土石山區與丘陵區715平方公里,占20%;河流階地面積1615平方公里,占45%。流域地形為東、西、南三面高,中北部低,諸河上游多為石山區、土石山區與丘陵,中下游為沖積地帶,形成上黨盆地。
流域涉及長治市的長子、上黨、壺關、屯留、沁縣、潞州、潞城、襄垣8個縣(區)。
濁漳南源
老頂山
濁漳河南源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人文始祖之一的炎帝(神農氏)曾在這一帶“嘗百草,制耒耜,建耆國”,“教民耕種,始興稼穡”,古耆國遺址在現長治縣黎嶺(次級支流黑水河源頭)一帶。長治市東北郊的老頂山,又稱百穀山,是炎帝嘗百草創農耕的主要活動地。現老頂山頂建有一尊炎帝銅立像,高39米,重100噸。炎帝全身站立,赤臂披髮,身著獸皮樹葉,雙手捧著一捆谷穗,神態莊嚴。現存隋代碑刻記載,濁漳河谷地的黎城縣柏峪村,是炎帝獲嘉禾的源發地。屯留縣城西北的老爺山相傳是后羿射日之地。長子縣因堯帝長子丹朱封地而得名。流域內古建築眾多,長子的法興寺、崇慶寺,長治市區的上黨門、潞安府城皇廟、觀音堂,長治縣的五鳳樓、東泰山廟等,是現存較完整的古建築精品,有著極高的文物和藝術價值。
濁漳南源
靈湫廟
發鳩山是神話傳說精衛填海銜木石的地方。《山海經》載:“發鳩之山,其上多拓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緣、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女娃被奉為漳水之神。在發鳩山濁漳南源旁建有靈泉廟,廟前石瀆,清泉漫流,廟中供奉炎帝小女兒女娃與她母親、姐姐三人的金身塑像,旁有女侍手擎白鳩,俗言漳水欲漲,則白鳩先見,使民覺而防之,不致暴溺。北宋政和年間,禱雨有應,敕封為靈湫廟,百姓祈雨降福,四時祭祀。廟前楹聯贊曰:“女娃理水經南緯北神泉匯集出靈湫;漳源瀉碧西流東注灌溉上黨萬頃田。”靈湫廟尚存,當地政府修葺管護,成為名勝一景。申村水庫更名為精衛湖,以紀念矢志填海、福佑百姓的女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