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姓,潮又作㶃,讀音作cháo(ㄔㄠˊ),得姓始祖是有巢父、后稷、潮汭(成汭、郭禹)。潮氏是一個古老的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一千二百二十二位,總人口雖然很少,但郡望卻很多,多以汝南、沛國、陳留、潯陽、臨川、廬江、泰山、淮南、永安、河間、臨汝、華陰、河東、清河、江陵、長安、河南、昭州、武功、皖郡為郡望,其特點是與姬姓、周氏同郡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潮姓
- 類別:姓氏
- 國家:中國
- 同義字:潮又作㶃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第七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文獻,歷史名人,潮 處,潮 昉,潮 興,潮 文,潮 彥,潮 德,潮 忱,潮興娟,
基本介紹
潮[潮,讀音作cháo(ㄔㄠˊ)]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有巢氏,出自帝堯時期有巢父,屬於以先祖稱號避難改姓為氏。潮氏原本為北方巢氏一族,南宋初年宋高宗趙構南渡,才在江南落居。目前安慶潮氏多為同一支,先祖居江西洪都(今江西南昌),原為巢氏。相傳,潮氏上祖為有巢父,堯帝時期是一位隱士,久居深山老林,有大智慧。他倚樹築巢而寢,後因拒絕堯帝讓位而出名,被稱作有巢父。其後裔子孫以先祖名號為姓氏,稱有巢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巢氏。南宋時期,為避戰亂紛擾,江西洪都的巢氏族人避入長江岸濱,分別改姓為“潮”、“晁”二氏。其最初移民至安徽安慶的時間,約在明朝洪武初年,移居起始地點也同其它安慶移民一樣,由江西瓦屑壩走水路離開老家。安慶潮氏的一世祖潮善長,攜家眷橫穿鄱陽湖直入長江,順流而下,過雁汊鎮後,江面豁然開闊,木桅帆船借四月輕輕風力,漸漸駛近安慶西城外白雲繚繞的萬松山。風和日麗,春光明媚,潮善長遠遠看見老城門巍峨壯觀,心當時就動了一下。這一動,就為潮氏在安慶七百餘年的發展,寫下了深刻歷史的一筆。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黃帝曾孫帝嚳之子棄,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黃帝軒轅氏有一曾孫名帝嚳,帝嚳的夫人姜尤(女修)外出遊玩時,因踩了野人的腳印而懷孕,十月後生下一子。姜尤曾幾次將這個孩子拋棄,但孩子都奇蹟般地活了下來。於是姜尤又抱回家中精心撫養,取名為“棄”,以紀念他被遺棄的經歷。棄長大成人後表現出超群的才智,他讓部落的人結束了流動不定的遊牧生活,教他們種植莊稼,開荒種田,成為遠古時代最著名的農業神。虞舜見棄功勳卓著,便讓他擔任稷官,主管農業,並封他於邰(今陝西武功),史稱“后稷”。后稷在邰邑積極發展農業,使自己的部落成為一個著名的農業部落。后稷的裔孫發現了公雞叫更與時辰的關係,合理安排人們的勞動作息時間,因此叫𣶃太王,即周太王古公亶父,後為狄族所逼,率領族人遷到陝西岐山下的𣶃原,從此稱為潮族。“𣶃”就是一種土雞,傳說其名叫“伺𣶃”,會在河流將要漲水時提前鳴叫,令人們提前預防洪水,在上古讀音作zhōu(ㄓㄡ),即“周”,因此其族人改稱周族。由於后稷開創有功,後來便被周族人尊稱為始祖。今位於陝西武功縣的教稼台,就是後人為紀念后稷而建立的。
周族後來分衍為姬周和𣶃周兩支,姬周一族建立了周王朝,家族顯赫,而𣶃周一族一直默默無聞。“𣶃”字就是“潮”的古體字,後稱潮氏,世代相傳至今。姬姓潮氏族人皆尊奉后稷為得姓始祖。
第三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跋部北魏皇族普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魏書·官氏志》的記載,北魏皇族普氏家族、普乃氏、普屯氏、普周氏等,多改漢姓為周氏、潮氏等。
