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教育

漳州市地處福建省南部,枕山面海,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物產豐富,重視教育向來是漳州區域文化的重要特徵。多年來,漳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始終把教育工作納入黨政重要議事日程,為漳州現代化建設提供了人才支持和知識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漳州市教育局
  • 簡稱:漳州教育
  • 所屬地區:漳州市
  • 類別:公立大學
  • 學校類型:綜合
  • 學校屬性:重點本科高校
教育概況,各級各類教育事業有較大的發展,師資隊伍得到加強,總體素質明顯提高,教育投入增加,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教育質量穩步提高,歷史沿革,

教育概況

漳州市地處福建省南部,枕山面海,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物產豐富。現轄薌城區、龍文區、龍海市和漳浦、雲霄、詔安、東山、南靖、平和、長泰、華安等8個縣,面積1.26萬平方公里,人口440萬,為著名僑鄉和台灣同胞祖籍地。
重視教育向來是漳州區域文化的重要特徵。早在1300多年前建州伊始,這裡便創立了中國最早的書院之一——松州書院。宋元明清,漳州的芝山、龍江、南溪、觀瀾、東皋、五儒、丹詔、石屏等書院聞名遐爾。厚實的教育文化土壤孕育出許許多多的鴻儒碩士:陳淳、黃道周、藍鼎元、蔡新、許地山、林語堂、趙以成……如群星璀燦、英華繽紛。新中國成立後,漳州教育事業隨著經濟的發展而迅速發展,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提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確立了“科教興國”的偉大戰略,教育事業被擺在優先發展的重要戰略地位,漳州教育事業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
多年來,漳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始終把教育工作納入黨政重要議事日程,堅持優先發展教育的戰略地位、先後做出了科教興市、加快發展地方高等教育、民辦教育、高中階段教育等一系列重要決定,狠抓“兩基”,紮實推進“雙高普九”,積極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千方百計增加教育投入,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努力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待遇。廣大教育工作者忠於黨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教書育人,全社會尊師重教蔚然成風,使得我市各級各類教育事業有了長足進展,初步建立了合理的科學的現代教育體系,為漳州現代化建設提供了人才支持和知識貢獻。

各級各類教育事業有較大的發展

基礎教育方面。
全市義務教育階段不斷鞏固提高。1998年全市通過“兩基”達標驗收。積極推進“雙高普九”工作,2006年長泰縣、薌城區、龍文區、龍海市獲得省“雙高普九”縣(市、區)稱號。全市國小受教育率99.5 %,國中97%。加快發展高中階段教育,實施“培育和擴大優質高中工程”,加強達標校的創建工作,高中階段教育突破發展瓶頸,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67%,高中階段適齡人口入學率提高到72.2%。全市共有國小1621所,在校生34.05萬人;普通中學245所(其中獨立國中174所,完中71所),國中在校生23.57萬人,普通高中在校生達7.57萬人;幼稚園1496所,在園幼兒12.32萬人;特教學校7所,在校生3737人(含隨班就)。同時,積極開展各類學校定級達標和爭創文明學校活動。現有省優質幼稚園2所,省標準幼稚園15所,市標準幼稚園69所,省示範國小7所,省農村示範國小88所,市級農村示範國小96所,一級達標高中校7所,二級10所,三級25所;省級文明學校31所,市級文明學校96所。
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方面。
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全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36所,在校生5.67萬人。現有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專學校2所,省級重點職業中專學校3所。
高職高專教育方面。
在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加大高校的投入力度,強化內部管理,努力提高高校辦學水平,我市地方高等教育得到發展壯大。全市現有市屬高校4所,新增1所普通高校,在校生數突破2萬人規模,廈門大學漳州校區在校生1.7萬人。地方高校資源最佳化整合初顯成效,基本建成漳州高校園區。現有國家級高職試點專業1個,省級精品專業3個,省級試點專業4個,省級精品課程1個;漳州職業技術學院數控實訓中心列為國家級示範性實訓基地,2004年通過全國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2005年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稱號。
民辦教育方面。
為貫徹落實《民促法》及其《實施條例》,市政府出台了《關於加快發展我市民辦教育的若干意見》,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辦學,成功創建漳州一中分校等一批成規模的民辦校。現有完全中學7所,職業中專5所,普通國中5所。在校生達24628人。資金到位5億元。省廳批准籌建民辦高校4所。
自學考試等各類成人教育成績喜人。

