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罪犯流放地

澳大利亞罪犯流放地

澳大利亞罪犯流放地(Australian Convict Sites),是二〇〇九年澳大利亞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項目。

澳大利亞曾是英國19世紀流放本國犯人的地方。1787年,第一艘運送罪犯的船離開英國,駛向澳大利亞,第二年初到達澳大利亞,並將上岸地點定名為“悉尼”。此後,英國相繼在新南威爾斯和塔斯馬尼亞等地建立了監獄和流放點,對罪犯實行關押的強制勞動。2010年,包括阿瑟港監獄海德公園軍營在內的11個流放地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澳大利亞罪犯流放地
  • 外文名:Australian Convict Sites
  • 地理位置新南威爾斯州、塔斯馬尼亞州等地
  • 著名景點:海德公園軍營、亞瑟港歷史遺址、弗里曼特爾監獄等
世界文化遺產-澳大利亞罪犯流放地,世界文化遺產名稱與所在地,澳大利亞罪犯流放地簡介與遴選依據,

世界文化遺產-澳大利亞罪犯流放地

入選時間:2010年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iv)(vi)
地理位置:S29 03 12 E167 57 31(Kingston and Arthur`s Vale Historic Area)
S33 48 35 E150 59 42(Old Government House and Domain (“Old Government House”))
S33 52 10 E151 12 45(Hyde Park Barracks)
S41 37 30 E147 8 30(Brickendon and Woolmers Estates(“Brickendon- Woolmers”))
S42 34 54 E148 4 12(Darlington Probation Station(“Darlington”))
S33 22 42 E150 59 40(Old Great North Road)
S42 53 37 E147 17 57(Cascades Female Factory(“Cascades”))
S43 8 52 E147 51 5(Port Arthur Historic Site(“Port Arthur”))
S42 59 1 E147 42 59(Coal Mines Historic Site(“Coal Mines”))
S33 50 51 E151 10 19(Cockatoo Island Convict Site(“Cockatoo Island”))
S32 03 18 E115 45 13(Fremantle Prison)
遺產編號:1306

世界文化遺產名稱與所在地

金斯頓和亞瑟谷歷史遺址(Kingston and Arthur`s Vale Historic Area),諾福克島(Norfolk Island)
帕拉瑪特舊政府大樓及市立廣場(Parramatta Old Government House and Domain),新南威爾斯州
海德公園軍營,新南威爾斯州(Hyde Park Barracks, New South Wales),新南威爾斯州
布理肯頓·威爾莫莊園(Brickendon and Woolmers Estates),塔斯馬尼亞州
達琳敦假釋局(Darlington Probation Station),塔斯馬尼亞州
古大北路(Old Great North Road),新南威爾斯州
卡斯卡德婦女工廠遺址(Cascades Female Factory),塔斯馬尼亞州
亞瑟港歷史遺址(Port Arthur Historic Site),塔斯馬尼亞州
煤礦歷史遺址(Coal Mines Historic Site),塔斯馬尼亞州
科克圖島監獄遺址(Cockatoo Island Convict Site),新南威爾斯州
弗里曼特爾監獄(Fremantle Prison),西澳大利亞州

