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帝魚,學名高體革鯻(Scortumbarcoo),又稱澳洲寶石斑、寶石鱸、寶石魚、玉鱸、翡翠魚等,英文名Jade Perch隸屬鱸形目,鯻科,革鯻屬。“佳帝”是該魚引進中國後的譯音名。原產澳大利亞最大的兩條河流—墨累河和達令河,是澳大利亞最負盛名的名貴魚類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佳帝魚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簡介,主要特性,
簡介
該魚最大的特點是頭部所占的比例小,背部肌肉肥厚,無肌間刺,出肉率高達65%。肉質白而細嫩,味道鮮美,無腥異味,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在澳大利亞及歐美國家和地區,以及在港澳等地區享有很高的聲譽。佳帝魚具有生長快、食性雜、耐低氧、適應性強和抗病能力強等優點,可在室內水泥池高密度養殖、室外池塘單養、水庫網箱養殖。它與羅非魚、彩虹鯛和淡水白鯧等對溫度要求很相似,屬喜溫性魚類,不耐低溫,但其肉質、營養價值和市場效益遠遠高於上述魚類。佳帝魚頭尾的比例小,肌肉豐厚,無肌間刺,肉白細嫩,經測定,含有18種胺基酸,其中有4種香味胺基酸,故具味道鮮美,無腥味、異味,營養及口感是鱖魚等當今名貴魚類也無法比擬的。
主要特性
1.外部形態特徵:佳帝魚身體稍長形,側扁,體高背厚,側面觀為橢圓形;吻圓鈍,口裂呈淺弧狀;眼較小,上前位,無須;上、下頷有緻密小齒,有前、後鰓蓋,前鰓蓋有小刺,後鰓蓋有2個明顯缺刻;鰓蓋於眼後有鱗片,鰓孔中等大;頭、背面無鱗片。體披小鱗片。背鰭幾乎長達整個軀幹部;胸、腹鰭距離近。身體背部青灰色,體兩側自上而下由灰色漸變淺,略帶淡青銅色;腹面灰白。魚體的兩側或一側有1~2個甚至多個黑色晶瑩的橢圓形斑塊及零星分布的小斑塊,宛如鑲嵌黑色的寶石,因而得名“寶石鱸”。
2.內部構造:鰓耙數29/31(外/內),咽喉齒3/3,鰾分兩部分,前小後大;消化道分食道、胃和腸,腸長為體長的2.6-3.1倍。佳帝魚頭部相對較小,因此含肉率高。肉質潔白,肉味鮮美,該魚肌肉中含有豐富的對人體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
3.生活習性:佳帝魚屬溫水性、淡水生活魚類。營中、下層生活,不善跳躍。對水質要求不高,可在普通池塘正常生長。對水溫的適應範圍為10~38℃,最合適生長水溫為21~30℃。水溫降至17~18℃時攝食強度減弱,10~15℃時行動遲緩或靜止於水的中下層。佳帝魚對溶氧要求不高,自然水域要求溶氧在2.5毫克/升以上,工廠化集約式養殖要求在3.5毫克/升以上,在pH值5.5~8.5範圍內均可正常生長。
4.食性:在河流、坑塘及水庫等自然水域中以小型甲殼類動物、水生昆蟲、小魚、小蝦為食,並喜食小蚯蚓、紅線蟲、麵包蟲等較大的活餌料藻類及有機碎屑等,腸道粗短,有胃,為偏肉食性魚類。人工養殖可投餵人工配合飼料和冰鮮下雜魚等。具有集群搶食的攝食習慣。經1周左右的馴化,魚聽到敲擊聲或潑水聲等信號,均會不約而同地前來覓食。幼魚及鹹魚可投飼不同粒徑的顆粒餌料,投餌量根據水溫、魚體重量及魚攝食情況而定。
5.生長:佳帝魚生長速度比較快,規格5~6cm 的魚苗,經7個月的養殖,平均體重達1~1.2kg,最大個體達1.4kg。佳帝魚最小性成熟年齡為3齡。繁殖季節在澳大利亞為9-11月,繁殖水溫為23-26℃。雌、雄魚外觀不易區分。 該魚自引進飼養至今,未發現任何病害。
6.繁殖習性
佳帝魚苗種經三年培育飼養,體重達1000克,可達性成熟,水溫達20℃以上,經人工注射催產劑,如鯉鯽魚腦垂體、釋放激素類似物或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即可產卵。採用濕法人工受精效果較好,受精後轉入孵化。孵化中要求水中溶氧不低於6毫克/升。長期在工廠化室內養殖的佳帝魚,剛移到室外池塘養殖時,忌強光照射,要進行必要的遮陰。佳帝魚對硫酸銅、硫酸亞鐵十分敏感,因此在用藥時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