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秀和(1929.5~2007.5)男,高山族,台灣南投縣人。原沂南縣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1948年10月到國立上海醫學院學習,1955年2月畢業,被分配到臨沂專署第一人民醫院工作。 1963年2月調沂南縣醫院工作,1981年至1997年任沂南縣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其間,1987年晉升為主任醫師。曾任中華醫學會山東分會理事、山東省台聯理事會理事、臨沂婦女理論研究會理事、沂南縣政協副主席、縣台胞聯誼會會長、縣計畫生育協會名譽會長等職。被評為首批沂南縣科技拔尖人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秀和
- 民族:高山族
- 出生日期:1929.5
- 逝世日期:2007.5
- 職業:婦產科醫生
- 畢業院校:國立上海醫學院
人物經歷,求學時期,工作時期,人物事跡,
人物經歷
求學時期
潘秀和少時,正值日軍侵占台灣時期,他先在日本人開辦的一個名叫集集尋常的高等國小上學,後轉到台灣開辦的水裡公學校上學。後升入台中第一中學就讀。畢業後以優異成績考入省立台北中學,並在該校加入了台灣學生聯盟。在中學學習期間,多次參加反抗日軍侵略的學潮。1948年10月考入國立上海醫學院。因時局動盪,父母對他在上海學習非常擔心,寄來路費讓他回台灣,但他仍堅持在校學習。 1949年5月後,因時局變化他已接不到父母寄來的學費,靠同學、老師的幫助維持生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學校為他發放助學金,生活、學習有了保障。
工作時期
畢業後,他在工作分配表的工作志願中寫到:祖國需要我到哪裡,我就到哪裡。1955年2月,被分配到臨沂專署第一人民醫院工作。他是該校9個台灣籍同學中唯一在大陸參加工作的同學。 同年7月,在他的努力下,臨沂第一人民醫院建立了臨沂地區第一個集診療、搶救於一體的婦產科。為了儘快提高各縣婦產醫療人員的業務水平, 他對8個縣的婦產人員進行了業務培訓。同時,還指導了來臨沂實習的山東醫學院第一批實習生。工作中,除完成醫院正常門診和各種臨床手術外,還隨時到各縣搶救危重病人、處理各種疑難雜症。
1957年在整風反右運動中,他因台籍問題被錯定為“右派”。此時他思想壓力很大,但仍堅持努力學習中醫知識特別是針灸療法。他在收集大量歷史資料的基礎上,經過自己潛心研究,撰寫了《婦產科針灸治療手冊》 ,並撰寫了一批論文,有4篇論文收入山東省科協和醫學會主辦的《婦產科論文選編》 ,有8篇論文在《中華婦產科》雜誌發表。由於過度勞累,致肺結核病復發,後經治療痊癒。 1963年2月, 潘秀和被調到沂南縣醫院工作。
他以高尚的醫德和精湛的技術贏得了病人的信賴和尊敬,也使婦產科門診和住院病人大量增加。“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知識分子政策得到落實,潘秀和更加努力學習和研究醫療科學,決心在實踐中為“四化”建設和祖國統一大業作出貢獻。他編寫了《婦產科藥物治療手冊》 , 準備作為禮物獻給台灣的醫學界同胞們。1977年10月,他開始對胎盤血收集、儲存與套用進行研究,先後解決了胎盤血的收集、儲存與套用方法,撰寫了《利用胎盤血輸血的方法與意義》,其技術在國內居於領先地位。
從1979年9月開始,他對雷夫諾爾引產的機制、效果、副作用與併發症進行研究, 並撰寫《雷夫諾爾引產5406例綜合分析》一文,在1980年4月作為山東省典型材料在中華醫學會第二屆全國婦產科學術研討會上做了交流,其方法得到推廣。 他一生撰寫論文30多篇,其中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7篇,省以上學術交流會上發表14篇,在全國婦產科學術會議上交流2篇,有1篇被收入香港醫藥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名醫文獻庫》一書。此外,他還編寫了《婦產科感染性疾病的藥物治療》 等3部專著。
在多年的婦產科疾病的臨床與科研工作中,不但擅長婦科腫瘤、生殖內分泌疾病及高危妊娠的診治,也對不孕、不育性疾病的診治積累了豐富經驗,均取得了顯著成果。 1980年5月, 潘秀和作為山東省12名代表之一參加了中華醫學會第二屆全國婦產科學術會議,並在計畫生育與婦女保健組發言。1985年5月8日,在第二屆全國台灣同胞代表會議上, 受到了鄧穎超、 彭真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1996年9月, 被《世界名醫大全》收錄為名醫。1998年,獲世界華人知名醫學家論文金獎。2002年12月25日,《沂蒙生活報》以《一位台灣籍醫師的無悔人生》為題報導了潘秀和的事跡。 2007年5月, 潘秀和病逝。
潘秀和作為臨沂市第一個來自台灣,以解除沂蒙山區婦女病痛為己任的高山族婦產科專家,紮根沂蒙半個多世紀,用他精湛的醫療技術,將愛心毫無保留地獻給了這片土地上的勞動人民。
人物事跡
1963年2月, 潘秀和被調到沂南縣醫院工作。到任的當天下午,就不顧疲勞為一早孕者做了人工流產手術。在條件極其簡陋的情況下,他積極開展婦科病的診療和普查工作,並實施了許多婦科手術。有一膀胱陰道漏病人曾到外地大醫院治療兩次,耗資千餘元未愈,經他治療住院一周即愈。孫祖公社東高莊麻某因不完全流產造成失血、感染而休克,他騎腳踏車急行出診施救,終於使其轉危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