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盧家大屋

澳門盧家大屋

澳門盧家大屋位於大堂巷七號又稱為金玉堂,位於大堂巷的盧家大屋為澳門著名商人盧華紹(盧九)家族的舊居。據屋內左次間天井檐口的題詩年份顯示,該大屋約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 年)落成。盧家為廣東新會人,大約於清鹹豐六年(1857年)移居澳門。據族譜記載,盧九“少年怙恃,生計殊窘。弱冠後,始至澳門,業錢銀找換。稍有蓄積,設寶行錢號。既而以善營商業,雄財一方。”澳門有一條盧九街即為紀念盧華紹而命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澳門盧家大屋
  • 地點:大堂巷七號又稱為金玉堂
  • 時間:清光緒十五年
  • 格局:三開間三進上下兩層
結構,風格,歷史意義,交通概況:,

結構

該建築為三開間三進上下兩層的格局,包括廳、房、廚房、雜物房、天井等。建築內布置著多個天井,便於通風和採光,整箇中軸線上的空間是通透的,但有屏風隔斷。內部融合中西方裝飾材料和手法,既有粵中地區常見的磚雕、灰塑、橫披、掛落、蚝殼窗,又有西式的假天花、滿州窗、鑄鐵欄桿,兩種特色裝飾共冶一爐,饒有趣味。正立面窗戶全為葡式百葉窗,其中以上方左右兩扇最為精美。窗扇以金屬包角,百葉窗上加半圓形彩色玻璃窗,玻璃窗上是灰塑裝飾。大宅反映了澳門特有的中西建築風格合璧的民居特點。

風格

澳門盧家大屋是用厚青磚建造的中式兩層建築,是典型的中式大宅,也是晚清時期粵中民居溫婉纖細建築風格的典型。有兩個取光的內庭,依風水原理,主入口有阻擋煞氣的屏風。主立面入口部分內凹,為中式典型形式;而窗的設計,受西方建築風格的影響。
澳門盧家大屋

歷史意義

後盧氏家族沒落,業權輾轉到外人手上。大屋被分租出去,曾有大批難民湧入進住,最高峰時期曾有二十多戶住客,且在八十年代前缺乏維修;亦因此大屋很多部份被拆掉改建。及後澳門文化局於2002年7月為此進行復修,並列入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份。為配合“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澳門特區文化局對盧家大屋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局部開放,讓居民及遊客參觀,了解大屋歷史價值及建築特色。

交通概況:

公交2、3A、4、7、8A、10、10A、11、18、19、21A、26A、33可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