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概述,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澳門農業走向終結
地區:澳門
地區:澳門
概述
農業走向終結:澳門本來為漁、農業為主的社會,昔日望廈、龍田、龍環村就是農田區,氹仔、路環長期處於農、漁業社會中。雖澳門地少,但歷史上農業生產能滿足一部分內部需要。明清時期香山縣向望廈、龍田、路環、氹仔一些村民征田稅反映出昔日農業的狀況。
最近半個世紀以來,澳門農業最昌盛的時期是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的20年間。1946年,適逢內地潮汕一帶發生乾旱,農作物失收,災情極其嚴重,因而這一帶地區的居民便紛紛逃荒湧來澳門。由於這些新移民中的農民最多,他們來澳落籍後,便積極從事農業生產,加上當時澳門荒地較多,農業開始進入昌盛佳境。到了50年代初,關閘事件之後,內地蔬菜停止供澳,澳門政府只有實行鼓勵種菜的政策,給予願意務農人土自己選擇土地自己開發農業的權利,澳門農業因而進入大開發階段,同年菜農合群社亦正式成立。不過,其時的農業經營多數自耕自給,除耕地種菜外,亦以養豬為主,到了60年代中,本澳的菜地多達千餘畝,日產蔬菜大約可占全澳蔬菜市場供應量的一半,這是澳門農業的鼎盛時期。此後,隨著工商業的迅速發展和建築業的興旺,澳門農業便轉走下坡。70年代初,全澳使用的耕地還有600~700畝,包括500畝菜地和大約180畝禾田,到了80年代,農業明顯萎縮,原因是:
中國大陸推行經濟改革和開放政策卓有成效,運銷澳門的農產品豐富,加上同澳門接壤的拱北邊境和灣仔農貿市場的更大開放以及過關手續的簡化,吸引大量澳門居民過境購買農副產品或販運農副產品回澳,這些產品都可以滿足澳門市場的。
50年代澳門政府對務農者所採取的特惠照顧政策隨著澳門都市現代化規劃而不復存在,況且澳門地少人多,土地資源便成為最重的生財工具之一,因而很多農地都被徵購為發展高樓大廈,到了80年代後期,這種現象更加突出,澳門農業發展走向衰落是歷史的必然趨勢。
園藝業是澳門農業中的一個主要行業。包括種植蔬菜和花卉兩方面。事實上,澳門農民一向都以種蔬菜為主,很少種植其他經濟作物,原因是水稻盈利微薄,又辛苦,種植水果則占地較多,不符合澳門耕地少的環境。而種植蔬菜的品種中,過往有30多種,主要是通菜、豆角、白菜、菠菜、生菜和芥蘭等。
至於農地的經營方式,基本上是一家一戶生產,到了80年代,全澳約有100多戶農戶,平均每戶的土地不足一畝,當時澳門農民每天約有40公擔的蔬菜收穫上市,不過現時全澳菜地已蕩然無存了,蔬菜供應全部依靠進口。新鮮的蔬菜進口主要來自中國內地,其中廣東省為主要供應地。此外也有小部分來自海外。
至於種植花卉方面,同樣受到澳門城市現代化發展的影響,從前澳門有十多個花圃場,到了80年代末僅剩下4~5個,均以種植年花如桃花,年桔等和培養盆栽為主。雖然大多數澳門的花圃使用較高的農作技術,但產量仍僅能滿足本地需要的四分之一,特別是農曆新年前,桃花、年桔、菊花等應節年花,大量都由中國進口,約占澳門市場75~90%。澳門花農除了培養花卉供應市場外,還替銀行、酒樓、酒店等機構培植鮮花、盆栽來點綴室內環境,但主要的鮮花還是從台灣或珠海灣仔等地運來。