師資隊伍得到加強,總體素質明顯提高

我們大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實施教師教育工程,健全教師繼續教育和培訓力度,培養一批批名師、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以適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積極推進教育系統人事制度改革,加強師資管理機制建設,最佳化師資結構,全面建設一支具有良好政治業務素質、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全市專任教師總數45773人(其中高校608人,中學17568人,中等職業學校1411人,國小21226人,幼稚園4960人),中國小教師學歷達標率分別是:國小為97.65%,國中為95.88%,高中為60.39%,全市現有幼兒“小中高”教師6人,高級教師383人,初級教師1027人;國小“小中高”教師73人,高級教師5749人,初級教師15742人;中學高級教師1567人,中級教師5325人,初級教師10311人。“十五”期間,有13名教師被評為福建省特級教師,有2名教師被評為福建省傑出人民教師。省市級優秀教師1592名,省市師德標兵、先進德育工作者和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不斷湧現。

教育投入增加,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

我市不斷加大教育投入,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尤其是近五年來,我市教育總支出65億元,其中預算內教育經費支出37.3億元,占教育經費總支出的比例為58.35%。實施市直學校布局調整計畫,盤活有限教育資源,促進各類學校達標。全市共投入農村中國小危房改造資金3.09億元,改造面積33.68萬平方米。規劃占地5千畝總投資6億元的漳州高校園區基本建成。

教育質量穩步提高

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始終抓住教育質量這條生命線,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造就了大批人才。全市中職(含中專)培養畢業生13.4萬人,就業率平均可達95%,地方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平均可達96%。我市高考質量一直保持良好勢頭,尤其是近年來,我市高考上線率均位居全省前列。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實踐能力不斷加強。全市參加中學生數學、物理、化學、信息技術、生物等學科奧賽中,獲得國際、全國、省級獎勵有1萬多人次;各級優秀作文競賽、各類體育競技比賽、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以及科技活動評比等方面屢屢獲獎。
幾年來,漳州市教育局先後被教育部、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等上級部門評為全國中國小民族團結教育先進集體、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愛國擁軍模範單位、市直黨建工作先進單位、市衛生先進單位、市安全生產單位、市文明單位等光榮稱號。
展望未來,我們教育事業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積極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參與建設和諧社會,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和人才強市戰略,深化教育改革,努力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不斷提高教育質量,保證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前實現現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初期,龍溪專員公署及各縣人民政府均設文教科,為主管教育和文化的行政機構,縣以下的區設文教助理員。
1956年,教育科從文教科析出。教育科設正副科長、科員,有的縣還在科內設督學。
1958年,龍溪專署教育科併入文教辦公室,由專員辦公室主任兼主任,配幹部3人。
1959年恢復為專署教育局,設人秘股、視導組、工農教育組,設正副局長、股長、組長、幹部若干人。各縣(市)也依此設定。
文化大革命”中,專署教育局未能正常行使職權,先由局的革命領導小組統攬行政事務。
1971年龍溪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在革委會政治處之下設教育組,由軍代表任組長,革命民眾組織代表任副組長。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復設龍溪地區教育局,下設人秘、計財、中教、初教、職教、工農教育(後改成人教育)等股和巡視組。1985年5月以後,教育局各股改為科,並分人秘股為人事科各秘書科,稍後又從初教科析出幼兒教育科。
1989年12月增設德育科,視導(原巡視)組升格為市普通教育督導室,由一位副局長兼主任,設督導員若干人。
1991年4月,市委、市政府決定撤銷市教育局,成立市教育委員會。
2001年9月,市教育委員會更名為漳州市教育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