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說文化叢書:生生死死

漫說文化叢書:生生死死

《漫說文化叢書:生生死死》是2005年5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平原。

基本介紹

  • 書名:漫說文化叢書:生生死死
  • 作者:陳平原 
  • 頁數:248頁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年5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書籍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書籍信息

作者:陳平原 編
定價:12.00元
頁數:248頁
ISBN:ISBN7-309-04469-X/I.309
字數:151千字
開本:32 開
裝幀:平裝
出版日期:2005年5月

內容簡介

不知天下是否真有齊死生因而超死生的至人;即便此等與造化為一的至人,恐怕也無法完全不考慮死生問題。“生而不說,死而不禍,知終始之不可故也”(《莊子·秋水》),也還是因知覺生命而順應生命。怕不怕死是一回事,想不想死、說不說死又是一回事。古今中外確實真有因各種原因而不怕死者,可除了傻瓜,有誰從不考慮死生問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陶淵明),“生時不須歌,死時不須哭”(王梵志),此類哲人詩句固是極為通脫豁達,只是既如是,又何必老把生死掛在嘴上?可見說是忘卻生死,其實談何容易。
畢竟死生事大,人類最難擺脫的誘惑,或許就是生的欲望和死的冥想。而這兩者又是如此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以至談生不忘說死,說死就是談生。死生殊途,除了寓言家和詩人,誰也不會真的把死說成生或把生當作死。問題是死必須用生來界說,生也只有靠死才能獲得定義。在物理意義上,既生則非死,既死則非生;可在哲學意義上,卻是無生即無死,無死即無生。因此,了解生就是了解死,反之亦然。故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程子曰:“知生之道,則知死矣”(《二程集·粹言·論道篇》)。
人掌握不了死,可掌握得了生,這是一方面;人不可能知道生之所來,可清醒地意識到死之將至,這又是一方面。依據前者,應著重談生;依據後者,則不妨論死。實際結果則是談生中之死(死的陰影、死的足音)與死中之生(生之可愛、生之美麗)。

圖書目錄

目 錄
冰心
“無限之生”的界線
許地山
別話
周作人
死之默想
唁辭
笠翁與兼好法師
梁遇春
人死觀
何其芳
獨語
陸蠡
門與叩者
柯靈
生死
唐弢
馮至
忘形
宋雲彬
關於死
肖乾
三過鬼門關
胡適
我對於喪禮的改革
周作人
回喪與買水
魯迅
墓碣文
死後
茅盾
冥屋
葉聖陶
不甘寂寞
祭文·悼詞
夏丏尊
送殯的歸途
蘆焚
孟蘭夜
馮至
山村的墓碣
袁鷹
送葬的行列
廖沫沙
身後事該怎么辦?
周瘦鵑
楊彭年手制的花
李健吾
大祭
看墳人
秦牧
一份精美別致的訃告

梁啓超
國民之自殺
陳天華
絕命辭
宋教仁
陳星台先生《絕命書》跋
瞿秋白
自殺
林德揚君為什麼要自殺呢?
陳獨秀
對於梁巨川先生自殺之感想
李大釗
青年厭世自殺問題
徐志摩
論自殺
周作人
死法
關於活埋
郁達夫
說死以及自殺情死之類
魯迅
論秦理齋夫人事
論“人言可畏”
略論暗暗的死
靳以
處決
柯靈
阮玲玉與食屍獸
夏紺弩
懷《柚子》
趙麗宏
死之餘響
豐子愷
俞平伯
中年
葉聖陶
中年人
林語堂
秋天的況味
葉靈鳳
冬天來了
蘇雪林
中年
當我老了的時候
弘一
人生之最後
王了一
梁實秋
中年
楊絳
孟婆茶
冰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