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陶熏爐是漢代時期的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陶熏爐
- 館藏地點:廣東博物館
- 所屬年代:漢代
- 類別:陶器
漢陶熏爐是漢代時期的文物。
漢陶熏爐 漢陶熏爐是漢代時期的文物。
東漢釉陶熏爐是197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在昭平縣北陀樂群漢墓M7中發掘出土的文物,現珍藏於昭平縣文物管理所。文物特徵 該爐為陶製整體呈圓形,圓足,腹扁,帶蓋。胎體呈灰白色,掛青黃色釉,蓋口圓錐形,堆塑蓋鈕,與爐口套合,蓋面刻劃五道弦紋,蓋固有均勻對稱的6個小圓孔,便於爐香從中升起。質地...
東漢花蕾形陶熏爐,是中國東漢時期的文物。文物特徵 這件花蕾形陶熏爐是在東莞市東城區柏洲邊村出土。爐置於缽形座上。爐呈子口,斜折腹,內底微弧,呈喇叭形圈足豆狀,圈足與座相連。爐上有用泥條塑城花蕾尖紐的深腹蓋,蓋爐相連,蓋身雕有四片段預告葉瓣,相間刻有葉脈紋,下方細刻一周弦紋,蓋和足上鑽有小...
漢代彩繪陶香薰爐 漢代彩繪陶香薰爐是漢代文物,爐膛徑11.5厘米,高24.2厘米,現收藏於鄭州市東方翰典文化博物館。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漢代文物。爐膛徑11.5厘米,高24.2厘米。材質為陶,博山爐,彩繪。現收藏於鄭州市東方翰典文化博物館。
漢代陶熏爐之一 漢代陶熏爐之一是一件漢代文物,現收藏於鄭州市東方翰典文化博物館。文物介紹 爐膛徑15厘米,高14厘米。材質為陶,豆形,弧面。
漢代陶熏爐之二 漢代陶熏爐之二為漢代文物,現收藏於鄭州市東方翰典文化博物館。文物介紹 漢代陶熏爐之二爐膛徑17.5厘米,高17.5厘米。材質為陶,對扣豆形,弧面。
漢灰陶熏爐 漢灰陶熏爐是漢代時期的文物,現收藏於平涼市博物館。文物信息 高20.0cm;口徑17.0cm。文物特徵 灰黑色泥質陶。半圓形蓋,束腰柱狀鈕,子母口,半球形腹,三板形足外撇。蓋上以鈕為中心向外飾四周細凹弦紋,其間鏤空三周菱格,蓋口刻劃鋸齒紋一周,腹部拍印豎繩紋。
漢代陶熏爐之四 漢代陶熏爐之四是漢代文物,現收藏於鄭州市東方翰典文化博物館。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漢代文物。爐膛徑11.5厘米,高35.5厘米。材質為陶,三層,鳳冠。現收藏於鄭州市東方翰典文化博物館。
熏爐是古代用作燃香的器具,它最遲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漢代比較流行。熏爐的質地有陶質、銅質和瓷質等。考古發現有大量漢代銅質熏爐, 它是一種實用器, 類型豐富, 裝飾風格獨特。據統計,截至2014年,已公布的資料中漢代銅質熏爐數量達到177件, 多數出自墓葬中,少數出自窖藏之中。銅熏爐的分布地較為廣泛,以...
漢代陶熏爐之六 此展品為漢代文物。爐膛徑11厘米,高14.4厘米。材質為陶,塔形。現收藏於鄭州市東方翰典文化博物館。
漢代陶熏爐之五 漢代陶熏爐之五是漢代文物,現收藏於鄭州市東方翰典文化博物館。文物介紹 漢代陶熏爐之五,爐膛徑12厘米,高36厘米。材質為陶,三層,鳳冠。
彩繪陶熏爐為西漢時期的文物,口徑12厘米 底徑8.4厘米 通高12厘米 蓋高5.4厘米,1972年出土於湖南省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現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詳細信息 薰香用具。泥質灰陶,形制似豆,蓋上鏤孔,蓋頂的鳥形紐周圍刻劃捲雲紋和弦紋。出土時這件熏爐爐盤內盛有茅香、高粱姜、辛夷和藁本等香草。文物鑑賞 出土於...
漢代,帶蓋陶熏爐,1985年7月16日城關鎮城裡王家莊村徵集。帶蓋陶熏爐,通高22.4厘米,盤口徑24.0厘米,底徑12.3厘米,蓋徑24.5厘米。陶熏爐由爐身、爐蓋、承盤組成。子母口,蓋呈博山蓋,有不規則鏤空,蓋沿外側飾三道凸弦紋。器身呈豆形,子斂口,鼓腹,外飾凸弦紋一周。豆柄近圓柱狀,上粗下細...
