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州鐵貨

澤州鐵貨

澤州鐵貨,是指晉城市的傳統鐵貨鑄造手工技藝。晉城,古稱澤州府,有“煤鐵之鄉"的盛譽,明清時“九頭十八匠”更是聞名全國,“大德”鋼針暢銷海內外,“泰山義”剪刀名揚天下。大批澤州鐵貨北上內蒙,南下廣東,西去甘肅,就連不起眼的鋼針都能遠出國門,賣到東南亞一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澤州鐵貨
  • 外文名:The zezhou's ironware
  • 地理標誌: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
  • 類型:手工技藝
歷史沿革,民俗文化,

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澤州盛行冶煉,戰國最著名的“陽阿古劍”就產自大陽鎮。當時的大陽已成為北方製造兵器所需生鐵的重要產地。
後唐時期,官方允許百姓冶煉鑄造鐵貨。
北宋時期,澤州為全國著名冶鐵區之一,境內的“大廣冶”為冶鐵官爐,所鑄“大觀通寶”被譽為史上最美鐵母(錢)。明清時期,澤州的採煤、煉鐵和鑄造行業極為鼎盛,澤州境內的大陽鎮被譽為“九州針都”,生產的“大德”牌鋼針暢銷海內外,“泰山義”剪刀名揚天下。北宋熙寧五年,日本僧人將澤州煮茶鐵貨帶回日本。二戰後,精緻的鐵壺在日本非常普及,並銷往全球各地。
明清澤州鐵貨,冶煉規模宏大,技藝精湛,名滿九州,遠銷海外。《中國實業志》記載,清代滿人入關認為冶鐵“人聚眾多,為害甚巨”,1733年雍正禁止販運生鐵,1824年道光命令攜帶不成器的鐵在五十斤以上者沒收,百斤以上者治罪。各種嚴法律令限制冶煉規模,並徵收繁重稅目,但是澤州鐵貨還是在逆境中迎來了一段輝煌。李希霍芬的《中國》中記載清代山西冶鐵中心僅晉城一縣牗今晉城市澤州縣牘,熟鐵爐業全縣爐數約計百餘座。 喬志強的,《山西制鐵史》載1735年修《澤州府志》“物產”中載“其輸市中州者,惟鐵與煤,日不絕於途”1783年修《鳳台縣誌》載產“針鐵”,1738年陵川縣有鐵釘鋪十二家,鴉片戰爭前後,晉城冶鐵又有了發展,當時已經成為山西省的鐵貨中心,道光年間全縣有生鐵爐一千多座,熟鐵爐一百座,鑄鍋爐四百多座。仍為小規模手工生產。李希霍芬曾記載鳳台縣的鐵供應全國,晉城大陽的針供應每個家庭,並遠銷中亞一帶。明清時“九頭十八匠”更是聞名全國,“大德”鋼針暢銷海內外,“泰山義”剪刀名揚天下。大批澤州鐵貨北上內蒙,南下廣東,西去甘肅,就連不起眼的鋼針都能遠出國門,賣到東南亞一帶。
澤州鐵貨,多是手工製作,用料為生鐵。經蠟模製作回收、熔鐵、澆築、打磨、後續加工等前後68道工序,才能製作完成。

民俗文化

澤州鐵貨已傳統手工技藝發達而聞名的“九頭十八匠”,至今在晉城澤州縣以“頭”字作地名的有50多個,以“”字作地名的有近30匠,這也從側面映襯出當時澤州鐵貨的輝煌。
澤州鐵貨,68道工序傳承千年冶鐵技藝。澤州鐵貨在煮水過程中,可吸收水中的氯離子,並釋放出二價鐵離子,因而煮沸的水軟而甘甜。長期飲用,還能補充鐵質,有效預防貧血。長期用鐵鍋炒菜,鐵鍋表面會生成一層油膜,不僅不粘鍋,還能避免各類有害化學物質對人體的潛在影響。
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現代生活節奏加快,鐵器產品附加值不高、品位低的問題日趨凸現,老鐵壺、鐵鍋、鐵勺等一系列鐵制廚具逐漸被人們遺棄,取而代之的是質地輕薄的鋁合金不鏽鋼製品,民用鐵貨一度失去往日風采。
如今,在晉城,能體現往日輝煌歷史的,多數為生產經營民用的鑄管、鑄件和機械工程配件。澤州鑄造與文化的嫁接在此岸逐漸蕭條,但在彼岸卻異常繁盛。受此影響,晉城市的“陽城生鐵冶鑄技藝”“大陽手工制針”“澤州打鐵花習俗”等,與“鐵貨冶鑄文化”相關的傳統手工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