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源市第六中學地處漣源市安平鎮,前身是清朝道光年間(1829年)的培蘭書院,書院舊址在現安平鎮新萬村吳氏宗祠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漣源市第六中學
- 創辦時間:1956年
- 所屬地區:湖南省漣源市
- 類別:私立高中
- 簡稱:漣源六中
學校名稱,歷史沿革,學校簡介,學校領導,學校地址,地圖信息,
學校名稱
歷史沿革
1956年,梅塘完小帶辦國中班,1958年,梅塘完小改為漣源縣第六初級中學。1969年,縣屬中學下放,易名為四古公社中學。1970年,改名為梅塘公社中學,開始招收高中班學生。1979年改為四古區中學,只招收高中學生,成為一所普通高級中學。1982年更名為漣源縣第六中學,隨著撤縣改市,1987年定名為漣源市第六中學,沿用至今。
學校簡介
漣源市第六中學現有教職工129人,其中高級教師26人,中級教師57人,省級骨幹教師4人,3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500餘人,校園占地110畝,建築面積36000平方米。學校依山傍水、環境幽雅、交通便利、辦學設施齊全、布局合理、管理嚴密,誠為辦學育人之勝地。漣源六中自創辦以來,為大、中專院校輸送人才近4000名,其中考取北大、清華等全國一流重點大學的學生近500人。漣源六中辦學近50年來,發展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歷經迷霧,閱盡艱辛,已成為世人矚目的“婁底市重點中學”。學校先後獲省“文明衛生單位”,省“貫徹實施《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婁底市“文明單位”,婁底市“中國小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婁底市“十強校”,婁底市“教育教學常規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建校近50年,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從梅塘完小帶辦國中班到梅塘公社中學(1956~1978年)
這一階段,經歷了帶辦、創建、下放、改制四個時期。
1956年下期,梅塘完小帶辦的國中班是漣源六中的雛形,當年招收3個教學班,學生110人,在編教職8人,吳丹書任校長,1957年9月起,郭光鈞任校長。
1958年9月,梅塘國中班更名為“漣源縣第六初級中學”,郭光鈞繼任校長。當時條件艱苦,百業待興,創建期間,學校新建教室二棟,總計12間,教師宿舍16間,勉強解決師生的教學、住宿問題。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停課鬧革命,學校基本處於癱瘓狀態。
1969年,漣源縣革委會作出決定,縣辦的14所中學,除一、二、四中外,其餘的11所中學分散到25個公社辦。學校分出一部分教師去古塘公社辦班,其餘的師資設備下放到四古公社辦學,命名為四古公社中學。下放期間,學校每年有教學班10個,教職員工30人。為改善教學條件,學校又新建教室一棟計6間,教師宿舍10間,砌石方1672方,修建了一條長330米、寬1米、高2米的圍牆;學校領導組織全校師生勤工儉學,開墾了學校背後27畝荒地,整成梯土,建成農場,每年農場收入近3000元。學校因此多次被評為區、縣、地省級勤工儉學先進單位,省內外多家單位慕名前來參觀學習。
1970年春,四古公社中學開始招收高中班學生。
1971年上半年,四古公社分為四古公社和梅塘公社,學校因位於梅塘公社境內,改名為梅塘公社中學,初、高中生並招,以國中生為主,教學年限實行四年制(國中二年、高中二年),教學班每年10個。改制期間,學校新建男生宿舍一棟,三層計36間。
十年文化大革命,以階級鬥爭為綱,革命大批判開路,停課鬧革命,鼓勵學生造教師的反,學生文化素質下降,並造成一批教師的冤假錯案。
梅塘公社中學,到1978年止,共辦國中班51個,畢業學生約2800人,高中班10個,畢業學生約400人,這些學生遍布祖國各地,有的甚至飄洋過海,在異國他鄉發展。63屆畢業生劉新權,現任空軍研究所政委,63屆畢業生吳輔成,現任湖南師大國土資源學院教授,65屆畢業生熊江平考入北京大學,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級編輯,78屆畢業生周立群考入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1997年在美國猶他州立大學理學博士畢業,現為美國三級科學家,其名字編入《婁底市海內外各界人士名錄》。