澳門沒有大規模的水果生產,有的只是庭院水果,這些果樹多種植在舊式洋樓的花園裡作為景觀,種類有香蕉、蒲桃、檸檬、黃皮、番石榴等。隨著這些房屋的拆建,果樹也愈來愈少。1988年,有商人在澳門創辦農業工廠,該工廠主要是引進遺傳工程技術來生產一些供觀賞的名貴花卉、樹苗零售,作室內培植、觀賞之用,但發展並不理想。澳門飼養業包括飼養家禽、家畜和淡水魚。過去澳門在農業發展的帶動下,飼養業亦有過興旺的歷史。但到了80年代中以後;飼養業同樣受到都市現代化發展而面臨很大的困境。1985年,澳門政府下令不準離島圍圈養豬,理由是豬排出的糞便處理不當,會影響周圍衛生環境。自1986年以後,離島50多個養豬戶只有持觀望態度,不敢再作任何發展,澳門半島地區的20多個養豬戶,亦顧慮政府對澳門做出同樣的禁令,因此亦採取觀望態度。政府曾多次要求養豬戶改為飼養三鳥、白鴿之類,但大部分的養豬戶由於以下的理由,沒有採納。即:(1)要轉向飼養家禽,須重新修建飼養場所,添置一些工具器材,這些都需要較大的投資;(2)當時在本澳養豬,最大的優點是成本較輕,可以維持經營。事實上,很多養豬戶都會兼營種菜,收一些品質較差難以上市的蔬菜用作飼料,特別是養豬飼料的主要來源是酒樓食肆的食物殘渣,營養極豐,往往可以免費取得,即使要購買飼料,亦都是一些粟米、黃豆粉、麥糠之類,價錢十分便宜。
此外,若要經營飼養三鳥、白鴿,除了要投資一筆錢外,還要冒一定的風險。如果三鳥一旦患病,俗稱“發瘟”,就很容易蔓延開來,極難控制,往往造成整批家禽死亡,損失嚴重,所以事前需要很小心處理。而且雞鴨苗的售價較高,一般雞苗每隻5元,鴨苗每隻6元,如果按每批購入1000隻計算,單是購買鴨苗便要五六千元,還未包括飼料、人工。同時,飼養家禽所須的地方,亦比養豬多得多,養鴨更需要有水池配備。
據政府資料顯示:1988年開設在台山、馬場、關閘、青洲等七個地點的豬場,存欄大小豬只共800多頭,每天供應市場活豬約有10多頭,但時至今日,澳門基本上沒有養豬戶了,海島市政廳更於90年代耗資300萬元補償離島豬戶,然後禁止所有居民養豬。
1993年,每天從屠場屠宰的水牛約23頭,1994年約為25頭,1993年每天屠宰的豬則為400頭,1994年則約有447頭,這些豬主要來自斗門、石岐、珠海、顧德、新會、水口及湖南等省地,其中從廣東省供應的豬每天約為300頭。至於家禽飼養業,儘管有著上述的不利因素,但直至1995年初,澳門尚有12個雞鴨飼養場(戶),這些飼養場所全部集中在離島,基本上是祖業相傳下來而繼續經營的。他們每月約供應市場10萬隻雞鴨,其中雞占六成,餘下四成為北京白鴨。通常飼養雞鴨至出售的周期分別為3個月和2個月,成活率約八成。
1995年初,海島市政廳曾向家飼養戶發出通告,要求他們在一定期限內提交下列五種檔案,方可獲準發出經營販賣禽鳥的牌照:(1)身份證明檔案及本地居住證明;(2)擁有可供土地使用之證明;(3)建築物圖則及基本之圖則;(4)土地工務運輸司對有關建築物之許可;(5)營業稅編號。由於飼養場所多為紗紙契地段,若要履行上述(2)(3)(4)項要求,相信對飼養戶采說會比較困難,這無疑為已經難已營生的飼養業帶來更多不利的因素。
廣東省是現今澳門鮮活商品的主要供應地,1992年,該省供應本澳活牛就有5,000頭、活雞230萬隻、活鴨17萬隻、填鴨65萬隻、活鵝2.4萬隻、水果2,000噸、塘魚2,800噸,其他水、海產品達3,600噸。
