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澳洲寶石鱸
- 拉丁學名:Scortum barcoo
- 別稱:寶石魚、佳帝魚、寶石斑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目:鱸形目
- 科:鯻科
- 屬:革鯻屬
- 英文名:Jade Perch
- 命名者:McCulloch & Waite
- 命名年份:1917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棲息習性,食性,適應性,生長習性,生長繁殖,生長特點,魚種培育,池塘養殖,池塘條件,魚种放養,飼料投餵,日常管理,保護現狀,
外形特徵
寶石鱸體呈紡錘形,體厚而扁圓,頭小,口端位,頭後背拱起,腹部大而渾圓,體披櫛鱗,尾鰭短而寬,微凹。魚體的兩側或一側有1~2個甚至多個黑色晶瑩的橢圓形斑塊及零星分布的小斑塊,宛如鑲嵌黑色的寶石,因而得名“寶石鱸”。
生活習性
棲息習性
寶石鱸屬低層魚類,生性好動,游泳迅速,自然條件下,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等各種水體,喜生活棲息於水體的中上層。喜水質清新的環流。人工養殖可適應池塘、稻田、網箱、溫流水水泥池等環境。
食性
為雜食性魚類,攝食能力強。在自然條件下,除可攝食各種浮游生物(輪蟲、枝角類、橈足類、各種藻類),可以小魚、小蝦為食,並喜食水蚯蚓、紅線蟲、麵包蟲等較大的活餌料,也攝食水生植物、植物碎屑等。在人工養殖條件下,可投餵配合顆粒飼料,有明顯的集群搶食習性,經1周左右的馴化,魚聽到敲擊聲或潑水聲等信號,均會不約而同地前來覓食。
適應性
寶石鱸生存水溫13℃~38 ℃ ,適宜的溫度範圍為20℃~28 ℃,最佳生長水溫為21℃~25℃,水溫降至17~18℃時攝食強度減弱,低於15℃時行動遲緩或靜止於水的中下層。幼魚及成魚可投飼不同粒徑的顆粒餌料,投餌量根據水溫、魚體重量及魚攝食情況而定。寶石鱸對溶氧要求不高,自然水域要求溶氧在2.5毫克/升以上,溶氧在3.0毫克/升以上時可正常生長。工廠化集約式養殖要求在3.5毫克/升以上。
在pH值5.5~8.5範圍內均可正常生長。偏鹼性水體適宜其生長,最適pH值範圍為7.0~8.5,可耐受範圍為6.0~9.0。
該魚最早是由海水魚演化而來,能夠適應較高的鹽度。苗種可直接放人鹽度值為16的水體中,可馴化適應鹽度25的水體,鹽度在20以下水體不影響其正常生長。
生長習性
寶石鱸生長速度快,可當年養成。當水溫上升至20℃時,投放當年3cm~5cm苗種,只要精心飼養管理,一般經4~5個月的飼養,至10月中上旬就可達到每尾400~500g的商品魚規格。其養殖效益是常規魚類的4~5倍,是目前淡水養殖結構調優的名優品種。
生長繁殖
在自然條件下,寶石鱸3周齡可達性成熟。水溫達20℃以上,在有微流水的淺水區域產卵。人工養殖的親魚,在池塘中不能自然產卵,需經人工注射催產劑,如鯉卿魚腦垂體、釋放激素類似物或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可產卵。孵化時要求水中溶氧不低於4毫克/升,1公斤左右的親魚每次產卵在10~15萬粒,卵粒小,微具粘性,有一小的油球。
生長特點
寶石鱸外形美觀,性情溫和,抗病力強,生長快速,群體產量高,可單養、混養、池塘養、網箱養,特別適合垂釣;而且耐低溫、低氧,不易掉鱗,適合長途運輸。
魚種培育
選擇面積1000~2000平方米,水深1.5米左右的池塘,要求池底平坦、淤泥厚10厘米左右,進排水方便,水質清新無污染,pH值6.8~7.5,溶解氧4.5毫克/升以上。池塘四周用水泥板護坡,每池配備水泵1台。在寶石鱸夏花魚种放養前15天,每平方米用250克生石灰進行乾法清塘,殺滅塘內的敵害生物和病原菌,放養前7天,每畝水面投放經腐熟發酵過的有機肥350千克,接著注水0.6米,注水時注水口用60目的篩絹網過濾,以防敵害生物進入池內。幾天后,池塘內的枝角類、橈足類、輪蟲和水蚯蚓等繁育達到高峰,此時正是投放夏花魚種的最佳時機。一般在5月中、下旬,池塘水溫達20℃以上時放養魚種。魚種規格為體長2.5厘米左右,放養時先將魚種倒人盛有5%的食鹽水的浴盆內消毒10分鐘,然後連魚帶水一起倒入培育池內,每畝投放2500~3000尾。