二、從四古區中學到搬遷前的漣源六中(1979年~1993年)
1979年,全縣開始整頓中等教育,確定區辦高中,社辦國中的原則,另擇校址,新建梅塘中學辦國中,是年11月,梅塘公社中學改名為四古區中學,只招收高中生,成為了一所普通高級中學。1979年10月,漣源縣委任命劉徐卿為校長兼支書,劉功成為副支書兼副校長,劉建科為副校長兼教務主任,學校狠抓教育教學質量,當年吳小楊參加漣源縣語、數競賽榮獲全縣第三名;85人參加高考,上大中專人數達38人。
1981年1月,副校長劉建科調縣教育局,後任漣源縣人民政府縣長。
1982年10月,四古區中學改名為漣源縣第六中學。梁松濤、毛耀湘出席漣源縣教育戰線先代會。
1984年8月,吳升初從漣源四中調入,任校長兼支書,鄧振林任副校長。當年,學校修建了新校門和傳達室。9月10日第一個教師節,區委書記毛湘華代表四古區委到校祝賀,並贈送“為人師表,無尚光榮”高級牌匾一塊。此事對全校師生鼓舞很大,當年高考上線人數53人,評為縣高考先進單位。
1986年1月,學校培蘭文學社成立。職代會通過《漣源六中暫行管理條例》,此條例對學校的教學、後勤管理都有了明確的規定。
1987年4月,撤縣改市,11月學校隨之更名為“漣源市第六中學”,是年3月,學校頒布《教師考核細則》,鼓勵教師通過自學,函授提高學歷,加強業務學習。教師吳建平參加全省自學考試,《電影文學》單科獲婁底市第一名,地區教委予以通報表彰。當年高考上線23人,學校被評為市高考先進單位。
1988年,學校改善師生用水條件,與地質礦產局418隊簽訂打井協定,在校園內修水井一口。又把原10間教師宿舍加一層改為女生宿舍,修建男女生浴室各一棟,大大改變了學生的生活條件。當年高考,吳亮耕、毛耀湘、戴潤和三位教師榮立市人民政府三等功。
1989年,拆除原培蘭書院和老食堂,開始新建禮堂和學生食堂後勤辦公樓。吳建國、吳亮耕、廖紹毅榮立市人民政府三等功。
1990年,大禮堂和學生食堂竣工,大大改變了學生生活條件。教研教改結碩果,劉衛梅老師的論文《試論中學化學中的美學教育》在中南地區中學化學教學研討會上獲獎,吳國平老師獲第七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園丁獎”。毛耀湘當先為市人大代表。吳國平、鄧秋元、吳建平榮立市人民政府三等功。
1991年,毛耀湘任校長,吳建國、謝國光任副校長。毛耀湘任校長後,率學校領導班子決心改變山區辦學條件差、學生來源差、教學質量上不去的局面,出舉措,上台階,大膽啟用年輕教師,培養年輕教師。當年,吳國平教師獲婁底地區物理優質課競賽一等獎。邱望前、吳勇前、劉衛梅獲市政府嘉獎。
1992年,學校回響上級號召,在全校教職工內開展社會主義思想教育活動。8月,謝國光調漣源一中,吳建平調任市團委副書記,吳建國調任漣源市總工會任副主席。9月,邱望前任副校長。吳理仁獲市人民政府嘉獎。此年適逢湘中機械廠開始搬遷去婁底,學校向漣源市人民政府打報告,申請要求將學校搬遷至湘中機械廠子校區,以改變學校交通、水源、住宿條件差的局面。此時,校園面積僅有28畝,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
1993年,鄧秋元當選為市人大代表,在參加市人大會議期間,向大會提交六中搬遷議案,獲得與會代表支持,並順利通過人大常委表決,六中搬遷進入實施階段。是年高考上線21人,學校評為市會考先進單位,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先進單位,高考先進單位,吳理仁受人民政府嘉獎。
三、校址遷移後的漣源六中(1994年~現在)
1994年,漣源六中高考上線30人,上線人數超過除漣源一中外,其它市屬中學上線人數的總和,高考升學率居婁底地區第一,獲市高考“特優獎”,六中在漣源乃至婁底揚名,《婁底晚報》以“青山中崛起的神話”為題,報導了該校高考所取得的特大勝利。吳理仁獲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研究會授予的“中國小外語教師園丁獎”,並受人民政府嘉獎。
