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頭十八匠

九頭十八匠,通常用來形容明清時期澤州府(今山西晉城市)古代發達的冶煉業。它是晉城境內一些帶“頭”和“匠”的地名的統稱。

在金元時期,晉城是金朝和宋朝,元朝和宋朝前線對峙的地方,因此需要高超的冶煉業做軍事後盾。當時冶煉技術發達興盛,工匠雲集,故而有“九頭十八匠”之稱,其實演變到今天早已經不只九頭十八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頭十八匠
  • 外文名:Eighteen head nine
  • 位置山西省晉城市
  • 性質:傳統民間文學
  • 時期:明清時期
歷史記載,主要地名,形成原因,

歷史記載

清朝澤州府在古代手工業很發達,有“九頭、十八匠”之說。相傳以姓氏作地名的“匠”、“頭”都是曾為後周軍隊打造軍器技術高超的工匠。現仍以“頭”字作地名的如崗頭、椿樹頭、二聖頭、堯頭、花園頭等共24頭,以“匠”的姓氏作地名的如夏匠、東呂匠、西馬匠、牛匠、西謝匠、東武匠、申匠等,共26匠。
九頭十八匠
“九頭十八匠”之一苗匠的牌樓
晉城有發達的冶煉業。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就盛行冶煉。明清時“九頭十八匠”聞名全國,“大德”鋼針暢銷海內外,“泰山義”剪刀名揚天下。大批鐵貨北上內蒙,南下廣東,西去甘肅,就連不起眼的鋼針都能遠出國門,賣到東南亞一帶。
“九頭十八匠”的傳統民間傳說在晉城地域內流傳廣泛,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
“九頭十八匠”的傳說內容豐富,傳說版本有兩種,一種是說古澤州是周世宗柴榮“兵工廠”所在之地,為便於管理而設立“九頭十八匠”;另一種較為嚴謹的歷史考證是《澤州府志》和《鳳台縣誌》關於匠價銀11字的記錄,透露出晉城元明兩代為390個匠戶的信息,為確定“十八匠”的得名提供了正史的依據。
“九頭”是元朝“頭下”制度的產物,是解決戰俘工匠的一種特殊政策的產物;“十八匠”是元朝匠戶制度的產物,是中國民間簽發工匠去京都服役而形成的,這些政策和制度實行達500年之久。晉城自古以來就是煤炭和鐵礦石的重要產地,為冶煉、鍛造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晉城有發達的冶煉業,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就盛行冶煉,流傳近千年的“九頭十八匠”傳說不僅為晉城地區增添了豐厚的文化內涵,還為我們更好地認識和發展晉城經濟提供了生動的文化依據。
“九頭十八匠”是外族統治者對傳統百工匠人殘酷剝削壓迫的產物,但對澤州鐵器手工業的發展,客觀上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至今,晉城市以“頭”、“匠”命名的地名眾多,印證了當年晉城冶煉行業的繁榮昌盛。從上古流傳下來的一副對聯可基本確定“十八匠”是哪些地名。這副對聯的上聯是:馮呂苗郜夏馬牛;下聯是:孔申司孟謝武侯;橫批是:金江郝段。
然而隨著現代化進程突飛猛進,這種口口相傳的傳統文化傳播方式正在受到嚴重衝擊。“九頭十八匠”的傳說逐漸趨於衰落,亟須搶救和保護。

主要地名

晉城市所有的頭:崗頭、 道頭、 佛頭、 椿樹頭、 二聖頭、 洞頭、 谷堆頭、 堯聖頭、 花園頭、 堯頭、 大坡頭、 渠頭、 莊頭、 水磨頭、 壇嶺頭、 庵頭、 寺頭、 石伏頭、 坪頭、 西嶺頭、 馬坪頭、 下窯頭、 焦窯頭、 馬窯頭、 石淙頭、 宋壁頭、 窯頭、 望頭、 坡頭、 橫道頭、 石合頭、 將軍頭、 西凰頭、 東凰頭、 望興頭、 大池頭、 韋頭、 泉頭、 冶頭、 黃頭、 大嶺頭、 山頭、 鋪頭、 西街頭、大峰頭、 小峰頭、店頭、大井頭
晉城市所有的匠:夏匠、 馮匠、 郜匠、 苗匠、 西呂匠、 西馬匠、 孔匠、 牛匠、 南馬匠、 段匠、 司匠、 西謝匠、 東謝匠、 郝匠、 東呂匠、 葦匠、 西武匠、 東武匠、 金匠、 申匠、 江匠、 王匠、 岳匠、 孟匠、 侯匠、 祁匠 。

形成原因

古代澤州(晉城)在金元時期是金朝和宋朝,元朝和宋朝前線對峙的地方。當時冶煉技術發達興盛,工匠雲集。金朝實行頭戶州制度管理工匠,便形成了許多帶頭的地名。元朝實行匠戶制度管理工匠,便形成了許多帶匠的地名。這便是“九頭十八匠”的來歷。
明清時期晉城工業發達,手工業工匠眾多,地名以工匠姓氏為名的有馮匠、呂匠、馬匠、苗匠、復匠、郝匠、候匠、謝匠、武匠、岳匠、孟匠、孔匠、韋匠、金匠、左匠、牛匠、申匠、段匠,合稱十八匠。這 些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晉城人有發達的冶煉業。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就盛行冶煉。明清時“九頭十八匠”聞名全國,“大德”鋼針暢銷海內外,“泰山義”剪刀名揚天下。大批鐵貨北上內蒙,南下廣東,西去甘肅,就連不起眼的鋼針都能遠出國門,賣到東南亞一帶。
明清兩代,山西與陝西、甘肅兩省又是協餉區,澤州商人攜貲攜物入陝甘協餉貿易,不絕於史。二是頭下軍州及匠戶制度的建立。金國是從部落制迅速發展成封建制國家的,在其封建制國家制度中,有濃厚的奴隸制痕跡。金代時,澤州是金國經濟最富庶的地區之一,也是金國與宋朝軍事對峙的前沿陣地,為了保證戰爭對鐵制兵器的需要,金國的奴隸主將領將各地的匠人抓來澤州,在這裡設立了頭下軍州。大元帝國與南宋對峙時,澤州又成了元與宋交戰的前沿陣地,元代的奴隸主軍事首領繼承了金代的頭下軍州制度,建立了匠戶制度,由此形成了晉城的九頭十八匠。九頭十八匠是異族統治者對百工匠人殘酷剝削壓迫的產物,但對澤州鐵器手工業的發展,客觀上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明清兩代,匠戶不直接為封建政府服役,而是交納匠價銀。
是不是那場曠日持久的戰爭造就了鐵器的成熟,塑造了千千萬萬的匠人,由此產生了匠名。這些或許是春秋時的兵工廠,沒有嚴格的考證,僅是我的假想。戰國時期興起的鐵范疊鑄、鑄鐵柔化等技術到西漢已成熟,成為冶鐵作坊的常規工藝,隨著脫炭工藝的出現,導致人們有意識的在高溫下炒、煉、煅。戰爭結束了,這些兵工廠要轉入民用打造生產。據考古冶煉業專家講,在長平戰場範圍內的澤、潞兩州分水嶺出土戰國時的鐵器達十三件,是很先進的鐵農具。南北朝陽城牗今晉城陽城縣牘的冶煉最盛時犁鏡爐近百座,產品有五百多種規格,年產600餘萬件,除供應國內,還遠銷朝鮮、日本、尼泊爾不丹。《中國實業志》記載,清代山西冶鐵中心僅澤州府鳳台一地,熟鐵爐業爐數約計百餘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