澳大利亞罪犯流放地簡介與遴選依據

遺產簡介
澳大利亞曾是英國19世紀流放本國犯人的地方。1787年,第一艘運送罪犯的船離開英國,駛向澳大利亞,第二年初到達澳大利亞,並將上岸地點定名為“悉尼”。此後,英國相繼在新南威爾斯和塔斯馬尼亞等地建立了監獄和流放點,對罪犯實行關押的強制勞動。2010年,包括阿瑟監獄、海德公園軍營在內的11個流放地遺址被批准為世界文化遺產。該遺產是大規模強迫流放囚犯的一個傑出例子,這些人被判處流放到大英帝國的遙遠殖民地;其他殖民國家也採用了同樣的方法。
這些遺址展示了不同類型的罪犯聚落,這些聚落通過建築、港口、基礎設施、資源開採等方式為殖民開發項目服務。它們說明了囚犯的生活條件,他們被判流放到離家很遠的地方,被剝奪自由,被迫勞動。
這種運輸和相關的強迫勞動是大規模實施的,既適用於罪犯,也適用於被判犯有相對較輕罪行的人,也適用於不同政見者或成為政治對手的人。前往澳大利亞的運輸處罰也適用於9歲以上的婦女和兒童。在奴隸制廢除的同時和之後的18和19世紀,在歐洲殖民大國中,罪犯流放地是一種法律形式的懲罰的證據。
該遺產顯示了罪犯流放地的各種形式,緊密反映了18和19世紀歐洲對犯罪懲罰的討論和信念,無論是作為範例還是作為威懾的嚴厲懲罰,以及通過社會勞動教養和紀律的目的。它們也影響了歐洲和美國刑罰模式的出現。
澳大利亞建立的殖民體系內,罪犯流放地同時導致土著居民被迫移居到貧瘠的內陸地區,並創造了一個重要的歐洲裔人口來源。
阿瑟監獄是澳洲目前保存最完好的監獄古蹟,有“澳洲的古拉格”之稱。從1830年至1877年之間,這裡曾經關押了超過1.2萬名英國重刑流放犯人,監獄四周高山林立,猶如天然的屏障城堡,對當年的流放犯來講這裡也是最陰森恐懼的地方,被稱為“地獄之洞”(Hell Hole)。目前供遊客參觀遊覽的有當年犯人建造的古式教堂,火藥庫,牢房和守衛塔等。這裡還有一個充滿奇特風格的監獄博物館,裡面展出許多當年的圖片和實物,包括犯人的囚衣、鞭子和鎖鏈等。工作人員正在不斷尋找原來的文物,並儘可能恢復其歷史原貌。
文化遺產遴選依據(iv)
澳大利亞的囚犯流放地為參觀者提供了18和19世紀主要歐洲國家由傳統勞改及國家監獄制度轉變為驅逐和強迫勞動制度的典型實例,它是大英帝國的龐大殖民項目的一部分。它們說明了建立刑事殖民地的多樣性,以滿足新領土發展所產生的許多實際需求。這些囚犯流放地讓人們見證實現多種目標的監獄系統,對男子、婦女和兒童的用作威懾手段的嚴厲懲罰到強迫他們勞動,以及通過勞動和紀律使罪犯改邪歸正。
文化遺產遴選依據(vi)
在18至20世紀之間,一些強大的國家將其罪犯、違法分子和政治犯運送到殖民地的土地是人類歷史的一個重要方面,特別是其刑事、政治和殖民層面。澳大利亞的流放罪犯定居點提供了這一歷史的一個特別完整的例子,以及近代歐洲社會的議事產生的相關象徵價值。
它們說明了曾經有過占領殖民地土地損害土著人民利益的活躍階段,通過對罪犯懲罰和流放及強制勞動的辯證關係,讓他們改頭換面,最終融入社會,進而建立了歐洲血統的殖民地。
18世紀和19世紀時,大英帝國澳大利亞設立了數千所監獄。“澳大利亞監獄遺址”選取了其中的11座殖民監獄。它們主要位於悉尼附近和塔斯馬尼亞島上,但也有幾所設在諾福克島和弗里曼特爾市,其所在地大多是原住民已被驅離肥沃的海岸地區。這些監獄關押過被英國法院放逐到澳洲殖民地的成千上萬名男性、女性和兒童。每座監獄都有自身的用途,它們或是懲罰性的監禁,或是讓犯人通過勞動教養協助殖民地建設。“澳大利亞監獄遺址”是現存的大規模驅逐罪犯出境以及歐洲列強通過流放犯人和強制勞動進行殖民擴張的最確切的例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