是年,漣源市人民政府成立由常務副市長張百鳴任總指揮的漣源六中搬遷指揮部,負責漣源六中整體搬遷。10月13日(農曆重陽節)搬遷正式開始,經過周密組織,全校師生日夜奮鬥,僅用兩天時間就圓滿完成搬遷工作。學校的整體搬遷為漣源六中的發展揭開了新的一頁,從此,漣源六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校園面積寬廣,占地103畝,交通方便,位於安平鎮城區,生活用水方便,全校師生用上了自來水。1994年,是漣源六中發展史上最不平凡的一年。
1995年2月,毛耀湘校長調任漣源市教研室主任,邱望前接任校長,段紹跳任支書,鄧秋元任副校長。學校實行“五表五查五落實”管理制度,在學生中進行心理研究試驗。該年暑假,在教學區修廁所一棟,下學期,改造裝修實驗樓,10月,省地實驗檢查團考察該校,我校成為全市第一個儀器實驗、電教達省標先進單位。學校組織銅管樂隊,校籃球隊,經常開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11月,教工男子籃球隊獲市首屆園丁杯亞軍。該年高考,我校上線人數居全市第二,被評為市高考、會考、常規管理先進單位,不少兄弟學校來校學習取經。
1996年暑假,修建西村圍牆800多米,新修西村校門及門衛室,至此西村全部進行封閉式管理。11月8日,動工修建具有現代氣勢的學校主校門及配套用房一棟,建築面積總計461平方米,造價19.8萬元,由李孟良、吳初升具體設計施工,全國著名書法家吳鳳之題寫校名,1997年6月16日,學校舉行校門竣工暨掛牌典禮。1996年下期,漣源市高中政治優質課競賽在我校舉行。學校高考上線人數名列全市第二,獲市高考先進單位。會考合格率100%,學校被評為“婁底地區普高會考優秀考點”,漣源市會考先進單位,9月,吳理仁任副校長。
1997年,經市政府批准,無償將劃歸水利局的二棟房地產劃歸漣源六中修建田徑場用,校園面積又有所擴大,學校田徑場建設進入規劃階段。學校評為漣源市“花園式”單位。教研教改異常活躍,語文組的“雙快”作文教學實驗,數學組的自學輔導法,化學組的程式雙練,講教學法猶為突出。工會組織“創建雙文明家庭活動”,年底評出十戶文明家庭。9月10日,舉行教師節座談會,漣源市委副書記殷另姣、副市長劉國濤及一些鄉鎮書記、鎮長到會祝賀。該年高考上線76人,上線人數在全市遙遙領先。劉江升等同學考入復旦大學、西安交大等全國一流重點大學。
1998年,改善西村男生住宿條件,修建內圍牆廁所、浴室。段紹跳支書內退,邱望前兼任支書。鄧秋元當選市人大代表,後調往漣源四中任校長兼支書。全校開展向英雄李友田同志學習。邱望前校長評為省優秀教師。陳修武參加地區語文優質課競賽獲一等獎。當年畢業會考綜合評估進入婁底地區前8名,獲婁底地區“十強校”稱號,高考上線人數繼續名列全市第二。78班學生段小紅獲省物理奧賽二等獎。學校和四中承辦婁底地區語文科年會。
1999年6月7日,田徑場破土動工,該工程地形複雜,難度罕見。經過近一年苦戰,劈開半座山,修建44座橋,蓋住一條河,修成一個標準田徑場,內含1個足球場、3個籃球場和6條350米環形跑道。為迎接澳門回歸,全校師生在新田徑場舉行了盛大的篝火晚會,晚會盛況被湖南衛視播放。該年畢業會考綜合評估進入婁底市前5名,獲婁底市“十強校”稱號,高考上線突破100人大關,總上線111人,重點本科46人。漣源市物理優質課競賽在我校舉行。校男子籃球隊獲漣源市舉辦的“楊市城建杯”籃球賽亞軍。
2000年10月,教學大樓破土動工。該年高考上線92人,其中600分以上4人,重點本科41人,畢業會考綜合評估進入前10名,獲婁底市“十強校”稱號。8月,婁底市委書記張建功來校考察。
2001年2月,邱望前校長調任漣源一中副校長,吳理仁接任校長,學校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班主任聘任制、結構工資制,調動了廣大教師工作積極性。2001年8月21日,教學大樓勝利竣工。5月,辦公大樓興建,11月竣工。此舉為學校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學校擴大招生,高一新生招生12個班,新生1000餘人,學生總數達到2300餘人。該年高考上線81人,其中600分以上12人,重點本科37人,上線人數名列全市第二,畢業會考綜合評估進入婁底市“十強校”。102班學生嚴玉珍中篇小說《風鈴草》在《現代中學生》雜誌上發表。校男子排球隊獲市教職工排球聯賽第一名。學校開始申報婁底市重點中學。2001年7月16日,市教育局、安平鎮政府來六中協商,市政府批准將己劃歸安平鎮的原湘中機械廠前方車間三棟廠房無償劃歸六中辦學用。2001年9月20日,市政府組織工商局、教育局、安平鎮政府來市六中現場辦公,將教學樓前屬工商所的棚屋拆除,場地無償劃歸六中辦學用,校園面積進一步擴大。