第四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唐朝時期周赧王后裔,屬於以避諱改姓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唐玄宗李隆基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有上古東周末代君王周赧王姬延(公元前314~前256年在位)的姬姓後裔子孫,居潮陽縣(今廣東汕頭潮陽區),為了避唐玄宗李隆基名字的音諱,遂以居邑名稱改姓為潮氏,其後裔子孫因襲潮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五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唐朝末期荊南節度使成汭,屬於帝王賜改姓為氏。據史籍《五代史》記載:“青州人成汭,被賜潮氏。”成汭,曾因在家鄉殺人亡命,更其姓名為郭禹。唐僖宗李儇光啟元年(公元885年),郭禹加入割據復、岳二州、自稱刺史的原淮南軍主將張瑰部下,為其牙將,作戰十分慓悍。後來張瑰懼怕其過於驍勇,欲殺之絕患,成汭遂自率親兵千人離開張瑰,襲占歸州(今湖北秭歸),之後據之自稱刺史。當年農曆4月,歸州刺史郭禹擊破荊南(今湖北荊州、秭歸、宜昌一帶),驅逐了軍閥王建肇。唐僖宗詔令以郭禹為荊南留後,以其名“汭”之意賜姓潮氏。唐末籓鎮各務兵力相殘,莫以養民為事,當時荊南地區兵荒之餘,止有十七家人戶。獨有荊南留後郭禹厲精為治,撫集凋殘,通商務農,晚年殆及萬戶。另有華州(今陝西關中地區)刺史韓建二人積極招撫流散,勸課農桑,數年之間,所轄之境民富軍贍。時人謂之“北韓南郭”。後來,秦宗權的別將常厚占據了夔州(今重慶奉節),郭禹與其將汝陽許存攻奪之。久之,朝廷以郭禹為荊南節度使,郭禹遂上奏恢複姓名為成汭。
在成汭的後裔子孫和族人中,有以先祖受賜姓氏為榮者,仍稱潮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七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海佳氏,亦稱珂里葉特氏,世居科爾沁(今內蒙古東部通遼地區、吉林西部一帶),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Haigiya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海氏、潮氏等。該支潮氏鼻祖為海潮龍,滿洲蒙古鑲藍旗人,初隨平西王吳三桂入雲南,後吳三桂叛清,海潮龍以偽鶴麗將軍率先投誠,累官至貴州大定總兵。在海潮龍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行輩字為姓氏者,稱潮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有巢父、后稷、潮汭(成汭、郭禹)。
遷徙分布
潮氏是一個古老的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一千二百二十二位,總人口雖然很少,但郡望卻很多,多以汝南、沛國、陳留、潯陽、臨川、廬江、泰山、淮南、永安、河間、臨汝、華陰、河東、清河、江陵、長安、河南、昭州、武功、皖郡為郡望,其特點是與姬姓、周氏同郡望。潮氏族人的的最初發源地在今陝西省渭河平原一帶。
秦、漢時期,潮氏族人主要以河南、陝西為中心地帶繁衍生息,後逐漸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秦朝時期,有河南臨汝的潮氏族人遷往江蘇沛縣。西漢時期,有河南葉縣潮氏族人遷往河南平輿縣,到漢朝末期,該支潮氏族人中又有遷往安徽廬江地區的,河南的潮燕在漢時遷往山東任太守。這一時期,潮氏族人已活動於陝西、河南、山東、安徽等省,且以河南為主要族流。
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社會動盪,大規模的南遷使得潮氏族人也捲入其中,於是湖北、江西、江蘇等地有了潮氏人活動的足跡。在晉朝時期,有潮訪出任江西潯陽梁州刺史;南朝宋有潮毅在江西臨川郡任太守之職。
隋、唐時期,潮氏族人有了大範圍的分布與發展。唐朝初期,潮氏族人有隨著陳元光入閩開基福建漳州,此為潮氏族人最初入閩者。在唐僖宗執政時期(),又有潮氏族人隨王潮、王審之入閩而後移居廣東者。這一時期,潮氏族人呢更廣泛地分布於南方地區。
宋、元時期,潮氏族人最為顯著的特點仍是南遷,以致於此期潮氏名人多出於南方,如哲學家潮敦頤、詞人潮邦彥、音韻學家潮德清等。
明、清時期,是潮氏族人發展過程中一個比較興盛的時期,台灣、雲南、四川、貴州等地也有了潮氏族人居住。據史書記載,明朝初期潮正行五兄弟從江西遷到貴州麻陽。清朝初期則有福建人潮延郡遷入台灣島,廣東人潮朝德居於台灣。從此以後,潮氏族人可謂遍布祖國的山山水水。
