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三巴寺”或“大三巴”。中國天主教教堂。是澳門最早的天主教教堂之一。位於聖保祿山。“三”為葡文San之譯音,“巴”為保祿第一音之音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澳門聖保祿大教堂
- 外文名:St. Paul in Macao
- 地理位置:澳門大巴街附近的小山丘上
- 所處時代:始建於明隆慶六年(1572年)
俗稱“三巴寺”或“大三巴”。中國天主教教堂。是澳門最早的天主教教堂之一。位於聖保祿山。“三”為葡文San之譯音,“巴”為保祿第一音之音譯。
俗稱“三巴寺”或“大三巴”。中國天主教教堂。是澳門最早的天主教教堂之一。位於聖保祿山。“三”為葡文San之譯音,“巴”為保祿第一音之音譯。歷史背景澳門聖保祿大教堂原為耶穌會所辦之公學,始建於明隆慶六年(1572年),其經...
聖保祿教堂由一名義大利籍的耶穌會神父設計,日本工匠協助建成,1602年奠基,1637年全部竣工,而教堂前一段長石階則於稍後完成。1835年,聖保祿教堂毀於大火,僅剩下教堂的正面前壁、大部分地基以及教堂前的石階,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便是大三巴牌坊。1990年,澳門政府開始對聖保祿教堂遺址進行考古、修復及再利用工程,建成...
大三巴牌坊(英語:Ruins of St.Paul's),澳門標誌性建築之一,是聖保祿大教堂(又稱“天主之母”教堂)正面前壁遺址,也是澳門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位於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花王堂區炮台山下。大三巴牌坊的前身聖保祿教堂,始建於1602年,直到1637年修建完成;後於1835年被大火焚毀,僅餘下正面前壁、大部分地基及石階,目前所...
大三巴牌坊(Ruins of St.Paul),是澳門最具代表性的名勝古蹟,為1580年竣工的聖保祿大教堂的前壁,此教堂糅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與東方建築的風格而成,體現出東西藝術的交融。雕刻精細,巍峨壯觀。大三巴牌坊是西方文明進入中國歷史的見證。1583年,著名的傳教士利瑪竇在這裡改繪世界地圖為《萬國圖》,加上中文標識...
澳門海事博物館(葡萄牙語:Museu Marítimo de Macau),是中國澳門歷史最悠久的一家博物館,對面是媽閣廟。澳門海事博物館主要介紹這地區的主要海事活動,包括:中國南部的捕魚方法和傳統漁船、科學技術和交通工具、葡國和中國的海事歷史。發展歷史 澳門海事博物館1987年建成,展覽大樓在1990年開始正式啟用。海事博物館...
澳門威尼斯人(The Venetian Macao)位於中國澳門路氹城填海區金光大道地段,占地1050萬平方尺,開幕時是亞洲最大的單幢式酒店及全球第二大的建築物,為澳門最大型的酒店。酒店是威尼斯人(澳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澳門威尼斯人)於金光大道地段的一個重點大型建設項目,集會展、酒店及表演、購物元素於一體。在正式...
澳門故事館(MacauStoryHouse),位於瘋堂新街6A號,是澳門口述歷史協會於2012年籌設的一個集歷史研究、教育推廣和藝文創作於一體的靈感空間。館內藏書將以口述歷史、澳門專書及藝術設計三大類為主,設閱讀區、展示與銷售區和文化沙龍區。目前圖書藏量有2000多冊、雜誌800冊、澳門歷史圖片近1500張,視訊音像檔近500...
大三巴牌坊(英語:Ruins of St.Paul's),澳門標誌性建築之一,是聖保祿大教堂(又稱“天主之母”教堂)正面前壁遺址,也是澳門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位於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花王堂區炮台山下。大三巴牌坊的前身聖保祿教堂,始建於1602年,直到1637年修建完成;後於1835年被大火焚毀,僅餘下正面前壁、大部分地基及...
三巴聖跡即聖保羅教堂的遺蹟,位於澳門大巴街附近的小山丘上。 聖保羅教堂建成於1637年,整座教堂體現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風格與東方建築特色的結合,是當時東方最大的天主教堂。簡介 1835年,聖保羅教堂被一場大火燒毀,僅殘存了的前壁部分。因為它的形狀與中國傳統牌坊相似,所以取名為“大三巴碑坊”。 精美絕倫的...
一九九零年至一九九五年間, 政府對昔日聖保祿大教堂的地點進行了維修,並在相信是聖保祿學院創辦人范禮安神父的墓地上興建了天主教藝術博物館。展品 收藏的展品中有宗教畫、 雕刻以及禮儀裝飾品等, 這些展品是從澳門所有的教堂和修院的藏品中精挑細選出來的。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這裡收藏的宗教畫作, 如: 《聖味基...
大炮台(葡萄牙語:Fortaleza do Monte),別名聖保祿炮台、中央炮台、大三巴炮台,位於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花王堂區澳門博物館前地112號。大炮台占地約8000平方米,設施完備,炮台內設有蓄水池、軍需儲存庫、官兵營房等一應俱全,是當時澳門防禦系統中心。炮台可架設多達32門大炮,與其他炮台一起構成覆蓋東西海岸的寬大...
