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氹新城區填海計畫

中國澳門特區政府在2006年施政報告中提出設立新城區的計畫,前運輸工務司司長歐文龍於2006年1月11日,介紹“澳氹新城區規劃”的初步方案,分別在澳門半島南面及東北面,以及氹仔北面共5個區域,發新城區。計畫涉及面積730公頃土地,當中398公頃需要填海,預計可容納11至12萬人,供澳門未來二十年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澳氹新城區填海計畫
  • 成立2006年
  • 計畫涉及面積:730公頃土地
  • 預計可容納:11至12萬人
政府為配合酒店及娛樂設施發展,在未得到中央政府批准下,已率先落實澳門半島南部的填海工程,準備擴闊孫逸仙大馬路,以及作計畫中的澳氹海底隧道的出入口,唯該地段至今仍荒置。
2008年4月23日,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在立法會表示,特區政府按照中央政府有關部門的技術意見後,於“澳氹新城區填海規劃”原有基礎上微調,填海面積將較2006年規劃“略大”,用海面積約為500公頃,實際造地面積約有429公頃。
2009年4月21日,劉仕堯在立法會表示,“微調”後的“澳氹新城區填海規劃”的方案,用海面積由原來約500公頃再度調整為約400公頃,用地面積亦由約398公頃調整為350公頃,並在新取得的土地上不發展博彩業及低密度住宅項目(如別墅)。但整項計畫經3年多時間,到目前仍在等待中央審批階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