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西方哲學/與青少年談哲學系列

漫遊西方哲學/與青少年談哲學系列

高亮之著的《漫遊西方哲學》是一本博古通今、深人淺出、引人入勝、老幼皆宜的讀物。他採用科幻的表現手法,由一位教授帶領兩位中學生,穿越2500年的時空,訪問和介紹了西方不同時期思想界40多位代表人物。其中,有公元前500多年古希臘自然哲學創始人泰勒斯;有古希臘黃金時期三位哲人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有中世紀專制黑暗時期的哲學家奧古斯丁、阿奎那……千百年來,如此眾多的思想家們,似天空中燦爛的群星,閃耀著強烈的智慧光芒,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前赴後繼地探索著自然和人生的真理,昭示著人類的發展前程。 《漫遊西方哲學》是一本面向大中學生和以青少年為主的哲學普及讀物,也適合於中年與老年讀者閱讀。

基本介紹

  • 書名:漫遊西方哲學/與青少年談哲學系列
  • 作者:高亮之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307113627
  • 外文名:Strolling in Western Philosophy
  •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 頁數:217頁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千百年來,如此眾多的思想家們,似天空中燦爛的群星,閃耀著強烈的智慧光芒,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前赴後繼地探索著自然和人生的真理,昭示著人類的發展前程。
高亮之著的《漫 游西方哲學》,副書名是“與青少年談西方哲學”,它的含義是:與青少年一起漫遊西方哲學。這是一本面向大中學生和以青少年為主的哲學普及讀物,也適合於中年與老年讀者閱讀。

圖書目錄

第一講 漫遊的開始
第二講 西方智慧的朝霞——古希臘的自然哲學
一、西方哲學從古希臘開始
二、探索自然的本原
三、數的哲學
四、不變與變
五、種子與原子
第三講 古希臘三哲人——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
一、蘇格拉底
二、柏拉圖
三、亞里士多德
第四講 希臘思想的餘輝——希臘化時代和羅馬時代的哲學
一、斯多亞學派
二、伊壁鳩魯學派
三、懷疑學派
第五講 信仰和理性——基督教和中世紀哲學
一、兩種文化
二、基督教
三、奧古斯丁
四、阿奎那
第六講 人的覺醒——文藝復興和哲學
一、文藝復興和人文主義思潮
二、宗教改革文
三、科學革命
第七講 知識來自經驗——近代英國的經驗主義
一、巴羅克時期
二、培根
三、洛克
四、巴克萊
五、休謨
第八講 我思故我在——近代西歐的理性主義哲學
一、笛卡爾
二、斯賓諾莎
第九講 影響深遠的啟蒙——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
一、孟德斯鳩
二、伏爾泰
三、盧梭
四、拉美特里和狄德羅
第十講 近代西方哲學的高峰——18—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
一、康德
二、黑格爾
三、馬克思
第十一講 人是哲學出發點——西方現代人本主義哲學
一、意志主義
二、生命哲學
三、現象學
四、存在主義
第十二講 哲學和科學的聯姻——西方現代科學主義哲學
一、實證哲學
二、實用主義
三、分析哲學
四、結構主義
五、科學哲學
第十三講 哲學隨時代前進——西方現當代哲學的新進展
一、現當代歷史哲學
二、現當代社會哲學與政治哲學
三、後現代主義哲學
第十四講 西方哲學的綜述
一、世界的本原是什麼?
二、人能夠認識世界嗎?
三、人是怎樣認識世界的?
四、人的本質是什麼?
五、什麼是合理的社會?
六、歷史是怎樣發展的?
七、科學是怎樣發展的?
八、學習西方哲學有哪些教益?
參考文獻