漢代陶熏爐之三 漢代陶熏爐之三為漢代文物。爐膛徑14厘米,高15厘米。材質為陶,豆形,弧面。現收藏於鄭州市東方翰典文化博物館。
漢代青銅熏爐之一 漢代青銅熏爐之一為漢代文物,現收藏於鄭州市東方翰典文化博物館。文物介紹 漢代青銅熏爐之一,爐膛徑3.5厘米,高1.5厘米。材質為青銅,餅形。
這件熏爐原為漢未央宮之物,後賞賜給“陽信家”所有。由此推測,熏爐可能是漢武帝贈給陽信長公主的賞品。陽信長公主為漢武帝的姐姐,初嫁平陽侯曹壽,故亦稱平陽公主,後改嫁著名抗擊匈奴將領大將軍衛青。據此可知,這件熏爐確是珍貴的漢代宮廷用物,是難得的稀世珍寶。
漢代青釉瓷熏爐 漢代青釉瓷熏爐為漢代文物,現收藏於鄭州市東方翰典文化博物館。文物介紹 漢代青釉瓷熏爐,爐膛徑10厘米,高15厘米。材質為青瓷,博山爐,爐麵塑飛鳥。
漢代青銅熏爐之二 漢代青銅熏爐之二是漢代文物。爐膛徑24厘米,高45厘米。材質為青銅,蓋塑臥鳳,三螭龍盤柱。現收藏於鄭州市東方翰典文化博物館。
此展品為西漢文物。此西漢青銅薰爐,為鏤空螭龍蓋,上置虎鈕;子母口;深腹。現收藏於鄭州市華夏文化藝術博物館。文物介紹 此西漢青銅薰爐,為鏤空螭龍蓋,上置虎鈕;子母口;深腹,當為暗火龍腦類香料之爐;腹中部飾凸弦紋,其餘光素;圓柱,柱足浮雕螭龍,以與蓋相呼應。下置折沿承盤,當為盛放香灰之用。
陶鼎和陶鐘是漢代最常見的仿銅陶器,流行的時期甚長。其他容器如瓮、罐、盆、樽、盤、碗等,在整個漢代都大量存在,它們的形態隨著年代的推移而演變。西漢前期少數帶有繩紋的瓮、罐等尚有為圜底的,從西漢中期以後,除了三足器和圈足器以外,幾乎所有的器物都為平底。還有一些日常用具如案、燈、熏爐及撲滿之類,...
四連體銅熏爐十分少見,而南越王墓就出5件。爐體由四個互不連通的小盒組成,可以燃燒四種不同的香料。由於當時的香料主要來自東南亞地區,它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嶺南同這些地區的交往。1983年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出土了熏爐13具,分別為銅熏爐11件,陶熏爐2件。其中在漢代極為罕見的四連體銅熏爐便有5件。爐體由四個...
(西漢)鎏金銀竹節銅熏爐,國寶級文物。1981年出土於陝西省興平市茂陵東側從葬坑。通高58厘米,口徑9厘米。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詳細信息 銅爐系博山爐形式。由爐體、長柄、底座分鑄鉚合而成,通體鎏金鋈銀,精雕細鏤,是一件至為罕見的藝術精品。爐口外側和圈足外側刻有銘文,記其原為未央宮物,後歸陽信...
北宋陶蓮花香爐 這尊灰色陶器蓮花香爐,高13厘米,直徑14厘米,看上去比較大氣,造型比較別致,拿在手裡分量較輕,十分罕見。我為寫《尋訪中華名窯》一書,曾遍訪各地古窯遺址,但對這尊香爐出處,無法作出判斷。據朋友講他從福建與江西交界處購得。從器物底座造型風格來看應該是北宋中期的東西,但當時中原大地早已...
漢代陶博山爐 漢代陶博山爐是漢代文物,現收藏於鄭州市東方翰典文化博物館。文物介紹 漢代陶博山爐,爐膛徑10厘米,高21厘米。材質為陶,博山爐,爐頂塑猴。
東漢陶博山爐 東漢陶博山爐是東漢陶瓷器類文物,現收藏於貴港市博物館。文物尺寸 通高22.5、足徑21.5厘米。文物特徵 蓋頂捏成尖峰,並附有倒卷羊角狀裝飾,旁對稱鏤切扁弧孔三個,孔頂嵌核狀飾物一粒,腹部鏤圓氣孔兩排十二個。爐身斂口,淺腹,喇叭口高圈足位於爐座中央,圈足下端對鏤一圓孔。
陶鼎和陶鐘是漢代最常見的仿銅陶器,流行的時期甚長。其他容器如瓮、罐、盆、樽、盤、碗等,在整個漢代都大量存在,它們的形態隨著年代的推移而演變。西漢前期少數帶有繩紋的瓮、罐等尚有為圜底的,從西漢中期以後,除了三足器和圈足器以外,幾乎所有的器物都為平底。還有一些日常用具如案、燈、熏爐及撲滿之類,...
隨葬的陶明器,其中除一部分實用器,絕大多數器形仿製商周青銅器和漆器。常見有灶、鼎、釜、瓶、豆、缽、罐、敦、盒、壺、鐘、盆、瓮、壇、困、倉等。陶器組合,西漢早期墓內多鼎、敦(盒)、紡、壺;中期多鼎、敦(盒)、壺、倉、灶、瓮、盆、碗等;晚期有鼎、敦、壺、倉、灶、罐和陶井、熏爐、釜...
漢代綠釉博山爐之二 漢代綠釉博山爐之二是漢代文物。爐膛徑14厘米,高26厘米。材質為綠釉陶,博山爐,爐面雕火焰紋。現收藏於鄭州市東方翰典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