據家譜文獻《皖懷潮氏宗譜》記載:“明初,善長公遷皖,見龍山巍之,長江浩之,南嶺之陽,大有佳氣,俗醇土沃,舍此奚適,遂率其子若孫而家焉”。潮氏東遷的真相遠不是這般詩情畫意。元朝末期,安慶周邊作為兵家必爭之地,前後血戰了十九年。到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3年),朱元璋在該地區與陳友諒兩軍頻繁血戰,這一方肥沃土地早已是荒蕪人煙,雜草叢生。江西十餘萬移民,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以瓦屑壩為遷徙口岸,離鄉背井來安慶尋求生路的。目前能見到的史料,在敘述此次江西移民時有兩點大致相同:其一,移民多為單身未婚青年,偶爾弟兄結伴同行;其二,來安慶落戶之前,移民的歷史全部空白。據《皖懷潮氏宗譜》記載,潮善長外遷時曾帶有家譜,但後來毀於兵燹。憑此兩點,就足以說明移民遷徒的被強迫性。安慶潮氏一世祖也不例外,潮善長孤身一人,擠在又飢又冷的移民隊伍中,能快儘快地從浩瀚的長江水面尋到落腳點就相當不錯了,哪有閒情逸緻對未來的家園挑挑揀揀?潮善長懷著絕望與希望交融的心情,一步步地踏上安慶八卦門外那片陌生的土地。潮善長的勤勞與智慧與眾不同,他來自洪都府,而且是洪都府一名出色的玉匠,這就使潮善長不僅很快在萬松山下立足,而且小有殷實,並娶妻生子,建家立業。由於年代久遠,潮善長公“玉匠”的身份只是一種猜想,理由是他的兩個兒子一名為琢瓊、一名為琢工。不是玉匠,怎么能有如此豐富的想像?
潮氏二世祖潮琢瓊、潮琢工也相當了得,長者“為鄉進士隱居不仕”,一心一意以商為業;幼者讀書出來為官西蜀,從此天各一方。潮琢瓊的後代也就是潮氏三祖四祖,更是“以忠厚傳家,以耕讀服賈孝養為業”。從此,有潮氏族人在此地生息繁衍,世代相傳至今。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到明朝中期,圍繞二祖老宅子建造的潮氏族人房屋越來越多,漸漸就形成一條窄巷。周邊居民約定俗成地稱之為“潮家巷”。此期間,安慶八卦門外的商業區,也因皖河口水路碼頭的繁榮,向西一直延伸至大王廟,擴展成繁華的西門外大街。潮家巷作為地名,延續的時間大約在二百年左右。到清朝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10年),潮氏九世祖潮康庶動手修撰《皖懷潮氏宗譜》,序中已有“善長公由瓦屑壩遷皖,宅白雲山下(萬松山),即今太平境,舊名潮家巷。”潮家巷為什麼會被“太平境”所替代呢?太平興國禪寺簡稱太平寺,原址在城西正觀門外的萬松山麓,相傳最早建於東晉鹹和年間(公元326~334年)。潮氏一世祖潮善長遷徙安慶時,太平寺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潮善長以太平寺為鄰,建起潮氏落戶安慶的第一間房。在潮氏家族緩緩發展並最終形成潮家巷的同時,太平寺也經歷了兩個關鍵時期:明洪武末年重增舊制,明天順年間進行大規模重修。又經二百來年,太平寺在歷代官員的重視下,先後建起萬壽閣、古鑒堂、文殊院、華藏樓等建築,初步形成大禪林氣勢。而這二百年中,潮家巷因潮氏後代不斷外遷而衰落,又因太平寺擴建需要被吞噬。一條移民老街,就這樣在老城版圖上悄無聲息消失。而太平寺,又繼續輝煌了二百年,並在寺東寺西建起白衣庵、西竺庵,成為安慶四大寺院之一。太平寺前的那段老街,也因此被稱之為“太平境”,其中“境”為邊界、疆界之意,由此也可見太平寺當年的規模和氣勢。
今日潮氏在長江流域的省、市中所占比例相對高於其他地區,安徽省的合肥市、安慶市、懷寧縣、長豐縣,北京市,福建省漳州市,台灣省等地,均有潮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皖郡:亦稱古皖國、宜城、今安慶市。安慶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薛家崗和張四墩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見證了安慶的祖先自古就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東周時期,安慶是古皖國所在地,安徽省簡稱“皖”即由此而來。南宋紹興十七年(公元1147年)改舒州德慶軍為舒州安慶軍,“安慶”自此得名。安慶城始建於金貞祐五年(公元1217年),至今已有八百年的歷史。東晉詩人郭璞曾稱“此地宜城”,故安慶又別名“宜城”。從清乾隆二十五年到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760~1938年),安慶一直是安徽省省會和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中國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清鹹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曾國藩創辦的安慶內軍械所,製造了中國第一台蒸汽機和第一艘機動船;清光緒年間陳獨秀在安慶舉辦藏書樓演說、創辦《安徽俗話報》,第一次試舉起“新文化”的旗幟;清光緒三十三至三十四年(公元1907~1908年)先後發生在安慶的徐錫麟巡警學堂起義和熊成基炮馬營起義,接連打響了辛亥革命第一槍和新軍起義的第一槍;安徽省的第一座發電廠、第一座自來水廠、第一家電報局、第一部電話、第一條官辦公路、第一個飛機場、第一個現代圖書館、第一所大學、第一張報紙……都誕生在安慶。