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音韻與方言研究

漢語音韻與方言研究

《漢語音韻與方言研究》系根據作者鄭偉近幾年發表的相關論文彙編而成,主要探討漢語音韻與漢語方言兩方面的若干具體問題。此書包括"漢語語音史"、"漢語辭彙史"、"方言語法史"和"吳語語法共時描寫"四個專題,研究材料涉及漢語史的各種文獻、現代漢語方言、少數民族語言等,研究方法涉及文獻考證、田野調查、類型學、歷史比較等。

基本介紹

  • 書名:漢語音韻與方言研究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頁數:306頁
  • 開本:32
  • 作者:鄭偉
  • 出版日期:2012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2637215, 9787542637215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漢語音韻與方言研究》講述了漢語史的各個層面(語音史、辭彙史、語法史)不只是相互獨立的,還應該相互發明;漢語史的研究應該充分地借鑑非漢語資料。《漢語音韻與方言研究》的第三、四章是我在歷史語法、共時語法描寫方面所作探索的部分記錄。《漢語音韻與方言研究》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作者簡介

鄭偉,江蘇常州人,1979年10月生,復旦大學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專業博士(2008.6)。現任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語言研究所副教授、上海高校比較語言學E-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亞洲語文系訪問學者。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2009.8-2011.7)。研究方向包括漢語音韻學、方言學、歷史語言學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曾獲國際中國語言學會"青年學者獎"(橋本古音學獎)、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語言學家獎、中國語言學研究學會"李方桂博士論文獎"和"李方桂田野調查獎"等獎項。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漢語語音史研究
第一節 探索不同材料所反映的漢語以母字的音變
第二節 從侗台語看漢語的復聲母
第三節 閩語、侗台語給予義“與”字的音韻層次及年代問題
第四節 中古以後“澆驍梟”諸字聲母的擦化音變
第五節 《漢語韻圖:語言哲學與歷史一比較音韻學的研究》(Branner 2006)評介
附錄Ⅰ 龔煌城先生漢藏同源詞表
第二章 漢語辭彙史研究
第一節 古代楚方言“□”字的來源
第二節 先秦兩漢文獻所見楚語詞札記
第三節 古越語地名“武緣”、“無虞”試釋
第三章 方言語法史研究
第一節 古吳語的指示詞“爾”和常熟話的“□”——兼論蘇州話第二人稱代詞的來源問題
第二節 論北部吳語與閩語的歷史聯繫:幾個辭彙上的證據
第三節 吳語早期文獻所見的“等”字句
第四章 吳語共時語法描寫
第一節 常州方言的指示詞系統
第二節 常州方言的句末語氣詞
第三節 常州話的體助詞“~咧”和“好則”
附錄Ⅱ 常州方言(趙元任著、鄭偉~譯)
名詞索引
人名索引
語言及方言索引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