還有一些殉教者的骸骨被帶往澳門存放在聖保祿教堂,但因一次大火將整座聖保祿大教堂焚毀,所以,這批骸骨 就轉送大堂存放,直至1974年,再遷移到聖方濟各聖堂安放。黑沙海灘 古稱“大環”的路環黑沙海灣,沙灘寬約一公里,沙細而勻,呈黑色,故有黑沙海灘名,據說,黑色的細沙是由於海洋特定環境形成的黑色次生礦海綠石...
另外,英國國內的地名或人名如果和宗教有關的話,要先視乎有關宗教再決定譯名。假如有關名稱和聖公會或基督教有關,則採用基督教聖經和合本的譯名。例如:聖保羅大教堂。但如果有關人物或地方在蘇格蘭或北愛爾蘭信奉天主教的地區,則應採用下一段所列的天主教譯名。葡萄牙地名、議員官方譯名 葡萄牙的官方譯名,主要...
6.聖保祿大教堂 7.遠東第一所西式大學的建立 8.傳教基地澳門 9.培養中國人傳教士與派遣留學生 10.兩名耶穌會士的東行記。 第九章 基督教的接受與衝突 1.利瑪竇的東西方文化融合論 2.耶酥會的科學傳教 3.中國人對天主教的認識與接受 4.中國天主教三大柱石 5.一個中國人對西方文化的賞識與接受 ...
“龍環”是氹仔的舊稱,“葡韻”是指這裡葡萄牙的建築風格,又指氹仔海邊馬路一帶的景致;整個景點包括海邊馬路的五幢葡式住宅、嘉模教堂、澳門民事登記局(前嘉模圖書館)和兩個小公園。尤其海邊馬路葡式建築群,這五幢翠綠的小型別墅,是氹仔重要的文物建築與文化遺存,同時也是澳門極富代表性的景點之一。五幢別墅...
澳門特色攝影 澳門大山巴 澳門熱門景點大三巴牌坊(Ruins of St.Paul),是澳門地標性建築,亦是最具代表性的名勝古蹟,為1580年竣工的聖保祿大教堂的前壁此教堂糅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與東方建築的風格而成,體現出東西藝術的交融。澳門主教山 主教山小堂於1622年建於炮台旁,殿堂簡樸,山徑迂迴,供在澳葡兵彌撒祈禱...
澳門有兩間康真君廟(俗稱康公廟),一間位於十月初五日街中段,超逾二百年歷史。一間位於美副將大馬路普濟禪院側,前者現時仍對外開放,後者則已被改為街坊會。位於十月初五日街的康真君廟內正殿供奉康公真君,即宋朝愛國將領——康保裔,康保裔從軍後屢立戰功,在任高陽守將期間,遼國進犯中原,他奮起抵抗,為...
華士古達嘉馬花園(簡稱華士古)位於澳門半島松山山腳,得勝馬路、東望洋街、東望洋斜巷之間。沿革 花園始建於1878年,俗稱為新花園。華士古達嘉馬花園由葡萄牙工程師鴉寮努尼士設計,並命名為華士古達嘉馬花園。公園紀念第一個來到亞洲的葡萄牙航海家華士古達嘉馬,花園的正中央亦豎立了華氏的銅像。初建時,花園占地寬廣,...
聖雅各伯小堂於1629年興建,於1740年重建於媽閣炮台上, 即在澳門這個小城的尾端。教堂介紹 當時,小教堂巳是一所葡式旅館建築物的一部份,而旅館則建於炮台的地基上,在這座精緻的小教堂擺放聖人雕像及花地瑪聖母,伊莎貝皇后的瓷磚圖像。 聖雅各伯是澳門的軍事庇護神。據說,他經常在城內巡邏以致皮靴上常沾滿...
澳門的大賽車博物館(Grand Prix Museum)是為慶祝澳門格蘭披治大賽四十周年而興建的博物館,主要介紹澳門格蘭披治大賽。大賽車博物館位置於新口岸澳門綜藝館旁。發展歷史 建於1993年,澳門旅遊司為慶祝澳門格蘭披治大賽四十周年 館內收藏品: 有多種有著名的跑車和相關格蘭披治賽車的照片、說明文章、獎項等 分成多個展區...
金蓮花廣場(葡萄牙文:A Praça Flor de Lodão,英文:Lotus Square或Golden Lotus Square)位於中國澳門新口岸高美士街、畢仕達大馬路及友誼大馬路之間,是為慶祝1999年澳門主權移交而建設的廣場,已成為澳門著名地標及旅遊景點。“盛世蓮花”主體部分由花莖、花瓣和花蕊組成,共16個造型,採用青銅鑄造,表面貼金...
南灣花園,毗鄰澳門加思欄兵營,故又稱加思欄花園。園分兩部分,一部分設在家辣堂街,路樹成行,花圃片片,小徑迴旋,另一部分是在圍欄內,依山而築,園徑迂迴而上,最頂處是一片平地,設有兒童遊樂設施。70年前,這兩部分原是連成一片的,外繞圍欄,及至1928年,有關方面將部分園地闢作街道,才形成今貌。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