2002年上期,將原子校教學樓改造成女生公寓。6月8日,安平鎮群賢捐資修建的“騰飛”雕塑落成。8月,由原湘中廠前方車間改造而成的可容納2500人就餐的現代化學生食堂交付使用。綜合樓改造裝修完畢。10月,拆除舊學生食堂,動工興建兩棟教師宿舍。校園多媒體教室、雙向教學系統、寬頻網,監控系統投入使用。2002年4月,我校選送大型現代舞《畢業歌》參加團委組織的“慶共青團成立八十周年文藝匯演”榮獲一等獎。由謝惠林作詞、劉合莊作曲的校歌《可愛的六中, 成才的搖籃》誕生。2月,吳慶芬、李孟良、田澤農任學校副校長,同年10月,學生代表隊參加婁底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獲團體總分第二。吳張雄獲省化學奧賽二等獎,王海林獲省生物奧賽三等獎。該年高考上線人數89人,600分以上6人,其中重點本科38人,名列漣源市第二名。學校榮獲漣源市“教育系統兩個文明建設目標管理先進單位”、婁底市“文明單位”。2002年4月,婁底市外語教學年會在該校召開。
2003年1月,吳勤儉從渡頭塘學區調入六中,任副支書兼副校長。2月,學校配備了一流的物理、化學、生物儀器實驗室。8月19日,兩棟48套教師住房交付使用。10月,婁底市教育局長劉宏業來校檢查工作,對我校申報婁底市重點中學的各項工作給予充分肯定。我校順利通過婁底市重點中學專家評估團的驗收。培蘭文學社被《中學生閱讀》、《花季·雨季》、《小溪流》評為“優秀校報”、“全國核心文學社”、“全國十佳百優文學社團”。10月,市委、市政府來六中,將教學樓前四古工商所的棚子拆除,修建圍牆,建立校園綠化區和文化長廊,學校申報“婁底市園林式單位”。
我校2001屆學生陳野平(湖南師範大學學生),因搶救落水少年英勇犧牲。《光明日報》來校採訪,其優秀事跡經《光明日報》《湖南日報》等媒體傳誦,在全國大中學生中產生強烈反響。陳野平被國家教育部,共青團中央授予“當代優秀大學生”稱號。12月,吳理仁校長出席全國學雷鋒先進表彰會。10月,78屆校友、美國猶他州立大學博士周立群來校講學。陽海靈、吳成傑獲省物理奧賽二等獎,吳堯林獲婁底市化學奧賽一等獎。該年高考上線人數名列全市第三,學校評為“高考先進單位”、“省文明衛生單位”。
2004年漣源籍省人大代表團來校考察,對該校工作給予充分肯定,朱詩良校長出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國高中校長徵文大獎賽”頒獎大會,他的論文《與時俱進求發展,突出特色創一流》獲創新獎。2003級學生劉雯代表湖南參加全國才藝展示。
漣源六中1994年搬遷新址後,投入1000多萬元加強校園建設,改善辦學條件,短短十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學質量突飛猛進,10年來,共為高校輸送人才近2000人,他們中有劉琦、劉江升、吳賽成、龍技、劉瓊、吳張雄、王海林、吳堯林等100多人升入北大、清華等一流重點大學深造,有30多人獲得博士學位。
漣源六中辦學近50年來,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以“團結、守紀、勤奮、創新”為校訓,以“一流的設施,一流的師資,一流的管理,造就一流的人才”為宗旨,狠抓教育教學管理,不斷加強素質教育。歷屆領導班子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團結實幹,內抓管理,外樹形象,大膽改革,勇於創新,充分調動了廣大師生員工的積極性,使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把一所名不見經傳的普通農村中學建設成一所校風純正,教風嚴謹,學風優良的湘中名校。正如《中國教育報》關於我校的報導所說:“成果輝煌,前景廣闊”。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全校師生勵精圖治,艱苦奮鬥,六中的明天會更加輝煌!
學校領導
吳慶芬 校長
李孟良 副校長
梁交榮 副校長
吳龍成 工會主席
鄧石堅 副校長
吳林槐 辦公室主任
劉買初 政教主任
蔣奇堅 總務主任
陳修武 教務主任王述龍 團委書記 李克武 會計
吳建峰 出納
學校地址
漣源市安平鎮 郵編:417106
地圖信息
地址:六中教師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