安慶素有“文化之邦”、“戲劇之鄉”、“禪宗聖地”的美譽,是《孔雀東南飛》、“大喬小喬”、“不越雷池一步”、“六尺巷”等著名故事的發生地,是統治中國文壇近三百年的“桐城派”的故里,是京劇鼻祖程長庚為代表的徽班成長的搖籃,是黃梅戲形成和發展的地方,也是中國新文化運動先驅陳獨秀、佛教領袖趙朴初、道教領袖陳攖寧、“兩彈元勛”鄧稼先、中國“計算機之父”慈雲桂、“將軍外交家”黃鎮、“雜技皇后”夏菊花、通俗小說大師張恨水等影響中國、聞名世界的傑出人物的故鄉。古皖文化、禪宗文化、戲劇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這裡交相輝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汝南郡:西漢高祖劉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潁河、淮河之間、京廣鐵路西側一線以東、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縣、上蔡縣、平輿縣、項城縣一帶地區,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輿(今河南平輿)。元至元三十年(癸巳,公元1293年)改蔡州為汝寧府,成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沿元制,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於此,稱崇莊王,在此傳十一世。清朝時期仍為汝寧府。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廢府,改為汝南縣。民國十三年(甲子,公元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導專員公署於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曾設汝南專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併於汝南縣。現為汝南縣即汝南縣城,隸屬駐馬店地區。
陳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陳留縣,漢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東部至民權縣、寧陵縣、西至開封市、尉氏縣、北至延津縣、南至杞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改治到浚儀。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黜,隋、唐兩朝皆為汴州陳留郡。1957年丁酉併入河南省開封縣。
潯陽郡:西晉永興元年置潯陽郡,治所在潯陽(今江西九江)。唐朝時期改九江郡為江洲,唐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為河陽郡,至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又復為江洲。
臨川郡:三國時期孫吳國置郡,其時轄地在今天江西省南城縣及撫州市一帶。西晉時期移治到今江西省撫州市西部一帶地區。
廬江郡:秦朝時期為九江郡,在楚漢之際分出一部分為廬江郡,漢朝時期名為舒。隋朝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置廬江縣,治所在舒(今安徽廬江),其時轄地在今安徽省長江以北廬江一帶。
泰山郡:西漢高祖七年(辛丑,公元前200年)設泰山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泰安縣一帶。東漢朝時期有個博縣,在西晉朝時期移郡後,轄地在今山東省費縣西南部一帶。唐朝時期為乾封縣。宋朝時期改乾封為奉符,即今山東泰安。大金國天會十四年(丙辰,公元1136年)改置泰安軍,後改為州。清朝雍正時期(公元1723~1735年)有泰安府,東平、肥城等縣均屬此府。民國時期廢府為縣。“泰安”,是從“泰山安則四海皆安”一語中來,取意國泰民安。泰安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五千多年前便形成了繁榮的大汶口文化。