魚種下池3天開始投餌,先投餵鯽魚苗,每天畝投放1.2厘米左右的鯽魚苗8萬尾,當魚種生長到5厘米以上時即開始馴食,方法是先停投鯽魚苗2天,第三天投餵新鮮碎魚塊,採用拋投馴化的方式,先少量,逐步加大投餵量,4~5天后即可完全適應。每天投飼2次,上午7~8點投全天量的3/5,下午4~5點再投2/5,日投餵量為在池魚種體重的8%~12%。
夏花魚種淺水下池,一方面可提高池塘單位水體的餌料密度,有利於魚種攝食;另一方面可提高水溫,有利於促進魚種生長,隨著魚種的快速生長,逐步加深池水,14天后水深加到1.5米,以後7天換水1次,每次換水量為池水的1/5~1/6,每天早中晚巡塘3次,觀察魚種的攝食、活動、生長及池塘水質變化情況。下午1~2點用水泵沖水增氧1.5小時,並定期測量溶氧,pH值變化等,以便及時調整投飼量和做好魚病的預防等方面的工作。實踐證明,經過30天時間的精心培育,寶石鱸魚種規格全長可達9.5厘米以上,這時要及時將魚種扦捕到成魚養殖池內轉入成魚養殖。
池塘養殖
池塘條件
池塘條件池塘面積不宜過大,以5~10畝為宜。池深2~2.5米,水深1.8~2米,池底平坦,淤泥較少。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水質清新無污染,魚种放養前10~15天排乾池水,每畝用生石灰125~150千克進行乾法清塘消毒,每池配備1.5千瓦葉輪式增氧機和水泵各1台。
魚种放養
魚种放養同一池內放養的魚種要求規格整齊、體質健壯、無病無傷、遊動敏捷。放養時間為6月中、下旬,放養密度每畝1000~1200尾,同時搭配混養大規格鱅魚種40尾、鰱魚種20尾和鯽魚種200尾,以充分利用水體,調節水質,增產增收。所有魚種下池前均用7毫克/升錳酸鉀溶液藥浴5分鐘進行消毒。
飼料投餵
飼料投餵寶石鱸為肉食性魚類,可用小魚蝦、野雜魚肉塊、新鮮動物內臟等餵養,經過馴化後可投餵含粗蛋白35%以上的人工配合顆粒飼料(參考配方:魚粉60%、麩皮10%、玉米粉25%,酵母、維生素及礦物質添加劑5%)。做法是:投料之前先潑澆幾下水,以形成條件反射,再投以顆粒飼料,經過數次調馴,只要聽到潑水聲寶石鱸就會群游而至取食,選擇位置居中地方。用竹、木跳板伸入池中水面,距池岸6~7米,搭設飼料台,這樣的飼料台飼料投撒面積大,魚攝食時不易混水,而且可容納較多的魚均勻攝食。日投餵量在前期魚體較小時,為魚體總重的8%~10%;中、後期隨魚體長大,為魚體總重的6%~8%。根據寶石鱸不喜強光的習性,日出和日落時,攝食旺盛,中午幾乎不攝食,所以應注意早、晚2次投餵。投餵時掌握“慢、快、慢”的原則,開始時少投,將魚引誘聚集後再快投,並及時擴大投料面積,使魚群均勻吃飽,等魚快吃飽,搶食不激烈後又少投,一直餵到多數魚離開投料點為止。一般每次投餵時間在30分鐘左右,防止飼料沉底浪費並污染水體。
日常管理
定期加注新水,飼養前期每10~15天注水1次,每次注水深10~15厘米;高溫期每5~7天注水1次,每次注水深15~20厘米,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5厘米左右。合理使用水泵或增氧機,7~9月每天開機2~3次,每次40~60分鐘,悶熱天適當增加。堅持早、中、晚巡塘,觀察魚攝食、活動和水質變化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貫徹“以防為主”的方針,做好魚病防治工作。預防寄生蟲病,可全池潑灑晶體敵百蟲,每次用量為0.2~0.4毫克/升;預防細菌性病,可每月用強氯精0.2~0.3毫克/升、生石灰15~20毫克/升,交替化水全池潑灑1次,同時每半月在餌料中添加1‰大蒜素或2‰土黴素連餵3~6天。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未予評估(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