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潞琴
- 拼音:lù qín
- 注音:ㄌㄨˋ ㄑㄧㄣˊ
- 出處:《吹網錄·明潞王畫蘭石刻》
解釋,出處,
解釋
明 潞簡王 朱常淓 所制的琴。
出處
清 葉廷琯 《吹網錄·明潞王畫蘭石刻》:“﹝ 朱常淓 ﹞性耽風雅,善鼓琴,制琴數百張傳世,名‘潞琴’。”
解釋明 潞簡王 朱常淓 所制的琴。出處清 葉廷琯 《吹網錄·明潞王畫蘭石刻》:“﹝ 朱常淓 ﹞性耽風雅,善鼓琴,制琴數百張傳世,名‘潞琴’。” ...
潞簡王墓坐落在河南省新鄉市鳳泉區北郊13公里處的鳳凰山(系太行山余脈)南麓,依山據嶺,四周泉壑幽深。時人稱其為“頭枕鳳凰山、腳登老龍潭,左手揣著金燈寺,...
閻潞,1988年生,自幼學習鋼琴,2007年考入山東大學藝術學院師從袁偉老師,2011年以第一名的成績保送山東大學鋼琴演奏藝術與教學方向音樂學碩士研究生,師從侯康為教授...
此展品為明代的古琴,琴底項部楷書琴名“中和”,龍池下楷書五言詩一首:“月印長江水,風微滴露清。會到無聲處,方知太古情。”落款為“敬一主人”,詩下一寬...
《和潞公游天章楚諫議園宅》是宋代詩人司馬光所作的一首五言排律。... 《和潞公游天章楚諫議園宅》是宋代詩人...魚窺蘆琴石,螢散讀書床。玉帳方懷遠,松...
朱常淓(1607—1646),河南汲縣(今河南衛輝)人,明穆宗朱載垕之孫,神宗朱翊鈞之侄,光宗朱常洛堂弟,潞簡王朱翊鏐之子。明朝宗室,藩王。萬曆四十二年,潞王朱翊...
“益藩琴”是傳世的明琴之一。此件腹款署“益國潢南道人”。為仲尼式造型,琴形制修長,作平首,腰作小型內收半月形,寬肩與內收狹尾,為桐木所制,鹿角灰漆...
衡王琴,衡王朱佑楎所制古琴。明代宗室造琴之多,可稱空前,其尤者為四王琴。“四王”,即明代寧、衡、益、潞四王。《琴學叢書》說:“明寧、衡、益、潞四王皆...
長孫寇宗華,同治六(1867)年丁卯科舉人,光緒年間,先後出任福建省蒲田、閩縣等知縣,善操琴,藏有明末清初時名家所著《琴學金針》1本和明代潘潞王所制古琴1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