淮南郡:漢朝曾置淮南國,治六安(今安徽六安),後改郡,遷治壽春(今山西壽縣)。曹魏政權時期亦曾置淮南國,後為淮南郡,其時轄地在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區。隋朝亦以壽州為淮南郡(唐朝時期為壽州壽春郡)。唐朝時期有淮南道,治揚州,自今湖北應山、安陸、應城以東,淮以南、江以北,均在其郡境內;唐朝中葉以後,置淮南節度使,亦治揚州。宋朝時期有淮南路,治揚州;後分為東西二路:西界在今湖北黃陂、河南光山一帶,東西二路的分界在今安徽省鳳陽、和縣一帶。
永安郡:治所在新城縣(今河南光山)。
河間郡:亦稱河間府。始建於西漢高祖劉邦時期,治所在瀛州(今河北河間),到西漢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又改為河間國。北魏時期改回置郡,治所在樂成縣(今河北獻縣)。此後或為郡,或為國。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除,隋朝大業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及唐朝天寶、至德年間(公元742~758年)又改瀛州為河間郡,治所在河間縣(今河北河間)。早期河間郡的統轄範圍在今河北獻縣、交河、阜城、武強一帶。
臨汝郡:早在一百萬年前,臨汝的張灣村一帶就有先人居住,這是我國至今發現的僅次於雲南元謀人的最早有人類活動的地方。五千年前,市區的煤山公園一帶,崎嶺的槐樹伊、大張一帶,紙坊的閻村、中山寨一帶,安溝水庫神德宮一帶出現較先進的原始文明村落。三皇五帝時,汝河流域是華夏文明的中心地帶。軒轅黃帝在新鄭稱帝,曾帶人兩次到汝州西部的崆峒山向廣成子求教治國和養生的道理。之後把當時最富饒的汝河流域封給他和正妃嫘祖的第二個兒子昌意,昌意的兒子高陽,在黃帝死後,繼承了帝位,就是五帝的第一帝顓頊。顓頊死後,讓位給大伯玄囂的孫子高辛,為帝嚳。嚳死後傳位於兒子堯,堯繼位後欲讓位給賢人許由,許由避讓逃至汝州北部的箕山下。堯之後讓位給顓頊的後人舜。三皇五帝時代,汝州是昌意部落的管轄範圍,昌意的後人出了兩個偉人顓頊帝和舜帝。夏王朝後期,建都於在今楊樓樊古城一帶的霍國強大起來,成為夏西南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霍候支持商湯統一了天下,霍西南部的高士伊尹為商的宰相,為商的統一立下汗馬功勞。汝州為世界霍姓的發源地。商朝,“霍”做為滅夏有功的侯國,地位得到鞏固,管轄南到伏牛山東到禹州西至嵩縣北至登封的廣大地區。公元前1129年,周武王帶大軍打敗商紂後,揮師包圍霍都。霍侯開城投降,周武王封霍侯的兒子為新的霍侯。霍在整個西周相對平安,經濟得以長足發展。周平王遷都洛陽後,汝州的戰略地位顯得十分重要,就將霍地封給自己的兒子姬唐,改霍為梁,遷霍後人至楊樓一帶,建小霍城安置,為梁小邑。春秋時梁國西南曼氏國興起,一度將梁和霍納入自己的版圖。曼氏國後被楚國所滅,汝州成為楚的北部邊地。再後鄭國打敗楚國,把汝州地納入鄭國的版土。戰國時期,梁城位於洛陽東南戶的戰略地位被軍事家們所看重,梁地區成為諸侯爭奪的中心地帶,韓國滅鄭國後,梁地歸韓國管轄,改梁為南梁,以區別開封的大梁和山西的西梁。這時南梁附近出現了注人城(廟下東一帶)陽人城(梁古城)鄲狐聚(臨汝鎮一帶)赫人聚(楊樓石台村一帶)等幾個大的城池。汝州為梁姓的起源地之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管理。在汝州西部置梁縣,歸三川郡管轄,東部置郟縣和陽城縣,歸潁川郡管轄。漢承秦制,汝州西部仍為梁縣,公元前206年將三川郡改為河南郡,梁縣歸屬河南郡。公元前113年在尚莊鄉榆廟村一帶置承休國,安置周的後人姬嘉。公元前112年在小屯一帶置成安國。東漢改河南郡為河南尹,梁縣屬河南尹。三國時期仍為梁縣,為魏國的司州河南尹管轄。東南部的小屯一帶歸豫州的潁川郡管理轄。公元280年,司馬炎在洛陽稱帝,歷史進入西晉。將河南尹分為河南郡和滎陽郡,汝州仍為梁縣,歸河南郡管轄。東部小屯一帶歸襄城郡管轄。東晉十六國時隸屬頻繁。公元317年,屬東晉,後歸前趙;公元365年屬前燕,隸河南郡;公元369年屬前秦,隸豫州河南郡;公元395年屬後燕,隸豫州河南郡;公元409年屬後秦,隸豫州河南郡;公元417年屬東晉。公元420年歷史進入南北時期,政府為擴大自己的虛名濫設州縣。汝州的建制隨北朝的變遷而變動。北魏時汝州屬司州歸中央直轄,公元494年在今汝州城設南汝原縣,公元527年在今楊樓梁故城置汝北郡,後在今廟下東注人城置治城縣,在霍城置石台縣,在今小屯成安城置東汝原縣,汝北郡從西到東共領石台、梁縣、治城、南汝原、東汝原五個縣。