文摘

舊曆年初三,小用與小蕾兩個孩子,到張教授家去拜年。這一天相當寒冷,北風呼嘯,天空中飄著雪花。不過,在張教授的書房中,開著空調,倒是挺暖和的。
小用17歲,在讀高二;小蕾16歲,在讀高一。小用的媽媽是小蕾爸爸的姐姐,算起來,小用和小蕾兩人是表兄妹。他們兩家都住在大學的宿舍區,離得不遠,兩人經常在一起玩,或在一起做作業。
小蕾與她爺爺(也就是小用的外公)高教授住在一起。高教授是在大學中從事信息科研的老科學家,有許多發明創造。
張教授呢?他是大學的哲學教授,不僅有淵博的哲學基礎,而且還有多方面的科學知識,經常喜歡用他的科學知識來解釋哲學問題。他是高教授最好的同事和朋友,實際上他們還是中學時的同學。兩個老朋友經常在一起喝茶聊天,相互切磋並探討學問。兩家住得也不遠,高教授常常帶著小用與小蕾兩人到張教授家去玩。張教授家中有許多書籍,如哲學、科學、文學、歷史、地理等方面的書都有。張教授還特別喜歡與孩子們聊天,給孩子們講故事。小用與小蕾都很願意聽張教授講故事。他們也會問張教授各種問題,張教授總能耐心地解答孩子們的問題,似乎很少有張教授不能解釋的問題。
初三那一天,小用約了小蕾一起去張教授家。張教授特別高興,張師母拿出了朱古力花生糖和新疆葡萄乾招待孩子們,這些都是兩個孩子最愛吃的零食。
“今天有什麼新問題嗎?”張教授微笑著問。
“有,老師!”小用與小蕾同時回答。他們對於教授總是稱:老師。
“說說吧!”教授說。
“老師,我們兩人商量過了,想問您一個問題。爺爺說您是哲學教授,究竟哲學說些什麼啊?”小蕾嘴巴快,先說了。小用點頭表示同意。
“你們問的倒是一個不小的問題,不是一句話能說清的。在我給你們解釋之前,想先問你們幾個問題。”
“好。”兩人同聲說。
“你們在中學裡,學習過物理、化學、生物嗎?”
“國中、高中都有學的。”小用說。
“這些都是自然科學。你們知道自然科學最早是從哪裡來的嗎?”
“這倒說不清楚。”小蕾說。
“它們最早都是從哲學來的,具體點說,就是從2000多年前古希臘的自然哲學來的。雖然中國古代文化中對於大自然有一些抽象的、巨觀的認識,如‘道’、‘陰陽’等,但是缺乏研究大自然具體規律的科學傳統,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中國古代歷史上就沒有產生自然科學。有沒有自然科學,是西方文明和東方文明的一個重要區別。”教授說。
“怪不得我們的物理、化學等教科書上的一些定律都用的是西方國家科學家的名字命名的。西方哲學能產生出自然科學,這樣看來,哲學倒是有點重要性。”小用說。
“第二個問題,你們知道中國最後的一個皇帝,是什麼時候被推翻的嗎?”教授問。
“我們學過歷史,是1911年辛亥革命時將皇帝推翻的,孫中山先生創立了中華民國。”小蕾說。
“對,這是中國第一次民主制度對於封建帝制的勝利。那么,民主制度的思想最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教授問。
“這倒也不很清楚。”小用說。
“古希臘有過短暫的民主制度的歷史,但是近代直至當代,遍及全世界的民主思想,是從歐洲18世紀啟蒙運動開始的。啟蒙運動時期的著名哲學家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一書中說:‘人生來就是自由、平等的。’這就是一種哲學思想。”教授說。
“噢,對哲學還不能小看。”小蕾說。
“我再問你們,老師要求你們同學之間友愛互助。這種要求最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教授又問。
兩人都答不出來。
“那是2000多年前孔子的教導。孔子提倡一個‘仁’字,‘仁’就有友愛互助的意思,這也是一種哲學思想。”教授說。
“老師,您能不能用簡單的一些話說說什麼是哲學呢?”小蕾提出要求。
“可以。”教授接著說了下面一些話。
“你們在中學中學的物理、化學、生物都是研究大自然的,也就是研究自然世界。
你們學的歷史中有許多人類世界的故事。
你們學的語文與思想道德中有許多應該怎樣做人的道理。
所有這些課程都使得你對於世界與人生有一個比較正確的看法。
人對於世界的看法,可以叫做‘世界觀’。
人對於人生的看法,可以叫做‘人生觀’。
哲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關於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的學問。”
“老師,您的歸納簡單、明確,但是我還有一個問題。”小用說。
“請說。”教授對於孩子們也經常用“請”字。
“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研究自然世界,歷史學研究人類世界,它們都與世界觀有關。那不是與哲學研究的問題有重複嗎?”小用問。
“不錯,它們之間是有聯繫的。但是哲學不研究具體的物理問題、化學問題或歷史問題。哲學只研究世界觀與人生觀中一些根本性的、全局性的問題或比較抽象的問題。
“例如,世界的本原是什麼?人能夠認識世界嗎?人為什麼要活著?人應該怎樣做人?等等。這些根本性的問題,其他科學一般是不研究的,而恰恰是哲學研究的主要問題。”
“研究這些比較抽象的問題,有什麼用呢?”小蕾問。
“的確不是直接有用的。但是,間接地說,它是十分有用的。我在上面已經介紹過了,自然科學、民主制度、社會道德等,它們的最初來源,都是哲學。”
“哲學既然重要,為什麼我們在中學時,沒有哲學課呢?”小蕾又問。
“正因為哲學比較抽象,探討一些世界與人生的根本性問題,讓中學生系統地學習哲學,時間是早了一些。但是我看過你們用的國中和高中教科書,在語文課中,已經有一些有關哲學的課文。例如,九年級語文下冊中,就有墨子、孟子、莊子的文章,他們都是中國古代的大哲學家。你們以後進了大學,會有哲學的必修課或選修課。”
小用說:“經您這么一講,倒引起了我對於哲學的一些興趣。您能給我們系統地講點哲學嗎?”
“我贊成,我贊成!”小蕾拍著手叫起來。
“好,既然你們都願意聽我講講哲學,我倒也非常願意。如果你們有興趣,那么我想按哲學發展的歷史來給你們介紹哲學。我們是不是先講西方哲學,再講中國哲學?”教授說。
“我們是中國人,為什麼要先講西方哲學呢?”小蕾問。
“當然,也可以先講中國哲學。但是,我在上面給你們說了,科學與民主都不是來自中國哲學,而是來自西方哲學。而科學與民主又是當前世界文化的主流,也是當前中國正在進行的現代化事業的主要思想支柱。先學習西方哲學,再來學習中國哲學,才能比較正確地理解中國哲學中,哪些是真正應該繼承的精華部分。不至於將中國傳統哲學中落後的、陳舊的內容當做精華來繼承。
“當然,我這樣講,完全沒有貶低中國傳統哲學的意思。中國傳統哲學中蘊涵著許多非常寶貴的思想資源,值得我們去挖掘,去繼承,去發揚。而在西方哲學中,也有不少不夠合理,不夠全面的內容,我們與不需要全部接受。”P1-3