澳門養殖業受土地限制,已隨著澳門都市現代化的發展而萎縮。儘管澳門位於珠江三角洲平原,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適宜養殖業,但也難以挽回其終結的命運。
最近半個世紀以來,澳門農業最昌盛的時期是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的20年間。1946年,適逢內地潮汕一帶發生乾旱,農作物失收,災情極其嚴重,因而這一帶地區的居民便紛紛逃荒湧來澳門。由於這些新移民中的農民最多,他們來澳落籍後,便積極從事農業生產,加上當時澳門荒地較多,農業開始進入昌盛佳境。到了50年代初,關閘事件之後,內地蔬菜停止供澳,澳門政府只有實行鼓勵種菜的政策,給予願意務農人土自己選擇土地自己開發農業的權利,澳門農業因而進入大開發階段,同年菜農合群社亦正式成立。不過,其時的農業經營多數自耕自給,除耕地種菜外,亦以養豬為主,到了60年代中,本澳的菜地多達千餘畝,日產蔬菜大約可占全澳蔬菜市場供應量的一半,這是澳門農業的鼎盛時期。此後,隨著工商業的迅速發展和建築業的興旺,澳門農業便轉走下坡。70年代初,全澳使用的耕地還有600~700畝,包括500畝菜地和大約180畝禾田,到了80年代,農業明顯萎縮,原因是:
中國大陸推行經濟改革和開放政策卓有成效,運銷澳門的農產品豐富,加上同澳門接壤的拱北邊境和灣仔農貿市場的更大開放以及過關手續的簡化,吸引大量澳門居民過境購買農副產品或販運農副產品回澳,這些產品都可以滿足澳門市場的。
50年代澳門政府對務農者所採取的特惠照顧政策隨著澳門都市現代化規劃而不復存在,況且澳門地少人多,土地資源便成為最重的生財工具之一,因而很多農地都被徵購為發展高樓大廈,到了80年代後期,這種現象更加突出,澳門農業發展走向衰落是歷史的必然趨勢。
園藝業是澳門農業中的一個主要行業。包括種植蔬菜和花卉兩方面。事實上,澳門農民一向都以種蔬菜為主,很少種植其他經濟作物,原因是水稻盈利微薄,又辛苦,種植水果則占地較多,不符合澳門耕地少的環境。而種植蔬菜的品種中,過往有30多種,主要是通菜、豆角、白菜、菠菜、生菜和芥蘭等。
至於農地的經營方式,基本上是一家一戶生產,到了80年代,全澳約有100多戶農戶,平均每戶的土地不足一畝,當時澳門農民每天約有40公擔的蔬菜收穫上市,不過現時全澳菜地已蕩然無存了,蔬菜供應全部依靠進口。新鮮的蔬菜進口主要來自中國內地,其中廣東省為主要供應地。此外也有小部分來自海外。
至於種植花卉方面,同樣受到澳門城市現代化發展的影響,從前澳門有十多個花圃場,到了80年代末僅剩下4~5個,均以種植年花如桃花,年桔等和培養盆栽為主。雖然大多數澳門的花圃使用較高的農作技術,但產量仍僅能滿足本地需要的四分之一,特別是農曆新年前,桃花、年桔、菊花等應節年花,大量都由中國進口,約占澳門市場75~90%。澳門花農除了培養花卉供應市場外,還替銀行、酒樓、酒店等機構培植鮮花、盆栽來點綴室內環境,但主要的鮮花還是從台灣或珠海灣仔等地運來。
