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秉鈞,字伯衡,息烽縣底寨磨盤人。性格秉直,豪爽。清嘉慶二十三(1818)年,中戊寅恩科鄉試舉人,道光二(1822)年,中壬午恩科戴蘭芬榜第三甲第35名進士,以文才、書法優,選入翰林院庶常館,稱翰林院庶吉士。三年期考,以知縣優先委用。道光五(1825)年,出任山東益都縣知縣。
基本介紹
- 本名:寇秉鈞
- 字號:伯衡
- 所處時代:清嘉慶年
- 民族族群:清朝
- 出生地:息烽縣底寨磨盤
- 主要作品:重修萬興橋
在職期間,循分守職,盡心盡力,民心皆悅。惟對上官不願溜須拍馬,阿諛逢迎,主動辭官歸黔,在貴陽貴山書院任主秉鈞在貴陽從教多年,尤以教其子孫為最艱辛,作有《寒燈課讀圖》詩:“曠代箕裘一線延,未亡人補欲傾天。飲茶自許心如石,畫荻難尋筆似椽。三尺伶仃遺膝下,十年辛苦共燈前。分明母德兼師範,記取唐風蟋蟀篇。”後其子孫多有建樹。長子寇本璣,鄉試舉人;次子寇本域,清同治十(1871)年辛未科第二甲第120名進士,官翰林院編修。長孫寇宗華,同治六(1867)年丁卯科舉人,光緒年間,先後出任福建省蒲田、閩縣等知縣,善操琴,藏有明末清初時名家所著《琴學金針》1本和明代潘潞王所制古琴1張,稱“潞琴”。次孫寇宗雋,光緒十八(1892)年壬辰科劉福姚榜第二甲第132名進士,出任雲南雲龍州知州。後人常用“做官奠如教子”語所贊。
清道光十(1830)年,底寨重修萬興橋,秉鈞回到家鄉,見橋已成,十分高興,寫有《重修萬興橋》詩2首。後病故於貴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