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西魏和東魏,汝州屬東魏。同年改南汝原縣為汝原縣。公元539年恢復汝北郡,在承休國舊地置承休縣,移郡治至承休縣;公元543年改汝北郡為汝陰郡,廢治城縣入梁縣。公元577年改汝陰郡為和州。隋文帝開皇四年(公元584年)置伊州,隋煬帝大業初改伊州為汝州,治梁縣城。大業八年,移承休縣至汝原縣,廢汝原縣。改汝州為襄城郡,治承休縣城,領承休、梁、陽翟、東汝原、汝南、魯等縣。唐汝朝時期州建制多變:公元621年改襄城郡為伊州,領承休、梁、郟三縣;公元627年移梁縣衙於承休縣,撤承休縣,把魯山劃為伊州;公元634年改伊州為汝州,領梁、郟城、魯山三縣;公元695年在今寶豐置武興縣(後改龍興縣);公元712年在今臨汝鎮置臨汝縣;公元738年劃許州襄城縣來屬,改汝州為臨汝郡,屬都(指東都洛陽)畿道,領葉、襄城、郟城、魯山、龍興、臨汝七縣。公元758年改臨汝郡為汝州。唐時汝州為東都洛陽東南門戶,設東都畿都防禦使,駐有重兵防守。五代時汝州先後歸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建制隨唐制,仍為軍事要地。周顯德三年(公元956年)改臨汝縣為臨汝鎮,入梁縣,汝州領六縣。宋朝時期汝州建制仍襲唐制,公元1105年劃郟縣歸穎昌府。宋元和五年(公夫子1115年)升汝州為陸海軍節度,屬京西北路,領梁縣、襄城、葉縣、龍興、魯山五縣。公元1127年,汝州被金國占領。汝州屬南京路,由金國中央直轄,領梁(含今汝陽)、郟城、魯山、寶豐、葉縣、襄城六縣。公元1207年劃襄縣屬許州;公元1208年劃葉屬裕州。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形成了軍政合一的省一級地方建制。汝州屬河南江北省南陽府管轄,領梁、郟縣、魯山三縣,寶豐廢縣為鎮,歸梁縣管轄。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對元行省作了大的改革,改省為“承布宣政司”,只管民政,但人們習慣上仍叫行省,簡為省,省下設郡(州)、縣。汝州仍為南陽府管轄,將梁縣省入汝州,領郟縣、魯山兩縣。公元1475年農曆4月在汝州東南設寶豐縣,汝州領三縣。公元1476年農曆9月,時任兵部左侍郎的汝州人滕昭,以汝州距南陽太遠給民眾生活帶來不便為由,同好友河南布政使原傑聯明奏請憲宗皇帝朱見深,將汝州從南陽分出由省直轄,汝州成為河南唯一一個由省直轄的直隸州,由縣級州升格為府級。同年12月,在汝州西部今汝陽縣城附近置伊陽縣,劃原嵩縣、魯山、汝州的部分地區為伊陽地,汝州領魯寶郟伊四縣。明中央掌管吏治的按察使司在地方設立四十一個按察分司,叫巡道,河南有二,分別叫河南道、河北道,河南道駐汝州。清朝沿襲明制,汝州直隸州的地位沒有改變,領魯山、寶豐、郟縣、伊陽四縣。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汝州隸河洛道,仍領四縣。公元1913年實行省、專區、縣三級管轄,改直隸汝州為臨汝縣,歸許昌專區管轄。公元1947年屬豫西五專區。1949年仍歸許昌專區,1951年將大小張莊和磨冢營村劃歸寶豐縣管理轄。1954年10月改隸洛陽專區管轄。1986年,撤專區建制,實行市(地)管縣,改隸平項山市。1988年8月改臨汝縣為汝州市,屬省直轄,計畫單列,由平項山市代管。
華陰郡:古代原稱華陰縣,為春秋時為晉國之地。漢朝高祖劉邦八年(壬寅,公元前199年)置華陰縣(因在華山之北故名華陰),治所在今陝西省華陰縣東部,南朝宋時移治今陝西省勉縣西北。唐朝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華州置華陰郡,治所在鄭縣(今陝西華縣),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復為華州,故城在現在陝西省華陰縣東南。
河東郡:古代河東郡有四:①指今整個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縣),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夏縣、臨汾市、萬榮縣、永濟市、聞喜縣一帶地區。東晉時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濟蒲州鎮)。隋、唐兩朝為蒲州河東郡。隋朝時期又分蒲坂,置河東縣為治所。在明朝被並河東縣,劃入蒲州。③唐朝時期有河東道,又設河東節度使,道治在蒲州,節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時期有河東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北以內長城為限,而兼有今陝西東北角。大金國時期分為河東南路、河東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地區。明朝時期並河東縣入蒲州。