澳門沒有大規模的水果生產,有的只是庭院水果,這些果樹多種植在舊式洋樓的花園裡作為景觀,種類有香蕉、蒲桃、檸檬、黃皮、番石榴等。隨著這些房屋的拆建,果樹也愈來愈少。1988年,有商人在澳門創辦農業工廠,該工廠主要是引進遺傳工程技術來生產一些供觀賞的名貴花卉、樹苗零售,作室內培植、觀賞之用,但發展並不理想。澳門飼養業包括飼養家禽、家畜和淡水魚。過去澳門在農業發展的帶動下,飼養業亦有過興旺的歷史。但到了80年代中以後;飼養業同樣受到都市現代化發展而面臨很大的困境。1985年,澳門政府下令不準離島圍圈養豬,理由是豬排出的糞便處理不當,會影響周圍衛生環境。自1986年以後,離島50多個養豬戶只有持觀望態度,不敢再作任何發展,澳門半島地區的20多個養豬戶,亦顧慮政府對澳門做出同樣的禁令,因此亦採取觀望態度。政府曾多次要求養豬戶改為飼養三鳥、白鴿之類,但大部分的養豬戶由於以下的理由,沒有採納。即:(1)要轉向飼養家禽,須重新修建飼養場所,添置一些工具器材,這些都需要較大的投資;(2)當時在本澳養豬,最大的優點是成本較輕,可以維持經營。事實上,很多養豬戶都會兼營種菜,收一些品質較差難以上市的蔬菜用作飼料,特別是養豬飼料的主要來源是酒樓食肆的食物殘渣,營養極豐,往往可以免費取得,即使要購買飼料,亦都是一些粟米、黃豆粉、麥糠之類,價錢十分便宜。
此外,若要經營飼養三鳥、白鴿,除了要投資一筆錢外,還要冒一定的風險。如果三鳥一旦患病,俗稱“發瘟”,就很容易蔓延開來,極難控制,往往造成整批家禽死亡,損失嚴重,所以事前需要很小心處理。而且雞鴨苗的售價較高,一般雞苗每隻5元,鴨苗每隻6元,如果按每批購入1000隻計算,單是購買鴨苗便要五六千元,還未包括飼料、人工。同時,飼養家禽所須的地方,亦比養豬多得多,養鴨更需要有水池配備。
據政府資料顯示:1988年開設在台山、馬場、關閘、青洲等七個地點的豬場,存欄大小豬只共800多頭,每天供應市場活豬約有10多頭,但時至今日,澳門基本上沒有養豬戶了,海島市政廳更於90年代耗資300萬元補償離島豬戶,然後禁止所有居民養豬。
1993年,每天從屠場屠宰的水牛約23頭,1994年約為25頭,1993年每天屠宰的豬則為400頭,1994年則約有447頭,這些豬主要來自斗門、石岐、珠海、顧德、新會、水口及湖南等省地,其中從廣東省供應的豬每天約為300頭。至於家禽飼養業,儘管有著上述的不利因素,但直至1995年初,澳門尚有12個雞鴨飼養場(戶),這些飼養場所全部集中在離島,基本上是祖業相傳下來而繼續經營的。他們每月約供應市場10萬隻雞鴨,其中雞占六成,餘下四成為北京白鴨。通常飼養雞鴨至出售的周期分別為3個月和2個月,成活率約八成。
1995年初,海島市政廳曾向家飼養戶發出通告,要求他們在一定期限內提交下列五種檔案,方可獲準發出經營販賣禽鳥的牌照:(1)身份證明檔案及本地居住證明;(2)擁有可供土地使用之證明;(3)建築物圖則及基本之圖則;(4)土地工務運輸司對有關建築物之許可;(5)營業稅編號。由於飼養場所多為紗紙契地段,若要履行上述(2)(3)(4)項要求,相信對飼養戶采說會比較困難,這無疑為已經難已營生的飼養業帶來更多不利的因素。
廣東省是現今澳門鮮活商品的主要供應地,1992年,該省供應本澳活牛就有5,000頭、活雞230萬隻、活鴨17萬隻、填鴨65萬隻、活鵝2.4萬隻、水果2,000噸、塘魚2,800噸,其他水、海產品達3,600噸。
澳門養殖業受土地限制,已隨著澳門都市現代化的發展而萎縮。儘管澳門位於珠江三角洲平原,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適宜養殖業,但也難以挽回其終結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