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1年,成立潘家國小,在校學生40多人。20世紀60年代,村集體建學校16間,建立學校大院,占地2000餘平方米,在校學生200多人。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57人。1989年,潘家村被海陽縣政府評為“文明村”。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100公斤左右,只能過半年糠菜半年糧的苦日子。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6年,全村人均糧食15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250公斤。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3000元;有各種運輸車輛18輛,農用車260輛,機車320輛;彩電300多台,電冰櫃180餘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破爛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全村僅有兩處瓦房,人均住房面積不足6平方米。20世紀70年代,村統一規劃街道、房屋建設。1982年以來,新房區街道整齊,新建主要大街3條,沿街綠化帶長達1100米,街中心廣場面積2000平方米,村民住上了寬敞明亮的瓦房。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25平方米。 集體福利從1966年以來,集體先後投資1萬多元,購買了7台脫穀機,結束了自古以來砘壓、連枷打小麥的歷史。1974年,全村用上了電網供電。1978年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本年,購買了電影放映機1台,自放電影。1986年,投資5.8萬元,修建起自來水配套設施,村民吃上了自來水。1991年,投資10萬元,修建起南沙河大橋,方便了村民,也方便了鄰村。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8年,張子山經埠峰村張元庚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5年,村成立黨支部,潘元清任黨支部書記。在黨組織領導下,村成立了互助組,並先後開展了反奸、反特、反惡霸鬥爭。1949年11月(農曆十月),組織支前隊11人,隨軍南下參加渡江戰役。同年村黨員身份公開,有黨員19名。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5個,黨員62名。自成立黨支部起,先後有潘元清、潘學坡、張子奎、張學儉、鮑丕樂、潘富國、於明海、鮑慶祝、潘學泰、張中道、張學成任黨支部書記。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4月,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後,村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改稱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先後擔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張子山、王京祿、張京文、潘孟會、張學儉、潘孟江、趙振江、張京起、潘學進、鮑慶祝、張忠道。1999年4月,於明海當選為首任村民直選村委會主任。2002年4月,潘正敏當選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