清河郡: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先為衛國之邑,後為齊國所占,成為齊國邑地,位於山東菏澤汲堂河一帶,因水草清茂,古代齊國人稱其為清河。西漢高祖劉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置清河郡,後屢改為國,漢元帝永光年間(公元前43~前39年)後期為郡,治所在清陽(今河北清河)。東漢改為國,移治甘陵(今山東臨清),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清河縣至山東省博興縣、臨清縣一帶地區。元朝以後轄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棗強縣、南宮縣各一部分、山東省臨清縣、夏津縣、武城縣及高唐縣、平原縣各一部分地。到了明朝時期,清河縣改歸京師廣平府(今河北大名)管轄。此後直至清朝時期,清河縣隸屬於直隸省廣平府。民國初期,清河縣初屬直隸省冀南道,民國三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為大名道,民國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直隸於河北省,民國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初劃屬河北省十四督察區。抗日戰爭爆發後的民國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9月,中國共產黨創立了冀南區抗日根據地,清河縣為其轄地。民國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8月晉冀魯豫邊區成立,轄冀南區,清河縣為冀南區十三專區。抗日戰爭勝利後,於民國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1月清河縣改屬冀南區二專區。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9月華北人民政府成立,晉冀魯豫邊區即行撤銷,清河縣隨冀南區二專區歸屬華北行政區。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清河縣劃歸河北省衡水專區。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清河縣人民政府由城關遷駐葛仙莊。於1952年11月7日撤銷了衡水專區,清河縣改隸邢台專區。1958年4月28日撤銷邢台專區,清河縣歸屬邯鄲專區;同年12月20日,撤銷清河縣併入南宮縣。1960年5月3日又撤銷邯鄲專區,清河縣境隨南宮縣歸邯鄲市轄。1961年5月23日,復設邢台專區,南宮縣還屬。同年7月9日,恢復清河縣建制,仍隸邢台專區。1970年邢台專區改為邢台地區,繼轄清河縣。1993年7月,邢台地區與邢台市合併,改由邢台市管轄。
江陵郡:原為春秋時期楚國的郢郡,漢朝時期置江陵縣,為南郡治所。南北朝時期齊國改置江陵郡,治所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及川東一帶地區。五代十國時期南唐政權(丁酉,公元937年)以金陵府為江寧府。北宋朝與清朝時期亦為江寧府。江寧又為縣名,或在城區,或在郊區,清朝時期與上元縣同為江蘇省城。民國時期廢府及上元縣,先以江寧縣為江蘇省省會,民國政府建都南京後,又移江寧縣於南京市郊區一帶。
京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昭州郡:治所在今廣西桂林平樂縣一帶。平樂縣歷史悠久,始於三國時期設縣,為以後歷代州府之地。唐朝時期置為樂州,尋改昭州,又改曰平樂郡,後復曰昭州。宋朝時期改昭州為平樂郡,元朝時期改為平樂府,明、清亦然。民國時期改為平樂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設平樂專署。1958年專署撤至梧州,平樂縣劃歸桂林地區管轄。
