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角色評價,
人物經歷
潘又安和司棋青梅竹馬,發誓非對方不娶不嫁。他性格懦弱,膽小怕事,跟司棋在大觀園幽會被鴛鴦撞見,畏罪遠遁。九十二回寫他發財回家,意欲迎娶司棋,無奈司母不從,司棋撞牆身亡,他也殉情自盡。
角色評價
潘又安,賈府小廝,品貌風流。與賈府二小姐迎春的大丫頭司棋柔情纏綿。也許絕大部分讀者是因為剛烈的司棋而記住了潘又安,其實潘又安是讓自己的行動留在《紅樓夢》中的,是把自己最有韻味的生命留在讀者的記憶中的。
潘又安
![潘又安 潘又安](/img/9/e20/nBnauIDZhZmNkdDOihTMhFDM2gDZxIDMwMWNkNzNlJDZlFGN0IWYkF2N3M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潘又安在《紅樓夢》中正面出場僅僅兩次。第一次是在《紅樓夢》第七十一回,潘又安與女友司棋在花光柳影,詩意綿綿的大觀園中約會。不巧被鴛鴦撞見,潘又安迅速藏在樹後。司棋見到鴛鴦以後,便叫潘又安出來,潘又安只得從樹後爬出來,如搗蒜似的向賈母大丫頭鴛鴦姐姐磕頭。這就是他的出場,只有一系列動作,沒有外貌的刻畫,沒有聲音的流露。
潘又安一出場,就離開了賈府,帶著一絲膽怯,帶著一絲驚恐,更帶著自己的一份期待,離開了賈府。儘管不被他人理解,甚至也不被女友司棋理解。潘又安,你走了,但你留下了無限風情。使你的女友司棋百般堅持不住,一頭睡倒,釀成大病。潘又安,你走了,但你留下了私傳的表記。在《紅樓夢》第七十四回抄檢大觀園中,在司棋的住處抄到一封令讀者難忘的白話情書:
上月你來家後,父母已覺察你我之意。但姑娘(指迎春)未出閣,尚不能完你我心愿。若園內可以相見,你可托張媽給一信。若得在園內一見,倒比來家好說話。千萬,千萬!再,所賜香珠二串,今已查收外特寄香袋一個,略表我心。千萬收好!表弟潘又安具。
這封情書使你的女友司棋被趕出了大觀園,流著淚回到自己的家中。
潘又安,你在哪裡?你這個“濁物”。
然而,潘又安就是潘又安,他在《紅樓夢》第九十二回又回到了我們中間。這時的潘又安帶著財富來到了女友司棋家,準備迎娶司棋,但被司棋的母親拒之門外。司棋得知訊息,向母親表明心意,不料被母親一頓謾罵,誰知性靈極急的司棋,撞牆自毀。潘又安見此現狀,無感慨,無憤激,心平氣和,意靜神怡。他抬來了兩口棺材,收拾司棋之身,也不啼哭,眼錯不見,把帶的小刀子往自己脖子一抹,也就抹死了。這就是潘又安,不同尋常的紅樓小廝。連鳳姐也感嘆:“哪有這樣的傻丫頭,偏偏的就碰見了這個傻小子。”潘又安的及時死、果斷“了”,實現了從泥濁世界到淨水世界的跳躍和自救。
在世俗世界的賈府中,在精神家園的大觀園中都沒有一個堂堂男子為愛殉身,只有一個另外,就是小廝潘又安。為情而死,你是唯一,連情聖寶玉也沒有做到。難怪曹雪芹不僅為你取一個極似潘安的名字,更賦予你美麗的心靈。
筆者曾經讀過一篇報導,說有一對青年情侶,由於各種壓力決定雙雙臥軌自殺,但當火車到來之刻,男士突然站起而生,女子自然躺下做了情鬼。我想這位青年女子肯定沒有讀過紅樓,沒有認識到男人“混濁”的內心,潘又安在《紅樓夢》中只是唯一。如今,一個失去人類本真與童年記憶的時代,潘又安,你又在哪裡
87版(紅樓夢)李雅東飾潘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