序言

高亮之著的《漫遊西方哲學》是一本博古通今、深人淺出、引人入勝、老幼皆宜的讀物。他採用科幻的表現手法,由一位教授帶領兩位中學生,穿越2500年的時空,訪問和介紹了西方不同時期思想界40多位代表人物。其中,有公元前500多年古希臘自然哲學創始人泰勒斯;有古希臘黃金時期三位哲人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有中世紀專制黑暗時期的哲學家奧古斯丁、阿奎那;有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大師但丁、達文西、莎士比亞;有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加爾文;有進行科學革命的哥白尼、伽利略;有崇尚“知識就是力量”的培根;有最早提出對現代政治文明有深遠影響的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權分立學說的洛克;有主張認識無窮盡的懷疑主義哲學家休謨;有解析幾何創始人、理性主義哲學家笛卡爾;有主張自然神學的斯賓諾莎;有影響深遠的啟蒙大師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拉美特里、狄德羅;有代表西方哲學高峰的思想大師康德、黑格爾;有近200年來對全人類影響最大的思想家馬克思等。千百年來,如此眾多的思想家們,似天空中燦爛的群星,閃耀著強烈的智慧光芒,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前赴後繼地探索著自然和人生的真理,昭示著人類的發展前程。
雖然高亮之這本200多頁的讀物,對西方哲學僅僅是進行了一次“漫遊”,而不可能帶領我們去拜讀和完全理解思想家浩如煙海、內容深奧的著作,但已可以使我們領會:改變世界和人類面貌、創造現代文明的科學和民主,為什麼首先出現在西方?而這正是我國古代所缺少的。
高亮之還以相當的篇幅為我們介紹現代西方哲學的研究成果,介紹了叔本華、薩特、杜威、羅素、波普爾、哈耶克、韋伯、哈貝馬斯等20多位現、當代西方哲學家的學說和著作。如當代哲學家哈耶克《通向奴役的道路》一書,影響很大,贏得世界性的聲譽,並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該書對我國當今的改革開放,就有很大的啟迪意義。
從古到今,高亮之在全面地介紹西方哲學後,引人人勝地把西方哲學歸結為幾個問題:世界的本質是什麼?世界可以被認識嗎?人類怎樣認識世界?人的本質是什麼?什麼是合理的社會?歷史是怎樣發展的?科學是怎樣發展的?高亮之指出,可從西方哲學中獲得許多教益:理性和科學精神,不斷完善認識方法;確立民主、自由的政治思想;合理、正義的人類理想;重視人類自身和人的本性、兼蓄並容的思想環境;發揚創造性的開拓精神等;並主張將西方哲學和中國哲學融合起來。
高亮之在青年時期,是一位憂國憂民的學子,是學生運動的活躍分子。在他學習成才後是一位農業科學專家,曾任江蘇農科院院長,對我國農業作出了許多貢獻。在他離休之後,又勤奮鑽研中國和西方哲學,並著書立說。無論是工作或是學習,他始終心繫祖國的命運,並把目光回到青年,殷切地寄希望於青年。為幫助青年更好地找到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自己埋頭通讀數十部經典,又用科幻形式寫成漫遊,奉獻給青年。拳拳赤誠,令人敬佩。而對我這樣長期受教條薰陶而深感讀書太少的老人來說,讀這樣的好書,也大為受益。
2007年4月10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