武功郡:亦稱邰國郡、眉邑、郿城、眉縣,戰國時期秦國秦孝公置郡,治所在今陝西省眉縣東部一帶地區。眉縣最早為西周部落發祥地之一,與緊鄰扶風縣共稱“邰國”。周宣王三十四年(丁未,公元前794年),秦莊公在此築邑,因地形似眉而取名“眉邑”。眉縣正式建置始於戰國時期,境內有白起城,周顯王二十年(秦孝公十二年,壬申,公元前349年)設為武功縣。秦始皇滅六國侯實行郡縣制,於今眉縣渭北設郿,渭水南仍為武功縣,故舊志雲“武功太白,去天三百”,西漢因之,故城在今陝西郿縣東四十里。東漢建武元年(乙酉,公元25年),撤武功縣徙至渭北故斄城(今楊凌地),故治在今陝西武功縣西南。西晉太康八年(丁未,公元287年)今眉地稱秦國,後復為郿縣。西晉亡於漢(前趙)後,其地號曰郿城。北魏時期省美陽縣置武功郡,北魏太平真君六年(乙酉,公元445年)改郿城縣為平陽縣,西魏大統四年(戊午,公元538年)復改為郿城縣;北周時期郡廢,改美陽置武功縣,北周保定元年(辛巳,公元561年)於境內東南設溫湯縣,北周天和元年(丙戌,公元566年)於縣境西南之斜城置雲州,北周建德三年(甲午,公元574年)撤消郿城縣、溫湯縣,併入周城縣。隋開皇十八年(戊午,公元598年)改周城縣為渭濱縣,隋大業二年(丙寅,公元606年)改渭濱曰郿縣;隋義寧二年(戊寅,公元618年),於郿縣東部設鳳泉縣,並在今眉縣境內設郿城郡。唐朝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改郿城郡為郇州,旋廢,並將郿縣城遷於今縣城址;唐貞觀八年(甲午,公元634年)撤鳳泉縣,其地併入郿縣。金國時期改曰牙亭。元朝世祖至元十六年(己卯,公元1279年)升郿縣為郿州,同時廢柿林縣歸併到郿縣,此後七百年間一直稱為郿縣。清朝時期,屬陝西乾州(今陝西關中地區),郿縣屬鳳翔府轄地。民國初期屬關中道,不久重新劃定全國區劃,取消道治,郿縣為省轄九十二縣之一,1938年,改隸陝西省第九督察專員公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的1958年12月1日,根據國務院調整市縣規模的通知,郿縣被撤銷建置併入周至縣,1961年9月,依據國務院《漢字簡化方案》通知精神,將“郿”字改為“眉”字,至今稱眉縣,先後隸屬於寶雞分區、寶雞專員公署、寶雞地區、寶雞市管轄。2003年1月19日,眉縣馬家鎮楊家村出土了二十七件西周國寶重器,被譽為中國二十一世紀重大考古發現之一。王寧賢、王拉乾、王明鎖、王勤寧、張勤輝五位農民因發現保護二十七件西周國寶重器有功而與巴金、王蒙、張藝謀等人被評為2003年度全國傑出文化人物。
堂號
古皖堂:以望立堂,亦稱宜城堂、安慶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沛國堂:以望立堂。
陳留堂:以望立堂。
潯陽堂:以望立堂。
臨川堂:以望立堂。
廬江堂:以望立堂。
泰山堂:以望立堂。
淮南堂:以望立堂。
永安堂:以望立堂。
河間堂:以望立堂。
臨汝堂:以望立堂。
華陰堂:以望立堂。
河東堂:以望立堂。
清河堂:以望立堂。
江陵堂:以望立堂。
長安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昭州堂:以望立堂。
武功堂:以望立堂。
家譜文獻
皖懷潮氏宗譜,(清)潮康庶編修,清朝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10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安徽省安慶市圖書館、安徽省安慶市長豐鄉潮家老潮家宗祠。
歷史名人
潮 處
(生卒年待考),亦稱周處;陽羨人(今江蘇宜興)。著名東漢大臣。傳說他是一位歷史上改惡從善的典型,年輕時曾為惡鄉里,後改惡從善,入朝為官,直至御史中丞。
潮 昉
(生卒年待考),亦稱周昉;京兆人(今陝西西安)。著名唐朝畫家。擅長於肖像、佛像畫。畫風“衣裳簡勁,色彩柔麗,以豐厚為體。”
潮 興
(生卒年待考),亦稱周興;雍州長安人(今陝西西安)。著名唐朝大臣。唐朝武則天執政時期的有名酷吏,官至秋官侍郎、尚書左丞。
潮 文
(生卒年待考),亦稱周文;句容人(今江蘇句容)。著名五代時期南唐畫家。擅長於人物畫,尤以仕女為最,題材多取自宮廷生活。
潮 彥
(生卒年待考),亦稱周彥;錢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宋朝詞人。平生創製了許多新詞調,並開南宋格律詞派之先河。
潮 德
(生卒年待考),亦稱周德;江西高安人。著名元朝音韻學家。著有《中原音韻》。
潮 忱
(生卒年待考),亦稱周忱;吉水人(今江西吉水)。著名明朝大臣。官至工部尚書。
潮興娟
(生卒年待考),女;江西高安人。著名愛國留學生。潮興娟畢業於清華大學,曾在1997年獲得“銀帆獎”,目前是美國紐約康奈爾大學碩博連讀的一名研究生。當她得知祖國的貧困山區有部分女童因家境貧寒,而無法繼續念完學業時,不僅節省出個人捐款,還利用課餘之際多方奔走,共為國內的“春蕾計畫”籌集資金達五萬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