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手拉朱泥壺

潮州手拉朱泥壺

潮州手拉朱泥壺歷史悠久,積澱深厚,演化有緒。宋以後,潮州成為陶器生產中心,潮州手拉朱泥壺是潮州陶瓷一奇葩,從清代中期,潮州朱泥壺便獨具一格,廣泛生產和套用,並代代相傳一直延續至今。潮州朱泥壺主要的名家有以老安順為代表的章燕明、章燕城、章廣鑫,以及源興炳記的吳瑞深、吳瑞全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潮州手拉朱泥壺
  • 產地:廣東省潮州市楓溪區
  • 代表:源興炳記 安順記
簡介,原料,造型,發展歷史,

簡介

潮州手拉朱泥壺歷史悠久,積澱深厚,演化有緒。宋以後,潮州成為陶器生產中心,潮州手拉朱泥壺是潮州陶瓷一奇葩,從清代中期,潮州朱泥壺便獨具一格,廣泛生產和套用,並代代相傳一直延續至今。
潮州手拉朱泥壺
潮州手拉朱泥壺具有強烈的地方特色,同時也吸收潮州民間藝術之精華,形成富於藝術特色的自家風格。潮州楓溪是手拉坯朱泥壺的發祥地,而製作手拉壺一直是祖傳作坊,有各家的泥料配方及製作手法,從不外傳。在古老的轆轤手拉方法下,成形過程需將泥料自下向上伸延且內外翻轉,構成塑造技藝的運動空間。成型時手指和手臂相對的捏、壓、按、擠,促使坯體絞轉多姿。而塑造運動之快或慢、沿弧線止旋或沿直線上提、按壓或捏擠,使器物的形態或端莊圓彈,或挺拔秀麗,或節奏鮮明,或韻律柔美,顯示出技藝美與形態美的融合。手拉成型法、具有靈活多變,隨意而就的特點,造型的變化,能在一剎那間完成,這是潮州手拉壺的獨特之處。其製作工序繁多,全靠熟練的工藝師憑經驗手工完成,要經過拉、修、批、上水、上槳、燒等近六十道工序,燒制的成品具有造型精美,線條簡練,色澤豐潤,光滑度高等特點,技藝單絕,因此,一把好壺來之不易,其作品深受藏家及用家的珍愛。潮州朱泥壺題材廣泛,品種多,主題突出,格調高雅,具有精湛的傳統工藝特點和實用功能和文化價值。

原料

用於製作朱泥壺的朱泥俗稱“紅泥”,是朱泥泥料一種,屬天然礦料。原土的最大特點是含氧化鐵量極高,呈土黃色,燒制後轉紅色。可塑性、粘性甚強,易於塑形。而它所做成的朱泥壺質地異常堅實,表面平滑卻能保持低微的吸水性和透水性,細膩柔韌而不含砂,光滑度高,手感細滑;保溫性好,泡茶不失原味,可在十天內保持茶的色、香、味不變質;更具有抗收縮性,在20一150℃之間連續出現偏差也不開裂;不含有毒物質及放射性元素;美感十足,把手便於拿捏斟注,壺嘴筆直水流通暢。上乘朱泥壺多不彩繪,僅憑自身天然底色產生色彩效果,其原本就具備質樸典雅的自然魅力。壺用愈久,色澤逾加生輝,手感更為順滑:這就是所謂的“養壺”後效。茶渣的沉積,會按比例散發香氣,深受大眾的喜愛。
潮州手拉朱泥壺

造型

用秀雅甜驕的玉女來形容潮州手拉朱泥壺最為貼切。朱泥壺的壺體小,大致都纖秀輕巧,壺身又驕嫩薄細。器物的造型大多是坯薄、身小、耳細、口秀等靈巧清靈的造型,執拿的姿態必須輕巧柔美,如蓮指輕彈似的拿捏斟注。在造型和結構上也非常的講究,需“三點成一線”:壺嘴,壺把,鈕必須成一直線,比例要勻稱,各部分組合比例,應力求勻稱,同時要展現出落落大方的空間感;出水順,握感輕:壺嘴的出水務必順暢,手握壺把時,握感應力求輕盈,不費力;一體成型感:壺嘴與壺身,壺把與壺身的連線部位,要處理得很自然,沒有任何破綻,宛如一體成型般。
潮州手拉朱泥壺
潮州手拉朱泥壺

發展歷史

潮州朱泥壺的發展歷史,其實就是朱泥文化的傳薪過程。朱泥壺藝之所以魅力四射,主要在於它與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潮州傳統文化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隨著中國茶藝事業的發展,制茶與品茶方法的進步,必然會對潮州朱泥壺之需求增添新的活力。
潮州朱泥壺主要的名家有以老安順為代表的章燕明、章燕城、章廣鑫,以及源興炳記的吳瑞深、吳瑞全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